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 ChatGPT like。
文 / 修理
最近有個關于米哈遊的傳言,說其正準備參與對國内 AI 創業公司 MiniMax 新一輪的投資。來自 AI、遊戲、創投圈的多名人士證實了這一消息。
相關人士稱,米哈遊已經參與了過去對 MiniMax 的兩輪投資,目前正在謀劃與紅杉資本共同發起新一輪投資。在傳言當中,MiniMax 的估值已經達到了 10 億美金。在此之前,它的投資人還包括高瓴資本和明勢資本。
大家可能一時想不起來 MiniMax 是哪家公司,但對 TA 們的首款産品應該有點印象——前陣子小火了一把,主打社交的 AI 聊天軟件 Glow。
這款産品的核心體驗很簡單,就是和 AI 聊天。但它最大的特色是,用戶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智能體,設定聊天對象的人物背景、性格、價值觀等特征,并且通過後續的對話訓練,調整智能體的語氣、說話方式、口癖等等。
在 Glow 主頁,你會看到一系列由用戶創造,人格、故事迥異的智能體。葡萄君先是選了一位号稱三界最強,深愛主角的魔尊,結果這位智能體的表現實在過于霸道……
還會用括号内的文字描述動作場景
于是心靈受到創傷的葡萄君,在搜索框裏又找到了一位,啊不,一隻傑尼龜。它的表現詭異而頑皮,最後還欣然成爲了我的神奇寶貝。
毫無懸念,不少用戶都喜歡爲自己心愛作品中的角色打造 AI。比如《原神》中的每個熱門角色,在裏面幾乎都能找到可以對話的智能體。
雖然 Glow 的基本原理與 ChatGPT 類似,但它勝在整合了三個基礎 AI 模型:輸入文本 - 輸出文本、輸入文本 - 輸出視覺、 輸入文本 - 輸出語音。像是剛才葡萄君對話的幾個智能體,Ta 們的每句回複就都可以語音播放,而且聽起來不算生澀,帶有基本的情感。
而用戶除了能設定聊天對象的文字背景之外,還可以利用 AI 繪畫和 AI 語音,來自定義 TA 的視覺形象和發音聲線。
具體到對話内容,這些智能體沒有 ChatGPT 那樣強的信息檢索能力,或者說 TA 們有,但在對話過程中會優先基于人設進行回答。哪怕用戶提出直接的搜索要求,也會做好場景和情緒的鋪墊。
更進一步的是,Glow 中的智能體還擁有 " 記憶 ",能儲存和讀取之前的對話。用戶不會面臨辛苦調教了一番 ChatGPT,卻發現刷新浏覽器 AI 就會失憶的尴尬局面。這也是 AI 能夠持續得到訓練的前提。甚至圍繞一個智能體,用戶還能創造不同的對話語境。
這位 23 歲的總裁上來就打了我
一巴掌,真是讓人怒火中燒
而作爲一個社交産品,Glow 還允許用戶把自己 " 設計與訓練 " 的 AI 分享出去,供大家聊天對話。所以我們會在平台上,看到不少用戶根據熱門人設所創建的 AI 聊天對象。
在 AI 聊天的基礎上,Glow 還提供了兩種社交場景:記憶薄和話題。
記憶薄簡單來說,就是将用戶與 AI 的聊天記錄打包,分享到平台上供其他用戶浏覽、評價;話題的功能則和微博話題類似,用戶可以發起、關聯相關的 AI 聊天對象,同時也可以就某話題向 AI 發起聊天。
也就是說,用戶既是内容的消費者,同時也是内容的創造者。平台通過制造不同的社交場景,将用戶及其創造的 AI 們串聯起來。
目前 Glow 的産品功能已趨于完善,分享、審核、舉報、青少年模式一應俱全。相比于一些高概念的 AI 技術,Glow 算是一種非常落地的 AI 産品。你完全可以将其簡單理解成一個有着社交廣場,并能滿足用戶一些特定情緒與社交需求的 AI 聊天室。
而基于 Glow 目前所展示的産品潛力和團隊情況來看,米哈遊也确實有着充分的投資理由。
首先米哈遊對這個領域一直以來就很有興趣,TA 們在 AI、社交、前沿科技等跨界領域做了很多投資:社交産品 Soul、核變能源技術開發公司能量奇點、雲服務商蔚領時代、民營火箭制造企業東方空間 ......
