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結局如何,他們一直在奮鬥,期許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來源|多知網
作者 |王上
圖片來源 | 受訪者
2023 屆考研,不論是考研人數,還是考研過程,注定在這一年留下深深的印迹。
2023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于 2022 年 12 月 24 日至 26 日舉行,根據教育部數據,全國報考人數為 474 萬。
據統計,2023 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僅比 2022 年增長 17 萬人,和 2022 年增長 21% 的增幅相比,增長率大幅下滑。
今年考研學生在疫情之下,經曆封控、放開之後,不少人曾一度企盼考研時間延期,最終等來的卻是 " 如期考試 "" 應考盡考 "" 平安研考 " 的通知。
臨近考試,疫情嚴峻,不少城市都處在感染高峰期,很多人陸陸續續感染新冠。一位監考老師說,很多學校的老師也 " 陽了 ",急需監考老師,為此,有的學校不得不緊急招募監考老師,有監考老師去了考場後,發現考場咳嗽聲不斷,監考完感覺自己得了 " 幻陽症 "。
還有一位老師監考完說:" 今年考研太特殊了,我所在的考點每個考場 30 個人,很多考場隻來了八九個考生,甚至有一個考場隻到場了 4 個考生,從沒見過這場景,為棄考的人感到遺憾和痛惜,我感覺能去考試的人就已經赢了。"
誠然,2023 屆考生特别不容易,有的人在慌亂中準備了考試,有的人因疫情異地借考,有的人輾轉各地拼力 " 二戰 ",有的人在 " 陽 " 的狀态下棄考……
我們隻選取了一小部分樣本來記錄 2023 屆考研人,不管結局如何,他們一直在奮鬥,期許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01
住過隔離酒店,去過方艙," 曾有一刻被巨大的未知感包圍 "
河北,谷飒,應屆考生
我本科是河北的一所 " 雙非 " 一本學校,本來學的是土木工程,但大一結束後我選擇了轉專業,學了英語,我研究生考的是翻譯,理想院校是一所英語專業院校,也是 " 雙非 ",但知名度還不錯。
我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是根據自己平時的學習成績和能力綜合分析出來的。我之前咨詢了很多前輩,看了很多網上的資料,建議都是找一所跟自己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學校,選來選去覺得還是這個學校适合我。
我認為本科畢業就找工作可能沒什麼競争力,而且我想提升一下自己。所以,大三的時候我就決定考研了。不過,我雖然很早下定了決心考研,但真正啟動學習比較拖沓,前期比較迷茫,因為一直在封校,不知道怎麼着手準備。
到今年 7 月放暑假了,我就回老家開啟了正式的考研學習。回老家後我和同學每天去一個自習室學習,上午八九點去,下午六七點就回來了。當時家裡也有一些事情,學得斷斷續續,複習得不太好。
9 月開學後,我才開始認認真真地學習,9 月 -11 月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在學校圖書館備考的,但是,因為 11 月的疫情中斷了,後面的經曆就比較曲折且戲劇化了。
11 月還處于沒有放開的狀态,我們宿舍的人 " 陽了 ",我也 " 陽了 "。我們先在宿舍隔離,後來被拉到了酒店,又被拉到了方艙,整個過程是非常突然的,我沒有任何準備。書都在圖書館裡放着,沒辦法去拿。
在踏上開往方艙的大巴上的那一瞬間我非常崩潰,當時我穿着防護服,車上的窗簾拉着,身體也很難受,非常憋悶,我不知道要去哪個方艙醫院,不知道環境怎麼樣,也不知道會住多久。我當時感覺車外面的世界就跟我的未來一樣,巨大的未知感包圍着我。
