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自主品牌開啓彎道超車,走在汽車行業前端。
面對市場的這塊蛋糕,各大車企可謂絞盡腦汁搶占份額。如此一來,直接造就了種類繁多且技術多元化的國産新能源車型。而這其中,争議最大的莫過去增程式技術。
但無論外界如何唱衰這一技術,增程式技術仍是當下車企們競相追逐目标之一。
近日,一張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最新工廠改擴建招标文書的圖片被曝光。圖片顯示,長安汽車計劃對兩江工廠一廠區的 E16 系列和 E12 REEV(增程)電動車生産線進行技術改造。
據悉,這兩款車型均爲阿維塔旗下的全新車型,分别提供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版本。其中代号爲 E12 車型已定名爲阿維塔 12,預計在慕尼黑車展上正式亮相。
無論是此前的零跑、哪吒、岚圖、賽力斯、問界,還是如今的阿維塔,都繞不開同一個名字 " 增程式 "。當越來越多的車企擠入這條賽道,新一輪 " 增程式 " 争奪戰已然打響?
車企紮堆 " 增程式 " 爲哪般
事實上,增程式确實不算什麽新鮮産物,甚至一度不被市場所認可。
而真正讓增程式這一技術回歸到主流視野的無疑是理想 ONE,以及理想汽車後面推出的 L9 和 L8。
雖然這款車已經停産,但理想 ONE 帶給理想汽車的影響毋庸置疑,這一點市場反饋是最好的證明。數據顯示,7 月份理想汽車共交付 34134 輛,同比增長 227.5%,并連續兩個月交付量破 " 三 "。理想汽車依靠良好的市場表現,打臉了曾經不看好這一技術的從業者們。
所以究竟何爲增程式電動車?簡單來說,增程式混動就是在油車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電機,這樣的話,汽車就可以依靠電機來提供動力。
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增城器的加入,旨在解決裏程焦慮。通過燃油和電力的雙重供能,增程式電動車的續航裏程往往可達到 NEDC 800 公裏甚至更高,有些車型甚至達到 NEDC 1000 公裏。
在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看來,與純電車相比,增程式電動車能夠更好地解決安全性和裏程焦慮之間的矛盾,是當前最易于推廣市場的新能源車型。強調用戶體驗和用戶思維的重要性,才是理想增程式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些汽車廠商之所以走 " 增程 " 這條路,一方面是順應潮流,另一方面也是被逼無奈。畢竟廣汽集團老總曾慶洪就曾抱怨:" 電池價格過高,占據整台電動汽車成本六成。"
就拿近期頗受歡迎的零跑 C11 來對比,它分爲兩種車型,一種是增程,一種是純電動。前者擁有 78.54 kWh 的電池, CLTC 工況下的續航裏程可以達到 510 km;後者則擁有 43.74 kWh 電池,在 CLTC 條件下的純電動裏程可以達到 285 km,在 WLTC 條件下,可以達到 858 km。
換句話說,零跑 C11 增程版電池容量更小,續航能力更強,而且價格也更低。
或許是受到增程式的啓發,亦或是基于現實的考量,不止是阿維塔,近期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布局之一技術。有傳言極氪在籌劃增程産品,原因是極氪 009 的銷量未能達到預期。也有消息稱,即将上市的岚圖 Free 似乎更爲激進,或将取消純電版本,直接銷售增程車型。
無論情況是否屬實,不可否認,增程式技術已經成爲圈裏炙手可熱的 " 香饽饽 "。
雙線并舉,争議不斷
有人說,增程式技術确實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用戶感受到純電動力帶來的靜谧的同時,解決了裏程和續航焦慮。也有人認爲,能量轉換必定伴随損耗,甚至是被吐槽爲 " 脫褲子放屁 "。
處在新能源汽車多元動力系統的當下,關于增程式的争論并未停止,這一現象甚至從 2022 年吵到了 2023 年。
去年,時任魏牌 CEO 的李瑞峰曾吐槽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關于 " 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模式 " 一說,他表示 " 增程式混動是落後技術 "。
直到今年 2 月 8 日,在理想 L7 上市期間,李想提到:" 如果汽車銷量前三的比亞迪、吉利、長安都開始使用增程電動,某企業關于增程落後的營銷規劃可以停止了,省點錢幹正事吧 ",借機暗諷嘲笑增程式技術的李瑞峰。
争議歸争議,究其根本增程式的缺點也的确明顯,能量的轉換步驟過多導緻的效率不高,尤其在高速行駛中耗油大。這也是爲何一直不被行業所看好。
此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曾表示:" 小鵬的确研究過增程的路線,但是最終放棄了。原因在于其認爲,增程很快會被淘汰 "。他還坦言,放棄了混動路線隻做純電的選擇非常痛苦,在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化的過程中,混動是一個必然的存在,有着龐大的市場需求。這意味着,處在燃油車向純電汽車的過渡期,小鵬汽車主動放棄了增程式這一 " 中間地帶 "。
而蔚來創始人李斌的回答更爲直接:" 我們認準了電動這個路徑,純粹隻做電動汽車,不做燃油車,也不做增程。" 的确,對于蔚來而言,其最大特點還在于其搭建的整個換電體系,一旦改做增程式相當于廢掉了之前高昂搭建好的基礎設施,多少有點費力不讨好。
當外界還在爲增程技術是否 " 落後 " 争論不休時,理想汽車卻開始反向布局純電技術。理想汽車旗下首款純電車型,理想 MEGA 将于第四季度發布。到 2025 年,其會有 5 款電動車。
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内新能源乘用車 1-7 月累計零售 372.5 萬輛,同比增長 36.3%。其中,BEV 累計銷售 251.1 萬輛,同比增長 19.1%,PHEV 累計銷售 121.5 萬輛,同比增長 93.7%。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PHEV 的高速增長得益于插電混動和增程式的共同推動。
從當下來看,純電技術的局限性決定了增程技術還将保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接下來,增程式和純電車型之争還将持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