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精力果然比較充沛。
LVMH 總裁伯納德 · 阿諾特(Bernard Arnault),就是那個掌管全球最大奢侈品帝國、和馬斯克輪流做世界首富的人, 這幾天帶着大女兒和小兒子,在中國巡店巡成 " 特種兵 ",27 号空降北京,28 号閃現成都,29 号已到上海。
社交平台上,淨資産 1960 億美元的阿諾特化身 " 臨時錦鯉 ",供一衆網友 " 接财神 "。也有 " 人間清醒 " 的,犀利表示 " 人家的錢又不會給你 ",轉頭提議不如去向他索要 LV 折扣。
還有人在碰瓷,一本正經回憶道:" 上次在沙縣小吃遇到拼桌,他還問我要不要鹵蛋,很親切的老先生。" 你别說,這個情節也不是完全沒有合理性,我要是世界首富,我也會對世界親切。
幾天下來,阿諾特和子女的行程安排、穿着打扮、神情體态都被分析了個底兒掉,他此次來華的涵義、隻帶大女兒和小兒子又是否意味着什麽,也耐人尋味。
畢竟,這個全球數一數二顯赫的家族,不僅販賣着箱包華服、名酒珠寶,還是豪門八卦指定供應商。
豪門風雲,總是引人入勝。
阿諾特的家族秘辛受關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2022 年 4 月,時年 73 歲的老爹主導更改了集團對總裁年齡上限的規定,從 75 歲上調到 80 歲,手動給自己又多續了 5 年。當時,坊間對于他打的什麽算盤就多有揣測琢磨。而随着 LVMH 集團财力的日漸雄厚," 二代 " 們個個升上高位," 五子奪嫡 " 的戲碼将如何發展也越來越引人矚目。
之所以能牽動八卦群衆心神,關鍵前提在于,這場繼承之戰,勢在必行。
阿諾特家有 5 個孩子,與第一任妻子所生的 " 長公主 " 德爾菲娜(Delphine Arnault)、" 太子爺 " 安托萬(Antoine Arnault),分别是 48 歲和 46 歲,以及和現任妻子所生的三個兒子,31 歲的亞曆山大(Alexandre Arnault)、28 歲的弗雷德裏克(Frédéric Arnault)和 24 歲的讓(Jean Arnault)。
這 5 個孩子,現在全部供職于 LVMH 集團,沒有一個人脫離家族産業,都是已上牌桌的玩家。
據報道,阿諾特每個月都會叫齊人,和孩子們共進一次 90 分鍾的午餐,繞着圈地挨個詢問他們對商業事務和日常管理的見解。 這樣的" 午餐答辯 "已經進行數年,據說目的是評估是否要在子女中選擇繼任者,又該選擇誰。
唯一的女兒德爾菲娜年紀最長,經驗也最足:2001 年,被任命爲迪奧産品總監,後又升任副執行董事,見證該品牌堪稱最輝煌的時期;2013 年,擔任 LV 副總裁,繼續管理産品部門;2020 年初,成爲首個正式加入集團董事會的 " 二代 ",也是董事會中最年輕的成員和第二位女性成員;今年 1 月,執掌迪奧,任品牌 CEO 兼主席。
要知道,LV 和迪奧是 LVMH 集團内兩棵最茁壯的搖錢樹。彙豐銀行據集團 2022 年 12 月的财報估算,這兩個品牌分别拿下集團營收的 49% 和 17%。
" 太子 " 安托萬入局隻比姐姐晚一年,主攻品牌形象和營銷。他 2002 年加入 LV,2007 年成爲宣傳總監,2011 年被任命爲奢侈男裝品牌 Berluti 的 CEO,2013 年趁着熱乎勁兒執掌剛收購的 " 羊絨界百達翡麗 "Loro Piana,2018 年又當上了 LVMH 整個集團的宣傳和形象負責人。
