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看到今天的熱搜時,老妹兒心情格外複雜。
都說互聯網沒有記憶,熱門新聞隻有三分鍾熱度。
然而,今天,數樁案件再度得到了大家的關注:
被告人董志民犯虐待罪,非法拘禁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九年。
幾樁案件,曆時最短的,也有近兩年之久。
曆經一審,二審,嫌疑人翻供、提交證據、量刑裁定,種種波折,很難爲大衆所知。
今天,老妹兒來推薦一部,悄無聲息上線,一上線就沖上 B 站榜單第一的紀錄片——
嗯?
放眼望去,評論區滿是問号:
這不是咱們的老朋友,坡子街派出所的主場嗎?怎麽變成檢察官了?
正片沒上,先出番外?
更多的,是 " 譴責 "" 偷偷摸摸開播 " 的行爲。
本來,老妹兒也想等正片大餐端上來,一起給大家安利。
沒想到,看到第二集,就蚌埠住了。
如果說發生在派出所的案子,大多數雞毛蒜皮的瑣碎,和抓馬放飛的離譜。
那《守護解放西 4》番外《我是檢察官》,隻有一句話概括:
刑,真 TM 刑!
最新更新的一期,上來就讓人血壓升高:
被告人,理直氣壯:
因爲她大喊救命,想着幹脆把她殺了算了。
好一個理直氣壯,嚯,還在笑。
檢察官當場發問:
你都要殺死她了,她喊救命不是很正常的嗎?
直接回答公訴人的提問,爲什麽要砍她的脖子?
死不悔改的惡性殺人犯?不,後面戲還多着呢。
這幾年影視劇裏多了幾個 " 衛無期 "" 十恩熙 ",大多是外冷内熱的 " 惡魔 " 法官、警察。
而《我是檢察官》裏的檢察官黃婷,是真正的 " 黃無期 "。
由她經手的案件,大多是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重大刑事犯罪案件。
看看這位,和熱搜上的幾位,一看就是 " 同行 "。
因爲前女友和自己分手,持續多年進行跟蹤、騷擾,威脅。
受害人竭盡所能地躲避,最後還是被兇手用刀殺害,年僅 23 歲。
而兇手的态度呢?
冷漠、拒絕,态度嚣張,死到臨頭,仍不合作。
" 麻煩你們快一點 "" 我自己給自己判了個死刑立即執行。"
不隻老妹兒,彈幕評論區,對待這種人的态度,都相當一緻:
看下去才發現,每一位檢察官的耐心和堅持,都是有原因的。
在檢察官的訊問下,被告承認自己買了作案工具,提前蹲點。
惡意,體現在每一處細節裏:
被告給受害者的備注,是 " 死囚 "。
檢察官再次詢問被告意圖,得到的答案是:不後悔。
他殺害受害者,不是希望 " 留住她 "。
而是認爲這樣的方式,能夠 " 解脫自己 "。
然而,就是這麽硬橫的罪犯,到了法庭上,立馬表演 " 川劇變臉 "。
從起訴書宣讀完畢的第一聲提問開始,被告就開始 " 有異議 "。
先是 " 我沒捅她那麽多刀 "。
開頭那一幕出現了:" 要不是她喊救命,我不會捅她 "。
再是 " 我本來沒想殺她 "。
檢察官馬上提出,被告在公安機關,親口承認自己殺人意願強烈,完全是有預謀的犯罪。
再次确認悔罪态度時,被告堅持 " 戲要演完全場 ",聲稱 " 應該不會殺人 "。
看到這兒,老妹兒隻想感慨:終究是我們太年輕。
在平常的場合,每一條離譜的規定背後,都有更離譜的事情發生。
在刑法适用的場合,每一個耐心的檢察官背後,不知道有多少個當庭翻案的罪犯。
任憑他在開庭前如何嘴硬,行兇時如何心狠手辣,喪盡天良。
到了法庭上,他永遠是最無辜,最悔恨,最痛心疾首的那一個。
再看看今天重慶姐弟墜亡案二審翻供的消息。
一個稱孩子墜樓系意外,一個說自己有精神疾病。
好像之前寫的三封悔過書,談忏悔,談舊情,都是子虛烏有,出自他人之手。
甚至,連談對被害者家人的賠償,相似程度都高達 90%。
現實裏是 " 想拿出那套按揭房作爲對你的補償 "。
到了紀錄片裏,是 " 我有一套農村的房,願意補償。"
但經檢察官調查,農村的房指的是宅基地,無法交易,都是空談。
哪怕到了最後一秒,他們仍然沒有一絲忏悔是出于真心。
所思所爲,全都是竭力逃脫司法懲罰的異想天開。
其實,當我們關注這些年的新聞時,總能發現:
總有一些人,窮途末路,還在爲自己開脫。
而那些對法律有敬畏之心的普通人,往往更相信,法律不會無故冤枉好人。
所以在刑事法庭上,尤其能照見人性中千奇百怪的醜惡。
" 想法很多 "" 定義非凡 "" 特别敢想 "。
甚至像你我這些普通人很難想象。
都進了局子,鐐铐加身,還能想出來這麽多狡辯的說辭。
強奸犯、殺人犯,行兇緣由統統歸咎于受害者。
說到某些細節,刻意展開,跟小黃文有一拼。
荒謬到極緻,反倒襯出了正常人的喜劇效果。
遇上特别 " 刑 " 的,檢查官冷若冰霜,連意外被卷入的證人都想繞道走。
看這位證人,夜場狂歌亂舞,隻有他在錄像,一路錄到了犯罪現場。
當檢察官找上他時,反手就是 " 我不是,我沒有 …… 我有證據!"
也正是因爲這段視頻,證實了受害者清醒時有明顯的的推拒行爲,後來又是無意識的狀态。
這才讓被告的一切辯解,都無機可乘。
也有小案子,和派出所故事一樣的抓馬。
" 長沙瓷王 ",騎着共享單車發黃色小卡片,一年碰瓷 29 次。
被告辯解無人傷亡,殊不知保險公司成最大輸家。
最後當庭胡說八道,連法官都忍無可忍了。
好笑是好笑,荒謬也是真的荒謬。
但老妹兒一口氣追完,隻感受到刑法于人心中,有着沉甸甸的重量。
無論是大兇大惡還是唯唯諾諾,無論是善是惡。
當他們站上法庭,大多數兇犯哪怕犯下殺人重罪,仍然對法律的鐵拳心存畏懼。
每每當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出現在公衆視野,被大衆關注時,
總有人站出來說:這些人原本都是 " 普通人 ",背後有根可循。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真的是這樣嗎?
老妹兒不确定。
我們隻知道,在對犯罪者追根溯源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守住的,是普通人賴以生存的底線。
違法必被抓,伸手就判刑。
難道在犯罪者和普通人之間,我們隻能二選一?
對不起,在人性最本質的惡面前,我們不想做選擇題。
法律,從來都是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是不放過一個壞人。
有些時候,該 " 刑 ",就得 " 刑 ",往死裏 " 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