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最近兩則短消息,正被湮沒在浩瀚的熱搜與焦點話題下。但其時代寓意,仍令那些試圖捕捉潮水方向的少數人,放心不下:
· 據德國《經濟周刊》,法國拟立法嚴管 " 快時尚 ",每件衣服将征收 5 歐元環保稅。其中,快時尚巨頭 SHEIN 被點名。
· 另據《華爾街日報》,SHEIN 計劃向全球品牌和設計師開放其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技術。
以普通公衆視角,"5 歐元環保稅 " 事件波瀾不驚。但對于數以百萬級産業從業人員而言,其間深意卻似巨潮暗湧。
一言以蔽之,北緯 40 ° VS 北緯 25 ° 紡織帶之間的 " 三十年戰争 ",正悄悄開場。
01
北緯 40 ° VS 北緯 25 °
上世紀七十年代,任天堂在山内溥帶領下,充分借鑒雅達利失敗經驗,将紅白機打造成爲以内容質量爲驅動核心的電子産品。爲此,山内溥開發出了彼時看來非常另類的創收模式:權利金制度。
這一制度标準,既保證了内容質量,同時降低了三方制作商的制作門檻,使得日本遊戲在歐美市場大殺四方。
但随之而來的是,美國制作者對這一模式創新逐漸不滿,認爲權利金剝奪了内容創作者美式 " 自由市場 " 權:賣遊戲機的東方人憑什麽對我們北美做内容的指手畫腳?
進而,一場曆時 30 年的美日遊戲産業對抗,拉開序幕。
如果讓山内溥在上個世紀 90 年代,總結任天堂在主機市場的沒落,他可能會認爲是權利金制度剝奪了美國内容制造市場蛋糕,從而遭到内容制作者抵制。
但再過 20 多年後,他或許會重新審視這個問題:畢竟蘋果倚靠着同樣的模式推出的 APP Store,推動其成爲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問題不在規則本身,而在于制定規則的主體代表了誰的利益,以及誰有更強的利益持有能力。換句話說,隐匿于商業模式或文化差異的沖突之下,其實是話語權之争。
深度審視當前這起 " 時尚之都對快時尚說不 " 事件,至少有兩重層面要義,需要凝視:
1)淺層原因:針對的是 " 快 ",即服裝産業鏈的話語權
紡織産業的全球性變遷,圍繞着輕工産業勞動力成本第一性的原則:自蒸汽機發明以來,經曆了從歐洲、美國、日本、中國港台、韓國、中國大陸再到東南亞的産業轉移。
圖:服裝産業鏈變遷示意圖,來源:網絡
但過去十年間,最典型的變革是,中國的輕紡行業,圍繞着廣東汕頭、清遠構建的紡織全産業鏈集群,蔓延至東莞、江門開平、中山、揭陽普甯、佛山乃至福建沿海,以逆成本遷移趨勢的姿态,重新站在了外貿出口的 C 位,福建 + 廣州形成了北緯 25 ° 産業帶。
究其原因,如果我們将服裝紡織産業鏈的價值微笑曲線(如下圖)以産業遷徙的輪廓徐徐展開,就會發現大多數産業鏈遷移都是以 OEM(代工)爲導向,曲線左右兩側依舊牢牢掌握在西方世界——無論是品牌流通營銷,服務還是上遊的設計研發。
圖:服裝紡織産業價值曲線,來源:華泰研究
但當以 SHEIN 爲代表的跨境電商出現并崛起後,憑借着北緯 25 ° 産業帶強大的近岸物流,以及互聯網模式的興起," 小單快反 " 的模式率先動搖了流通,營銷,消費者服務等右側環節,這也間接地奠定了産業回流的趨勢。
因此,這與原本掌握曲線右側收益的歐美産業集群,形成了第一次正面沖突。
不過,如果隻是上述現象,實際還不足以構成另一個産業帶決定舞動幹戈的決定性原因。更本質的誘因還在于,北緯 25 ° 的産業帶,開始向曲線左側發起進攻了。
2)深層原因:針對的是 " 時尚 ",即時尚審美話語權
曲線左側的研發、設計環節,一直是西方世界自視甚高,引以爲傲并自認具備強勢壁壘的産業環節。不可否認的,這是基本事實,至少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内确實如此。
以日本爲例,被譽爲時尚界鼻祖的人物石津謙介和教父級人物山本耀司,在時尚領域都是依附着主流西方需求。
石津謙介推出時尚雜志和品牌 Van 時,正值戰後西方文化全面入侵東瀛,Ivy Look 本質上是受到了西方運動潮流影響的作品;而山本耀司,将創作性思維融入服裝設計的啓蒙便是自法國。
以我國爲例,早期大多數近岸服裝 OEM 廠商在做品牌的轉型期,也圍繞着起洋名,追求洋産地的邏輯。服裝廠先去香港注冊公司,圍繞品牌名和歐洲不入流設計團隊進行宣傳,最好能夠登上法國巴黎時裝周,或者在巴黎開一場發布會來鍍金,最後搖身一變成爲所謂本土時尚先鋒。
