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崔文靜
編 輯丨巫燕玲
圖 源丨圖蟲
從券商半年報披露情況來看,對于大多數券商而言,面臨一些壓力。
即使是 " 券業一哥 " 中信證券,也未能逃脫業績滑坡。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301.83 億元,同比縮水 4.18%;淨利潤 109.82 億元,同比下滑 6.63%。
投行,彼時是業績拉動的關鍵所在;如今,IPO、再融資集體收緊之下,卻成爲最大拖累。對于部分投行并無優勢的中小券商而言,投行收入已然轉負;綜合實力強勁如中信證券,投行雖仍盈利,但收入降幅卻超過五成。
IPO、再融資集體縮水超七成,保薦項目悉數募不足……艱難的股權業務之下,盡管中信證券的債券業務艱難跋涉之中博得 2.10% 的同比微增,但與股權業務帶來的收入下滑相比,仍顯杯水車薪。
除了投行,中信證券另一大業務拖累來自其他業務。近年來,中信證券其他業務收入連年大降,去年中報降幅爲 33.04%,今年更是進一步增至 54.19%。
中信證券的資管業務也未能頂住壓力,在去年 1 月— 6 月縮水 11.97% 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再度滑坡 8.26%。2023 年,中信證券資管正式展業,其作用至今未能顯現。
客觀而言,相較于已經披露 2024 年半年報的券商而言,中信證券營收 4.18% 的同比降幅已屬優異者,其業績的提升來自于經紀業務與自營的拉動,尤其是自營,年内增幅高達 31.24%。
不過,作爲綜合實力強勁、各業務條線齊頭并進的頭部券商,中信證券此前并未在自營業務上投入太多比重。有受訪人士透露,近年來,中信證券在投行、資管等業務創收艱難的環境之下,其對自營的投入有所加大,但風格上仍然頗爲穩健,以債券等固收業務爲主,鮮少涉及股票等高風險業務。
A 股 IPO 承銷規模憾失第一
伴随 "827 新政 " 以來滬深交易所 IPO 節奏、再融資規模的雙雙收緊,券商股權業務愈發難做,投行收入陷入集體滑坡。
作爲 " 券業一哥 " 的中信證券也未能幸免。根據其 2024 年半年報,今年 1 月— 6 月,中信證券投行收入由去年同期的 38.24 億元銳減至 17.35 億元,降幅高達 54.63%。
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中信證券保持多年的 A 股 IPO 第一之位憾失了。
中信證券在半年報中稱,其上半年 A 股 IPO 主承銷規模爲 50.66 億元,市場份額 15.59%,排名市場第二。
而在此前數年," 券業一哥 " 的 A 股 IPO 第一之位從未旁落。
在某資深保代看來,中信證券 A 股 IPO 排名下降,是 IPO 市場之變與中信證券投行業務布局疊加所緻。
首先,與部分券商各個闆塊均衡布局不同,中信證券更爲側重兩類項目——規模體量大的主闆大項目,市盈率高、超募概率大的科創闆項目。
過去,上述兩類項目能夠給券商帶來顯著高于其他闆塊的創收。然而,在此番 IPO 降速之下,新股募資完成度普遍大幅縮水,這也使得此前募資規模與市盈率更高的主闆、科創闆項目所受拖累更爲嚴重。
以科創闆爲例,今年上半年,科創闆新上市企業僅有 7 家,去年同期則爲 41 家,同比降幅高達 82.93%,是 A 股各個闆塊中降幅最高者。此前,新股超募比例在 20% 乃至 50% 以上的一度比比皆是,如今,募不足方爲常态。
"從投行 IPO 收入構成來看,超募部分提成最高、收益更多,伴随新股 IPO 發行規模的下降,投行可以分得的超募資金大幅縮水乃至消失,中信證券昔日能夠分得的超募規模較大,此番因新股 IPO 募資規模縮水導緻的收入下降也更爲嚴重。" 受訪人士直言。
中信證券保薦項目實際募資情況驗證了上述觀點。根據 Wind 數據,去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保薦 20 家企業上市,包括 7 個主闆項目和 5 個科創闆項目,共計實現募資 348.56 億元,多募 60.78 億元,平均募資規模 17.43 億元。
而在今年上半年,由中信證券保薦上市的企業僅有 4 家,包括三家主闆企業和 1 家科創闆企業,募資規模僅爲 52.63 億元,4 家企業均少募,共計少募 25.56 億元,平均實募規模僅爲 13.16 億元。即使是募資規模最大的永興股份,實際募資規模也僅有 24.30 億元,并且募資完成率僅爲 52.84%。
就 A 股 IPO 收入同比大降而言,除了超募銳減和科創闆、主闆項目沖擊更大以外,中信證券在途 IPO 項目基數大,繼而導緻的撤否項目多,同樣是其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Wind 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29 日,中信證券年内撤否項目 46 個、去年 "827 新政 " 以來 60 個,2023 年以來 77 個。而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其撤否項目僅有 15 個和 14 個。
"2023 年以來驟增數倍的撤否項目中,哪怕有三分之一能夠順利上市,對中信證券 A 股 IPO 業務的拉動也将非常明顯。今年上半年才上了 4 家新股,的确對中信沖擊比較大。" 受訪保代直言。
此外,中信證券投行今年 1 月— 6 月業績的大幅下滑,也與其去年上半年投行業績的堅挺 " 基數 " 不無關聯。
