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 導購
專注于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新能源車市的火熱,吸引着衆多新玩家的加入,跨界造車更是成爲新浪潮。于是乎,越來越多的新品牌開始出現,而 " 懵懂 " 的車圈網友們,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車标,則習慣性地将它們歸爲 " 雜牌車 "。
即便如此,依然有創業者執着走上造車之路,石頭科技的締造者昌敬便是其中之一。
他爲自己的品牌取名極石汽車,首款車型極石 01 在去年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兩款配置,售價分别爲 34.99 萬元和 35.99 萬元。當然了,無論是品牌 LOGO 還是新車造型,極石汽車總是給人熟悉的感覺,但又有 " 雪碧 " 和 " 雷碧 " 的那種差異感。
比如品牌 LOGO 圖的配色,橙色的中間加入兩塊白色的區域,遠看還以爲某米改了設計呢!而車身設計上更是集 " 大成者 " 了,類似某望的前臉、相似某想的側面、有點某虎某士的尾部,可以說極石 01 還是吸取了衆家之長,再加上其首創自帶 " 小廚房 ",似乎就有了可以廣而告之的熱點了。甚至于,昌敬透露未來還将推出專屬的 " 衛浴套件 "。
這樣一來,極石 01 不就妥妥一台 " 小房車 " 嘛!确實," 不想掃地 " 的昌敬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好,然而現實卻是非常殘酷的。
雖然辟謠了 " 極石汽車 1 月銷量爲 0" 的不實信息,但實際的銷量也是不容樂觀的。極石官方表示到 3 月 11 日爲止,極石 01 累計生産 2,586 輛,累計銷量爲 2,357 輛,其中今年 1 月實際銷量爲 855 輛,2 月實際銷量爲 552 輛。
由此來看,極石汽車上市 4 個月的月均銷量不足 600 輛,不知道這個成績算不算是 " 雜牌車 " 呢?而 2024 北京國際車展前夕,極石汽車舉辦首場創始人在線溝通會,而相比于其它品牌炫成績,昌敬依舊是在談自己的理念想法,并用 " 無憂網點 "、" 無憂配件 "、" 無憂代步 "、" 無憂保值 " 的保障,來向消費者證明了我還行!
而這自然是少不了一群人的 " 附和 ",這就像曾經的極石 01 得到了衆多網紅的推薦,可 " 投放 " 結束之後,你又有多久沒刷到極石 01 的信息了?如果沒有記錯,當時威馬也是有這樣的一個熱度,而且銷量一度是極石的幾十倍。所以消費者還是有記憶的,在面對極石汽車 " 視覺攻擊 " 下,選擇行動的人是少之又少了,畢竟這錢花的不值。
其實說起極石汽車的創始人昌敬,他還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青年企業家,至少在互聯網圈内,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而且還創造過資本神話。背靠小米生态鏈起家,昌敬創立的石頭科技成立 6 年便完成上市,市值一度近千億。就在這實現财富自由的基礎上,手癢難耐的昌敬開始步入造車 " 迷局 ",美其名曰實現自己的造車夢。
2021 年 1 月,一家名爲上海洛轲智能科技的公司成立,昌敬出任董事長。一起開幹的,還有威馬汽車原 CTO 闫楓。成立三個月後,其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機構爲北極光創投和高榕資本,估值達到 2.4 億美金。同年年底,獲得騰訊領投、紅杉跟投的 1 億美元戰略投資。今年 2 月,IDG 資本騰訊投資投資完畢後,洛轲智能估值已達 30 億美元。
不得不說,極石解決資金的問題還是非常輕松的,不過這時候它還缺少一個造車資質,畢竟沒有資質一切都是空談。這時候,極石汽車選擇了最快的方式——代工模式,它找的代工廠就是北京汽車制造廠,乍一聽上去 " 北汽 " 似乎還行,但其實北京汽車制造廠和北汽并沒有太大關系,目前其産權已經歸屬到了富路集團。
而富路集團是山東省最大的低速電動車民營企業,說得簡單點也就是造 " 老年電動車 " 的。或許選擇與北京汽車制造廠合作,極石汽車隻是爲解決走向市場的燃眉之急,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無異于打亂了車輛自身的技術築基。不僅如此,極石 01 還缺失核心競争力,爲了更快進軍新能源市場,其多項硬件配置都是從供應商打包進貨。
不否認,極石的車機芯片、電池品牌、智駕方案、激光雷達等等都是很強悍的組合,但是這 " 拿來主義 " 和 " 組合安裝 " 的方式,卻透露出了其在智能化技術解決方案上的焦急與無力。其次是極石 01 的動力配置,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的 1.5T 四缸高效增程器功率爲 115 千瓦,和理想 L9 上用的是同一款," 理想化 " 确實很濃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極石講的都是 " 理念 ",一些核心的技術亮點我們鮮有聽到,都是什麽老生常談的詩和遠方,什麽 " 一車當三車 " 的全場景屬性,其實這些生活方式新勢力在 PPT 階段就玩過了,極石現在開始 " 拾起 " 會不會晚了點?或許昌敬也發現國内市場太難了,近日北京車展其表示要帶領極石 01 沖向全球市場。
但擺在面前的還是那個問題:一個 " 橫空出世 " 的品牌,又該如何去實現兩者兼顧呢?遙想十多年前,中國的手機市場亦是爆發大戰,各種新品牌手機随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功能也是應有盡有,而幾年後這些 " 雜牌機 " 就已完全消失,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亦不是在走那時候的手機道路,那明年、後年、大後年之後," 雜牌車 " 還能活下來幾家?
End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