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21 日訊(記者 汪斌、劉科)員工持股平台被追繳超十億巨額稅款,成爲 3 月 20 日下午在杭州舉行的同花順(300033.SZ)2022 年度股東大會的焦點。
(同花順 2022 年度股東大會現場,财聯社記者拍攝)
對此,董秘朱志峰在會上表示,公司确實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但情況比較複雜,涉及到公司重要員工的利益,所以下一步處理會更慎重。
此言一出,現場投資者瞬間炸開鍋。" 上述信息是否需公告?爲何未見到公告?"" 會不會存在法律風險?同花順是否要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相關高管是否存在減持股票或内幕交易行爲?"
朱志峰回應稱," 從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來說,我們認爲這是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信息。我們充分意識到有相應的風險,非常希望能夠公開透明去處理這個問題,但由于某些條件限制,可能我們需要在有比較明确方案的時候進行披露。我們正在和相關部門溝通中,公司會嚴格按照證券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信息披露。" 對于有無減持股票的疑問,同花順管理層予以否認。
" 公司目前正在協助凱士奧向有關部門積極彙報,希望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渡過難關。" 朱志峰表示。
凱士奧即同花順被追繳稅款的員工持股平台,全稱爲上海凱士奧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夥),目前持有同花順 9.47% 股權,其前身爲 " 上海凱士奧信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天眼查顯示,凱士奧于 2007 年 8 月在上海寶山區成立,成立時間早于同花順上市,公司出資額和實繳資本均爲 300 萬人民币。現今凱士奧共 7 位合夥人,分别是葉瓊玖、王進、易曉梅、朱志峰、吳強、鄒魯和杜烈康,其中易曉梅是同花順實控人易峥的姐姐,另外 6 人均爲同花順的高管及核心員工。
2020 年 3 月,凱士奧遷往北京,次月從有限責任公司轉爲有限合夥企業,7 月又以有限合夥企業的形式遷回上海。正是這次 " 公司轉合夥 ",導緻了此次追繳風波。
财聯社記者從同花順獲悉,2022 年 11 月 21 日和 12 月 5 日,凱士奧收到有關稅務部門發出的稅務事項通知書和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稅務部門認爲凱士奧的組織形式變更屬于企業由法人轉換爲合夥企業等非法人組織,應 " 視同企業進行清算、分配,股東重新投資成立新企業 ",爲此需要一次性征收所有股票(包括所有轉換日尚未減持的股票,包括限售股)視同出售清算相關的稅款。
前述稅務部門的追繳主要依據是《财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幹問題的通知》(财稅〔2009〕59 号)。該文規定,當企業由法人轉變爲合夥企業這樣的非法人組織時,應視同企業進行清算、分配,需進行所得稅處理,并以公允價值爲計稅基礎。
據悉,稅務部門在約談中明确,凱士奧 " 涉嫌在轉換組織形式的過程中未申報繳納相關稅款 ",要求凱士奧在 10 個工作日内根據财稅 59 号文相關規定自行補正申報并補繳所得稅,計稅基礎爲轉換日資産的公允價值,即 2020 年 4 月 30 日當天同花順的收盤價計算公允價值。
公開數據顯示,2020 年 4 月 30 日,同花順收盤價爲 119.34 元 / 股,以凱士奧當時 5314.56 萬股的持股量計算,其持股市值高達 63.42 億元。盡管凱士奧在同花順上市前以低成本獲得股權,但按照現行稅法,不考慮稅收優惠的話,凱士奧在公司層面需要繳納 25% 的企業所得稅。僅此一項稅款就超過 10 億元。
朱志峰說," 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凱士奧在想方設法籌集資金交稅。但由于征稅金額巨大,在大部分股票尚未解禁并出售的情況下,凱士奧無力承擔,面臨立即破産的風險。"
據朱志峰介紹,上海凱士奧不存在其他生産經營業務,因此隻能通過出售股票來籌集稅款。如果無法籌集到資金,對凱士奧和上市公司會有影響。有業内人士指出,目前對凱士奧而言,出售股票、借款、融資等方法似乎都不可行。
追繳風波之外," 虛拟人 " 也是這次股東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股東會議上,除了現場交流,大會的主持、董事會述職、公布投票結果等其他環節,幾乎都由虛拟人 " 代勞 "。
同花順董事長易峥表示,這次股東大會的 " 虛拟人 ",從語音識别合成到人臉驅動和文本文字,系公司研發,借股東會場景來做探索和實驗,虛拟人會成爲公司的業務方向之一。
針對公司在大語言模型的投入計劃,易峥對财聯社記者表示," 大(語言)模型讓我們非常驚訝,我們過去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它現在都能夠解決得非常好,但是一定要看到大模型的差距有多大。在 AI 領域,我們上市以後一直在做,但很多的産品和項目最後效果達不到我們的目标。不管以前的投入情況怎麽樣,這個方向我們肯定會大力地持續投入。"
年報顯示,2022 年同花順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 10 億元,其中大量資金投向了 AI。
(編輯 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