到了方艙之後,發現一切井然有序,志願者态度很好,吃的飯很幹淨,心裡慢慢好受一些了。後來,我們幾個身體稍微好點的大學生做了志願者,在方艙裡幫忙、送飯、填表……日子還算忙碌,心裡那個 " 學習 " 的缺口也被填充了起來,就這樣很快度過了 7 天。
(住進的方艙,圖片來自受訪者)
從方艙出來,我們還在宿舍進行了 7 天的隔離。老師幫我們從圖書館取回了書,又接着複習了。隔離完,也就放假了。因為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也都陽了,沒辦法住校。
我所考的學校不在河北省,但我可以直接在我們學校考試。我當時面臨着兩個選擇,要麼先回老家再回學校考研,要麼租房子在原地等考研。因為當時還沒有接收到異地借考的通知,我家在外省,比較遠,我最後選擇了租房子。在出租房學習時,已經到 12 月了,當時學習的熱情卻很高漲,我内心非常非常想上岸。
我考研沒有報班,在網上搜集了很多資料,也買了一些考研的資料,總共花了 300 多元,我還加了各種考研群。我覺得自己複習得不算太好,但也拼盡了全力。到了考場上,我算是正常發揮。我們主觀題比較多,我雖然都答了,但覺得答得不好。
考完我直接收拾行李,回老家了。回想這一年,整體過得不開心,疫情打亂了節奏,從隔離到宿舍到最後搬到租房裡是 20 天,都沒辦法安心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要去解決一些看似很小的問題,比如租房子時,我本來打算和兩個同學一起租,後來一個同學說想回老家了,一個說不想租了,我一直在調整方案。在我租好單人間後,一個同學又說回不去老家,最後我退掉單間和她合租了。而且我們還是和别的陌生人租的一整套房子,不是很方便。
有一點開心的是吃得比較好,租的房子樓下有一條小吃街,我們會去買飯,很便宜,五塊五能吃到很大一個,充滿了土豆絲和胡蘿蔔絲的雞蛋灌餅,偶爾也會自己做飯,還比較有意思,算是考研枯燥生活中的一點調味劑。
對于未來,我做了兩手準備,現在一邊等結果,一邊複習,我當然希望能 " 上岸 ",但如果不能,那我果斷去工作,不會 " 二戰 ",因為我今年已經毫無保留地努力了。
02
" 經曆了去外地隔離,放假後回老家陽了,還好趕上了異地借考 "
河北,徐妙可,應屆考生
我是河北一所 " 雙非 " 一本學校的大四學生,學的是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我目标很明确,一上大學決定考研了,後來通過一個學姐的介紹,考研報考的是在東北的一所 211、985 大學,還是本專業。
我們這個專業因為要考數學,所以我從上大學開始就在認真學習數學。後來我是一家考研機構的學校代理,也就報了這家的網課,專業課和公共課都報了,上了一年的錄播課。
我了解到我報考這個學校非常好,我還通過了篩選,參加了學校的暑期夏令營,本來可以去現場,但因為疫情,我們在線上舉辦的,為期一周的在線研讨,學校向我們展示了實驗室等學校風貌,老師們看起來非常博學且友好,他們歡聲笑語的,看起來之間的相處也輕松愉快。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堅定了要報考這所學校。
我在學校的時候是在圖書館學習,暑假的時候是在老家的一個空房子裡自己學習。在圖書館學習的效率很高,氛圍很好,學習熱情也很高,我當時也特别自信,我挺喜歡數學的,做數學題的感覺很有成就感,很快樂。
但是 11 月,我們學校出現了疫情,有一些學生感染了,當時還處于 " 新冠防控方案第九版 ",學校的規定是陽了的學生去方艙,陰性的學生去距離學校 100 公裡外的另外一所城市的酒店去隔離,然後學校宿舍騰空後要全部大消殺。
我前一天沒有任何察覺,第二天一大早突然被通知陰性的學生要去臨城隔離,要立即收拾行李然後出發。我當時心态有些崩,書都在圖書館,沒有時間去拿,覺得後面可能沒有時間學習,但是也沒别的辦法。我在異地酒店隔離了一周的時間,每天都比較焦慮。
