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會是茶飲賽道倒下的第一家?
2 月 26 日,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布公司重大人事變動公告,公告稱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鄧彬離職,離職原因是 " 因需發展其他個人事務 ",且自公告之日起生效。公告還強調鄧彬辭任上述職位後,彼将不再擔任奈雪的茶任何職位。

鄧彬可不是奈雪的茶普通員工,而是奈雪的茶十年創業元老,2016 年,曾在元氣壽司擔任高級部門經理與運營經理的鄧彬,加入成立才一年的奈雪的茶,當時奈雪的茶不過 4 家門店。在這十年間,鄧彬先後擔任運營主管、區域總經理後,鄧彬自 2019 年 1 月起擔任奈雪的茶首席運營官,并在 2021 年 2 月成爲奈雪的茶執行董事,是奈雪的茶除創始人趙林彭心夫婦以外的唯一一位執行董事。算是彭心和趙林的 " 得力幹将 "。
和一般高管離職引發股價大幅下滑不同,奈雪的茶這次有點出乎意料,股價由 2 月 25 日的 1.33 港元直接飙升至 2 月 26 日的 1.77 港元,暴漲 33.08%,創下奈雪的茶自 2021 年 6 月 30 日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紀錄。但相比其 19.8 港元的發行價,股價整體跌幅達 91%。截至 2 月 27 日收盤,奈雪的茶最新市值約爲 42 億港元,相比高峰值已經蒸發了近 300 億港元。
起源一段 " 閃婚 " 的故事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原本是金蝶軟件的品牌總監,1987 年出生在湖北荊州的她,23 歲畢業于江西财經大學。畢業後進入金蝶軟件工作。據說用時不到一年就幹到了品牌總監。
當時彭心年薪不菲,但這并沒有讓她滿足,2012 年萌生了自主創業的想法,但要放棄當時的工作還是要做出掙紮,最終彭心在 2015 年辭職,開啓自己的創業生涯。
或許幾年的職場白領生活,讓彭心懷揣着一個浪漫的夢想,當時她隻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面包店茶飲店。在休閑時光裏吃個下午茶,釋放工作的困乏,放松困乏的靈魂。既能滿足自己的小資生活情調,還能謀生賺錢。多方考察後,她最終決定做水果茶。這或從開始就注定了奈雪的茶定位具有小資情調。
隻是前期萬事開頭難,沒有創業經驗的彭心創業開始并不順利,直至她遇到了趙林。而正是彭心和趙林的偶遇,才成就了茶飲第一股。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 2015 年 3 月,此時彭心 28 歲,1970 年出生的趙林已是大齡剩男,當時趙林在深圳從事餐飲行業多年,有着豐富的餐飲管理經驗。彭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起過第一次見面的情景。彭心最初沒有和他談戀愛的想法,隻是不停說自己的商業計劃,最後問趙林她的想法行嗎的時候,趙林反問她 " 你看我這個人行嗎?"
就這樣兩個人卻意外走到一起,2 個月後就由陌生人完成了訂婚,相差十多歲的兩人就這樣完成了閃婚。
2015 年 11 月,彭心與趙林聯合創辦奈雪的茶,彭心主要負責監督本集團的産品研發、質量控制及整體營銷戰略,丈夫趙林主要負責物色及發展店址以進行進一步擴張。" 奈雪的茶 " 中的奈雪是彭心在學生時代就一直使用的網名,并在 2014 年完成了 " 奈雪的茶 " 商标注冊。
第一家店開業之後,生意并不好,因爲當時的定位類似于星巴克。很快趙林發現年輕人并不喜歡星巴克,于是他花了很多時間去調研後奈雪的茶很快進行了升級。前期需要資金的時候,兩人隻能抵押房産,直至 " 貴人 " 出現。
值得強調的是,奈雪的茶模仿對象星巴克過得也不好。據财聯社 2 月 25 日報道,援引消息人士,因業績承壓星巴克考慮出售中國業務股權,KKR、Fountainvest Partners 和 PAG 等私募股權公司正有意收購星巴克中國業務的股份。
" 貴人 " 相繼離場
奈雪的茶能夠成功離不開 " 貴人 " 相助,而天圖資本就是彭心和趙林的 " 貴人 "。即便彭心在金蝶時的年薪已經高達 40 萬,趙林在餐飲界打拼多年有一定實力,但想完成奈雪的茶擴張自身實力遠遠不夠,這就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天圖資本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天使輪到 B1 輪的投資。
2017 年,天圖投資 7000 萬元,奈雪的茶 A 輪估值 7 億;緊接着 A+ 輪,天圖攜手永樂高投資 2200 萬,奈雪估值 9.9 億;到了 2018 年,天圖投資 B1 輪,彼時奈雪估值翻近 10 倍達到 60 億元(8.8 億美元),成爲茶飲行業裏年輕的獨角獸。
彭心曾驕傲地說 " 找我們的投資方一直都很多 "。她之所以選擇天圖資本是因爲天圖資本滿足了奈雪的茶不接受對賭,不接受計劃性的要求。
在彭心眼裏,天圖資本做事詳細周密、戰略眼光高遠,十分值得合作。天圖資本的管理合夥人馮衛東專門給奈雪的茶高層講了一堂關于天圖對消費品領域的所有分析、對我們行業的報告的課,課上馮衛東展示了天圖資本對星巴克的全部研究以及對奈雪的茶消費群體的深入研究,通過模型判斷未來消費升級,這種很有思考力的研究最終打動了彭心夫婦。
天圖投資 VC 基金管理合夥人潘攀性情豪爽,爲人随和,在一頓飯的時間裏就敲定了對奈雪的茶的投資。在潘攀看來,趙林、彭心是真正對中國茶文化有研究又懂年輕人的創始人,品牌年輕、時尚,每次消費體驗都不一樣,這讓奈雪的茶潛力無限。
在商言商,天圖資本作爲投資機構,利益最大化才是他們的追求,雖然參與了奈雪的茶從天使輪到 A 輪、A+ 輪以及 B-1 輪的投資,但 B2 輪和 C 輪融資便不見他們的身影。奈雪的茶 B2 輪投資方爲深創投、紅土創投和弘晖資本,其中深創投、紅土創投投資 2 億元、弘晖資本投資 500 萬美元。此時奈雪的茶估值 60 億元。2021 年,太盟投資以 1 億美元主導奈雪的茶 C 輪融資,弘晖資本再投 500 萬美元。當時奈雪的茶估值已經飙升至 104 億元。正是這一年,奈雪的茶港股成功上市。