C 羅和梅西的 " 世紀同框 ",就是他策劃的廣告
說到宣傳和形象," 太子 " 和 " 太子妃 " 的一段佳話也對安托萬頗有助益。2020 年,他和愛情長跑 9 年的俄羅斯超模 " 水果娜 "Natalia Vodianova 結婚,個人知名度大大提升,也給自家各個品牌各種活動找了個活招牌。
2022 年底,安托萬被任命爲家族控股公司 Christian Dior SE 的 CEO,這家名字很長的公司擁有阿諾特家族在 LVMH 集團的大部分股份。
長女和長子之間已是棋逢對手,三個弟弟也來勢洶洶,數字化、潮流化的玩法開始凸顯。
2016 年,老三亞曆山大說服父親收購德國奢侈箱包品牌日默瓦(Rimowa)80% 股份,并順利當上了這個品牌的 CEO。他的主要策略就是年輕化,又是給日默瓦換 logo,又是跟 Supreme、Off-White 這樣的潮牌聯名,讓這個創立于 1898 年的老牌子在年輕人中刷臉刷了個夠。
2020 年,亞曆山大當上蒂芙尼的 " 二把手 " 執行副總裁,依然大刀闊斧年輕化,一邊找耐克等聯名,一邊找 Z 世代偶像代言,喊出了 "Not your mom ’ s Tiffany"(不是媽媽輩的蒂芙尼)這樣的口号。
同年,四子弗雷德裏克也分到了一個 CEO。他 2017 年加入瑞士奢侈腕表品牌泰格豪雅(TAG Heuer),負責品牌策略和數字化,3 年後就坐上頭把交椅,時年 25 歲。
Frédéric 與 BLACKPINK 合影,富二代追星也會臉紅哈
一段令人不禁留下酸澀淚水的故事是,小弗 11 歲時收到了一塊泰格豪雅表做禮物,後來這個品牌成爲家族集團旗下最能斂财的腕表品牌——正是拜他所賜。
這個故事和安托萬愛穿 Loro Piana 所以成爲其掌門人、亞曆山大青睐日默瓦于是得到日默瓦一樣,屬于是 " 兒子念念不忘,爸爸必有回響 "。
如果說普通人的抉擇就像從前射出的子彈,會在未來正中眉心,那麽阿諾特們的直覺就是從前抛出的金币,會在未來落回手心。
2021 年,最小的兒子讓終于也入職 LV,做 LV 手表業務的營銷和産品開發總監。
至此,五位選手入場完畢。
以防還有朋友沒反應過來,上面提到的所有品牌,都是 LVMH 的,而且隻是冰山一角——集團旗下足足有 75 個品牌。
博弈已在進行,暗流湧動中,五位選手各有側重、各有赢面。
德爾菲娜身上有兩個标簽,一是 " 果決 "。2011 年,時任迪奧創意總監 " 海盜爺 "John Galliano 陷入 " 歧視猶太人 " 争議,把迪奧也拖下水,她果斷開除,并力排衆議換上了設計師 Raf Simons。
第二個标簽則是 " 愛才 "。在時尚圈影響力極大,被視爲 " 設計新秀風向标 " 的青年設計師大獎 LVMH Prize,正是在德爾菲娜的倡議與領導下,于 2013 年正式推出的。阿諾特曾表示,自己這個大女兒對設計師和創意人才的深入了解,是推動 LVMH 不斷成長的關鍵。
Delphine 與 LVMH Prize 2019 半決賽選手合影
長女有大獎,長子有開放日。2011 年,安托萬主導推出 "Journées Particulières" 開放日活動,每逢開放日,受邀公衆能由導遊領着,參觀制表、裁縫、調香、釀造等多種工藝,還能給 LVMH 提意見。此外,安托萬的營銷運作還增加了品牌在影視中出現的頻率。