從酒店隔離完又被拉回學校隔離,然後才拿到書,在學校待了差不多一周時間就放寒假了。我考研是在我們學校考試,放假不能在學校住,我選擇了回老家,我老家是本省的,還比較近,差不多 150 多公裡,開車大概 2 個小時的車程。回家之後發現老家這邊疫情也非常嚴峻,我老家特别冷,我不小心就感染了,當時距離考試不到兩周時間,我當時非常想學習,可是發燒的時候身體很痛苦,沒有任何精力,我心态就崩了,超級崩,完全不想學習。
病好了又打起精神又開始繼續學,病好後距離考試還有一周的時間,這時候我的心已經完全放開了,心态非常放松了,我想 " 不管結果如何,盡力去考 "。
這個時候我得到了可以異地借考的通知,學校疫情也很緊張,就想着不再回學校考試了,我立即在網上申請了辦理了異地借考,很快通過。後來我在老家所在城市的一所學校進行的考試,進入考場的時候我覺得我挺放松的。我們這邊似乎沒有分陰陽考場,考場上的咳嗽聲此起彼伏。
考完我覺得專業課不太行,當時專業課學習的時間不夠多,考試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專業課學過的知識也記不起來了,其他三門還行,複習的也比較紮實。
考完之後我就和同學在我們市裡逛了逛,吃吃喝喝了,考完後就如釋重負了,很開心。
回想備考過程,我還是比較努力的,我很害怕早起,早起很痛苦,夏天我都是 6 點左右起床,冬天 7 點起床,沒想到考研備考早起形成了生物鐘,到時間點就會起床,然後也能靜下心來學習。之前其實挺沉迷手機的,但是自從考研之後,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挺快樂的,對手機的依賴不會那麼強。
在學校圖書館的時候狀态超級好,旁邊的人都在學習,學習動力很足,每天和室友也一起往返于圖書館宿舍兩點一線,那是一段無比開心且充實的時光。後面主要因為有疫情,整個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回到家以後感覺學習效果就沒有在學校時好。
我不知道能否 " 上岸 ",這段時間會準備畢業論文,也會繼續看書。接下來可能會看看公務員考試,然後還有一個參軍的通知,我也想去嘗試一下。不過我還是最希望我的專業課的分數可以給力一點,能如願去上研究生。我也可能會 " 二戰 ",還是報考這所學校,真心喜歡這個學校。
03
" 疫情打亂了節奏,在宿舍被隔離期間我厭學了,沒心情看書 "
天津,向北,應屆考生
我在天津的一所 211 院校讀大四,學的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考研選擇了本學校本專業,考本校感覺熟悉一些。
我想有一個更好的工作前景,大三決定了考研,今年 3 月正式開始學習的。我沒有報補習班,因為就是本校,資料還比較豐富,我在學校的時候基本都是在圖書館學習,暑假的時候回老家,每天去自習室看書。基本按照 3~6 月學數學英語,打基礎課,7~9 月開始強化,同時專業課跟政治也開始複習了,10 月份就開始做真題。
前期還比較不錯,到了 11 月,疫情變得嚴重,學校封控了,快遞和吃飯都不是很方便,我就變得心情郁悶,無心學習。12 月學校突然出現了疫情,讓我們在宿舍隔離,我就變得非常浮躁,完全看不下書,放空了幾天。被隔離在宿舍的期間,我也 " 陽 " 了,很難受,沒辦法學習。這個時候距離考試還有半個月,心态已經崩了。
結果就是我專業課考得很差,公共課還湊合。考專業課時我發現很多題不會做,但這時候也比較放松了,畢竟複習得确實不好,考的時候 " 會做的題就做,不會做的題就蒙個答案 "。
現在回想起來挺後悔的,覺得對不起自己,浪費了時間。被隔離在宿舍的時候我也想着去調節心态,好好學習,但是都不理想。我當時很浮躁,已經厭學了,一看書就心煩意亂,怎麼都無法扭轉。
疫情打亂了節奏,給我們這些學生帶來的影響太大了。不過可能因人而異,我室友也都考研了,他們當時就能學下去,他們說考得還可以。總體來說,我還是個人因素,面對變化心态沒調節好。
未來我可能會找工作,也可能會 " 二戰 ",不會考公。最近這段時間調整調整心情先忙畢業的事情。
04
輾轉于市裡、縣城和鄉下,我沒想過考不上會怎麼辦
