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妮卡
編輯 | 李春晖
《繁花》熱播,劇集 " 電影化 " 終于實現了一次全面的勝利。王家衛 " 下凡 " 拍電影,強烈風格化被圈内外津津樂道,作勢要掀起電視圈的一次審美革命。
随着全球流媒體發展的大趨勢,國内外大導拍劇早不是新鮮事。從馮小剛到張藝謀,國内電影大導手上都握有劇集項目。劇集宣發方面,更是從六、七年前就已流行 " 電影感 " 噱頭,甚至複刻起了電影宣發模式,把劇集搬上大銀幕辦線下首映。
但除了大張旗鼓的劇集 " 電影化 ",硬糖君注意到,電影 " 劇集化 " 的趨勢也不容忽視。電影、電視劇之間這種美學影響關系,不是單箭頭,而是雙箭頭。電視劇越來越像 " 電影 " 的同時,電影也越來越像 " 電視劇 "。
隻是相比劇集 " 電影化 " 的高調行事,電影 " 電視劇化 " 則有些不露聲色。或許是因爲電影、電視劇之間一直存在不成文的鄙視鏈。說電視劇像電影是贊美,說電影像電視劇,怎麽聽都不像好話。
然而真實的市場又是另一回事。回顧 2023 年的國産電影,深具 " 劇集感 " 的電影蔚然成風且戰績赫赫。
首先是頭部效應,從暑期檔冠軍《孤注一擲》到國慶檔冠軍《堅如磐石》,甚至賀歲檔口碑片《三大隊》《年會不能停!》等,都有很濃的 " 電視劇味兒 "。其次是整體風向,标準的好萊塢、香港類型片不再賣座,賣座的反而是 " 樸素 " 的懸疑片《拯救嫌疑人》。
當然,硬糖君絕不是在貶低以上影片。" 電視劇味兒 " 并非就是俗,主要是在視聽語言上與電影有一定區别。比如電視劇倚重台詞表達、近中景爲主、景别變化小等等。
總的來說,電視劇的受衆遠大于電影。如果說電影越來越像電視劇,何嘗不是電影在擴充受衆呢?
何爲 " 電視劇味兒 "
最直觀的例子是,如果讓香港導演來拍《孤注一擲》這種電詐題材,一定會有很多槍戰、諜戰、警匪戲。總之大場面、大特效一鍋端,力求給觀衆驚險、刺激的視聽體驗。
但我們的内地導演申奧,卻拍出了《法治進行時》般的反詐教育宣傳片風格。通過受害者、警察、犯罪分子的三方視角叙述,娓娓道來一個電詐損害老百姓利益的故事。
在普遍認知裏," 電視劇味兒 " 更多代表的是一種接地氣," 土味兒 " 是它的平替詞。但硬糖君以爲,電影、電視劇就是兩種不同的視聽語言體系,并不存在高低級之分。而如今因爲流媒體對影視行業的沖擊,兩種視聽語言體系有逐漸 " 同化 " 的趨勢。
電影、電視劇由于時長、播放介質與受衆的不同,形成了兩套不同的創作體系。電視劇時長更長,有時間慢慢鋪墊人物與故事。但同時,因爲平均到每集的預算有限,所以更依賴近中景拍攝與大量台詞表達。電視劇的情節主要通過人物對話推進,用台詞将故事傳達給觀衆。
電影則因爲時長有限,更喜歡簡明的台詞表達,傾向于通過更豐富的視聽語言、場面調度傳達故事,需要調動觀衆主觀能動性去體會完整故事,或者給觀衆一種極緻的體驗感。比如電影《寂靜之地》,全程沒幾句台詞,卻仍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科幻驚悚片。觀衆能通過它的聲音、畫面感受到人物的狀态,并跟随人物情緒起伏,甚至全程不敢發出一絲聲音。
如今這些風格區隔則不好說了。追求大場面置景、曾勸章子怡别拍電視劇的張藝謀導演,自從搭上 " 勤儉節約 " 的光線,拍起了不太貴的電影,也越來越有電視劇味兒。《狙擊手》味道近于古早的央六電視電影,《堅如磐石》雖然有 " 霓虹燈 " 攝影美學加持,但叙事風格宛如影版《狂飙》。