除了投資,米哈遊也組建了自己的 AI 逆熵團隊、探索腦機接口、研發 Avatar 鹿鳴,像去年《未定事件簿》因配音演員出事,角色莫弈的新配音就由逆熵 AI 生成。
其次,Minimax 的核心團隊,也屬于米哈遊所喜歡的高學曆「技術宅」。根據甲子光年的報道,楊斌 2014 年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參與了深度學習相關項目,2016 年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海外留學期間,他先後作爲創始團隊成員在 Uber ATG 研究院、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Waabi 等團隊供職。
團隊另一位創始人周彧聰則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在學生時代分别拿過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 ASC15 總決賽和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 ISC17 的第一,後來參加過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 ICCV 2019 挑戰賽,也拿到了 iQIYI-Large 賽道的冠軍。他也曾是商湯科技的早期員工之一,負責算法團隊。
圖源北航宿舍,左三爲周彧聰
第三位創始人闫俊傑則曾擔任商湯科技副總裁兼 CTO,負責帶領團隊從事人臉識别等基礎模型和工具鏈的研發,以及智慧城市相關業務的技術體系建設,并已在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發表會議演講和期刊論文 80 餘篇。
不得不說,該團隊的創業經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米哈遊三位創始人的故事。而之前也有人向葡萄君透露,劉偉曾私下表示:遇到做前沿科技的優秀年輕人,能支持就會支持,像此前他們所投資的核聚變、火箭創業公司,創始人就都是 90 後。
最後,該産品已經有很強的落地場景。
就眼下來看,Glow 已經可以被視作一個虛拟偶像(角色)聚集的社交平台。米哈遊旗下的那些知名角色,完全可以在裏面構建相關的人物設定,然後讓玩家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角色對話——使角色能夠真正的 " 活 " 在遊戲之外。
這樣的做法,顯然有助于構建角色 IP、維護社群熱度、強化玩家與角色之間的情感連接,而這種強化又與遊戲本身的商業化挂鈎,并非是空中樓閣。
以上這些還隻是 Glow 産品潛力的冰山一角,而 Glow 又僅是 MiniMax 的首款「C 端産品」,根據楊斌的說法,他們希望通過内容生成與用戶反饋(user-in-the-loop)這樣一種循環,來不斷叠代基礎大模型的 AI 能力。
楊斌表示,從今年開始,MiniMax 會逐步開放 API,讓更多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基于多種模态的大模型構建自己的應用。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控制 UGC 的風險,說不定米哈遊可以優先把它接入到遊戲當中,并定制更多專屬功能。
而對于遊戲行業來說,就目前的觀感而言,Glow 也已經非常接近遊戲産品的形态。是的,我說的就是以乙女遊戲爲代表的 AVG。
從平台上海量的男性 AI 角色能夠看出,剛剛提到的那些聊天功能,大部分用戶都用來 " 聊騷 " 了。而根據大家分享的記憶薄對話,基本可以判斷女性用戶就是該平台目前的主力。也難怪不少人稱 Glow 爲晉江文學編輯器。
那圍繞該對話功能,或者說 MiniMax 的三大 AI 能力:文本、繪圖、語音,用戶完全有可能創造一款原生 AI 乙女遊戲,畢竟一個乙女遊戲的核心消費内容就是這三大塊。而 AI 能實時生成的對話相比編劇早早準備好的文本,也能讓用戶有更強的沉浸感。
當然,考慮到實際的商業化應用與市場需求變化,人設、數值和系統架構可能還是得由人來進行判斷和調整。但隻要邁出這第一步後,後續團隊完全可以通過大量數據反饋,來幫助 AI 完成進化。而一旦産品邏輯跑通,後續的商業系統接入就很簡單了:角色抽卡、月卡、通行證 ...... 行業有着大量成熟的方案。
如果再把尺度放寬一點兒,現在的 Glow,其實已經成了無數遊戲公司夢寐以求的 UGC 遊戲平台——豐富的内容、不錯的重玩性、有樂趣的人機交互和人人交互、活躍的創作生态……雖然現在它還沒辦法戰勝無數遊戲人密切合作、精心創造出的體驗。但如果技術繼續突飛猛進,未來我們會不會看到更多 AI 原生遊戲?它們會是怎樣的形态,又能替代哪些品類的體驗?
所以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 AI 究竟能做到什麽程度,又能做出什麽具體的東西,而是它的進化速度到底會變得多快。畢竟在過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AI 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已經逐漸超出許多人的認知。
現在 AI 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它未來做不到。
遊戲葡萄招聘内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