三個弟弟則更了解電商、聯名這些新潮玩法。老三亞曆山大畢業于巴黎高科電信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幫助自家集團推出了電商平台 24 Sevres;愛表的弗雷德裏克讓泰格豪雅線上銷量暴漲,2020 年增幅是 329%,同時他還促成了泰格豪雅和保時捷的緊密合作關系;阿讓目前沒啥說頭,但他也還隻是個 98 年的孩子啊。
Bernard Arnault 戴着泰格豪雅和保時捷合作的卡萊拉特别版計時碼表
繼承者們各自爲戰,而讓懸念升級、吊足人胃口的,是裁判阿諾特始終不明确的态度。
雖說這個家族總被調侃和 HBO 新神劇《繼承之戰》特别像,但不同于《繼承之戰》裏的大家長羅根(Logan Roy)喜歡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再打一巴掌,阿諾特老爺子的智慧在于" 端水 "。
對内,他将主要控股公司 Agache 轉變爲有限股份合夥企業。這個 Agache,簡單來說是阿諾特家族控制 LVMH 的權杖,是拴在木偶關節處的提線。重組後,家裏五個孩子組成管理委員會,均分股本且 30 年内不得出售或轉讓,除非 5 人一緻同意,而過了 30 年,也隻有阿諾特老爺子的直系後裔能持有股份。此舉意圖明确,即确保 LVMH 集團能長期姓阿諾特,同時讓姐弟五人看起來平起平坐。
對外,他從不透露自己對 " 誰來繼位 " 的判斷,主動釋放的相關信息,一是沒打算退休,二是五個都超愛。2022 年 10 月,當被問及對 LVMH 品牌的偏好時,Bernard 表示自己 " 沒有最喜歡的品牌 ",還順勢 cue 了一嘴," 怎麽能說一個人更偏愛他的某一個孩子呢?"
得虧阿諾特這個 " 穿着羊絨衫的狼 " 夠狠夠能買,往 LVMH 集團裏攬了這麽多品牌,否則都不夠 5 個備選繼承人分。
阿諾特帶着兒女來中國看看韭菜長勢,韭而不自知的天真寶寶依然不少。
仍然有人忿懑感慨着"LV 不就是讓女人捧起來一個賣包的?"、" 憑什麽賣奢侈品的能當首富?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借用 1997 年時任 LVMH 集團總裁對《福布斯》說的一句話:" 奢侈品跨越了年齡、種族、地域和收入,我們正在拓寬産品,不隻供應富裕群體。"翻譯一下意思是 LV 想要平等地收割世界上每一個人,雨露均沾,成就首富。
當你摸摸自己的口袋直呼好險 " 幸虧奢侈品不騙窮人錢 " 時,我就不得不講講 LVMH 的發家史(或者說瘋狂收購史),一個隻割有錢人的高級作坊,怎麽在眼前這個和藹可親像個遛彎大爺的手裏,變成了巨型暴利賺錢機器。
圖源:小紅書 @Maud-lin
《五子奪嫡》的前傳,叫《阿諾特爲兒女們打下的江山 之霸道總裁收購你》。
30 多歲時,阿諾特已經是一枚優質的地産霸道總裁,早年專爲富豪開發度假住宅幹得風生水起,由于想轉換賽道開啓新事業,安排自己的律師在法國幫他挑家公司買下來。
于是就相中了彼時半死不活的迪奧。80 年代的迪奧财務狀況亂成一鍋粥,賣 " 正版 " 的總店在虧本,90% 的銷售額卻全是 " 盜版迪奧 " 貢獻的。因爲迪奧曾經把品牌和經營權到處授權,以至于貼牌泛濫、質量參差,差點變成南極人。
阿諾特通過當時妻子的人脈關系、跟銀行借錢,暗箱操作拿下了迪奧。按《奢侈的》書中對阿諾特的描述,這位現實裏的霸道總裁絲毫沒有 old money 圈裏的 " 藝術追求 "," 他對迪奧的态度無禮,而且不道德 "。
阿諾特嫌迪奧辦公樓裏縫紉機的聲音吵到他了,下令趕緊安上隔音設備;
阿諾特規定員工不得使用他辦公室門前的走廊;通往高管辦公室的電梯供他專用,員工不得使用。
這是什麽瑪麗蘇人設照進現實?
