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聯發科推出新一代旗艦移動平台天玑 9300,這是天玑首款 "4+4" 全大核架構智能手機芯片。
在骁龍 8 Gen3 發布後不到半月,聯發科就推出了這款芯片,打擂台的意味很濃。
相比蘋果 A 系、高通骁龍、華爲麒麟," 發哥 " 的高端芯片,相對不太受到關注。
鑒于聯發科是 " 山寨機之王 ",外在形象就是 " 中低端 ",人們很難把它和 " 高端 " 聯系在一起。
從 DVD 到 " 山寨機之王 "
聯發科是從光盤存儲技術和 DVD 芯片起家的,聯發科的創始人蔡明介,被稱爲 " 台灣 IC 設計教父 "。
1983 年,蔡明介加入台灣電路公司聯華電子,1995 年帶領公司的 IC 設計部門從聯華電子正式獨立,并改名爲聯發科技。
1997 年,聯發科将 DVD 内分别承擔視頻和數字解碼功能的兩顆芯片,整合到一顆芯片上,并提供相應的軟件方案。
這種整合方式,此前從所未見,因此在市場上大受歡迎,聯發科業績大幅增長,并在 2001 年成功上市。
随着 DVD 市場發展漸入瓶頸,聯發科決定轉型,他們看中了當時還很混亂的手機市場。
聯發科把 DVD 上的成功經驗,運用到制造手機芯片上,他們爲客戶提供了一份參考設計,這是一份包含硬件和軟件的系統技術指南。
聯發科提供電子版設計方案,使客戶可以方便地進行修改,客戶也可以直接使用這些設計,無需進行任何修改。
聯發科此舉,大大降低了手機的制造難度,大量中小廠商搶着找聯發科做生意,直接催生了山寨機的繁榮。
2006 年,聯發科芯片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占有率達到 40%,是功能機時代當之無愧的 " 山寨機之王 "。
* 新浪财經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聯發科勢頭有所減弱,但他們堅持精準定位中低端手機市場,依然占據了大量份額。
2011 年,聯發科發布安卓智能手機平台 MT6573,正式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也在不斷攀升。
2012 年,聯發科發布了 MT6589 等三顆芯片,他們在中國大陸的芯片出貨量,達到史無前例的 1.1 億。
即便到了智能機時代," 山寨機之王 " 依然強大。
沖高血淚史
聯發科芯片的最大優勢,在于高集成度,單論技術能力,并不是最先進的。
因此聯發科芯片的主要客戶,是中低端品牌,以及大量山寨廠商,高端品牌根本看不上他們。
随着智能手機市場的成熟,山寨機份額在不斷下降,聯發科爲了開拓市場,也要沖高端。
2015 年,聯發科推出了 Helio 系列芯片,正式開啓了他們的沖高端之路。
Helio 芯片還細分出了主打高端的 X 系列和主打中低端的 P 系列,可以看出聯發科的野心是很大的。
但肩負沖高任務的 Helio X10,卻嚴重翻車,芯片不僅遇到了 Wi-Fi 斷流問題,還出現 "1 核有難,9 核圍觀 " 的情況。
但聯發科卻沒有吸取教訓,他們瘋狂堆砌核心,于是 " 史上首款十核處理器 "Helio X20 便在 2016 年推出。
Helio X20 依然出現了 GPU 性能不足、台積電 20nm 工藝漏電率高、調教不佳發熱大等一系列問題。
至于聯發科發布的超頻版芯片 Helio X25,缺點也是類似,因爲技術更新不及時,導緻綜合體依然較差。
2016 年 9 月,聯發科緊急推出了基于 10nm 工藝的芯片 X30,企圖挽尊,但最終亦無濟于事。
高端芯片的慘敗,引來外界的冷嘲熱諷,人們對聯發科的 " 低端 " 印象,幾近固化。
與此同時,原本對中低端市場不看重的高通,也瞄上了這塊寶地,他們先後發布了骁龍 660 等中低端芯片,搶奪客戶。
聯發科的客戶,被高通挖走了不少,高端市場受挫,現在還被人偷家,聯發科怎一個慘字了得。
在首尾不能兼顧的困境下,聯發科選擇壯士斷臂,斷掉高端芯片線,重新回到中低端核心業務圈。
屢屢碰壁之後,聯發科放緩了進軍高端市場的步伐。
高端路重新出發
2018 年,聯發科将集成了 AI 處理單元和 ISP 單元的 APU 塞進了 Helio P60 中,這大幅加強了其中低端處理器的圖像處理能力。
結合 P60 超高的性價比,聯發科成功獲得了傳音等出海大廠的青睐,從而幫助聯發科在中低端市場重新穩住陣腳。
不過,聯發科始終沒有放棄沖高的夢想,他們需要等待一個時機,随着 5G 的降臨,時機終于到了。
2019 年 11 月,聯發科發布了首款 5G 芯片天玑 1000,意圖重新沖擊高端。
2021 年,聯發科發布天玑 1100/1200 兩款旗艦芯片,完成了高端戰線的過渡任務。
*IT 之家
憑着中低端芯片市場的強勁表現,聯發科在 2020 年第三季度,首次超越高通,成爲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供應商。
2022 年,聯發科推出的天玑 9200,憑借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芯片大受歡迎,搶到不少市場份額。
趁着蘋果擠牙膏,骁龍噴火,聯發科抓住巨頭打盹的機會,終于邁入高端門檻,這是否意味着聯發科沖高成功呢?
天玑 9000 系列證明了聯發科有制造高端芯片的實力,但能否坐穩高端芯片市場,還難以定論。
長期以來,聯發科以 " 山寨機之王 " 的身份,活躍在中低端市場,時至今日,把 " 發哥 " 和低端聯系起來的客戶,依然有不少。
這種品牌印象,要想在短期内根除,并不容易,聯發科需要持續不斷地推出高端産品,才能改變外界的固有認知。
除了品牌形象,聯發科的技術力,在高通面前,并無太多優勢,要在短時間内追上,同樣并非易事。
除非高通再次出現類似火龍的技術事故,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沖高端的聯發科,還得在這條路上繼續艱辛下去。
參考資料:
編輯:陳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