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得益于光伏、儲能、小型風電和微電網的快速裝機和普及,我國工業領域的用電在過去幾年正快速向低碳化轉型。但相比電力減碳,工業在供熱的低碳化轉型方面卻進展緩慢。
實際上,工業供熱才是我國工業能源消耗的主力。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用熱市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 年國内工業供熱消耗 18.2 萬噸标煤,占到工業能源總消耗的 59.75%,遠大于工業電力消耗的占比(40.25%)。
工業供熱主要指工業蒸汽制備,是通過将水加熱至其沸點以上,使其轉變爲水蒸氣而得到的,我國的大部分工業包括制造業、石油化工、食品醫藥、造紙、紡織業等,均需要大量的工業蒸汽。
目前,國内大多數工業企業的供熱供汽仍采用煤炭與天然氣爲燃料,後者雖然是清潔能源,但并不是低碳能源。雙碳目标下,以上供熱方式仍然面臨着巨大的減碳壓力。供熱系統的綠色低碳轉型勢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接近零碳排放的生物質能正在成爲工業降碳的利器和新寵,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和園區開始采用生物質供熱。
" 我國生物質供熱産業已經日臻成熟并與國際接軌,成功案例遍布吉林、山東、河北、湖北、廣東等地,并在外企、國央企客戶群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國際生物質能協會(WBA ) 副主席、全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洪浩博士告訴 36 氪。
去年 12 月,北京市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新能源供熱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确指出鼓勵多場景應用新能源供熱技術,推動生物質能在内的新能源供熱技術發展。
生物質成型燃料顆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之所以受到市場客戶群青睐和政策鼓勵,36 氪了解到,這與生物質供熱的近零排放屬性關系密切。
由于生物質在燃燒時所釋放出的 CO2 大體上相當于其生長時通過光合作用所吸收的 CO2,所以生物質供熱産生的 CO2 爲近零排放(隻包含了運輸、加工過程中的少量碳排放)。因而生物質供熱取代化石能源在海外市場已經是大趨勢。
公開數據顯示,歐盟可再生能源供熱中生物質供熱占比達 86.6%,2018 年歐盟因發展生物質供熱,減排二氧化碳 2.96 億噸,占到歐盟排放總量的近 10%。
成本方面,相比煤炭供熱,生物質供熱也有着一定的經濟性優勢。洪浩表示,生物質作爲燃料比燃煤價格略高,但低于天然氣價格。同時生物質是唯一的可再生燃料,使用其供熱接近零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可達天然氣标準,兼具了經濟性和碳減排的雙重效應。
尤其是在一些能耗控制較爲嚴格的城市,工業園區需要集中供熱,新建煤電項目很難獲批,天然氣價格高企燒不起,發展生物質能供熱成爲了最優選擇。
" 天然氣替代煤炭解決不了碳排放的問題,所以南方很多工業園找到我們新能源商會希望能用生物質解決供熱的問題。" 全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博士告訴 36 氪。
上述經濟性核算還不包含生物質供熱額外的碳收益。據悉,目前生物質供熱、生物質熱電聯産的 CCER 方法學也在制定當中。如未來通過 CCER 交易,生物質供熱項目還可以獲得額外的碳收益,經濟性将進一步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生物質供熱與生物質發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生意——生物質發電項目尚不具備普遍經濟性,還依賴國家補貼生存;而生物質供熱項目已經具備了普遍的經濟性,不靠國家補貼也可以很好地運行和盈利。
過去很長時間,生物質能整體在國内能源結構中的地位一直不高。這背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公衆認知和接受度不夠,認爲 " 生物質直接燃燒污染大 "。
" 生物質産業在我國還是存在着很多的誤解和認知上的不足,社會各界應消除誤解形成共識,也希望相關部門給予更多的關懷與支持。" 在近期召開的生物質助力雙碳政策研讨會暨石元春院士新書《決勝生物質二十年》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石元春表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也在該會議上建議,應該提升生物質能在我國能源轉型的戰略地位。" 生物質能兼具經濟效益、氣候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應提升至和風、光、地熱一樣的地位來制定發展戰略。"
生物質助力雙碳政策研讨會暨石元春院士新書《決勝生物質二十年》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企業授權
IEA(國際能源理事會)數據顯示,生物質能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占比高達 50%,是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地熱、水能等的總和。因此,IEA 可再生能源部主任 Paolo Frank 評價稱:" 現代生物質能是被忽視的可再生能源巨頭。"
據悉,歐盟地區的可再生能源結構中生物質能占比高達 65%,對碳減排的貢獻達 43%,占比第一。
參考國際經驗,我國生物質能産業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尚未被挖掘。合理并充分利用生物質能源,也将是我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改善能源利用結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途徑。
具體到工業供熱的低碳化轉型,随着歐盟碳關稅的推出和國内重點行業 " 碳排放雙控 " 倒逼,工業領域的減碳壓力增大,工業低碳供熱的需求在快速增長。生物質供熱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有望實現更快的發展,在工業供能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