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财經|經濟學家眼中的雙 11】雙 11 購物節各大平台公布第一波數據,其中,京東第一周近 30 個品牌銷售超過 10 億,天貓在正式開售的第一個小時有 7 萬多個品牌的成交額超過去年雙 11 第一天全天。今年雙 11 消費特征與之前有哪些不同?對經濟的發展将帶來多大促進作用?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今年雙 11 非常有可能會有靓麗的消費數據出台,特别是一些有較高折扣的消費品可能會大賣,這與消費剛起來這一特征有非常大的關聯,人們的熱情是剛剛萌芽的狀态,可能是以低價商品、高折扣商品,以及各大平台力度比較大的優惠爲主。
李大霄指出," 近期一些事件也表明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比較高,我也建議這次雙 11 各大平台應充分提升價格的敏感性,适應消費初起的特征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以量取勝而不是以價取勝的原則,可能會對啓動消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李大霄認爲,今年雙 11 不管是人性化的時間,還是消費數據的提前達峰、價格優惠力度的體現,都有可能會掀起消費的熱潮,這對經濟穩定會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各大廠商、平台都應該充分抓住這次雙 11 的消費高峰。 ( 記者 董湘依 制作 餘坤航 宅男财經出品 )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email protected] )
作者:餘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