隻是奈雪的茶上市就破發,此後股價一路走低,到 2022 年,因持續虧損,奈雪的茶市值一路下跌,截至 2022 年,弘晖資本預估虧損 2000 萬港币,太盟投資淨虧 3.8 億港币,早期投資方天圖投資在 B1 輪投後及時收手,投出 3.8 億元,收益約翻兩番。
如今天圖資本這位奈雪的茶 " 貴人 " 也對其長期虧損用腳投票,不斷減持套現。公開信息顯示,2023 年 1 月、2024 年 7 月、9 月、10 月和 11 月,天圖資本多次減持,第一次減持 2093.2481 萬股,套現 1.46 億港元,第二次套現 73.72 萬港元,第三次套現 7359 萬港元,2024 年 10 月後減持 700 多萬股,累計套現約 2.3 億港元。持股比例由 11.09% 驟減爲 4.98%。

奈雪的茶另一大機構投資者太盟也在 2024 年減持了 2432 萬股,均價 1.97 港币,套現 4801.74 萬港元,持股比例從 5.28% 降至 3.88%。天圖資本在奈雪的茶賺到了錢,而太盟則是 " 血虧 ",太盟斥資 1 億美元參與了奈雪的茶 C 輪融資,每股成本 1.1 美元,在奈雪的茶 19.8 港元發行價的情況下,太盟能賺取 2 倍以上的利潤,但 1.97 港元抛售的話,直接虧了 3/4。而奈雪的茶目前股價長期不足 2 港元,太盟這筆投資基本難以收回。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跟随彭心夫婦多年的剛辭職的首席運營官鄧彬也在辭職當日減持 46 萬股。
放開加盟,門店數量卻行業倒數
奈雪的茶自 2015 年成立至今一直在虧損,直到 2023 年才扭虧爲盈,這一年奈雪的茶淨利潤爲 1322 萬元。

