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安琪
編輯丨李勤
2023 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經走過一半,新造車公司也各自交出了答卷,并針對下半年快速出牌。首先是理想汽車,這家公司在上半年猛增近 200% 的情況下,激進調高了下半年的銷量預測。
36 氪獨家獲悉,理想汽車已經向供應鏈傳達了調整銷量預期的信息,并更新了銷量預測:預計三季度平均月銷量超 3.5 萬輛,四季度平均月銷量超 4.2 萬輛,下半年總銷量預測提升爲約 24.03 萬輛。
從上半年 13.9 萬輛的交付成績來看,理想汽車全年有望沖擊超 38 萬輛的銷售成績,這遠超理想年初定下的 30 萬的銷量目标。
盡管理想汽車 CEO 李想此前否認了 40 萬的年銷量目标,但還是放言挑戰四季度 4 萬輛的月交付數字。
李想也在社交媒體上多次表達了對今年的銷量前景看好。半個月前,李想曾公開 " 請罪 " 表示,年初大部分管理團隊都認爲應該按照 36 萬輛制定銷售和供應目标,而他強硬要求按照 30.6 萬輛制定預算目标,導緻年初給供應商的下單量明顯跟不上當下銷量,幾個關鍵零部件現在開始增産還需要一個季度以上的時間," 年中複盤會的時候,我準備好迎接全方位的批評了。"
而在拉升銷量預期的同時,理想汽車工廠的産能也在提速。李想在微博上透露,6 月常州工廠的産能是 7500 輛 / 周(6 天生産 1 天檢修),關鍵零部件正在圍繞超過 1 萬輛 / 周新增設備,到了四季度,産能 " 可以實現 11000 輛 / 周 "。
這也意味着,今年四季度理想汽車常州工廠的單月産能将達到 4.4 萬輛。" 相當于理想汽車在根據自己的産能上限制定銷量預測。"一位行業人士表示。
與理想汽車市場表現向好,快速拉升銷量預期不同,新造車的同航道選手蔚來和小鵬汽車,剛度過了困頓的上半年。
蔚來 1-6 月共交付新車 54561 輛,而 36 氪獲悉,這家公司給到供應鏈的全年銷量預測爲 24 萬輛,這與官方給出的信息一緻。蔚來 CEO 李斌曾表示,2023 年的銷量要比去年翻番,2022 年蔚來的銷量爲 12.25 萬輛。
相當于接下來,蔚來要用半年多時間,完成近 20 萬輛目标,壓力可想而知。當然,在全系降價 3 萬元之後,蔚來的銷量攀升效果明顯,從 5 月的 6155 輛攀升到 6 月的 1.07 萬輛。
蔚來表示,随着全面進入第二代技術平台車型階段,下半年有望迎來月均銷量 2 萬台的成績。不過即便按照最好的情況設想,蔚來全年銷量也在 17.5 萬左右,難以觸達全年目标。
小鵬汽車也是同樣境遇。該公司曾公開表示,今年要完成累計交付 45 萬輛。截至去年,小鵬累計 25.8 萬輛,所以小鵬今年的銷量目标是 20 萬輛左右,但今年上半年僅賣出 41435 輛車。
近日,小鵬新車 G6 上市獲得不俗反響,拿下超 3.5 萬輛預訂單。小鵬汽車内部信心大增,其内部信表示:" 預計從 7 月開始,随着 G6 帶動銷量環比的快速增長,月銷量有望連續達到 1 萬以上;Q4 預期将取得大幅的銷量同環比增長,月交付量目标挑戰兩萬以上。"
但按照三季度銷量 3 萬、四季度銷量 6 萬的情況來預設,小鵬汽車全年銷量在 13 萬左右,同樣難以完成年初目标。
銷量數字的分化,也讓新造車勢力進入不同的造車階段。與蔚來小鵬還在爲銷量掙紮不同,跑在前方的理想汽車已經開始像成熟車企一樣,思考更宏大的規模制造問題。
此前,理想汽車立下目标,2025 年将賣出 160 萬輛車。針對這個目标,理想内部已經着手調整。有行業人士告訴 36 氪,理想内部正按照 2025 年 100 萬的數字來調整生産環節,重新匹配供應鏈企業。
比這更早籌備的是産能。據公開數據,理想汽車常州工廠最初年産能爲 10 萬輛,2022 年二期擴建完成後年産能升至 20 萬輛,但當下工廠産能近乎極限。
而理想的北京工廠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預計今年内正式投産,年産能達 10 萬輛以支持純電和增程産品的生産。此外,理想汽車還于 2022 年在重慶斥資 4.31 億拿下一塊地,将建設第 3 座工廠,最晚将于 2025 年建成。這三個工廠,将是撐起理想汽車宏大夢想的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