作 者丨程浩
編 輯丨李振
6 月 7 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開幕,作爲一年一度群英荟萃的文化盛會,文博會成爲聚集和展示廣東各地城市文化特色、文化魅力、文化創意及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當前,塑造、傳播、延伸以及創意化運營城市 IP,不僅能重塑城市品牌形象,在推動文旅産業發展的同時,還能爲當地産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進行賦能。在此次文博會上,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發現廣東各城市在城市 IP 營銷上探索出不同的發展路徑,既有從城市 IP 到産業轉化的模式,也有從産業 IP 向城市品牌轉型的模式。
一批像潮州、江門等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在城市文化塑造上更傾向于深度發掘本土傳統文化,持續擦亮城市品牌 IP,而實現城市 IP 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将當地文化符号擴展到産業的過程。而像深圳、東莞、佛山、汕頭等一批制造業大市,則選擇立足已有的制造業産業優勢,通過實施制造業品牌和城市品牌的雙輪驅動戰略,将制造産業與城市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從産業 IP 向城市文化品牌的轉型。
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表示,目前城市營銷已進入新時代,像東莞、佛山等制造業強市打造的城市超級 IP" 潮流東莞 "、" 有家就有佛山造 ",正是在制造業基因的基礎上衍生而來,是根據各自特色産業優勢和城市文化精神,塑造的城市特有 " 人設 "。下一步,廣東應持續利用好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制造業産業優勢,加快建設彙聚多元文化的現代化城市,進一步擦亮城市超級 IP,形成具備區域特色的城市營銷新模式。
以文會友背後的城市 " 軟實力 " 之争
走進文博會現場,一批有特色、有趣味、熱度高、人氣足的文化智造特色産品及最新成果集中亮相,來自珠海、東莞的遊戲動漫、演藝娛樂、數字會展,佛山的影視制作、工業設計,汕頭的玩具、服裝等衍生品制造等特色産業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大灣區各城市将當地特色産業與城市文化 IP 相結合,大家以文會友、同台競技,借助文博會這一平台全方位推介城市文化品牌與特色文化産業發展成果。
在 11 号館粵港澳大灣區館,盛裝亮相的廣州館占據 210 平方米的展覽場地,一個巨型紅色風車造型引人注目。今年廣州圍繞 " 乘風出海文旅振興 " 主題,聚焦中國對外文化傳播和傳統文化創新,組織了來自動漫、在線音樂、非遺、遊戲、博物館等不同行業 20 家參展商,多維度合力展現千年廣州的文化韻味。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觀察到,整個場館被分爲四大闆塊,風車上的四面上分别代表四個不同專題:" 乘風出海文旅振興 " 闆塊搭載廣州塔、南越王博物館、廣州文旅局等參展方,突出文化出海、文化自信;" 非遺傳承新活力 " 闆塊搭載未來藝術的香雲紗、雲壺泡雲茶、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等元素,講述廣州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創新;詠聲動漫、雲圖動漫所在的 " 國潮崛起新勢力 " 闆塊主要體現近代原創文化與 IP 衍生,而由有酷狗音樂、奧飛娛樂等參展方組成 " 數字文化新業态 " 闆塊則重點突出數字和文化的融合發展。
走進東莞館,融合非遺與潮玩、充滿中國韻味又不失設計感的千角燈 3D 拼圖,充滿複古氣息的創意工業産品— 1900 甲殼蟲音樂播放器,絢麗多彩的籃球城市文創禮盒等 " 東莞禮物 " 産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在此次文博會上,絢麗多彩的籃球城市文創禮盒等 " 東莞禮物 " 産品引人注目。東莞市文廣旅體局供圖。
今年東莞繼續以城市組團形式參展,圍繞 " 潮流東莞 活力都市 " 主題,篩選了十餘個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重點展示東莞潮玩、音樂劇、籃球、文旅消費、露營等潮流文化發展成果和亮點,突出産業創新動能,擦亮 " 潮流東莞 " 城市文化名片。
