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08/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52 天
前幾天,一位女生吐槽說:
"買禮物變成了給自己添堵。"
究其原因,是一條黃金項鍊惹的禍。
不久前,她專門在網上買了一條帶兔子吊墜的黃金項鍊給媽媽,覺得媽媽開心自己也開心。
不料媽媽收到後十分不滿意,于是引發了一段讓女兒反而不開心的對話:
媽媽一收到就問有沒有運費險,問媽媽怎麼了,她就一連串地數落這條項鍊:
"不好看,醜,我不喜歡。
現在沒人戴黃金。
能退嗎?"
女兒表示她覺得項鍊的款式還挺好看的。
媽媽說吊墜和鍊子不符,女兒說鍊子是贈送的,到時候會給媽媽重新配一條;
媽媽又說:" 質量也差,像假的。"
伴随的依然還是一頓不滿意的數落。
"我打心裡不喜歡。
能退就退了,不值這個價格。"
女生讓媽媽先放着,反正退也要等兩天。
不料媽媽這也不願意,直說:"我都不想看。"
随後,媽媽開始數落起女兒了。
"你的審美觀太差了,低級。
一點成熟感都沒有。
生意人是最精的,糊弄你。
退不掉,我就寄給你,反正我不要。"
女生表示可以退,媽媽就說:
" 那就快取走,以後不要給我亂花一分錢,我隻要聽話,别的什麼都不要。"
本以為事情告一段落,沒想到,媽媽一直窮追不舍地要女兒退貨。
隔天,女兒在家族群裡分享一些抗疫小知識,媽媽沒有任何回應,反而劈頭蓋臉地說:"商家聯系沒,不退我就扔掉。"
看到這裡,誰不覺得窒息……
就像網友說的," 不是親媽的程度 "。
滿心歡喜地買條項鍊送給媽媽當禮物,媽媽毫不領情,還 " 我什麼都不要,隻要你聽話 " 這樣說教式的潑冷水,代入一下,瞬間難過。
即使是不想女兒花錢,或者款式真的不是自己喜歡的,那也可以換種說話的方式來表達,大可不必這樣來勢洶洶地指責女兒。
難道女兒送禮物也有錯嗎?
女生說,本來情緒不高的自己,因為這件事更加低落了,"感覺跟媽媽沒辦法好好溝通"。
沒辦法和孩子好好溝通的父母,其實很多。
就像知乎上,一搜索關鍵詞,就有 "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能和我好好溝通 ?" 的類似問題。
有人說,意見分歧的時候,自己說什麼都不對都不行,父母總覺得他們自己沒錯。
他無奈道:" 就不能好好聽聽我的想法嗎?"
有人說,媽媽總是不經過同意就整理自己的房間,把她認為不需要的東西通通扔掉。
有一次,媽媽把自己暑假賺來的幾百塊錢也扔掉了,問媽媽的時候,媽媽說:
" 扔了啊,怎麼了,我沒看到,誰讓你放屋裡了。"
她回媽媽錢不放屋裡放哪裡,她也不想追究什麼,隻希望聽到媽媽的道歉,結果似乎是癡心妄想。
媽媽不但沒有道歉,還一頓輸出對她的不滿。
她最後說:" 很難過,我不知道該怎麼和我的家長溝通了…… "
這些不知道該如何與父母溝通的孩子,往往都是因為遇到了隻會暴力溝通的父母。
他們把孩子貶低得一無是處,孩子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除了 " 好好聽話 "。
前段時間,有部劇叫《三悅有個新工作》,女主趙三悅和媽媽的劇情,也刻畫出一個無法好好溝通的父母的模樣。
三悅找工作不理想,媽媽一臉的 " 恨鐵不成鋼 ",張口就罵:
" 自己腦子不好使,脾氣還差,成天哭喪着臉,也不知道沖人笑一個,活該選不上你。"
三悅總是不能在母親那邊得到積極的反饋,最終痛哭道:
"明明在别人那,我還沒那麼差,怎麼到她那兒,我就什麼都不是了呢?"
有時候,父母習慣用指責、嘲諷、否定、比較等溝通方式," 磨練 " 孩子的意志,或彰顯父母的權威,但這對教育是沒有好處的。
無心或者有意的暴力溝通方式,有時甚至比肉體傷害更讓人痛苦。
孩子從小遭受父母的語言暴力,留下的心理創傷也是永遠都不會磨滅的。
電影《三塊廣告牌》裡的女主角的女兒被奸殺,始終找不到兇手。
她無法接受,于是買下三塊廣告牌,寫着:
" 強奸緻死 "、" 無人被捕 "、" 為什麼,警長?"
電影後半場,女主回憶與女兒生前最後一次對話,讓人印象深刻。
女兒:" 你下午要做什麼?"
媽媽:" 晚上和我朋友一起出去喝一杯。"
女兒:" 你怎麼去?"
媽媽:" 我朋友開車來接我,你為什麼不能直接大大方方地問我能不能把車借給你 ?"
女兒:" 那我能借你的車嗎?"
媽媽:" 不能。"
女兒:" 為什麼?"
媽媽:" 因為你從來都不負責任。"
女兒:" 你負責任?别以為我不知道,我爸都告訴我了,我們小時候你酒後駕駛,我和弟弟都在車上。"
媽媽:" 你為什麼不能走着去?"
女兒:" 好,我走着去,我真希望自己在路上被強奸!"
媽媽:" 是嗎?好,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強奸。"
一語成谶,女兒在路上真的被強奸,甚至被殺害。
本來隻是怕女兒酒後駕駛才拒絕讓她開車,可女主卻惡語相向。
與女兒的最後一場對話竟是如此,這讓她無法原諒自己。
正是這樣自責與悔恨,令她像個孤勇的戰士一樣赴湯蹈火,誓死也要找出真兇。
依稀記得,多年前泰國一家便利店裡的一幕。
父親對兒子說 " 你這麼沒用,不如去死 ",兒子看着桌子上已上膛的手槍,沒有猶豫朝自己腦袋上開了一槍。
随後,留下痛苦萬分、癱坐在地的父母。
有時候毀掉一個人,毀掉一個家,一句氣話就夠了。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人們總說三思而後行,但也要記得三思而後言。
不要用最壞的脾氣、最惡的語言面對自己的親人。
希望我們在表達時,能夠記住:因為有愛,所以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共勉。
自我提升
擁有成長心态是相對稀缺品質
當你不知如何開始行動,陷入迷茫時,
不妨先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精讀君通識詞典》每天發布 1 個概念,
通過不斷積累,将知識内化為自己的工具,
在你實現目标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