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伊
最近,車企老闆們互動十分頻繁。
比如,最近比較有名的較勁,在于尊界 S800 發布會後,餘承東與李斌的回複,雖然一口一個老鄉的叫着,但在技術的領先性的争奪上,直看得人兩眼淚汪汪。
再比如,昨天理想發了純電産品 i8,并因爲發現原定的發布日期與小米撞車,從而讓出了發布日期,并因此與雷軍進行了一場親切友好的互動。

但與互動相比更引人注目的在于,理想進入了純電領域的争奪。更重要的是,也就在同一天,被蔚來寄予厚望的樂道,發布了品牌旗下的另一款車 L90。
有人說,i8 與 L90 的出現,針對的是已經被外界預測爲必然大火的小米 YU7 的市場競争。但在我看來,這場大戲腦補得又有點過了。因爲,不論是發什麽車,幹什麽事,車企最先應該想到的是,這款車究竟對自己來說有能有什麽幫助。
在我看來,這個幫助可以濃縮成的,就是一句話:理想的回馬槍,樂道的新希望。
走通的路,就是好路
毫無疑問,理想從品牌誕生到今天,一直充滿争議。

比如,昨天一個很大的争議在于,一位理想銷售曾信誓旦旦地對用戶表示理想不造純電車。反手憤而轉發理想 i8 的全系照片。
事實上,理想造車的能源路線,一直飽受争議。在品牌建設的早期,理想最大的争議在于,當人們都在興緻勃勃地讨論純電車型的美好明天時,理想一直堅持走的是更豐富的能源路線——增程。

當時的整體輿論環境對于理想的這一選擇,幾乎全都是嗤之以鼻的。最核心的争議在于,增程是一個落後的技術,同時也很難被人認爲是真正的新能源選擇,因爲其核心的能耗計算,還是以燃油消耗量來衡量的。
但一個不争的事實是,務實的人往往優先享受市場的回報。
從目前來看,當年新造車勢力風頭最盛的 " 蔚小理 ",隻有理想在 2023 年實現了盈利。而在剛過去的 2024 年,理想取得了 50.05 萬台的銷量成績。毫無疑問,這是這個品牌穩住了,并能夠良性運轉下去的重要指标。
與此同時,這條路線的選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幸存者偏差。事實上,已經開始更多例子顯示出增程,是目前更适合中國新造車勢力的能源路線了。比如,極早轉向,被有些人指爲模仿理想的零跑,目前已經開始成爲理想了。
在 2024 年的第四季度,零跑汽車實現了單季度的盈利。而其盈利的最重要銷量貢獻,就是來源于他們的增程車系列。

除此之外,包括了阿維塔、智己等原先隻走純電路線的廠商、都開始轉向增程。事實上,一個大家公認的事實是,大廠搞超混、小廠搞增程。但既然有長安、有上汽托底的阿維塔和智己選擇了增程,顯然就不能以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來衡量這個轉變了。
隻能說,大家都想複制理想的成功路徑。
理想的回馬槍
就在最近,在 i8 官宣亮相前幾天,一則幾乎被完全低調處理的信息,其實并沒有被外界過多關注。

那就是,理想在常州的純電整車工廠落地。這則新聞與 i8 的亮相合起來看,可以得出一個非常直觀的評論:理想造純電車是 " 蓄謀已久 "。
爲什麽是蓄謀已久,既然增程這個路線已經從被人嫌棄到被人追捧,理想這個品牌已經從毫無技術細胞,到渾身都是商業操盤的藝術,爲什麽李想還要殺回去搞純電?
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這樣的技術路線轉變。
首先,是務實與夢想的關系。理想在最初的環境下結合的是自身的現狀,也就是選擇了最适合當時條件的技術路線,以最合适的預算快速推出産品。抓住的首先是用戶的核心需求,在所有人都在卷能源技術、智駕技術的時代,優先提供更合适的産品類型,更豐富的使用體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冰箱、彩電、大沙發。
這是一個非常正确的選擇。另一個成功的案例,可以歸到小米 SU7 身上,他們以一個差異化的、高端車平替的姿态選擇了純電運動轎跑,這個極小的市場,創造了上市大半年,賣出 13.5 萬輛的成績,同樣也是因爲自身定位的精準。
與此同時,更大的市場銷量,需要更豐富的産品路線提供。

