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叔 第 955 篇原創文章
先來看兩個問題。
職場上,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被淘汰呢?
對工作敷衍的人,因為敷衍,所以工作完成得肯定不會出色,也正因為如此,便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職場上,什麼樣的人最痛苦呢?
不想工作,讨厭目前的工作,但又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工作的人,這些人有一絲被逼無奈的悲怆,也會時常伴随着抱怨聲。
其實,這兩個問題和答案,就是現在很多人工作遲遲沒有突破,人也整天萎靡不振,焉了吧唧的原因。
最近在看稻盛和夫的一本書,這個創辦過兩家世界 500 強公司的企業家,在書裡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工作即是修行。
随着這些年工作經曆、人生閱曆的積累,對「工作即是修行」深感認可。
那些把工作當修行的人,往往都混得挺好的。
01
将工作當成修行,可以成就你的心
人為什麼要修行?
在影視劇裡,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在深山老林裡修行的世外高人,他們無一不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擁有着大智慧,看問題透徹,平常人有什麼煩惱就會去請教這些人。
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讓一個人可以用更好的心境和态度去面對所遇到的人和事。
心态左右意識,意識決定行為,以不同的态度面對和處理問題,結局往往是天壤之别。
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曾在寫給兒子的信裡這樣說道:"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可惜的是,今天很多的職場人就是屬于将工作當成義務的人,被迫地去工作,所以幸福感很低。
也正因為這樣的态度,在工作中的表現就是敷衍了事,混混日子,能不做的堅決不做,能做 70 分,絕不會想着如何提升到 80 分,遇到問題就就怨聲四起。
說白了,這就是沒投入真正的感情在裡面。
人是感情動物,為了喜歡的姑娘,你可以跑幾公裡之外去買份她愛吃的牛雜湯;而如果你不喜歡她,可能連去廚房拿個蘋果都懶得動,連聽到她的聲音,心裡就老大不開心。
這就是心态不同造成的區别。
所以,我們才需要将工作當成修行,在工作中尋找到意義和樂趣,畢竟工作在我們的一生中占據了很大的一塊地。
試想一下:如果你每天總是懷着上墳的心情去上班,這樣活着豈不是太痛苦了。
說實話,很多人不開心,事業不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給自個兒挖了坑,上了鎖。
02
将工作當修行,才可以成就你的事業
一個能夠将工作當成修行的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專注精力、投入感情,而往往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比較容易将事情做好。
所以說,将工作當修行,結果不僅可以成就你的心,還可以成就你的事業,收獲頗豐。
在《我是演說家》的舞台上曾來過一名演講者,他叫窦立國,是一名快遞員。
五年的時間裡,他掙到了 200 多萬,最巅峰時一個月掙了 20 多萬;馬雲的阿裡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帶了八個人敲鐘,其中就有一個是他。
一個從山村裡走出來,沒有太多文化的快遞小哥如何能成為馬雲的座上賓,憑什麼可以短短幾年掙了 200 多萬?
2008 年,窦立國進了快遞公司,當時快遞行業不景氣,收不到件,一天幾十塊錢的收入,還備受歧視,很多人都辭職了。
窦立國印了一萬份名片和小廣告,每天早上在負責的那幾個片區裡見人就發,可是人家看完就扔,他就沿着路一張一張撿起來,第二天接着發。
後來,他想到了在名片上加印了一些訂餐、訂水的信息,為顧客提供了一些周邊的信息服務,他還自制了腳蹬三輪快遞車,在車身上貼上醒目的廣告,讓自己的三輪車成了一個移動的廣告牌。
别人将快遞送到了就結束了,但他會和客戶聊會天,了解客戶的喜好。
有一位老客戶快退休的時候,窦立國便給他送了一束鮮花,讓這位老主顧很是感動,他片區裡寄件較多的客戶們經常會收到他的小禮物。
北京很大,很堵,在地圖軟件沒有出來之前,窦立國為了提高送件寄件的效率,手繪了不少出行的路線圖,在什麼時間段哪條路不那麼堵,有哪些小路可以走,在圖上都标記着很清楚。
窦立國有一番話說的很好:很多人沒有把小事放在眼裡,所以就丢了大事。雖然我們起點沒有别人那麼高,但隻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眼裡邊有活,手多動一點,腦子多想一點,我們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窦立國式的成功絕非偶然,一個能把自己正在幹的這份工作當回事的人,一般混得都不會差。
很多人現在處于迷茫和掙紮期,很多人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把這份工作當回事?有沒有全身心投入進去,還隻是敷衍了事,瞎混混。
将自己正在幹的事當回事,你的内心才會充實,把工作做好了,修行到家了,錢自然就會來了。
下方的「寫留言」處暢所欲言,互相交流。
高情商說話課程推薦
情商是一種能力,無論基礎有多差,都可以培養和鍛煉
如果你說話經常容易得罪人;
社交恐懼,不敢在公開場合講話;
與人說話交流時,常常不知道說什麼;
不太會拒絕人,常讓自己陷入尴尬;
那麼,我建議你應該好好聽聽這個專欄的課程。
備注:
2. 一次付費,永久可重複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