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黑暗榮耀》第二季歸來,社交網絡開啓了一次小型狂歡,熱搜裏主角們的名字依次登場,女主複仇是否成功成爲了人們關心的焦點。
老套的複仇故事,爲什麽還能吸引如此多的觀衆?它有怎樣的創新?藏在《黑暗榮耀》背後的,是怎樣的文化傳統?
萬衆期待中,《黑暗榮耀》第二季如期播出了。開播之後,第二季甚至超過了第一季的評分,豆瓣評分達到了 9.4 的高分。
爲什麽這部劇如此吸引人?答案或許在于,在此之前的許多複仇劇過于套路,熱衷于主角經受了迫害,經過千辛萬苦的複仇,到了最後是反派良知未泯,幡然悔悟,主角大發慈悲決定原諒對方的皆大歡喜戲碼。現代觀衆顯然對這樣硬凹出來的大團圓結局不滿意。
于是,《黑暗榮耀》第二季決絕的複仇,彌補了觀衆對複仇劇一直以來的遺憾。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人們期待着一出又一出的複仇故事。這也是文學經典永恒的主題之一。《哈姆萊特》裏丹麥王子爲父複仇,《基督山伯爵》裏的唐戴斯遭人陷害,在精心策劃後成功複仇。
爲何我們如此鍾愛複仇劇?
《黑暗榮耀》和《老人與海》
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在經典作品《老人與海》中描寫了老人出海後苦苦與大海搏鬥的場景。老人先是與大魚纏鬥了兩天,最終将其刺死,返航路上又遭到了鲨魚的襲擊,最後隻收獲了一副旗魚的骨架。
在老人面對大魚時,海明威有這樣一段描述:
" ‘可是我要把它宰了,’他說,‘不管它多麽了不起,多麽神氣。’然而這是不公平的,他想。不過我要讓它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難。‘我跟那男孩說過來着,我是個不同尋常的老頭,’他說,‘現在是證實這話的時候了。’他已經證實過上千百回了,這算不上什麽。眼下他正要再證實一回。"
想去殺死面前的大魚,想要在洶湧的大海上活下來,這一連串的 " 想要 " 支撐着老人的命運。
《黑暗榮耀》裏的文東恩同樣如此。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因此,在結束複仇後,文東恩想要告别世界,準備在廢棄大樓上結束自己的生命。對她來說,複仇的欲望是支撐着她在工廠裏一邊打工一邊考大學的動力。
正是有了恨意和複仇的念頭,她才蟄伏 18 年,走到現在。
當複仇的目标完成後,終點也就到達了。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以《黑暗榮耀》爲代表,複仇劇的主角往往以延綿的方式布下自己的棋局。起初,先是搭建一個擂台,再在搏鬥的過程中,擊垮對方,最後連同擂台一起,變成廢墟。
這種不斷延遲的滿足将觀衆對複仇劇情的期待阈值不斷提高,再在擊垮惡人的那一刻,讓複仇的爽感達到頂峰。
善惡兩方,搖擺不定
複仇劇中往往有着明顯和激烈的兩方對立。
善與惡、面包與鑽石,這些針鋒相對的事物激發着人們的心理活動。不過,很多時候這種對立并非絕對。細究下來,難以區分的善惡邊界這類抽絲般糾葛、難以定論的部分也是吸引觀衆的原因之一。
以《黑暗榮耀》中的主角文東恩爲例,她并不是一個絕對 " 善 " 的存在。
觀衆将文東恩視爲受害者,處在施暴者的對立面。但是,受害者并不能同 " 善 " 畫上等号。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文東恩的複仇讓樸妍珍女兒的家庭分崩離析,在幼兒園裏,年紀尚小的何藝率遭受關于自己母親和生父的風言風語。
作爲施暴者的後代,上一代的恩怨本不應該遷移至孩童身上,因此,就連同文東恩本人也承認自己并不善良," 想要對自己的所作作爲向藝率道歉 "。
《黑暗榮耀》第一季劇照
在文東恩之前,施暴團體的霸淩對象是文東恩同級的尹素禧。文東恩目睹過尹素禧是如何被欺淩的,但和其他旁觀者一樣,僅停留在旁觀,并無施以援手。
當上一場霸淩沉默的幫兇成爲下一場霸淩的受害者,故事顯得有些許諷刺意味。
不過,正是這種善惡不分明的部分,讓觀衆更有代入感。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不像樸妍珍、李莎拉、全在俊一樣含着金湯匙出生。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目睹霸淩行爲時,可能因爲害怕、不敢得罪權貴、保全自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原因,在内心糾結一陣後最終保持沉默。不像天生帶有正義感的英雄式人物,遊走在道德灰色地帶的角色更能讓觀衆産生共鳴。
如何應對他人之惡?
