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十一假期早已結束,但國慶檔電影的長尾效應依然還在。
一年前,《志願軍:雄兵出擊》以不俗的票房成績拿下 2023 國慶檔口碑之最,一年之後它的續集再度發力,以 10 億票房繼續領跑國慶檔。
值得一提的是,《志願軍:存亡之戰》并沒有一開始就拔得頭籌,而是靠着口碑發酵一步一步追上并反超,最終以絕對的優勢與同期的影片拉開了距離。
在電影市場上,票房能逆襲的原因有且隻有一個,質量過硬。
比起第一部,大家普遍的反應是第二部更好看了。
尤其是對于這樣一部大體量的戰争片來說,能夠做到續集依然完美承接第一部好口碑的電影還是鳳毛麟角。
但《志願軍:存亡之戰》做到了。
全方位的升級之戰
《志願軍:雄兵出擊》選擇以全景視角入手,着重描繪了戰争的曆史背景、國際局勢以及戰役初期的艱難與殘酷。
通過化零爲整的手法,将戰争的全貌展現給觀衆。這種叙事方式有助于觀衆對戰争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理解其曆史意義和國際影響。
而第二部則打破了第一部的叙事結構,既保留了全景視角,又深入到了個體層面,實現了 " 零 " 與 " 整體 " 的完美結合。
通過李家三口相繼奔赴戰場的情節,電影将觀衆的注意力引向了抗美援朝中最爲殘酷的關鍵一戰——鐵原阻擊戰。
沒有過多的渲染,上去就是一個直觀的數字對比。
2.5 萬人阻擊 5 萬人,在後方成功轉運物資之前,死守鐵原。
這種叙事方式不僅讓觀衆看到了戰争的殘酷和艱難,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個體在戰争中的掙紮與堅守。
在戰争場面的呈現上,第二部相較于第一部有了顯著的升級。
陳凱歌導演提出的" 文戲武拍,武戲爆拍 "理念,精準地概括了第二部在戰争場面處理上的特點。
電影沒有一味追求好萊塢式的狂轟亂炸,而是更加注重戰争的真實感和殘酷性。
通過大量的低空近景鏡頭,電影讓觀衆仿佛置身于戰場之中,感受到了戰争的緊張與激烈。
同時,電影還融入了大量的志願軍戰士與敵軍的肉搏戰場景,這種設定與志願軍武器匮乏、人數不占優勢的客觀背景相契合,更加凸顯了志願軍戰士們的英勇與犧牲。
除了戰争場面的升級外,第二部還深入挖掘了個體故事,通過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角色,讓觀衆在觀影過程中産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鳴。
這些角色既有像吳本正、孫醒、李曉這樣的主要人物,也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戰士。
他們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故事,但在戰争中卻都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勝利的渴望。
這些個體故事的深入挖掘不僅豐富了電影的情節和内涵,更讓觀衆在感受戰争殘酷的同時,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大。
通過這些角色的塑造和演繹,電影成功地傳達了抗美援朝戰争的精神内涵和曆史意義。
誰是最可愛的人
陳凱歌導演在電影《志願軍:存亡之戰》中,以其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将戰争的殘酷與溫情巧妙結合。
他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和情感表達,讓觀衆在戰争的背景下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家國情懷和人性光輝。
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不僅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還讓觀衆在觀影過程中産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鳴。
以李家三口無私奉獻的故事主線出發,妹妹李曉作爲兩部之間承上啓下的關鍵人物,她與家人的分離、找尋、團聚更是牽動着每一位觀衆的心。
哥哥李想和父親相繼奔赴朝鮮戰場,而自己又在聯合國大廈裏親眼目睹了中國的外交困境,于是大會結束後,她毫不猶豫交了申請。
她要和父親哥哥一樣,爲國作戰。
在朝鮮,精通英語的李曉除了負責翻譯和對美軍廣播外,她幾乎什麽都做,挖戰壕、幫助照顧傷員、甚至在危險的前線用廣播來吸引敵軍注意力。
小小的身軀裏蘊藏着巨大的能量,李曉作爲全片唯一的女性角色,以柔中帶剛的姿态,穿梭于硝煙彌漫的戰場,用實際行動诠釋了 " 巾帼不讓須眉 " 的深刻内涵。
盡管三口之家在戰場上的重聚時光讓人欣慰,但經曆的苦難和困境讓人無法想象,尤其是她還要面對最後哥哥犧牲,父親生死不明的巨大打擊。
這是一個小家庭的生離死别,更是千千萬萬大家庭在戰争中的真實寫照。
所有人物中," 反面角色 " 吳本正的蛻變最爲獨特。
之所以說他是反面,是因爲他在第一部一直在和大家唱反調,一味強調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甚至還反問 " 憑什麽我們能赢 "。
第二部裏他來到戰場上,通過他的親眼見證爲觀衆揭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有一幕是他在會議上和衆位将士們讨論武器的使用感受。
在物資匮乏的情況下,吳本正設計的武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然而讓他無法相信的是,将士們竟然都一一 " 克服 " 了。
原來爲了增加命中率,戰士們都選擇了抵近投彈。
抵近投彈就意味着要将自己也暴露在炮彈的射程之中,在吳本正親眼看到戰士們爲抵近投彈犧牲了生命之後,他到那一刻才深刻明白了那個問題的答案。
我們爲什麽能赢?
