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安芳 趙北 通訊員 劉靈钰
2023 年 8 月 24 日 13 點開始,日本正式排放福島核污水。同一天,中國海關總署宣布全面暫停進口原産地爲日本的水産品。
這種情況下,作爲 Akoya 寄主的日本馬氏珠母貝難逃厄運,Akoya 珍珠究竟何去何從?産量和品質會有什麽影響?會不會變成 " 核輻射 " 珠?
河南省金銀珠寶飾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劉靈钰
有研究表明海洋貝類從海水吸收 137Cs 的速率很低,遠低于 Cd、Zn 等金屬。相比之下,海洋貝類排出 137Cs 的速率很快,例如扇貝中慢速相的 137Cs 生物半衰期僅爲 3.3 天(潘科,王文雄 .2016)。也就是說馬氏貝對放射性元素 Cs 并沒有富集作用,至于其他放射性元素的影響還需後續的實驗考察。
馬氏貝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早在 2019 年,日本就發生了珠貝大量死亡,主産地損失了 50% 的珠貝,幼貝占了 80% ( 正常情況下是 15% 左右 ) 。
01
品質安全尚可保障
其實早在發生在 2011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已經出現過很多相關研究。
過去十幾年常見的觀點認爲,由于主要養殖區域三重、熊本、愛媛縣基本都在海灣或者内海,風浪小、水流平緩,并不會把核污染物主動吸收過來。
02
産量下降岌岌可危
馬氏貝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早在 2019 年,日本就發生了珠貝大量死亡,主産地損失了 50% 的珠貝,幼貝占了 80% ( 正常情況下是 15% 左右 ) 。
北海道水産研究所對水質進行了檢查,最終沒有給出明确的死亡原因(不得不讓人猜測是否與核污水有關)。這一現象也造成了日本珍珠連續幾年的價格瘋漲。雖然大概率并不會引起珍珠的放射性,但産量暴跌是可以大膽預測的。
03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根據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模拟結果,從 8.24 日起,57 天内核輻射将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而海水珍珠的産出地也大部分集中在此。如果會産生影響,也許整個海水珠産業都将面臨重創,這波操作也是以一己之力打擊各行各業了。具體的後續數據支撐亟需海關、國檢出具專業的調研報告。
文字來源:河南省珠寶質檢中心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