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胖福饅頭 Author 胖福饅頭
輪值主編 | 智勇 值班編輯& 責編 | 潤錦
第 7240 篇深度好文:4449 字 | 12 分鐘閱讀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冠軍從不抱怨,他們都忙着變得更好。——傳奇教練 John Wooden
成為偉大公司的征程中,CEO 們總會面臨危急存亡之秋,很多時候的決策并不是在 " 好 " 和 " 更好 " 之間做選擇。在戰時狀态下,CEO 需要勇敢的在 " 可怕 " 和 " 災難 " 之間做出選擇。
今天分享的内容來自于 A16Z 聯合創始人 Ben Horowitz(本 · 霍洛維茨),這次我們一起讨論一個雖然小衆,但在當下極其有價值的話題—— CEO 的個人心理管理。
在大變局下,如何在不确定中前行,對于每個 CEO 來說是極大的挑戰。創業家是不追求 7% 确定回報,隻冒險追求 100% 回報的人。如何做好個人心理管理,做出高質量的決策,顯得更加重要。希望這篇内容能夠帶來一定的啟發和參考價值。在此向還在堅持,不放棄的 CEO 們緻敬!
成為 CEO 要學習的技能很多,最難掌握的當屬個人心理管理。與控制自己的心境相比,組織設計、流程設計、指标、招聘、解雇都隻是相對簡單的技能。
多年來,我和很多經曆相似的 CEO 聊過天,但是很少有人提及這些,我也從未讀到過關于這個話題的任何内容。它就像是管理層的 " 搏擊俱樂部 ":CEO 心理崩潰的第一條規則——不要談及心理崩潰。
冒着違反神聖規則的風險,我會試着去描述一下這種情況并給出一些對我有幫助的技巧。這無疑是每個 CEO 都要面對的最個人、最重要的戰鬥。
一、如果我做得很好,
為什麼我會感覺如此糟糕?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沒有高度的使命感,也不關心自己做做的工作,他是不可能成為 CEO 的。
此外,CEO 必須足夠有成就或足夠聰明,這樣才有人願意為他工作。沒有人願意做一個差勁的 CEO,經營一個功能失調的組織,或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從而導緻自己的公司陷入困境。
然而,在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過程中,沒有哪位 CEO 是一帆風順的,所有人都會經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錯誤。
第一個問題是,每個人都是在擔任 CEO 以後,才開始學習如何做 CEO。經理、總經理或任何其他崗位的培訓都無法讓你為經營一家公司做好準備,唯一能讓你做好準備的就是真正去經營一家公司。也就是說你要面臨一系列你無從下手的事情,這些事情需要你本不具備的技能。然而,每個人都希望你知道怎麼做,因為你是 CEO。
記得我第一次當 CEO 時,一位投資者讓我給他發一份 " 股權結構表 ",我大概知道他的意思,但是對具體的内容和格式不太清楚。實際上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我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擔心,但是當你無所适從時,做什麼都會很困難,所以我在那個小小的電子表格上浪費了很多時間。
即使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可能會出錯。因為建立一個多面的人類組織,并在一個充滿活力、競争激烈的市場中競争并取勝非常困難。如果對 CEO 進行曲線評分,平均分值會是 22 分(滿分 100)。接受這個平均值對于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來說确實是個心理上的挑戰,而且因為沒有人告訴你平均分是 22 分,就更讓人難以接受。
如果你管理的是一個 10 人組成的團隊,你還有可能做到零失誤,但如果你管理的組織有 1000 人,不犯錯是完全不可能的。當你的公司具有一定規模時,總是發生一些你想象不到的問題,而且這些與你能力無關。看到員工揮霍金錢、浪費彼此的時間、工作不負責任,會讓你心裡感覺很難受。而這時跟你說這是你的錯,就像在傷口上撒鹽,會讓你的感覺更糟。
每次公司的人抱怨有些規則被破壞時,比如費用報告流程等等,我就會開玩笑說這都是我的錯。但是這算不上一個笑話,因為公司裡的每一個問題,确實都是我的錯。作為 CEO,公司的每一次招聘、每一個決定都是在我的指導下進行的,我不能去責怪任何人。
不該被提拔的人得到提拔,我的錯;未能達到季度收益目标,我的錯;優秀的工程師辭職,我的錯;銷售團隊對産品組織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我的錯;産品問題太多,我的錯。成為我确實有點慘。
要對所有的事情負責,但是卻隻能得 22 分,讓人感覺很不好。
二、數不勝數的問題
鑒于這種壓力,CEO 經常犯以下兩個錯誤:
把事情看得太個人化
把事情看得不夠個人化
在第一種情況下,CEO 會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問題,并且親自采取緊急行動來解決它。鑒于問題的數量,這種行為通常會産生兩種結果:如果 CEO 表面上顯得過于緊張,會令整個團隊惶恐不安,甚至會導緻沒人想再在公司工作;如果 CEO 把緊張的情緒都裝在自己内心,那麼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他最終會感到崩潰,甚至無法在第二天早上工作。
在第二種情況下,為了減輕災難給公司帶來的痛苦,CEO 會采取樂觀的态度:問題沒那麼嚴重。按照這種觀點,沒有什麼問題能算得上嚴重,也不需要緊急處理。将問題合理化以後,CEO 對自己的感覺也會更好。問題是,他實際上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而員工也會因為 CEO 一直忽視最基本的問題和沖突而失望。最終,公司變得一文不值。
理想情況下,CEO 會感到緊迫,但不會發瘋。他會積極而果斷地采取行動,但他們在情緒上不會感到愧疚。如果能把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感受區分開來,CEO 就不會妖魔化自己和員工。
