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天下網商
3 月 26 日晚,海底撈發布 2023 年年度報告,業績創曆史新高。
财報顯示,2023 年,海底撈的整體營收爲 414 億元,同比增長 33.6%;淨利潤近 45 億元,同比增長 174.6%。公告發布後,至當日收盤,海底撈股價報 17.020 港元,總市值 948 億港元。
30 年前,海底撈由兩對四川夫妻共同創立,其中張勇成爲領頭羊。2022 年,海底撈高層換血,當年 51 歲的張勇卸任 CEO,由老将楊利娟接棒。
據了解,楊利娟 17 歲起就跟随張勇開店做服務員,從月工資 160 元,一路逆襲爲集團掌舵者,如今身家超過百億元,由此她也被業界稱爲 " 中國最牛服務員 "。
《天下網商》觀察到,楊利娟帶領海底撈交出的首份成績單,有三個點值得關注:翻台率提高到每天 3.8 次,客單價下降至 99 元,拓店大幅減速,透露出海底撈增長模型的變化。
就在年報公布前,海底撈還宣布了一件大事,30 年來首次對外開放加盟,資金準入門檻高達 1000 萬元。
回望 2021 年,海底撈巨虧 40 億元,幾乎把上市賺到的總利潤全耗光,次年又因關閉 300 多家門店被熱議,唱衰聲此起彼伏。
兩年多時間過去,海底撈看起來又能 " 打 " 了,它的翻身爆紅靠什麽?
每天 100 萬人次湧入海底撈,翻台率 3.8 次
2023 年,全國餐飲收入突破了 5 萬億元。外出就餐熱情高漲、旅遊業爆火,所有餐飲企業都迎來巨大的客流紅利。
财報顯示,海底撈在去年共計接待近 4 億人次顧客,平均每天有 100 萬人次湧入海底撈全國門店。
根據餐飲行業增長公式,單日營業額 = 翻台率 X 台位數 X 客單價 X 門店數。因爲海底撈放慢了開店腳步,火鍋客單價下滑,每一個單店想要賺更多的錢,就必須拉高翻台率。
爲此,海底撈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 " 撈客大戰 ",在産品、場景、服務上花招百出,将翻台率從 2022 年的 3.0 次 / 天拉高到 2023 年的 3.8 次 / 天。
有餐飲從業者向《天下網商》表示," 考慮到海底撈單店台數不少,中小門店就有 70~90 張桌子,近 4 次的翻台率屬于較高水平,27% 的增長爲海底撈帶來的整體收益是巨大的。"
2023 年 5 月,在上海蔡依林演唱會、武漢五月天演唱會等多地演出散場後,海底撈員工拿着喇叭、舉着橫幅,開來大巴車瘋狂 " 撈人 ",免費接顧客吃火鍋。
相較普通正餐店,火鍋店菜品标準化程度高,又多了夜宵場景,翻台率本就有優勢。借助演唱會引流、IP 聯名打造暑假夜宵活動、去夜市擺攤賣小吃等引流嘗試,海底撈進一步提高了夜間翻台率。
去年 11 月,海底撈又放出 " 科目三 " 大招。一江蘇服務員的舞蹈在全網形成病毒式傳播,抖音播放量超 50 億次,全國門店紛紛緊急培訓,博主、顧客蜂擁而至。
在等候區,除了幫顧客洗頭美甲、提供免費零食,海底撈還在 2023 年解鎖了 Tufting(簇絨手工)、兒童遊樂園托管等新服務,業務範圍越來越廣。
海底撈整的這些花活,并非總部授意,都是一線門店的自發創意,這背後與海底撈的薪酬管理制度密不可分。
爲提高員工自主性,海底撈對店長等管理人員執行 " 低底薪、高分紅 " 的薪酬制度。其他基層員工,倡導多勞多得,鼓勵員工發揮自己的技能點,骨幹員工還可以參與分紅。
放權基層,海底撈撬動起了不容小觑的營銷效果,所用成本卻很低。
3000 元獎金、運動鞋和通報表揚,是首位跳 " 科目三 " 走紅的員工得到的獎勵。而财報顯示,海底撈的員工成本所占收入百分比,從 2022 年的 33% 減少至 2023 年的 31.5%,官方解釋爲 " 人效提高和用工結構優化 " 所緻。
高端火鍋不再高端,客單價下滑至 99 元
" 沒有 69 折的海底撈,味同嚼蠟。"
在海底撈的增長新模型中,客流激增、翻台率走高是一大利器,但相距 2018 年巅峰時期的 5 次 / 天仍有差距,與此同時,2023 年海底撈客單價下滑至 99 元,3 年前這個數字是 110 元。
從定位來看,海底撈原本人均超百元的定價,在火鍋行業屬于中高端,與小龍坎、巴奴、譚鴨血等連鎖店同屬一檔次,往下走,是客單價小于 80 元的平價火鍋,以呷脯呷脯爲代表。