從東莞制造走向東莞創造,潮玩産業正在成爲東莞越來越重要的文化載體,也逐漸成爲東莞獨有的文化符号。
在此次文博會上,除了在東莞展館設置了潮玩産業闆塊展示城仕、東秀、漫博等東莞本土潮玩企業 IP 之外,廣東省館也專設了東莞潮玩展示專區,集中展示了東莞包括微石、Toycity、東秀、順林、晴光、未來文創、Lion Toy 等 9 家企業的 17 款頭部潮玩企業 IP,與東莞展館的潮玩産業闆塊形成夢幻聯動,充分展現了東莞潮玩産業的強勁實力。
在江門館中,館内随處可見 " 僑 " 元素,印着鎮濠泥雞的紅包、包裝各異的羅氏柑普茶、新寶堂研發的陳皮白茶和陳皮酵素、白沙茅龍筆等各式文化産品琳琅滿目,也吸引了衆多客商和群衆駐足觀看。
此次文博會,江門展館以 " 中國僑都 灣區江門 " 爲主題,分爲僑鄉非遺、品質文旅、僑鄉好禮、江門文創四個區域,以 " 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 僑都賦能 "" 五邑僑批 " 等爲基礎元素,集中展示原汁原味的江門獨特僑鄉文化。
來到佛山館,一條橙色的 " 飄帶 " 環繞場館,靈動飄逸,串聯起場館兩邊的一組佛山功夫人物造型,洋溢着活力光芒,将整個佛山展館點亮。來自美的旗下首款家庭服務機器人小惟在現場充當起了導賞員,帶觀衆互動了解佛山的人文曆史、産業發展、文旅業态。
此次文博會上,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産生極緻碰撞,佛山 " 山水城市中工業強、工業城市中生态好 " 的城市文化特質充分展示," 有家就有佛山造 " 的城市文化形象深入人心。
特别是在館内的戶外活動體驗區,佛山巧妙地利用山水元素和綠植等構建出圍爐煮茶和現代家具兩大場景,營造一種在山水間、在萬畝花海稻田間露營的氛圍。
其中,來自佛山市高明紅茶業有限公司帶來的醒獅非遺款紅茶,新東海 ( 佛山 ) 五金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帶來的 A22 全智能泡茶爐,佛山豪捷電器有限公司帶來的奶茶機、咖啡機等都融入到戶外露營的場景之中,讓觀衆直觀感受佛山這座制造名城的産業底蘊,
以 " 文化之力 " 賦能城市文化新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 " 金名片 "、軟實力和精神根脈。
當前,在以品牌爲核心的文化産業新競争格局下,廣東各城市紛紛打響文化品牌,探索開展不同方式的城市文化品牌營銷,提升核心競争力,而内容、科技等要素正在成爲城市文化産業品牌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在此次文博會上,一批曆史文化資源豐富的潮州、江門等地市正全力打造特色城市文化 IP,通過持續對自身文化底蘊特色開展發掘研究,以數字賦能、創意驅動,将當地特色文化符号擴展到産業,持續放大文化産業的乘數效應。
潮州是一座具有獨特 " 潮文化 " 的城市,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劇、潮州工夫茶、潮州菜等爲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産聞名遐迩。
2022 年 8 月,潮州出台《關于推動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以 " 文化之力 " 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通過聚焦申報世界美食之都,完善潮州菜、潮州工夫茶行業标準,探索潮州菜中央廚房(預制菜)産業化新路子,加快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做大做強潮州菜、潮州單叢茶等産業,力争到 2025 年潮州文化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 10%,爲打造文化強市建設标杆提供重要支撐。
在僑都江門,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曆史文化以及保存完好的華僑建築,爲衆多影視劇的拍攝提供了豐富的場景。無論是各大旅行社的 " 狂飙 " 主題旅遊産品,還是接二連三在江門開機拍攝的影視劇,都印證着江門這座 " 天然影棚 " 的獨特魅力。
