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消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 2.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 7%。人民網消息:北京建議正常經營企業漲薪 7.09%!
在職人員加薪 7.09%,跑赢了食品價格上漲指數。社保專家預測:2023 年養老金上漲 3.5%,等于跑輸了食品價格上漲指數,生活質量下降。
所以,退休工人呼籲:2023 年再上調養老金,能不能上漲 7%,跑赢食品價格上漲幅度呢?理由有三個:
第一,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金要根據物價上漲因素上調。目前,食品價格指數上漲 7%。如果養老金隻漲 3.5%-4%,跑不赢食品上漲幅度,生活質量不是下降了嗎?如果體現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呢?
第二,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金要根據社會平均工資上漲因素上調。前三季度,全國社平工資上漲 5.1%,北京建議經營企業調薪 7%。在職人員工資平均上漲 5.1%,北京等大城市的在職人員要漲薪 7%。在職人員上調工資,也會造成物價上漲,退休人員也要上漲養老金,否則,就會影響生活支出。
第三,要尊重 " 四性 " 退休工人的曆史貢獻,尊重當年的客觀現實,給他們一些傾斜政策。四性:下崗性、安置性、買斷性、内退性的退休老工人。這一批退休老工人都是當年參加火熱的建設,奉獻了青春,低工資、高強度,等到中年之後,國企倒閉、虧損、重組,他們下崗了,被安置到低薪崗位,買斷工齡回家了,内部提前退養了,導緻他們的積蓄很少、養老金很低。其實,他們執行 " 四性 " 也是做出了犧牲和貢獻。現在,考慮到他們的養老金隻有一兩千元,真的應該适當地多漲一點。
有些不愁吃不愁喝的社保專家提出了反對意見,無非就是三條理由:
第一條,養老金堅持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這是天經地義的,誰繳得多才領得多,誰讓退休老工人的工資低的。照顧老工人,年薪高的人就不願意買社保了,錢從哪裡來?退休工人反駁:當年繳費高的人證明他的工資高,已經享受了時代的紅利。
第二條,養老金上調機制中已經體現了傾斜政策了。比如,定額上漲部分,對低收入者有利啊。舉例:定額漲 80 元,養老金 1000 元等于上漲 8%;養老金 6000 元等于上漲 1.3%。還有在傾斜部分,向邊遠、艱苦地區的退休人員傾斜了幾元到幾十元呢。
第三條,養老基金拿不出這麼多錢,根本包不住這種漲幅。給退休工人多漲 7%,全國平均養老金為 3000 元,每個月多漲 210 元,1.3 億退休人員一年就要多漲 3276 億元。2021 年社保基金當年結餘才 3000 多億元,難道要吃幹榨淨?
PS:火鍋不下結論,隻是把退休工人和社保專家的兩個聲音都客觀擺出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不知道你是什麼觀點?贊同多向退休工人傾斜的人請轉發給親朋,呼籲政策更加接地氣、更加有溫度。這個世界将變成美好的人間。
PS:請關注職場火鍋,隻為蒼生說真話。請先點 " 在看 " 再點轉發,您的支持将鼓勵我每天涮一鍋大真話、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