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的 " 主旋律類型化 "
文|符瓊尹
編輯|周亞波
黃宗澤飾演的洛子峰帶着手下和上司一同開會。上司放出一張海關職員的照片,說收到了匿名舉報,懷疑這位職員利用職務之變在深圳灣放行可疑車輛。洛子峰的手下詢問相關細節 " 放行的車輛是什麼類型?" 洛子峰回答:" 不要問了,什麼資料都沒有。"
上司補充:" 這種匿名舉報,通常很難調查 …… 根據過往的經驗,通常隻有一成機會可以繼續下去。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因為每一位市民隻要有合理的懷疑就可以舉報,而我們調查員收到舉報就應該盡力調查下去。"
這是優酷獨播的港劇《廉政狙擊》第一集的場景——第一集,第一個案子,沒有任何線索,甚至一個場景,就勾勒出了香港廉政公署的工作職責以及工作困境。
《廉政狙擊》第一集
有刑事案件的香港影視作品,多數都會有廉政公署(ICAC)出鏡。他們拿出證件,說出一句 " 我是 ICAC 的 XXX,現在懷疑你涉嫌 XXXX",并對犯罪嫌疑人實行拘捕,常常作為及時救火的正派出現。
在香港,廉政公署的口号 " 香港勝在有你同 ICAC" 深入人心。1974 年成立時,香港貪污成風,警界更是與黑社會半公開地勾結," 四大探長 " 貪贓枉法的故事後來成了不少香港電影的素材。廉政公署曾有關人員形象地比喻:" 當時貪污好似一輛行駛中的公共汽車,追不上,攔不住,上車才行。"
而到了今天,有貪污就向廉政公署舉報,是滲透進香港市民生活的意識。香港廉署社區關系處助理處長陳潔雲曾表示,香港社會公衆整體對貪污保持着相當高的警覺性。在廉署近年接到的貪污投訴中,逾七成是 " 願意提供其個人資料 " 的具名舉報," 可以看出香港市民對廉政公署的信任 "。
如此高的滲透率,離不開一系列影視作品對于廉政公署的塑造。
廉政公署工作人員們,也成了商業類型片裡的常客,比如 5 部票房累積超 22 億的港陸合拍片《反貪風暴》。廉政公署還與 TVB 建立了合作,自 1994 年起每隔兩三年便會推出一部《廉政行動》,講述廉政公署人員的工作日常和一系列 " 反貪 " 行動。
《廉政行動 1994》
當下正在優酷播出,由邵氏影業制作的《廉政狙擊》,也是這一條香港影視作品脈絡下的産物,從曆史到現在,它都背負着港片當中 " 主旋律 " 類型的使命。
而 2022 年的内地觀衆,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廉政公署題材作品?《廉政狙擊》試着交了一張答卷。
廉政公署,掀起風暴
1975 年,首部以廉政公署真實案件為原型的電影《廉政風暴》上映,并成為當年香港的票房亞軍。
廉政公署成立第一年,就是一陣 " 廉政風暴 ";将已逃回英國的英籍貪污總警司葛柏引渡回香港定罪,并接連對六百多名各階層警察展開鐵腕查辦,僅以貪污罪被判入獄的警官就有 260 名。
即使成立後反貪效果顯著,改編的《廉政風暴》也取得票房佳績,但在此後的十幾年時間裡,以廉政公署為主角的電影一直是稀缺類。反而是 " 枭雄片 " 中,他們常常成為執行正義,讓風頭正盛的黑幫大佬命運急轉直下的一方。
" 枭雄片 " 是香港黑幫片的一種,70 年代與黑社會關系密切的警界 " 四大探長 ",後來被廉政公署一一抓捕的故事,也在這一範疇裡。1991 年,以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毒枭 " 跛豪 " 為原型的電影《跛豪》上映,成為 " 枭雄片 " 的開端。此後兩年裡,《四大探長》《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等九部枭雄片陸續上映。