雖然從來沒幹過奢侈品行業,但奢侈品的" 等級 "精髓被阿諾特精準拿捏。然後他大刀闊斧整改爛大街的迪奧,收回授權,自己生産經銷,價格變高了,利潤上來了,迪奧重回奢侈品行列。
霸總此時有了一個夢想,要搞一個大的,做奢侈品集團。苦哈哈地幹土木,不如賣包賣香水,暴利又優雅。
随後阿諾特開啓歪門邪道的收購之路。
爲了收購 Celine,步步爲營攆走創始人老兩口。當時 Celine 的創始夫妻想退休,因爲得到承諾說可以留下來參與運營,老兩口才把 2/3 的股權賣給阿諾特,然而幾個月後,老兩口就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勸退 " 别來了 ",夫妻店經驗終究輸給了商場上的老油條,剩下的股份被迫賣給阿諾特。
然後就是阿諾特走上人生巅峰的階段——跟當時 LVMH 集團的副董事長雷卡米爾争 " 皇位 "。
雷卡米爾也是個商業鬼才,當年路易威登 80 歲的女掌門人蕾妮 · 威登,讓女婿雷米卡爾接手了家族生意。
丈母娘眼光毒辣,這個本來做鋼闆生意的商人徹底颠覆了奢侈品傳統作坊模式,他不是什麽時尚人,就是個生意人,不懂皮箱的制作工藝,但絕對懂怎麽能賺更多。
雷米卡爾踢掉 LV 的代理,開直營店,不讓中間商賺差價;自建工廠,大舉營銷,全球開店,上市發股票,又收購了擁有紀梵希的凱歌香槟集團,走上人生巅峰。
命運無常,1988 年春天雷米卡爾做了個" 違背祖訓 "的決定,就是給阿諾特打了個電話,邀請他加入 LVMH 集團,目的是希望拉攏阿諾特,跟集團内另一個競争對手鬥,沒想道螳螂捕蟬,阿諾特在後。
奪位過程阿諾特使了不少陰招:找私家偵探挖對方黑料、慫恿警察陷害對方,77 歲的雷米卡爾實在折騰不起,帶着全家含淚離開。
之後的故事就是路易威登家族被阿諾特家族取而代之,阿諾特像一股帶着銅臭味的泥石流,用 " 金錢的魅力 " 整頓高傲的老錢圈。
比如把迪奧的高定設計師替換成 " 成衣設計師 ",惹怒傳統時裝圈,成衣設計師的山豬怎麽懂高級時裝的細糠?
阿諾特挖來寶潔的高管接手迪奧香水,因爲原來的迪奧香水負責人太文藝,天天講美學,壓根不會向上管理,阿諾特要的是能幫他撈錢的生意人。
随後大換血的新設計總監們各個 " 離經叛道、颠覆傳統 ",迪奧最經典的 " 用報紙做裙子 ",就是這時候誕生的,說靈感來自流浪漢,可把上流名媛們氣壞了。
加上市場部門添油加醋的營銷,LV 旗下時裝品牌達到了阿諾特的預期效果:大造聲勢,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
2000 年 Dior 秋冬系列
雖然這些舉措惹怒了奢侈品圈的老錢們,沒關系,那些一直被奢侈品們拒之門外的 " 大衆客戶 " 如狼似虎撲過來。LVMH 的女裝虧損了,但香水、手袋銷量成倍增長。
老錢們從來不是奢侈品們的大客戶,阿諾特颠覆奢侈品行業的一點在于,再貴的東西得賣給普通人才能賺大錢,老錢終究是少數人,中産往下才是廣闊的天地——
" 現在買得起一副迪奧的太陽眼鏡就能高興半天,感覺沾上了奢侈品的光。" 至此阿諾特成功實現——把 2 萬的包、10 萬的表,賣給月入 4000 的人。
阿諾特老來成首富,一切都有迹可循了。被網友稱爲 " 氣質優雅、雲淡風輕 " 的二代背後,是瘋狂原始積累的一代。
五子奪嫡的 " 狗血 " 戲碼總是比原始積累階段更吸引人,沒人談論阿諾特一百八十個心眼子,大家都愛看财閥家的小兒子和松弛感是怎樣煉成的。
但可以想象阿諾特家族應該松弛不下來。一家人得整整齊齊在一起,牢牢守住這一座座金山銀山,畢竟這門生意可太賺錢了。
頭圖源小紅書:@Maud-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