It ’ s a Lonely Job
And this loneliness won ’ t leave me alone
— Otis Redding,
( Sittin ’ On ) The Dock of the Bay
這是一份孤獨的工作
但這份寂寞不會讓我孤單
——奧蒂斯 · 雷丁(Otis Redding)
(坐着)海灣碼頭
在 CEO 的至暗時刻,與你的員工讨論有關公司生存能力的基本問題,可能會産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與你的董事會和外部顧問交談也不過是徒勞,你和他們之間的信息差距很大,很難讓他們跟上你的進度來幫你做出有利的決定。
你一直都是一個人。
在 Loudcloud 時,恰逢互聯網泡沫破裂,我們的大多數客戶也随之破産,這樣一來就削弱了我們的業務,并破壞了我們的資産負債表。
實際上,這是當時的一種解釋。還有另一種解釋,也是公司給出的官方說法,就是我們在銀行裡仍有大量資金,同時我們正以驚人的速度與傳統企業客戶簽約。
哪種解釋更接近真相?在沒有人可以讨論這個問題的情況下,我問了自己 3000 遍。順便說一句,無論什麼事情,我都不推薦你問自己 3000 遍。在這種情況下,我面臨着兩個具體的難題:
如果這個官方解釋用錯了該怎麼辦?如果我誤導了從投資者到員工的所有人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立即被免職。
如果這個官方解釋用對了又該怎麼辦?如果我無緣無故地腦子短路該怎麼辦?如果我因為質疑自己的決策導緻公司偏離軌道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立即被免職。
通常,隻有在很久之後才會知道那種解釋是對的。但事實證明,這兩種解釋都不對,新客戶并沒有拯救我們,但我們找到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并取得了成功。獲得正确結果的關鍵是避免使用任何正面或負面的說辭。
大約一年前,我的朋友 Jason Rosenthal 接任了 Ning 的 CEO。他一上任,就面臨現金流危機,不得不在三個艱難的選擇中進行抉擇:大幅縮減公司規模或出售公司;通過高度稀釋股權來籌集資金。
思考這三個選擇:
① 解雇一大批曾費力招募到的優秀員工,結果嚴重打擊了剩餘員工的士氣。
② 賣掉幾年來與他并肩工作的所有員工、賣掉公司,不給他們執行或完成使命的機會。
③ 大幅降低員工的所有權地位,使他們的辛勤工作在經濟上沒有獲得任何回報。
給有抱負的企業家一個提示:如果你不喜歡在 " 可怕 " 和 " 災難 " 之間做出選擇,就不要成為 CEO。
Jason 雖然向一些業内最優秀的人才尋求了建議,但最後還是獨自做出了決定。沒有人知道答案,無論答案是什麼,Jason 都必将是承受後果的人。
到目前為止,他通過解雇公司新來的員工來實現裁員的決定已經得到了回報,Ning 的收入飙升,團隊士氣高漲。但是如果情況有變或者出現問題,還會是 Jason 的錯,他就需要去尋找新的答案。
要知道,幾乎每家公司都會經曆這樣的危及存亡時刻。我的合夥人 Scott Weiss 說,這種情況很常見,甚至還有一個專門店縮寫詞:WFIO,意思是 We're F#%ked,It ’ s Over(發音為 whiff-ee-yo)。
确實,每家公司都經曆了至少兩到五次這種危急存亡之秋(我自己在 Opsware 就至少經曆過十幾次)。
無論面對的是什麼樣的 WFIO 時刻,它給你帶來的精神打擊都比困難本身要嚴重得多——對 CEO 尤甚。
三、保持平靜的技巧
心理學的問題在于每個人的情況都略有不同。不過,我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技巧,希望也能幫助到你們。
1. 結交一些朋友
雖然他們幾乎無法給你的艱難決定提供高質量建議,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與有類似經曆的人交談非常有用。
作為 CEO,我的朋友 Bill Campbell 對我幫助很大,但我發現最有用的并不是他在 Intuit 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而是他運行 Go 的災難性經曆。這段經曆和他在 Intuit 最痛苦的日子(比如裁員 1/3),讓 Bill 學會了從心理學角度思考如何做出極其困難的決定。
2. 把決定從你的腦子裡轉移到紙上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認為當時最好的做法就是賣掉我們的客戶和所有收入,然後進行業務改革,但是我的大腦一片混亂,不知道該如何跟 Bill 和董事會成員解釋我的想法。為了做出決定,我詳細分析了自己的邏輯,在寫分析文件的過程中,我脫離了糟糕的心理狀況,迅速而順利地做出了決定。
3. 專注于賽道而不是防撞牆
訓練賽車手的第一堂課:在以 200 MPH 的速度繞彎時,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防撞牆上,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賽道上。如果你專注于防撞牆,就會直接駛向它,如果你專注于賽道,就會跟随道路。
經營一家公司也是如此,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能讓你出錯,但是如果你過分關注它們,就會把自己逼瘋,還可能搞垮你的公司。你應該專注于目的地,而不是障礙。
四、最後一句忠告——不要退縮也不要放棄
作為 CEO,你可能經常想辭職。有些 CEO 會通過酗酒、辭職等方式來應對壓力。
CEO 總能給出一個絕妙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為什麼辭職或者放棄,所以他們都無法成為偉大的 CEO。
偉大的 CEO 會直面痛苦,他們會經曆不眠之夜、冷汗、各種折磨。我每遇到一位成功的 CEO,都會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平庸的 CEO 會列舉他們卓越的戰略舉措,講述他們敏銳的商業直覺,或者給出其他各種沾沾自喜的解釋。
偉大的 CEO 卻有着出奇一緻的回答,他們都說:" 我沒有放棄。"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