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鴿向港交所主闆遞交上市申請。
近日,來自上海松江區的滬鴿,正式向港交所主闆遞交上市申請,全力沖刺 IPO。
這是一家專注于口腔醫療器械全場景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其核心産品主要分爲彈性體印模材料和合成樹脂牙這兩大類,并且廣泛應用于牙科領域的修複、種植、正畸等多個治療場景。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 2023 年銷售收入計算,滬鴿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更是中國最大的口腔臨床類材料制造商之一。并且在這些領域,打破國外品牌壟斷。
01
滬鴿是口腔醫療器械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産品覆蓋了口腔臨床産品、口腔技工産品及口腔數字化産品這三大模塊。具體來說:
1、口腔臨床類産品:這是滬鴿口腔的核心收入來源之一,其中彈性體印模材料表現最爲突出。據招股書顯示,該産品貢獻了近 40% 的收入,穩坐公司收入的頭把交椅。
它具有印模精确、尺寸穩定性高、操作方便等特點,在口腔修複、種植和正畸等治療場景中發揮着關鍵作用。
除了彈性體印模材料,臨床類産品還包括光固化模型材料、玻璃離子水門汀、樹脂水門汀、複合樹脂等。
口腔技工類産品:這是滬鴿口腔的另一大産品線,主要包含合成樹脂牙和臨時冠橋樹脂塊等。已經形成了護嵴舒、凱晶、凱标、凱豐、凱麗等多個系列。
這些産品在耐磨性、顯色性和美觀性方面表現優異,深受市場認可。此外,技工類産品還有全瓷義齒用氧化锆瓷塊、全瓷烤瓷粉、義齒基托樹脂等。
口腔數字化産品:随着口腔醫療器械領域數字化趨勢的興起,滬鴿對數字化産品布局涵蓋了口腔掃描儀、3D 打印機及 3D 打印材料。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推出了數字化隐形正畸産品,例如滬鴿美悅隐形正畸矯治器,該産品将計算機輔助設計、數字化技術、口腔正畸技術完美融合。
滬鴿的産品種類豐富多樣,彈性體印模材料是其中的核心,2022 年該類産品貢獻收入占比達到 36.4%,而在 2023 年全年度及九個月期分别占比 36.6% 和 37.0%。
滬鴿還構建了一張覆蓋全國各地的龐大銷售網絡,直接服務超過 10000 家客戶,其中近 8000 家爲口腔醫療機構,超過 2000 家是技工所。
從收入貢獻比例來看,其前五大客戶在不同期間分别貢獻了 16.4% 至 21.2% 的總收入,而單一最大客戶的貢獻比例則保持在 4.0% 至 5.6% 之間。
在海外市場拓展上,其産品已獲得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認證,主要海外市場涵蓋了歐洲、美國及東南亞。
财務方面,在 2022 年至 2024 年截至 9 月 30 日止九個月,滬鴿收入分别約爲 2.8 億元、3.58 億元、3.04 億元人民币;同期,年内利潤分别爲 6403.3 萬元、8835.4 萬元、7770.8 萬元人民币。
02
滬鴿口腔的創始人及董事長是宋欣女士。她出生于 1973 年 4 月,畢業于原山東醫科大學藥學系。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口腔醫療市場長期被進口産品占據,本土自主研發的高品質齒科材料極度匮乏。
2006 年,宋欣創辦滬鴿,并确立了以高品質齒科材料研發、生産與銷售爲核心的發展方向。
在創立初期,宋欣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像熒光兩層顯色、交聯熱壓成型等人造牙生産技術。在此基礎上,團隊自主研發出中國人自己的複色牙,填補了國内市場的空白。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 2023 年銷售收入計算,滬鴿已然成爲中國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也是中國最大的口腔臨床類材料制造商之一。
在彈性體印模材料及合成樹脂牙等幾個子類别中,該公司已經超越進口知名品牌,在 2023 年銷售收入排名中拔得頭籌。
同時,滬鴿還是國内廠商中擁有最多 CE 标志或 FDA 批準的口腔臨床類材料的企業。
03
據市場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口腔材料市場近年來呈現穩健增長态勢。
2023 年中國口腔材料市場規模達 22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 12%。
這背後的驅動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老齡化,65 歲以上人群缺牙率超 80%,由此催生了大量的修複需求;二是消費升級,種植牙滲透率從 2018 年的 0.3% 提升至 2023 年的 1.2%。
盡管全球市場中尚未形成絕對的頭部企業,但在印模材料及部分臨床類産品領域,滬鴿與 3M、Dentsply Sirona 等國際巨頭形成了明顯的競争對比。
國際品牌憑借品牌和技術優勢占據高端市場,但對價格敏感度較低;而滬鴿則憑借 " 高性價比 + 本土化服務 " 的優勢搶占中端市場,并逐步向高端市場滲透。
中國整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在 2023 年已達到約 1650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将以複合年均增長率 8% 的速度增長至 3040 億元。
與此同時,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數量持續增加,目前全國口腔醫療機構總數約 15 萬家,其中民營機構占比遠超公立機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鉛筆道 "(ID:pencilnews),作者:不說謊的,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