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绮,699,被罵。
前幾天熱搜上這幾個關鍵詞,沒注意看還以爲張雨绮也和打工人一樣 996 了。
沒想到的純粹是因爲,699 元。
直播間帶貨,本來隻是常規的 " 虧本降價 " 流程,張雨绮和主持人一唱一和——
原價 1699 羊毛被,福利價 699。
什麽?699,太便宜了吧!
"699 我都覺得我買不了個襪子,已經很劃算了。"
結果這個甩賣促銷詞,甩出了雷,網友怒了——
"208 們真是高貴得很。"
" 我最貴的鞋子才 499 元一雙。"
" 嫌韭菜窮,還要來賺韭菜錢。"
張雨绮道歉了,聲稱本意是:有一些羊毛襪子 699 元都買不下來,所以作爲優質的羊毛被,這個價格是很劃算的。
你以爲這就結束了?
呵呵。
如果道歉有用,那還要網友幹嘛。
立刻加入 " 交稅了嗎 "" 查查吧 " 套餐。
當然,今天稍微諒解一下,甚至譴責的不夠激烈,都有可能被定性爲收錢、洗白。
Sir 不是說不能罵明星炫富。
而是想提醒——
現在才罵,似乎有點後知後覺。
就同樣拿張雨绮來說,"699" 已經是她最不炫富的一次了。
作爲 " 碎鑽文學代言人 "。
一個溫馨小貼士,讓她上過熱搜——
戴着 8.6 克拉的鴿子蛋婚戒,張雨绮囑咐各位," 寶寶們,一克拉以下的鑽石都是碎鑽,不值錢的,不要買哦。"
網友:謝謝你绮绮子,幫我避開根本買不起的雷。
那時候她是笨蛋美人,莽撞富婆,早期掌掴汪小菲的傳聞,疊加上《美人魚》裏的霸氣女二形象,讓她的人設很有說服力。
嘴比腦子快,敢愛敢恨敢說,路人緣也不錯。
她的敢還在于——敢 " 不接地氣 "。
當别的女明星都拉近跟普通人的距離,隻有張雨绮誠實地把明星和平民的鴻溝亮給你看。
六位數的愛馬仕包。
張雨绮告訴你,它主打一個實用百搭,可以買菜,可以出差 …… 甚至光是放着就很酷。
網友:
張雨绮:收到。
然後找來了價格五位數的 LV。
五年前,張雨绮這種 " 有錢人才有的天真 ",不僅沒有惹來反感,反而被誇大方、可愛、真性情。
但五年之後。
再炫奢侈概念,等不來一衆豔羨的觀望。
更甚者。
這成了政治不正确。
" 割韭菜 "" 歧視普通人 "" 不良生活風氣 ",已經不是說漏嘴的事了,總之事情很嚴重!
爲什麽嘲諷碎鑽的時候,張雨绮瘋狂圈粉。
現在 699 就觸犯衆怒?
是大家消費降級,突然被張雨绮的消費觀刺痛了?
有點道理,可也不完全是這麽一回事。
張雨绮還是張雨绮,但内魚這個魚缸,已經換了不知道多少輪水了。
注意一個時間點。
張雨绮第一次真誠分享她的 " 貴價好物 ",2018 年的 5 月。
那時的内娛,是大地震的前夕。
盡管天價片酬早有耳聞,明星也紛紛當上了影視公司的老闆,大衆對明星的身價收入還是缺乏想像力。
2018 年 6 月,範冰冰被舉報陰陽合同。
直到最後官方公布的數據——範冰冰因逃稅被罰 9 億。
網友這才反應過來,知道明星收入高,但不知道還能這麽高。
2018 年以後,娛樂圈稅務問題成爲衆矢之的,也給明星熱鬧的資本遊戲,澆上了一盆徹頭徹尾的涼水。
當時,上百家爲避稅注冊于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迅速注銷,傳言多名藝人補交稅款。
再然後。
就是最被诟病的天價片酬,尤其是德不配位的流量們。
2018 年 11 月,廣電總局發布 " 限酬令 "。
意見明确要求,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 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 70%。
三大視頻網站,六大影視制作公司,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達成協議并公開聲明,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 100 萬元,總片酬(含稅)不得超過 5000 萬,綜藝節目總片酬不得超過 1000 萬元。
最直接的收入,終于有了一個公開透明的天花闆。
而頂流們熱衷的資本遊戲,也在同一時間收到了 " 最後通牒 "。
再再然後。
就是如多米諾骨牌效應般,此起彼伏的塌房——
爽子獲得代号 "208w",吳亦凡強奸被捕,《還珠格格》在小燕子闖禍後看不到了 ……
還有 Sir 專門寫過的 " 時尚女王 ",蘇芒。
曾一手創立了時尚芭莎慈善夜,貢獻出無數女明星争奇鬥豔的名場面,将時尚圈和娛樂圈資源實現有效置換的野心女王。
2022 年,同樣因爲一個脫口而出的吐槽翻了車。
"650 塊,一天的夥食都不夠。"
怎麽樣,是不是和 "699 羊毛襪 " 是同一個句式?