《跛豪》
為了讓更多市民建立 " 合理懷疑就可以舉報 " 的意識,廉政公署後來也成立了宣傳部門,既做廉政廣告,也做短篇幅的劇集。許鞍華就曾為廉政公署拍攝 56 分鐘的短電影《ICAC:查案記》。
後來接任她的導演林德祿則拍了兩季《廉政先鋒》,請來吳鎮宇、任達華擔任主演,還拍過香港公務員入職前都要看的入職培訓片。" 入職後,多少錢的禮物你可以收,多少錢的禮物不可以收,你銀行的錢是怎樣回來的,隻要你手裡的财富是你解釋不了的,超過你這麼多年入職的收入的,都可以讓你坐牢。"
林德祿後來的職業生涯,深受這段經曆的影響。
離開宣傳部門後,林德祿于 1993 年推出了狄龍、張曼玉主演的電影《廉政第一擊》,拉開了廉政公署在香港影視作品中 " 做主角 " 的序幕。廉政公署于次年與 TVB 正式合作,每隔兩三年就會推出一部《廉政行動》,一部五集,每集都是獨立劇情,常常交由不同的導演、編劇來制作。
在官方的引導下,電視台也開始主動生産以廉政公署為主角的劇集。鄧萃雯、關詠荷主演過《廉政英雌》,古天樂、陳法蓉主演過《廉政追緝令》。不少經典涉案題材港劇裡,也有廉政公署的身影,從此 " 請你去廉政公署喝咖啡 " 就成了經典橋段。
過去,廉政公署保密性極強,為其拍片的林德祿也隻能在現場浏覽卷宗,沒法拍照或帶走,如今,則主動開放。2017 年起,廉政公署開始披露一些已解決的案件的真實素材給影視圈,幫助導演、演員們拍出更加真實的作品。
通過一系列影視作品的打造,廉政公署不僅在電影裡成功從 " 配角 " 到了 " 主角 ",也成功讓越來越多香港市民建立起了廉潔意識。
廉政公署每年都會舉行民意測試,調查市民對貪污的容忍度,0 分為完全不可容忍,10 分代表完全可容忍,到了 2013 年,廉政公署成了四十周年前夕,市民的平均得分是 0.8,容忍度非常低。同時 93.5% 的受訪市民都認為廉政公署的工作值得支持,逾八成的受訪者表示願意舉報貪污。
香港 " 主旋律 "
廉政公署題材,堪稱是香港影視内容的 " 主旋律 ",由廉政公署深度參與并指導的《廉政行動》系列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自 1994 年與 TVB 正式合作開始,《廉政行動》基本都是拼盤式的拍法,在獨立的五集劇情裡,演繹真實貪污個案。比如《廉政行動 2011》,其中有兩集就分别改編了 04 至 06 年郭桦昌刺盲中國人詐騙保險事件,以及 2009 年麥當勞香港區前董事總經理劉士盛非法收受回傭一案。
《廉政行動 2011》
香港不少當紅的演員都曾出演過一部或者幾部廉政題材,比如古天樂、林保怡、張智霖、朱茵等等。拍攝《廉政行動》的導演,有幾位成了後來内地主旋律大片的導演,如執導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的林超賢,以及執導《莫斯科行動》邱禮濤。林超賢參與《廉政行動》的次數,多達七次。
既有政府機構的執導,又兼具高人氣演員的加持,讓廉政公署相關的劇集在内地也多次播映,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據 2004 年報道,《廉政行動 2004》是少有的、在當時可以内地發行的境外涉案劇。負責該劇内地發行的中凱文化向媒體表示,之所以 " 過關 ",是由于其内容是一部真正反映廉政公署全力打擊犯罪的上乘之作。
2015 年和 2017 年,《廉政行動 2014》和《廉政行動 2016》更是登錄了央視一套,雖然播出時間都在晚上 10 點半以後,但已經是那些年中央視少數幾部播出的港劇之一。
廉政公署題材在内地電影市場的商業化,也相當成功。
林德祿在 2014 年,推出了古天樂主演的,以廉政公署人員辦案為主線的電影《反貪風暴》。這部電影根據港島真實貪腐案件改編,以廉政公署打擊貪污為主題,涉及了 " 八秒鐘用環遊世界洗白黑錢 "" 綁死政府高官 "、性賄賂等案件。