但 2024 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再度虧損,淨虧損達 4.352 億元,幾乎和 2022 年淨虧損 4.693 億元持平。而讓投資者心生退意的還是奈雪的茶高增長已經明顯放緩,2019 年和 2020 年,奈雪的茶營收增幅分别高達 130.17% 和 22.21%,上市的 2021 年營收增幅也達 40.54%。随後高增長一去不返,2022 年營收首次出現下滑,哪怕隻是下滑了 0.12%,但也足以說明奈雪的茶高增長模式難以持續。
茶飲市場的規模體量沒有爆發式增長,而奈雪的茶競争對手卻日益增多,除了以前喜茶、樂茶茶等老對手之外,茶百道、霸王茶姬、古茗以及在低端市場無敵的蜜雪冰城都成了奈雪的茶的新對手,在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的情況下,奈雪的茶門店擴張速度明顯不如競争對手。截至 2024 年 7 月 18 日,奈雪的茶擁有門店 1906 家,在國内門店數量前 15 的茶飲品牌中倒數第二。

這還是奈雪的茶在開放加盟店的情況下的門店數量,2023 年 7 月,奈雪的茶宣布開放加盟,但奈雪的茶對加盟商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求加盟門店的面積在 90-170 平方米之間,預算至少需 98 萬元,每家門店至少需要 5 名員工,并規定營業額滿 6 萬實收抽 1%。這直接吓退了不少有意加盟者。

作爲老對手,喜茶的加盟條件顯得比較親民,開一家喜茶門店的前期投資最低約爲 40.8 萬元,其中包含首筆單店合作費用 15.8 萬元、單店投資費用 25 萬元,加盟成本顯著低于奈雪的茶。這也吸引了大量加盟者,2022 年 11 月開放加盟後,門店數量飛速攀升。官方資料顯示,截至 2023 年底,喜茶門店數突破 3200 家;截至 2024 年 6 月底,門店數突破 4000 家。開放加盟後,喜茶由 850 家門店增長了 3150 家,平均每月增加門店 175 家。
以此對比,奈雪的茶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直營門店總數爲 1531 家,加盟門店總數爲 353 家,合計 1884 家,和此前 7 月統計的 1907 家門店相比甚至出現了下滑,直營門店總數由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 1597 家減少至 1531 家,減少了 66 家。而在 2024 年 Q2,奈雪的茶新增 48 家直營門店,同時關停了 48 家直營門店,導緻直營店絕對值零增長。其在 2024 年 3 月提出未來兩到三年開設 2000 至 3000 家加盟店的目标,但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僅有 297 家加盟門店,二季度僅增加了 92 家 。這是否成了鄧彬離任的 " 原罪 ",奈雪的茶在公告中沒有披露。
相比奈雪的茶持續虧損,競争對手卻在攻城略地,以 2022 年爲參考,這一年茶百道、古茗以及蜜雪冰城分别盈利 9.65 億元、7.88 億元和約 20 億元,而奈雪的茶淨虧損 4.59 億元,在競争對手都能盈利的情況下,奈雪的茶持續虧損,也引發投資者質疑。
目前,随着古茗和茶百道上市成功,奈雪的茶成爲港股茶飲股市值最低的一家,同期茶百道市值 176 億港元,古茗 281 億港元,分别是奈雪的茶市值的 4 倍多和 7 倍。問題是 " 雪王 " 蜜雪冰城也即将完成港股最大 IPO,在融資渠道并不寬的港股,一下湧進來這麽多茶飲股,奈雪的茶會不會成爲第一隻被資本 " 抛棄 " 茶飲股?
該文爲 BT 财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複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爲将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 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