性價比消費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抱怨 " 海底撈太貴 ",迫使海底撈不得不調整價格策略,頻繁推出促銷活動。
大學生 69 折就餐優惠,就是俘獲年輕人的有效手段。69 折優惠全國門店通用,但存在限定時間段,工作日爲 14:00 至 17:00 和 22:00 至次日 7:00,而周日僅限定午夜場,開台和付款都必須在時段内才有效。
《天下網商》注意到,這項福利已經不隻輻射學生,大量普通消費者也在薅羊毛,小紅書上有關海底撈 69 折攻略比比皆是,打開淘寶搜索 69 折代金券,某熱銷店鋪銷量顯示超過 100 萬單。
爲穩住客單價,海底撈還曾嘗試在菜品份量設計上做文章。
據了解,半份菜占據海底撈的業績大頭,點單率超 80%。去年 11 月,海底撈在陝西個别門店悄悄下架 " 半份 " 選項,統一改爲 " 整份 ",相關新聞立刻登上熱搜,一石激起千層浪。
随後海底撈回應,新菜單基于原有價格等比例調整。以脆脆毛肚爲例,80 元 / 整份、40 元 / 半份,調整後變爲 58 元 / 份,這一舉動被消費者視爲 " 變相漲價 ",海底撈随之暫緩調價。
近一年來,價格戰蔓延火鍋行業。紅餐大數據顯示,2023 年火鍋賽道的主流價格帶在 60~90 元之間,占比 43.4%,120 元以上價格帶占比不到 10%。
火鍋大王海底撈帶頭卷起價格,一手打響折扣促銷,一手又推出性價比子品牌。
2023 年,海底撈的子品牌 " 嗨撈火鍋 " 橫空出世。主打招牌牛肉的嗨撈,SKU 更精簡,大部分食材都是自助自選,沒了甩面和美甲,像是剝離服務溢價的 " 提純版 " 海底撈,整體客單價約爲 70 元。
中高端火鍋轉型的同時,曾經一度垂死掙紮的小火鍋業态,也在去年翻紅。2023 年,呷脯呷脯全年營收達 59 億元,虧損額有所收窄。蘇小北、拼小鍋等一衆旋轉小火鍋品牌應聲而起,客單價接近麻辣燙。
" 玩不起 " 的加盟遊戲:門檻 1000 萬,經營全托管
1994 年,四川簡陽的四知路上,四個年輕人湊齊 8000 元,支起四張小桌子,開出第一家火鍋店,成爲餐飲大王海底撈的雛形。
以極緻服務打響市場的海底撈,30 年以來一直雷打不動固守着直營模式。但就在今年 3 月,海底撈卻一反常态,宣布開放加盟。
爲防止加盟店破壞标準,海底撈采取的是類似于 " 全托管 " 的加盟模式,從産品供應鏈到經營管理、市場宣傳、管理人才,都由海底撈負責。
但想要開一家海底撈,普通人或許玩不起。
官方給出的加盟申請表單中,可投入資金最低一檔是 "1000 萬元 " 以下,引發各方争議。一位餐飲投資人表示," 職業加盟商 " 才是海底撈想要吸引的對象,他們兜裏有錢,還有物業資源,可以投多店發展,此前可能已經做過肯德基、麥當勞等大品牌。
這一舉動,折射出海底撈擴張态度和策略的轉變。
2020 年,海底撈營收 286 億元,張勇因爲錯誤預估時局開啓瘋狂拓店,導緻翻台率下降、次年巨虧。而後,海底撈刹車減速,推出 " 啄木鳥計劃 " 和 " 硬骨頭計劃 " ——該關的都關掉,難啃的暫時先關停再重啓。
張勇卸任後,楊利娟成了這兩個計劃的負責人。2023 年,海底撈新增餐廳隻有 9 家,重啓的關停餐廳爲 26 家,關閉餐廳 32 家,截至年底門店總量 1374 家。
品嘗過莽撞的苦果,如今的海底撈,對拓店十分謹慎。
一方面,關于直營,啄木鳥計劃明确指出,翻台率要長到 4,才考慮重啓拓店。另一方面,開放加盟,借用加盟商的資金來搶奪市場,一定程度 " 轉嫁 " 風險,減少對全局資金鏈的影響,因爲全托管可以高度掌握主動權,也方便統一管理,保證品控。
由于市場競争加劇,性價比消費走紅,原本堅持純直營模式的 " 高端 " 連鎖品牌們,都在紛紛放下身段開放加盟,以争取更大的下沉市場,創造正向的現金流,諸如茶飲賽道的喜茶、奈雪的茶,火鍋賽道的海底撈、佩姐等。
要 " 面子 "、要品質、要服務,全托管模式自然成爲高端玩家們的大勢所趨。本質上,餐飲業的全托管模式,加盟商的角色接近于品牌的合夥人,出錢投資、坐享盈利,弊端是承擔風險,喪失經營自主性。
回看海底撈,楊利娟接棒後,交出了一份寫滿希望的成績單。但即便如此,身爲火鍋大王的海底撈,市占率大約僅有 7%~8%,因變相漲價、服務質量下降等帶來的負面輿論,也在侵蝕其品牌形象。
在 " 中國最牛服務員 " 的帶領下,海底撈能否熬過價格戰,保住服務與口碑的同時進一步畫出更大的版圖,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