依托他人之惡,不同内容的複仇劇情得以滋生。在中西方文化裏,對于如何應對他人之惡有着不一樣的态度。
《聖經》的《馬太福音》中寫道:"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 實際上,這段耶稣說給門徒的話前面還有半句經常被人忽略,即 " 不要與惡人作對 "。
與之相對的則是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 的說法。"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 出現在了《黑暗榮耀》第一季文東恩的獨白中,她詢問:" 但這樣,是不是太寬容了呢?"
《黑暗榮耀》第一季劇照
這種看似殘忍實則寬容的懲戒手段在曆史中有迹可循,它最早出現在《漢谟拉比法典》中。和早期依靠罰款爲主的懲罰手法不同,《漢谟拉比法典》第一次引入了 " 同态複仇法 "。像字面意思一樣,同态複仇法意味着如果傷害了他人身體,施暴者就要以同樣的方式被懲戒。
這種方式看似 " 平等 ",但實際上仍然優先服務于統治階級——因爲 " 同态複仇法 " 隻适用于同等級的群體。如果是奴隸主傷害了奴隸的身體,隻需要賠償一定的金額即可。
這樣的情節是否聽上去有點耳熟?很多複仇劇,都有着施暴者一方想用錢财來擺平事端、逃避責任的情節。
高中時期的霸淩發生後,樸妍珍的母親用金錢利誘文東恩母親簽下了文東恩自願退學的申請書。十八年過去,樸妍珍一方再次用錢财要求文東恩母親讓自己女兒辭去教師工作,成功找到了對付文東恩的新 " 卷發棒 "。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 同态複仇法 " 背後的,是對不同階層的不同懲戒方式。
同樣宣揚複仇觀念的還有東方哲人。《論語 · 憲問》中寫道:"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從整個語境來看,東方文化裏一直宣揚的 " 以德報怨 " 并非孔子的本意,隻是學生向孔子提問時設置的一個場景,而孔子在回答中否定了 " 用道德和教養感化作惡之人 " 的方式。" 後續一直被流傳的 " 以德報怨 " 實際上是被曲解的産物,它更能息事甯人。
無論所處的文化環境如何,人們都天然對複仇劇有着強烈的興趣。
" 奶頭樂 " 式的 " 精神勝利法 "
在現實中,利用社會經濟地位欺壓階層更低者的事件也有發生。
《黑暗榮耀》中文東恩被電卷發棒燙傷、被同學毆打等情節都改編自韓國 2006 年的 " 清州女中學生暴力事件 "。在這場真實發生的霸淩中,殘忍程度比影視劇中呈現得更嚴重:根據韓國媒體報道,被霸淩的 14 歲女學生說,當她身上的燙傷快要結痂脫落時,施暴者就會将結痂撕下來,再用電發棒燙在同一個地方。
與其說是複仇劇照進了現實,不如說是現實爲複仇劇提供了素材。
《毒舌律師》劇照
最近一段時間上映的港片《毒舌律師》同樣講述了一個略帶爽感的故事。
影片後半段律師林涼水面向旁聽席,怒斥權貴想利用自己的錢财和社會地位隻手遮天,動搖法律的天平。
《黑暗榮耀》和《毒舌律師》這類作品,實際上都遵循着某種既定的叙事套路:小人物受到了冤屈或苦痛,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指出這一切不公與不義,最終惡人會以不同方式受到應有的懲罰。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銀幕内實現的樸素的情緒價值和正義,反映了銀幕外人們的期望。人們在現實中壓抑已久的情緒,在複仇劇這類 " 爽片 " 中找到了情緒的宣洩口。
在那個影視劇的世界裏,好人能夠有好的結局,作惡的人能吞下自己種下的因果,這些都是觀衆們最理想化的願望。
隻不過在現實中,這些對于正義的期盼有時不一定能實現,這時,人們打開一個電視劇,看見裏面的女主角即将手刃以前欺負自己的惡人團體,情緒和願望或多或少都會得到滿足。
《黑暗榮耀》第二季劇照
不過,也有網友提出了對這種複仇爽劇的異議。
在豆瓣上一衆的高分評價中,一個低分的評價格外顯眼。網友 " 冷蛋 " 認爲爽劇這類文化産品等同于喂給大衆的 " 奶頭樂 "," 它提供了一些情緒宣洩的作用,也暫時緩解了一點社會矛盾,但它絕不會真正解決問題 "。
複仇劇提供了足夠的爽感,卻隻能将勝利停留在影視劇的層面。現實中命運的走向和抉擇,終究不能靠虛假的 " 精神勝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