湖南,李夢涵," 二戰 " 考研
今年考研真的非常特殊,開始疫情封控,後來又全部放開,心情也跌宕起伏的。現在終于考完了,心裡也踏實了。
我是 " 二戰 " 考研,跨專業跨學校考。我在河北上的一所 " 雙非 " 二本大學,本專業是市場營銷,因為一直對曆史感興趣,大學期間我考了高中曆史教師資格證。我所在的縣城是考古大縣,我從小耳濡目染,但當時不太理解,随着年齡的增長,且考古逐漸變熱,我越來越喜歡了,考古學也屬于曆史大類,去年考研我報考了北京的一所 985 院校的考古學。
我去年總共複習了 3 個月,複習得還挺紮實的。我在查閱考古學的資料時,發現資料的水印都有一家培訓機構的名字,于是我按圖索骥找到了那家培訓機構的公衆号,仔細翻閱了相關文章之後發現是專門做考古專業的培訓機構,很專業,我果斷報了考研班。本來這家機構是北京的,但去年因為疫情把我們拉到了徐州,當時培訓機構說 " 徐州有很多漢墓群,你們可以現場參觀,會對一些知識點更印象深刻。" 我被打動了,就去了。封閉培訓了 15 天,小班課,1 個班 10 個人,每天 1000 元,吃住都在那裡,學習了不少專業知識,非常有意思。
去年我考得很有信心,分數下來,對比往年的國家線,我高出 30 多分,很激動。但是,我萬萬沒想到去年考研國家線分數暴漲,我所考的院校考古學一下子漲了 17 分,我屬于剛剛過線,複試被刷了下來。其實有可以調劑的學校,但我感覺去 " 雙非 " 的學校會非常虧,放棄了調劑。我後來才知道,211、985 院校的也都調劑去了 " 雙非 ",太卷了。
經曆這麼一回,我愈挫愈勇,覺得考研似乎也沒有太難,也更堅定了要學考古學。因此,被刷後,我立即确定了 " 二戰 "。
這次在擇校上我比一戰更加謹慎,學校選擇上我反複對比研究,選擇專業課出題風格更對自己胃口的學校,并且在擇校上比去年更加注重研究專業課研究的方向,相比去年,我更加知道自己未來想學習的專業課的方向,最終重新選擇了一所南方的 985 高校。
我認為考古學的實踐性非常強,去現場會學到很多。于是,在今年上半年,我想盡辦法得到了我們省的一個考古所實習的機會,從今年 3 月實習到 7 月,主要去考古現場。這次實習對我幫助非常大,我會認真聽工作中的學長學姐所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是考古學研究生畢業的,人都很 nice,我也會向他們請教專業的問題。
8 月正式開始複習,整個過程蠻佛系的,因為我覺得自己有基礎,不必慌張,但我也經曆了一些周折。
最初,我租了在市裡的自習室學習,每天去自習室複習,但後來我發現自習室并不适合我。因為自習室可能 6 點就有人去了,晚上 12 點才回家。而我每天八九點才去,晚上 9 點多就回家了。自習室的每個人的狀态給我一種很緊張的感覺,還有自習室隔壁是背書室,嗚嗚喳喳的背書聲讓我有強烈的緊迫感!自習室傳遞的情緒讓我焦慮,我覺得我還是适合一個人按照自己的節奏走。
(自習室備考,晚上 10 點多了還有一個人在學習。圖片來自受訪者。)
一個半月後,我回到了縣城,平時父母和弟弟都不在家,我一個人在家學習。考研人的自覺性和學習習慣是不自覺地培養起來的,我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時間都在學習,學校效率有高有低,但我學習的頻率一直很高。我有時候也想看手機,但我如果拿起手機刷半小時之後,我就産生了 " 罪惡感 ",我會立即停止,并且想辦法把失去的時間找補回來。
在複習的過程中我比較傾向把專業知識夯實,因為畢竟又換了一所學校,知識點不一樣。因此,我用大塊是時間學習專業知識,用零散時間學習公共課。在複習的過程中有時候也比較矛盾,心态比較分裂。比如做了模拟試卷,做得好了,就覺得 " 我真行!沒問題了 ",做得不好了,就又覺得 " 我不行了 "。