明星的高收入,大家也不是今天才知道。
隻不過過去可以接受,而現在不能了。
過去娛樂圈還可以擁抱最極緻的繁榮,渲染最膨脹的欲望。
事實上,今天批評張雨绮 " 穿七百塊襪子 " 的人,很有可能也是當年那一批吹捧 " 碎鑽不值得買 " 的人,都是集體氛圍的無意識發作。
彼時人們陶醉在消費主義的欣欣向榮中。
現在則越來越發現,此路不通。
而社會話題的每條路,又都可以通向娛樂圈。
除了炫富,還有各種負面新聞的整頓。
比如學術問題,翟天臨因直播中一句 " 知網是什麽 ",被連根刨起。
這背後是學曆内卷、考研競争白熱化的焦慮——憑什麽普通人脫了一層皮才熬出來的學位,可以被明星僅僅爲了給自己裝點門面就搶走。
比如錄取舞弊。
仝卓在直播中透露,自己在高考時 " 用了一點手段 ",親手把自己錘爆了。
高考,國人心中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底線,豈容如此踐踏?
就算不是明星本人的問題。
家人出事,也要被牽連。
比如舞蹈培訓緻學員殘疾,拖欠醫療費;比如因爲爛尾樓問題,成了老賴。
網友說:禍不及子女,前提是惠不及子女。
當然。
機會不公、破壞規則、侵犯他們權益,這些行爲不需要辯解。
但同時。
這些亂象是娛樂圈獨有嗎?
在我們身邊的社會,其實分布得更加普遍。
但我們又能揭露出多少,又有多少渠道去申訴和維權?
如果說過去的新聞,娛樂版是娛樂版,社會版是社會版,财經版是财經版。
現在,一個娛樂圈就獨自承擔了全部。
于是,明星也難以像以前一樣被理解,被原諒。
因爲這是憤懑唯一的出口了,也是大衆唯一有能力扳倒的巨物。
如果說以前大家是用萬花筒看明星。
那麽現在就是用放大鏡,用顯微鏡看。
違法亂紀,吸毒嫖娼,偷稅漏稅這些自然不在話下。
但當最惡劣的一批明星匿迹後,審判的目光應該投向哪呢?
違法的找完了,就找不道德的。
不道德的也找完了,就找不規矩的。
結果就隻能是。
負面新聞越來越輕量化,越來越 " 内卷 "。
王源抽煙上了熱搜。
網友罵,當事人道歉。
甚至當街摳腳也上了熱搜。
當事人也得出來表态,自己做了不好的示範。
Sir 也要申明,這裏沒有要提倡抽煙、摳腳的意思。
隻是什麽時候這種細枝末節也需要上新聞,也需要明星戰戰兢兢出來道歉了?
如果放在十多年前,那華語明星豈不是得集體社死。
周迅喝酒。
窦唯燒車。
謝霆鋒搶狗仔相機。
無他。
不過是娛樂八卦撒下了 " 絕戶網 ",大魚撈完,隻能撈蝦米魚苗了。
于是内魚澄清了。
清得沒了魚。
一邊大家容不下明星的一點雜質,一邊又感歎娛樂圈沒了活人。
一邊明星在這樣的氛圍下紛紛尋找挂靠和背書,一邊又是因爲操之過急反而觸怒了大衆的神經。
明星很可憐嗎?
當然也不是。
再怎麽着也沒到需要我們共情的程度。
隻不過我們看到的娛樂圈——以及它背後隐含社會心态——變了。
而且冥冥中,一切都有呼應和回響。
遙想羅志祥被捶時。
張雨绮化身正義女神,舉起審判之剪,剪斷了章魚觸手。
結合兩人合作過的電影,潛台詞不言而喻
這個極爲解氣的操作,讓張雨绮又漲了一波人氣,把霸總人設又增高了 10 公分。
主打的是一個個性張揚。
可是,個性還能張揚多久?
這兩年來張雨绮路人緣的變化,或許就是娛樂圈一個清晰可見的風向标。
去年唐山燒烤店暴力傷害事件時,張雨绮爲被襲擊的女性激情發聲,結果因爲表達中不小心帶上了 " 戰狼 " 二字,被網友抓住把柄。
接着不斷有人給她扣帽子,上綱上線,要求抵制、退圈、封殺。
再然後呢?
就到了現在 "699 羊毛襪 " 的熱搜。
其實,張雨绮比以前已經收斂太多,也穩重太多了。
沒有了過去 " 碎鑽文學 " 和愛馬仕的高調。
也沒有在娛樂圈塌房中親自下場吃瓜,或者對社會事件發聲。
甚至在直播中。
在說完 " 買不了一雙襪子 " 後,其實她也在及時找補。
從羅志祥,到羊毛襪。
Sir 不是要再掰扯其中誰對誰錯,到底值不值得原諒的問題。
抛開八卦和網友的憤怒,我們能看到的是一條清晰的軌迹——
丈量明星的那把尺子,刻度越來越精細了。
從情感糾紛、私生活混亂,就被踢出圈。
到哪怕一句無心之失,也引火燒身。
當年張雨绮在橋上看風景,今天别人在橋下看她。
因爲劣迹塌房的可以被審判。
但審判 ta 的,就會安全了嗎?
不。
當動作違規的選手出局。
剩下在台上的,動作稍微大一點,就馬上驚動四方。
再接着,可能眨眼、呼吸都是有錯的。
今天的内娛——
一場大型 " 一二三木頭人 " 遊戲。
過去是争向博出位、霸版面,今天比的是誰定力好,誰更能憋氣。
過去張雨绮主打的一個敢出頭、耿直闊氣,但可以預見走這條路線的明星,今後隻會越來越少。
699 的襪子需要道歉嗎?
或許已經不重要了。
反正我們能夠确定的是,這遊戲還沒結束。
未來會走到哪一地步,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老闆娘沒有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