如果我們還記得,在去年初其實理想對于自身的要求是實現年銷量達到 80 萬輛的成績。而這個目标要實現,其依靠的其實是當初被寄予厚望的純電 MPV —— MEGA。
是的,如果你的記憶力足夠好,會發現其實理想在去年就已經沖擊過純電了。之所以其後淪爲一個可能被遺忘的産品,并不僅僅因爲走純電的商業邏輯有問題。不論是因爲自身設計的太過超前,還是當時市場傳遞的滿滿惡意,都是最終讓理想将銷量目标從 80 萬調回 50 萬的重要原因。
但目标既然立起來,還是要實現的,當包括零跑、阿維塔、智己這樣的企業們紛紛轉向增程之後,理想的産品線從原來的井水不犯河水,變成了别人有的我不一定有了(就算有,也很難賣出去)。這對于李想來說,可能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從 SUV 下手,繼續将自己的産品賣點擦亮,把自己太過超前的審美挂上倒擋,是一個重新回到純電領域的好方法。
當然,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所有人都認爲理想搞增程隻是賺到了錢,但在新能源技術領域毫無建樹。那麽如今理想想要用全新的 i8,全新落成的工廠,向所有人展示的,必然是自身在新能源領域,乃至智能領域可能出現的更新的技術。
很顯然,這些是隐藏在 i8 産品,以及可期待的銷量後面的,理想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
樂道的新希望
相較于理想 i8 的更複雜追求,樂道的要求就簡單多了——首先解決銷量爆單的問題。
說實話,我很難不将 L90 的整體設計思路與理想挂鈎。

根據目前網絡上可以獲得信息來看,樂道的 L90 将實現的是可能軸距超過 3 米的大三排 SUV 車型。同時,根據 " 家庭友好 " 的基因,車型将可能标配冰箱、大尺寸娛樂屏,零重力座椅等配置。
簡單來說,就是 " 冰箱、彩電、大沙發 "。
從蔚來的技術特性來看,在補充完這些娛樂性、舒适性配置之後,樂道 L90 将會依靠蔚來賦予的換電優勢,以及智駕技術(最近蔚來正在不懈地突破這一領域),實現完整的産品力搭建和品牌護城河。

有時候有些事情就是這麽巧。
如果理想沒有官宣 i8,那麽樂道依靠以上這一系列的産品特性,以及 30 萬 -40 萬元的初步價格定位,将可能在全家使用的場景定位中,以純電的的能源路徑,爲自己迎來一個很具有市場競争力的産品。
不管李斌、艾鐵成願不願意,現在這條路上 i8 這個攔路虎肯定就已經站在那裏了。
不過樂道 L90 并不僅僅隻是遇到了困難而已,同樣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機會。
首先,這樣的機會肯定首先覆蓋在蔚來爲樂道提供的技術護城河之下,包括換電與各種智能體系技術的打造。隻是看,蔚來能放幾成功力在樂道之上。
其次,是自身定位真正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合家歡樂,持家有道的核心關鍵要素:老婆坐得舒心,孩子玩得開心,甚至還有寵物關懷這樣的場景化功能。
簡單來說,樂道 L90 的整體打造思路,将男性思維模式中重品質、重技術、重品牌價值的整體思維模式都往後放了。而是真正關注到了,家庭用車場景中,買車決定權的優先次序——女人、孩子、狗。
所以 L90 所選擇的這個路子,首先不說有多優秀,但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沒有什麽短闆,甚至理想還親自演示了一遍如何成功。
因此,如果說誰能真正将目前銷量看起來很難快速提振的 L60,以及被其所牽累的品牌真正拖出泥潭,可能還真的是 L90。
對手?搞定自己就行了
因此昨天可能是 2025 年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更重要的一天。
一方面,理想重新殺回純電市場,要以他們最熟悉的 SUV 産品來争輸赢;另一方面,樂道真的找到了合家歡樂的關鍵鑰匙,能不能賣好看市場,但路子選對了顯然不會太差。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時間又開始給即将面世的小米 YU7 打開了傳播路徑的切口,讓人們關注到了,今年的純電、家用、大型、SUV 市場的戰争,即将開打。
至于誰是誰的對手,其實都不好說,每個人都是帶着目标來的。這個目标未必外化到讓所有人都知道,隻要達成了這個目标,銷量是一方面,搞定自己,爲下一步做好準備,是更關鍵的。
比如,理想要實現的,可能是真正讓自己在純電領域成功起來,但它有退路。樂道要實現的,是如何真正讓自己扛起整個蔚來體系跑量王者的目标,但要說退路,基本就很難了。
當然,如果我們撇開那些場外因素,隻是關注自身,那麽我倒是真的很期待各種求變的理想與樂道,在這一把能否取得新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