正因如此,西歐服裝設計産業和時尚品牌,實際一直在征收隐形的 " 審美稅 ":一方面,以傳承宮廷貴族設計爲噱頭誕生的服裝奢侈品鎮守高額溢價;另一方面,向全球推廣西式審美來強綁定自己的設計産業鏈。
但中國跨界電商企業集群,在以剛性的貿易思維,在當下沖擊并接近打破這一格局:依靠着互聯網大數據,AI 設計和用戶反饋,将大量基層用戶喜歡的設計元素糅合,快速叠代推出後快速改版,将審美權重新反饋至大衆手中,颠覆了西方傳統設計自上而下的輸出式教化,降低了設計産業鏈的附加價值。
上至法國奢侈品巨頭 LVHM,下至西班牙快時尚代表 ZARA,這條縱貫西歐服裝産業史北緯 40 ° 産業帶,在過去 40 年的發展周期,讓渡了價值鏈相對較低的裁剪 OEM 環節,甚至相對勞動力要求較高的流通、營銷環節都可以放權(畢竟附加價值較低);
但是一旦觸及到審美權的裁定,便觸及了其根基,就好比深入傳統内燃機設計百年,突然有一天市場全面電動化、智能化,重新定義了汽車,這對傳統車廠來說自然很難接受——紡織行業莫不如是。
因此,這次所謂針對 " 快時尚 " 征收環保稅,本質是自稱傳統的西歐北緯 40 ° 紡織産業帶,與技術加持的新興東亞北緯 25 ° 紡織産業帶的一次全面碰撞。
我們甚至需要見微知著并做好更飽和預案的是:" 時尚之都對快時尚說不 ",或許僅僅是個開始,一旦時代潮汐顯示出更強的張力之後,未來整個北緯 40 ° 産業帶或難免均将卷入其中。
02
時尚主導權的底色
與當前商業世界固有印象相悖的是,無論是材質、設計還是審美,在更長的曆史周期内,其實東方一直才是文化輸出的角色。
13 世紀妙筆生花的《馬可波羅遊記》,爲整個西方世界帶來了東方美學的震撼,Chinoiserie(中國風)設計影響西方貴族 300 餘年——從意大利的印象派畫家筆下的金銀飾品充滿中國元素,到歐洲貴族用青花瓷代替銀器作爲宴會餐具,再到家具裝飾東方潮流與洛可可風格的結合等等案例不一而足。
圖:法國裏昂出産仿中國錦緞的波羅紋圖案,來源:武斌《文明的力量》
這其中誕生了三種享譽世界的商品:絲綢、瓷器、茶葉。
以與紡織行業息息相關的絲綢行業爲例,可追溯至徐福東渡傳至日本,南北朝時期,劉宋朝廷派遣了漢織、吳織、兄媛、弟媛等工匠赴日本帶動了最早一批出海絲織業的發展。
而西方,漢中期沿着絲綢之路,絲綢以貿易的形式進入君士坦丁堡,再中轉至羅馬及地中海沿線,因爲路程延綿千裏,絲綢的價格節節攀升成爲歐洲貴族财富的象征。
到了盛唐時,絲綢貿易到達了頂峰,逐漸由傳統的政治貿易轉爲商品貿易,随着造船業的發達,西歐直營商船貿易增加,宋明兩代絲綢成爲主要出海創彙的手段,13 世紀,意大利盧卡地區絲織品工業逐漸蓬勃發展,也讓絲綢成爲典型的産業出海産品。
轉折點發生在 18 世紀,工業革命帶來廉價的棉紡織品逐漸取代了昂貴的絲織品,伴随着晚清政府在科技、外交、軍事全方位落後,絲織品逐漸衰落。
瓷器外銷也始于 9 世紀(唐朝),宋朝伴随着海上貿易興起瓷器成爲了外銷大宗商品,元朝景德鎮青花瓷更是成爲歐洲宮廷宴會的餐具,瓷器産業也深深影響到朝鮮和日本,誕生了高麗陶工和日本六大古窯。
盛唐期,茶文化傳入高麗文明和日本文明,16 世紀 -17 世紀傳入西歐,伴随着貿易擴大和西方軍事實力大幅度提升,殖民地茶園貿易逐漸取代了東方茶葉貿易。
我們可以看到,能夠誕生享譽世界,掌握 " 審美 " 話語權的産品或産業,都要遵循特定的曆史背景,所有特定的背景又可以總結爲:慕強心理。
無論絲綢、瓷器還是茶制品都是在唐朝達到了相對的第一個外貿出口巅峰期,而唐朝被普遍認爲是中國曆史上受到世界矚目的黃金時代,驚人的經濟增長,穩定的内需市場,藝術和文學高度繁榮,并且彼時都城長安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大唐西域記》《于阗國授記》都能佐證西方對東方工藝技法的學習和臨摹。《茶經》這一世界最早的茶制品百科全書,瓷器直到 18 世紀。殷弘緒所著的《中國陶瓷見聞錄》依舊是西歐陶瓷産業最爲重要的技術資料。
自此很長一段時間内,東方産物在西方世界的代表先進生産力,精美藝術的符号。
當然我們亦可以反證,爲什麽 18 世紀後西方奪取了審美權,德國社會學家威爾納 · 桑巴特曾宣稱:" 時尚是資本主義的寵兒 ",現代時尚通常被理解爲純粹由工業資本的力量催發而生。
紡織工業技術的誕生重新定義了棉織品的價格,單就生産力成本和供給覆蓋而言,絕對是碾壓同時期手工制品,西方世界自然會喪失對東方世界手工制品的慕強崇拜。
同時,以此爲基礎渲染産品 " 美學 " 概念,更多變,更靈活,也更容易被大衆接受,而張愛玲筆下 " 清朝統治的 300 年間,女人竟沒有什麽時裝而言!一代又一代穿着同樣的衣服而不覺得厭煩 ",逐漸地拉開了東西方對美學的定義權。