作爲廣府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江門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僑資源、僑文化,通過政策引領、宣傳推介、資源對接,深挖影視資源富礦,推動江門從 " 天然攝影棚 ",向影視創作 " 夢工場 " 轉化,正奮力打造大灣區影視拍攝著名取景地和後期制作基地。
然而,在制造業産業實力強勁的深圳、佛山、東莞等地,通過實施制造業品牌和城市品牌的雙輪驅動戰略,把制造業規模優勢轉化爲文化優勢、質量優勢和創新優勢,打造城市超級 IP,走出了一條與衆不同的文化強市建設新路徑。
深圳作爲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和最富戰略眼光的城市之一,自 2003 年開始就把文化産業列爲城市的第四大支柱産業,并強力實施 " 文化立市 " 戰略,陸續創辦了具有擴展功能和裂變效應的文博會、文交所和大芬油畫村等文化産業品牌,孕育出閱文、雅昌等一批龍頭文化企業,2022 年深圳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超過 2600 億元,占全市 GDP 達到 8%,文化企業數量超 10 萬家,從業人員逾 100 萬人。
在深圳," 文化 + 科技 " 業态凸顯。一批批深圳文化企業以創新科技爲依托,運用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态,将文化與旅遊、創意、科技相融合的文化産業模式不斷湧現,使文化産業産值連年高速增長,數字文化産業、高端文化裝備、動漫遊戲等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作爲制造業大市的佛山,在去年底就提出将實施産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 " 三位一體 " 的品牌發展戰略,在對外城市文化營銷上,來自先進制造業的産品品牌與企業品牌成爲佛山打造區域品牌的有力抓手。
今年 3 月,佛山正式發布全國首個家居産業城市 IP" 有家就有佛山造 ",組建 " 有家就有佛山造 " 家居産業聯盟、啓動 "320 家居節 ",不斷提升産業 IP 與城市品牌之間的關聯性。
當前,佛山以制造業品牌爲切入口,通過實施制造業品牌和城市品牌的雙輪驅動,開展從名品、名企到名城的持續進階,成功打造 " 有家就有佛山造 " 超級城市 IP,爲佛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而在 " 雙萬 " 城市東莞,一場潮流文化與制造名城的雙向奔赴正在上演。
東莞潮玩産業亮相第十九屆深圳文博會。東莞市文廣旅體局供圖。
制造業是東莞城市發展之根基,東莞優良的 " 制造基因 ",爲潮流創意落地提供了深厚土壤。
東莞緊抓潮玩發展新風口,依托雄厚的玩具制造基礎以及優秀的産業配套能力,培育了 Toycity、LAMTOYS、COME4ARTS、拼酷等一系列品牌,打造 Laura、Angelboy、Pangda、巴風特小羊、芙竺等原創 IP,在潮玩、潮牌、動漫等潮流領域嶄露頭角,潮玩産業成爲東莞越來越重要的文化載體,逐漸形成東莞獨有的文化符号。
" 潮玩崛起這兩年,東莞年輕人對潮流文化的消費訴求明顯增加。"ToyCity 市場部總監黃伯威介紹,ToyCity 推出的 Laura · 籃球城市雕像已成爲城市新地标,其原創 IP 城市地标雕像還走進深圳、杭州、重慶等地成爲 " 網紅 " 打卡點,來自東莞的潮流文化改變了外界對 " 世界工廠 " 的刻闆印象。
近年來,東莞把城市文化精神作爲無形資産,全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把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與文化事業、文創 IP 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大力發展印刷、文化裝備制造、數字創意、潮玩等産業,以文化創意提升工業産品的附加值,努力把制造業規模優勢轉化爲文化優勢、質量優勢和創新優勢,推動産業體系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逐漸形成了推動潮流東莞城市文化新形象的新力量。
根據規劃,在城市文化 IP 塑造上,未來東莞從城市辨識度、立體度、美譽度着手,深耕本土文化寶藏,将持續深化 " 近代史開篇地 "" 國際制造名城 "" 潮流東莞 "" 籃球城市 " 等形象,進一步提煉塑造城市文化精神内核,彰顯東莞先進制造業的文化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