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WEMONEY 研究室,作者 | 劉雙霞
據 WEMONEY 研究室統計,截至 4 月 13 日,已有 19 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部分)業績數據披露。整體上看,2022 年,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分化明顯,馬太效應更加顯著。
在已披露業績的 19 家機構中,招聯、興業、馬上消金 3 家營收超百億,并且邁進 " 淨利潤 10 億元俱樂部 "。但與此同時,仍有 6 家機構淨利潤未突破 1 億元。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中銀、中郵消金 2 家公司 " 增收不增利 ";晉商消金營收淨利潤雙降。
招聯穩居榜首,或迎來 " 三家分晉 " 局面
2022 年,招聯消費金融以 175.01 億元的營業收入、33.29 億元的淨利潤和 1643.46 億元的總資産,穩居榜首,成爲當之無愧的 " 三料冠軍 "。
招聯消費金融也是業内首家資産規模突破 1500 億元的消金公司。從資産規模來看,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位于第二梯隊,總資産均超過 600 億元,分别爲 762.97 億元、665.1 億元、641.02 億元。
在營收方面,2022 年,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均在百億元以上。其中,招聯、興業營收分别爲 175.01 億元、101.15 億元,同比增長 9.84% 和 20.55%。馬上消費金融實現淨收入 135.3 億元,同比增長 14.48%。
緊随其後的爲中銀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别爲 67.58 億元、60.48 億元,同比增長 26.4%、6.37%。
在淨利潤方面,招聯消費金融和興業消費金融依舊排名靠前,2022 年淨利潤均超 20 億元。馬上消費金融淨利潤 17.88 億元,同比增長 29.34%。
而中銀消費金融和中郵消費金融均遇到了增長不增利的情況。去年,其淨利潤分别下降 22%、64%。
值得關注的是,2022 年是螞蟻消費金融成立以來披露首個完整年度業績報告的年份。在座次排序中,螞蟻消費金融以淨利潤 8.41 億元位列第四,成功跻身頭部行列。
另據此前的增資公告,截至 2022 年前三季度,螞蟻消費金融資産總額爲 1019.23 億元,已突破千億元,資産規模僅次于招聯消費金融。
此外,建行百億級的消費金融 " 航母 " 建信消費金融已基本上完成籌建工作,預計今年上半年能實現開業。
屆時,消費金融行業或将迎來招聯、螞蟻、建信 " 三家分晉 " 的局面。
腰部平台競争激烈,城商行加碼布局
對比之下,總資産在 100-200 億量級的的消費金融公司差距縮小、競争激烈。2022 年,海爾消費金融總資産突破 200 億,同比增長近 36%,增幅在 19 家公司中排在前列。
相較于頭部機構,中腰部消費金融公司淨利潤仍然在 2 億線上掙紮,平安、陽光、湖北消費金融的淨利潤均超過 1 億元,但不足 2 億元。北銀、金美信、晉商、甯銀、小米和唯品富邦消費金融的盈利均不足 1 億,分别爲 0.87、0.82 億元、0.52、0.26、0.11 和 0.072 億元。
但淨利潤絕對值較低的消費金融公司保持較大增幅。2022 年,小米消費金融實現淨利潤 0.11 億元,同比增速 195%;平安消費金融淨利潤 1.87 億元,同比增長 155.49%;湖北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5.86%,而淨利潤同比增長近 30%。
消費金融牌照成爲城商行打破區域地理空間限制、延伸其零售版圖的一大利器。2022 年,城商行加碼布局消費金融。甯波銀行通過受讓 76.7% 華融消費金融的股權成爲其最大股東,南京銀行通過受讓 41% 蘇甯消費金融的股權成爲其最大股東。
市場認爲,像南京銀行、甯波銀行這樣實力較強的城商行成爲消金公司控股股東,将重新改寫消費金融行業腰部平台的競争格局。
行業整體增長放緩,合規中尋找機遇
經曆近十年的高速增長期之後,消費金融行業步入規範發展期。
從數據來看,消費金融行業整體增長放緩。截至 2022 年末,全國已開業的 30 家消費金融公司資産總額達 8844.41 億元,同比增長 17%,增速較 2021 年的 43.5% 大幅放緩。2022 年,位居行業首位的招聯消費金融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業績增速明顯放緩。
以 2019 年爲分界線,随着監管政策的密集出台,消費金融行業完成了一次市場格局重構。在發展策略上,更加注重合規和精細化運營。此外,2022 年的疫情給消金公司的業務和資産質量帶來了較大沖擊。同時,費利壓降也影響了消金公司的經營策略和利潤。
中郵消費金融表示,2022 年居民貸款及消費需求不振,部分用戶受到疫情影響出現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下降,同時中郵消費金融累計減免息費約 8489 萬元,貸款綜合定價較上年度下降 1.55 個百分點。
立足新的發展階段,合規創新、穩健發展成爲行業共識。馬上消費金融董事長趙國慶認爲,未來大多數公司會繼續選擇穩健和審慎,将以做精、做強爲目标,不以規模爲目标。
但也應關注到,随着消費金融行業馬太效應不斷加劇,中小規模的消費金融機構面臨着生存考驗。
銀保監會也在引導行業 " 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 ",深耕中低收入人群市場,加快自身改革轉型,在定價合理、産品适度、服務優化方面持續發力,努力實現規範、理性、可持續發展,将自身打造成爲 " 小而美 " 的專營化、專業化消費信貸機構。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