近現代伴随着歐洲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産力差距,蒸汽動力和能源體系帶動了貿易渠道和軍事能力,讓西方 " 審美 " 的話事人權重一步步變強。
隻不過,三百年河東三百年河西,此次 " 快時尚 " 之争,預示着新一輪曆史交替的序章。
03
是遺憾也是開始
正如前文所述,審美話語權,本質是高附加值的貿易話語權之争。近 30 年間,東方世界一直努力在恢複平等貿易權,這其中起起落落,浮浮沉沉的故事不勝枚舉。
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便是世紀交會曹德旺先生的黑白論調,彼時美國高舉 " 傾銷 " 大棒劍指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中國,爲保護 PPG 公司權益,裁定福耀構成傾銷,針對其加征 11.8% 的關稅。
面對反傾銷威脅,福耀玻璃并沒有退縮,放棄了和解路線," 賣不賣玻璃是小事,但不能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這場反傾銷訴訟花費了福耀近一年的利潤,曆經三年時間,打赢了這場莫須有的官司,也爲福耀日後成爲全球汽車玻璃大王,在北美建廠鋪平了道路,亦爲日後中企面對不平等寫就了範本。
西方世界從古至今都是典型的慕強思維,曆史的車轍反複印證,東方企業一味迎合西式審美,西式規則,反而很難取得成功。
最典型的便是上世紀 80 年代,美國針對興起的日本半導體技術公司的打壓,1985 年美國的 SIA 向政府提起了貿易訴訟,他們表示日本的半導體産業借助了國内的不正當環境,以極低的價格進行出口,使得美國半導體産業的秩序受到威脅。
日方選擇了妥協,于次年簽署了《日美半導體協議》,讓渡了日本半導體市場份額,并且日方半導體的成本核算權歸于美方。綏靖并沒有換來利益共赢,90 年代日本半導體不僅未能重獲丢失的北美市場,還遭到了美國扶持的韓國半導體全方位打壓,最終市場份額由 80% 銳減至 15%。
回到當前的快時尚境遇事件,以微觀的視角來看,此次話語權之争的時間點很微妙,SHEIN 正面對着相對較高的資本壓力,也正處于赴美 IPO 的關鍵審核階段,因此向全球品牌和設計師開放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技術,讓渡一些本應屬于自身乃至中國本土産業的權益——在一些産業觀察者看來,這更似是迫不得已的行爲," 意在通過開放供應鏈,向外國政府釋放善意。"
不過謹從時代進程角度來說,這樣的選擇既有其正當性,亦有其遺憾性:
因爲西方世界的打壓其實從側面證明了 SHEIN 的階段性成功,小單快反的商業模式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實際就是更高維生産力的體現。
并且從宏觀的背景而言,改革開放經曆了四次出海浪潮,這一輪是最有可能實現文化、産品輸出的巨潮:我們既擁有數一數二的經濟規模,又擁有無比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并且随着傳統貨代、物流、跨界電商一輪又一輪的技術,基建積累,已經探索出足以匹配西方先進生産力的商業模式和順暢的物流供應。
占據地利人和,且從更長期主義視角去看存在較強的時代确定性,才讓此類讓渡權益行爲顯得遺憾起來。
當然我們也不必過于糾結于此,SHEIN 們這些快時尚品牌的當前遭遇是微觀的個例,卻印證了當下我們所占據的生産力優勢,未來我們定會誕生優質的企業家,延續東方文化,産業的輝煌,一次遺憾絕不是東西話語權競争的結語注腳,而是撐起更高級别産業競争的一級台階。
20 年前來自歐洲的輪渡裝滿了德國車,跨越紅海,馬六甲海峽抵達中國,20 年後來自中國的輪渡裝滿了新能源車,以同樣的路線抵達歐洲。
30 年前,山内溥未能撼動的北美文化,他的後輩岩田聰和宮本茂,依靠着對遊戲内容和趣味性的雕琢,打破了北美遊戲市場依賴硬件的發展路線。
150 年前伴随着黑船開國帶來的西方審美價值觀,根植東方時尚觀百年有餘,如今也受到東方力量厚積薄發的回應。或許會有困難,有短暫的遺憾,但一旦種下種子,必定生下它固有的果實。
蕭瑟秋風今又是,隻是早已不是那個綏靖換發展的人間。
往 期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