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3 年以來,河北、安徽、貴州、青海等省份紛紛上調了最低工資标準。河北從 1 月 1 日開始施行新的月最低工資标準,三檔分别為 2200 元、2000 元、1800 元,其中對應小時最低工資标準分别為每小時 22 元、20 元和 18 元。
而安徽将于 3 月 1 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标準,具體分為 2060 元、1930 元、1870 元、1780 元四檔,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标準分别為每小時 21 元、20 元、19 元和 18 元。
貴州自 2 月 1 日開始施行新的最低工資标準,一類地區每月 1890 元,二類地區每月 1760 元,三類地區每月 1660 元,小時最低工資标準分别為一類地區每小時 19.60 元,二類地區每小時 18.30 元,三類地區每小時 17.20 元。
青海則将月最低工資标準由 1700 元調整為 1880 元,小時最低工資标準由每小時 15.2 元調整為每小時 18 元。
據此,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孫中偉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今年是調整最低工資的 " 小年 ",旨在保障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提升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優化收入分配格局。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月最低工資标準最高,高達 2590 元,深圳和北京分别為 2360 元和 2320 元,廣東為 2300 元。
此外,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等 15 個地區的最低工資标準都達到了 2000 元及以上。
根據《最低工資條例》,最低工資标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調整月最低工資标準時,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
最低工資标準提高值得鼓勵,但是最低工資标準是否全部落實了?
經濟發展讓最低工資标準提高對于低收入者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好事情,對于經濟發展取得的也非常的值得鼓勵。
但是也要看到其中的不好的地方,及時的改正。而要知道其中不好的地方在哪裡,我們就需要知道什麼是最低工資标準。
以下就是最低工資标準意思。
最低工資标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内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問題一 .中國目前有很多做小生意的小公司在招聘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勞動合同,雖然公司的開到工資水平往往能當地的最低工資水平标準。
但是這些老闆為了賺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往往需要勞動者工作非常長的時間,超過了法定工作時間,而其簽訂的勞動合約工作時間根本就沒有。
在很多公司超過工資最低标準的工作時間裡也沒有所謂的加班費。
問題二 .當地省份所處的最低工資标準,很多年輕人和中年人都能輕而易舉的達到。即使我在我所處的三線小城市裡打臨時工,工資水平也達到了河南省的最低工資标準線。
那麼,勞動者如何保障權益?
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的,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投訴。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執行最低工資标準發生争議的,可以通過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争議調解仲裁法》的有關規定,到有管轄權的勞動争議仲裁機構依法申請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到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