2023 年 1 月— 6 月,滬深交易所新上市企業數量已經有所收縮,彼時,多數券商投行業績有所滑坡,但中信證券卻憑借再融資業務 62.29% 的高增長,成功拉動投行創收實現 10.74% 的逆勢增長。而 "827 新政 " 後再融資規模也受到限制,失去再融資拉動馬力、并且去年上半年投行業績基數偏高的中信證券,如今業績滑坡比例也相對更高。
投行轉崗已達數百人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在 A 股 IPO 業務沖擊之下,中信證券投行正在積極自救。
自救措施之一,是将更多精力投向境外業務。
典型方式包括,境内投行與香港子公司中信裏昂等合作,境内保代勸說短期 A 股上市困難的企業赴港上市,并與境外保代共同助力企業港股 IPO。
從半年報來看,成果已經有所顯現。
2023 年,中信證券在香港市場的股權融資業務承銷規模位列中資券商第二,而今年上半年已升至第一。
其境外股權承銷規模也有所提升,由去年的 12.57 億美元提升至 12.88 億美元。不過,這距離中信證券 2021 年輝煌時期高達 60.05 億美元的境外股權承銷規模,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自救措施之二,是溫和調降投行成本。
中信證券投行團隊規模高達近 3000 人,在新股 IPO 規模銳減之下,投行人員冗餘格外嚴重。今年年初開始,中信證券通過内部轉崗的方式,分批次對投行 IPO 業務人員進行分流,目前轉崗人數已達數百人,後續還将繼續推進。
除了轉崗,投行人員收入同樣下滑。
不過,中信證券内部雖有月薪調降之說,但尚未實踐。目前,其投行人員收入下滑主要來自于獎金的削減。據悉,中信證券投行 2023 年年終獎尚未下發,并且流産可能性很大。而在往年此時,年終獎早已到手。對于資深保代而言,年終獎在全年收入總包中的占比往往在五六成以上。
自營增、資管跌
除了投行收入滑坡之外,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降幅分别爲 4.18% 和 6.63%。客觀而言,這一降幅并不算高。此前,國泰君安非銀金融團隊曾預計,上市券商今年 1 月— 6 月營收、淨利潤分别下滑 22.45% 和 25.75%。
中信證券相對不大的營收降幅,源自何處?
從其半年報來看,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是兩條增長線。
上半年,中信證券經紀業務實現收入 77.55 億元,同比增長 4.89%。在上半年國内證券市場股票基金交易量日均規模同比下降 6.83%、上證綜指下跌 0.25%、中小綜指下跌 12.01%、創業闆綜指下跌 15.63% 的環境下,中信證券經紀業務這一增速實屬難得。
記者了解到,伴随 IPO 業務的收緊,此前重點聚焦 IPO 的中信證券管理者将更多精力投入股權質押、兩融等業務之中;但伴随相關政策的收緊,近月來其投入又有所減少。
相較于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更是中信證券業績提升的主要拉動力。
今年上半年,其自營業務實現收入 134.04 億元,去年同期則爲 102.13 億元,同比增幅高達 31.24%。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綜合實力強勁的頭部券商,中信證券此前對自營業務的投入比重較爲有限。其内部人士曾提到,自營業務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大,風險控制難度高,因此不宜使其占據過高業務比重。
不過,伴随券商整體收入的下滑,2022 年以來,自營對中信證券總營收的貢獻度不斷走高,2021 年上半年時尚且爲 25.90%,2023 年 1 月— 6 月首次突破三成至 34.42%,今年上半年更是進一步擴大至 44.41%。
然而,記者了解到,與部分更爲注重高收益的券商不同,中信證券自營投資風格穩健,曆來以債券投資等固收類産品爲主,鮮少涉及高風險産品;即使涉及股票,也往往是通過大宗或策略進行。
與自營穩健爲主有所差别的是,中信證券資管業務涉及了股債業務,風險偏好高于自營。
從上半年業績表現來看,中信證券資管業績不及自營,收入同比縮水 8.26%,并且是在去年上半年 11.97% 的降幅基礎之上進一步下滑。
從具體原因來看,中信證券資管業務分爲華夏基金、中信證券資産管理業務及中信證券資管兩部分展業,兩部分收入減少絕對值相近。
其中,華夏基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 36.69 億元,較去年同期少收 0.42 億元;相較于 2021 年上半年一度高達 80.15 億元的營業收入更是相距甚遠。
中信證券資産管理業務及中信證券資管則于今年 1 月— 6 月合計實現收入 10.74 億元,較去年同期少收 0.48 億元;其中,單一資管計劃收入下滑是主要原因,縮水規模達 0.72 億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其他業務下滑嚴重,收入同比縮水 54.19%,僅次于投行 54.63% 的收入降幅。去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其他業務收入亦曾下滑 33.04%。
不過,各家券商對其他業務的計算口徑存在差異,其他業務在中信證券總營收中的占比也不高。因此,其他業務變動對中信證券業績表現的參考價值相對有限。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王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