有一段時間,因為國考延期了,網上都在讨論考研會不會延期。備充分的人希望不要延期,準備不充分的人希望延期。一時間非常焦慮,甚至有些人直接 " 擺爛 ",不學了。我那段時間心情也受影響,當時我個人希望不要延期,因為比如政治的題目緊跟時事,如果延期,題目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需要記住的知識點會更多。而且,時間越長心态越崩。
時間一天天流逝,還好沒有等來考研延期通告,随着 " 新十條 " 出來,很快全國放開,變化很快。臨考前我們每天提交健康證明,但不用有任何證明資料,隻勾選陰性和陽性即可。
到最後我覺得心态比較放松了,每晚還抽空看看世界杯。不過,臨近考試還有 1 周時,我家人有了發燒的症狀,我很緊張,立即回到了鄉下的奶奶家,因此,我沒有被感染。
我考前 1 天住進了市裡考點附近的酒店,第二天開始了考試,我們的考場區分了陰性考場和陽性考場,我進入了陰性考場,有一半空位置,我不知道是他們去了陽考場還是缺考了。我隻知道一個人進考場的時候一直咳嗽,并且咳得很厲害,老師簡單詢問後立即把他安排到了陽性考場。
我考得蠻順利的,我很深的感受是,考研打的是信息戰,我感覺試卷都是出題人思想的延伸。我這次比較開心的是我押中了專業課的兩道論述大題,這主要是得益于我的實習工作以及書本外的學習與思考。課本之外,我會抽空看學校老師的專業課講座,以及他們最新發布的一些文章,線上講座的增多可能反而是因為疫情,這使得我在家就能看到報考學校教授們講授的知識。這次押中題目就是從老師們講座中思考提煉出來的。
我考完研第一件事就是和好朋友聊天,一邊打遊戲一邊聊,把一年沒有說的話全都說了,一直聊淩晨 4 點多。接下來這段時間一邊等成績,一邊繼續複習,感覺能進複試。
我沒想過我考不上會怎麼樣。
05
" 臨門一腳我陽了,隻能棄考了 "
浙江,蕭曼,在職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我不算典型的考研人,我是 2019 年畢業的,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至今工作 3 年多了。我是社區工作者,合同工,平時工作比較忙,疫情以來尤其忙。
我一直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是有更好的工作平台,有餘力多學點東西。我一直在留意公考的通知,但是,據說今年我市的崗位會主要面向應屆生和研究生,我擔心自己沒有崗位可以報了,于是,我決定考在職研究生,報考我們市一所雙非院校的 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碩士),想着以後的機會可以多些。
我是考前 100 天才準備的,一般非全日制研究生過線就行,相比于全日制研究生不難。我沒有太多時間準備,就是下班後晚上看看網課,看看書,做做題。
平時 8 點半上班,5 點下班,但是也會經常加班,特别忙的時候我們就睡在辦公室。平時下班時間和周六日會安排我們值班,社區電話需要 24 小時有人接聽,能夠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今年疫情特别嚴重,特别忙。封控的時候忙,政策調整後反而更忙了,因為大部分人還是很依賴社區的,除了晚上,一整天都有不間斷的電話打進來,要報備,問能不能送藥,能不能送抗原。
疫情打亂了節奏,工作很忙,時間被切割得七零八碎,學習的時間不是很多。從 11 月底開始連續上了将近一個月的班沒有休息,買的沖刺課也沒時間看。在考前,我覺得有些懸,我沒看完書,真題我隻做了三套。
考前我們要在網上提交健康情況的報告,我本來已經提交了健康證明,陰性。但是,考前兩天我突然陽了,身體比較難受,沒辦法再去考場了。我後來知道我身邊有的人跟我差不多的情況,臨門一腳陽了,隻能棄考。
明年我沒想好要不要再考,看自己有沒有餘力,也看看疫情能不能好一些,今年這種情況實在是沒想到。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者均采用化名)
END
本文作者: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