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周潇枭 , 周妙妙
編 輯丨周上祺 , 曾靜嬌
12 月 15 日,國家統計局發布 11 月經濟數據。
11 月數據顯示,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出口等指标增速均出現回落,服務業、消費當月出現負增長。
具體來看,11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2%,較上月回落 2.8 個百分點。11 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下降 1.9%,較上月回落 2 個百分點。11 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5.9%,較上月回落 5.4 個百分點。11 月份,以人民币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長 0.9%,較上月回落 6.1 個百分點。
由于 11 月經濟增速有所下行,失業率有所上升。11 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5.7%,比上月上升 0.2 個百分點。
從 1-11 月份累計數據來看,經濟指标增速整體回落,但表現相較月度數據更為平穩。
1-11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8%。1-11 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下降 0.1%。1-11 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0.1%。1-11 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 5.3%。1-11 月份,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 8.6%。其中,出口增長 11.9%。1-11 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 5.6%。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晖回應記者關心的問題表示,11 月份,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外需收縮進一步顯現,國内疫情大面積反彈,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 " 三重壓力 " 加大,對經濟運行制約明顯。總的看,11 月份我國經濟頂住疫情反彈等多重壓力,總體上保持恢複态勢。但國際環境複雜演變,世界經濟繼續走弱,國内疫情反彈影響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經濟恢複動能減弱。
消費疲弱拖累工業生産
基建投資實現 " 七連漲 "
從 11 月數據來看,外需和内需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
11 月以人民币計價的出口增長 0.9%,但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下降 8.7% ——全球經濟增速趨緩,對我國出口部門的拖累效應明顯。近期,随着優化防疫政策的出台,東部沿海外向型城市的出口企業們已經迫不及待要出境争取更多訂單。
11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5.9%,連續第二個月負增長,且降幅擴大明顯。其中,餐飲收入下降 8.4%,與上月降幅大緻相當。
拖累 11 月消費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汽車消費,11 月汽車類商品零售額下降 4.2%,結束了前面連續 5 個月的正增長。車購稅減半征收的政策,自 6 月份落地實施以來,帶動下半年汽車消費的回暖。
11 月汽車類大宗消費走弱跟國内疫情有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11 月汽車市場走弱的一大原因是終端銷售不暢,目前經銷商的庫存比正常水平要高 80-100 萬輛。據調查,大概有 3-4 成的經銷商處于暫停營業的狀态,消費者購車受到影響。由于終端庫存壓力比較大,汽車生産商業放緩了生産節奏。
今年 " 雙十一 " 的消費數據不及去年,也顯示出整體消費的疲弱。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受 " 雙 11" 網購促銷帶動,今年 11 月 1 日— 11 日快遞包裹處理量超 42 億件,日均處理量超 3.8 億件,是日常業務量的 1.3 倍。去年 11 月 1 日— 11 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 47.76 億件,同比增長超過 20%。
受消費和出口影響,11 月工業生産數據也出現明顯下行。11 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2%,其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 6.6%。11 月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4.9%,但汽車産量同比下降 9.9%。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上市公司公告顯示,11 月發布受疫情影響臨時停産停工的企業數量較 10 月份有明顯增多,涉及到的企業子公司或生産基地分布在重慶、四川、河北、吉林、甘肅等多個省份。
付淩晖表示,11 月工業生産下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國内疫情反彈、工業生産循環受到沖擊的原因,也有世界經濟收縮放緩、出口下滑拖累的影響,還有企業産銷銜接不暢、經營困難增多的因素。但從 1 — 11 月份看,工業生産保持總體穩定,升級發展态勢持續,新動能繼續成長。比如,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整體保持較好增勢,1-11 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産量同比分别增長 100.5%、44.1%。
11 月穩增長政策在持續發力,基建投資增速實現 " 七連升 "。1-11 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 5.3%。其中,基建投資增長 8.9%,較 1-10 月份回升 0.2 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 9.3%,保持較高水平,但較 1-10 月份回落 0.4 個百分點;房地産投資下降 9.8%,較 1-10 月份回落 1 個百分點。
12 月經濟運行會如何?
11 月經濟運行壓力加大,除了外需回落之外,國内疫情擾動因素也在放大。
随着 " 優化疫情防控 20 條 "" 新十條 " 政策的出台,政策明确要加大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嚴禁随意停工停;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産、停業。
12 月 14 日,中央對外印發《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12 月 15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 十四五 " 擴大内需戰略實施方案》。這些都緻力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國内消費和投資的舉措有望逐步推出。放在當下,在外需走弱的背景下,擴内需是穩經濟的必然舉措。
12 月 6 日,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 2023 年經濟工作,對外釋放 2023 年将突出做好穩增長等工作,會加大宏觀政策力度等信号。會議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會議明确,積極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币政策要精準有力。
付淩晖表示,下階段,要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紮實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着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着力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不過,由于奧密克戎較強的傳播力,國内新冠感染人群數量在增加。近期,從部分重點城市來看,由于感染數量的增加,部分人群減少外出,餐飲、出行、電影院等服務業仍然受到較大影響。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近期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不可能避免地對經濟基本面形成一些影響。例如,12 月初至 12 月 14 日,北京擁堵延時指數的均值為 1.19,明顯低于 10 月的 1.58 和 11 月的 1.42;12 月初至 12 月 14 日,北京地鐵日均客運量為 217.56 萬人次,較 10 月和 11 月分别下降了 67.6% 和 54.5%。随着時間的推移,其他城市也較有可能出現類似變化。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吳亞平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參考國外經驗,随着優化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地,短時間内依然存在部分群體害怕外出的情況,消費信心恢複需要一定時間,政策要有一定預判和準備。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12 月經濟運行可能會比 11 月要好一些。随着感染人群數量不斷增加,公衆對奧密克戎的恐懼心理會減弱,随着部分感染者的陸續康複,服務業有望逐漸恢複。不過,考慮到各個城市感染峰值時間不一,預計從 12 月份到明年一季度經濟依然會受到疫情的拖累,之後經濟會逐步恢複。預計今年全年經濟增速在 3% 左右,2023 年經濟增速能在 5% 左右。
E N D
本期編輯 林海銘 實習生 梅樂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