是堅定的信仰、是崇高的信念、是英勇無畏不屈不撓的精神。
除了李曉和吳本正之外,電影中還有許多其他角色也展現了令人感動的個體弧光。
松骨峰戰役後得了失憶症的孫醒,即使不記得自己的姓氏名誰,依然沒有忘記骨子裏拿槍殺敵的使命;
楊傳玉在松骨峰戰役後背負着愧疚,直到用生命阻擋敵人的子彈爲戰友争取時間打開水閘,完成了自我救贖;
爲保護吳本正的安全," 保镖 " 張孝恒堅守使命,面對敵軍的炮火毫不退縮,戰鬥到了最後一秒。
……
這些角色的成長和變化都循序漸進、直擊人心。他們雖然都是戰場上的平凡人物,但正是這些平凡人物的不懈努力和英勇犧牲,才鑄就了偉大的志願軍精神。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戰場上平凡而偉大的英雄。
家國情懷的注入和升華
家,是戰火之外牽動人心的歸屬。
親人,是支撐起戰士們奮戰下去的勇氣。
電影開頭以李家三口的團聚,譜寫了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和睦和幸福,然而随着哥哥李想和父親相繼奔赴朝鮮戰場,李家被迫陷入了分離。
李曉在哥哥出發之前,爲他的水壺上插上了一朵小花,一朵再平常不過的花,卻透着妹妹未能說出口的話。
與戰士們談心事時,他也不忘将幹花拿出來鼓勵大家,即使花幹了發黃了,但花香還在,戰士們小心翼翼地傳遞着,細細嗅着。
那嬌豔的粉色從每個黑黢黢戰士臉上穿越,望着花,每個人都是明媚的充滿希望的神情。
這一抹耀眼的粉,是家的具象,是美好的未來,是所有人的最終目标。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爲了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嗎?
就像第一部裏彭總說的:" 你我生在這個時代,犧牲是我們一定要付出的代價。你不付,兒子付,孫子付。我們這輩人,一身血兩腳泥,還是我們付吧 "。
戰火無情,人間有情。
一頓簡單的炭烤午餐肉,成了李想和父親重聚後吃的唯一的一頓飯。
奄奄一息的張孝恒聽到吳本正答應幫他找弟弟之後,笑着說着 " 好啊 " 才安心閉上了眼睛。
下起小雨,靠在戰壕裏的戰士們會因爲聞到了像家鄉一樣的泥土味而陷入思鄉傷感。
在 188 師爲摧毀敵軍的重型坦克而決定進行夜間突襲時,爲吸引敵軍的注意力,李曉用英文向美軍喊話并唱起了《河邊對口曲》。
" 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裏 "
清脆的歌聲瞬間就點燃了戰士的熱血和激情,衆人一起合唱,越唱越響,越唱越激昂,喊着家鄉的名字沖到前線那一刻,徹底引爆淚腺。
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小故事,一個個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在陳凱歌的細膩溫情的鏡頭下交彙融合。
這種水到渠成的情感遞進,是電影與觀衆産生強烈的精神共鳴的根基,也是電影真正打動人心的關鍵。
曆史是厚重的,那些屬于戰火年代的精神則是需要傳承的。
透過《志願軍:存亡之戰》這樣一部夾雜着人性光輝和家國情懷的電影,觀衆看到了中國人特有的堅守和浪漫。
那群最可愛的人啊,曆史不會忘記你們,我們亦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