《反貪風暴》
這部合拍片的内地合作方,是樂視影業。時任樂視影業 CEO 張昭稱,從劇本中就看到了大陸反貪大案的影子,所以他認為這是一部能在國内觀衆心中掀起波瀾的電影。他還表示,大陸的反貪大幕也剛剛拉開,也即将會出現更大的風暴,希望《反貪風暴》這部電影能成為現實風暴的一部分。
《反貪風暴》上映這年,央視罕見地播出了一部 2009 年就播出的高口碑曆史劇《大秦帝國之裂變》,其中商鞅 " 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 " 的變法者形象和提出的 " 法治 " 理念,恰與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的 " 依法治國 " 暗合。2017 年,一部刷新了各項曆史收視紀錄的《人民的名義》播出,其劇情主線也正是反貪污。
在 2014 年後的八年裡,《反貪風暴》一共推出了五部,并以超 22 億的票房,成為 2014 年後香港内地合拍片中商業價值最高的 IP 之一。
新港劇也需要廉政公署
廉政公署故事能在商業上大獲成功,是因為它天然具有吸引眼球的元素。
一如《廉政狙擊》第一集的小片段所示,廉政公署人員需要從微弱的線索裡,靠 " 一成的機會 " 找到貪污的證據,與警察聯合辦案時還可能會涉及一些槍戰戲,擁有傳統涉案劇所有的武打、偵查、推理、懸疑等多種元素。
更何況,此類劇集裡的内容多數改編自現實中真實貪污案件,與現實聯系緊密,讓觀衆更有共鳴。以《廉政行動》為例,早年間有大量大場面的追車、槍戰戲,符合那些年大案頻出,打 " 大老虎 " 的現實,但近些年則更把受害者人群放到了基層,旨在讓大家意識到 " 很多你沒有意識到的小事,也是貪污 "。
《廉政狙擊》第五集追車戲
因此,合拍港劇《廉政狙擊》的出現,可以說是遲早的事情。
自視頻平台和香港合作拍劇以來,警匪動作戲就是最早被平台提煉出來的 " 港味 " 元素。警匪動作戲既有職業劇的嚴謹,又有動作戲大場面的暢快淋漓,是一代觀衆對港劇的最初的面貌輪廓。2016 年,邵氏影業就與優酷合作了《飛虎之潛行極戰》,該劇在 2018 年播出後,播放量邁過了 20 億大關。
此後," 飛虎 " 系列還持續推出了兩部,《廉政狙擊》則是邵氏影業與優酷合作的最新項目。内地資本的加入,給了港劇更充裕的資金,也給了廉政公署辦案提供了 " 更大的舞台 "。此次《廉政狙擊》前後就拍攝了四個多月,擁有豐富的外景部分。
樂易玲曾對毒眸表示,不論是《廉政狙擊》還是 " 飛虎 " 系列,這類型劇集裡有男女觀衆都會喜歡的 " 英雄、型男、動作戲、汗水和肌肉,以及永恒的鏟奸除惡,邪不勝正主題。" 這也是這類題材總能獲得良好市場反饋的原因。
《廉政狙擊》
廉政公署在香港市民生活裡的影響力,也注定了這是個常青的題材,而香港影視人在警匪片和職業劇方面的積累,在現在遇到内地平台後,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反貪風暴》系列的監制黃百鳴曾對澎湃新聞闡述香港電影人做 " 反貪 " 的優勢。在他看來,香港電影人進入内地市場,一定要拍自己拿手的東西,比如功夫片和警匪片。" 而曆史劇和軍事戰争片,都不是我們擅長的,都是比不過内地制作人的,所以我們還是做自己擅長的電影,所以就選擇了功夫片《葉問》和警匪片《反貪風暴》這兩個系列。"
正如廉政公署做主角的《反貪風暴》可以一拍五部一樣,《廉政狙擊》也具有持續開發 IP 的潛質。每個時代都會歡迎 " 反貪 " 故事,對創作者來說,重要的是能不能講好新時代觀衆愛看的 " 反貪 "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