電影《三大隊》則直接像電視劇的超長片花。除了景别上以中近景多、倚重台詞推動情節,它的故事體量也特别像電視劇。講述了普通刑警十多年的追兇史,這種時間跨度很大的故事,更适合放在電視劇裏娓娓道來。放在電影裏,給人感覺是每個時間階段的故事呈現,都是淺嘗辄止、不夠盡興。
當然,《三大隊》劇影本就是壹同買下版權一起操作的,所以是算好了用這種 " 不盡興 " 搞劇影聯動,吸引一大批電影觀衆去看同名電視劇。
跨年檔失利的馮小剛導演,此前在宣傳《非誠勿擾 3》時,也曾在某個綜藝裏透露自己在努力跟上時代節奏,刷一刷短視頻。但在他眼中,電影、電視劇還是有很大不同。
他把電影比作一個晚宴,原來誰也不認識,目的是在一個兩小時的 party 上,給一塊來參加晚宴的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觀衆記不住,那你就辦砸了。而電視劇則像誰搬一個鋪蓋卷住你家裏,今天你記不住,明天還有機會。
馮小剛的這種理解過時了嗎?這才讓他遭遇了劇影雙殺?我們不好說,但也許電影的 " 晚宴 " 時代真的暫告結束了。
" 電影味兒 " 去哪了
毫無疑問," 電影味兒 " 是需要資本投入的。
早年中國電影在計劃體制内生産,其實無所謂大銀幕效果,放小熒幕上觀看并無太大差異。2000 年左右,加入 WTO 後的中國電影産業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發展中國電影工業、做華語商業大片。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大導演相繼加入大片行列,拍起了中國特色的電影大片。2002 年,張藝謀拍攝的《英雄》成本高達 2 億。
回到當下來看," 電影味兒 " 的衰落與 " 降本增效 " 的大環境密切相關。張藝謀現在拍的電影,成本可能還不如 20 年前。
就說這些天,春節檔宣發正如火如荼,圈内議論最多的話題卻是:2024 年春節檔沒有一個大片。
從預告片看,張藝謀的《第二十條》連霓虹燈美學都沒了,隻剩下跟《孤注一擲》一樣的紀實鏡頭。而《我們一起搖太陽》是 " 哭片聖手 " 韓延導演的又一部絕症愛情片。《紅毯先生》是甯浩導演版的 " 逐夢演藝圈 ",應該是部省錢的輕喜劇。相比之下,《飛馳人生 2》可能還勉強算一部 " 大片 ",至少有韓寒導演摯愛的飙車戲。
過去三四年,除了像《流浪地球》這類大 IP 有官方資本中影保駕護航,民營資本基本繞道大體量影片,市場興起一堆低成本催淚片。比如光線爲代表的愛情片推手,有《你的婚禮》《十年一品溫如言》等;以聯瑞爲代表的 " 哭片 " 推手,有《我的姐姐》《人生大事》等;即使票房賺了大錢的電影老大哥博納也異常謹慎,遲遲沒有開動大項目,直到去年末才開了《紅海行動 2》。
當然,不是說隻有特效大片才叫大片。主要是現在的電影失去了大銀幕性,沒有豐富的視聽語言與場面調度,這和資金投入是息息相關的。一個常規拍攝的鏡頭,和一個精心設計拍攝的鏡頭,肯定不是一個成本價。
從全球電影的發展來看," 電影味兒 " 的衰退,或許還有一個原因是 " 電影味兒 " 本身有些不合時宜了。
在流媒體、短視頻的沖擊下,觀衆的觀影習慣正在被改變。同時,因爲短視頻電影營銷的興起,也從下遊端影響到了上遊端的創作,商業操盤項目會優先考慮符不符合短視頻傳播特性。
而且自從有了短視頻,市場就像突然有了代表下沉市場的渠道和聲音。粗糙、樸實、接地氣的創作,正在成爲一種潮流。
劇影融合是趨勢嗎?
硬糖君還在費勁區分電影味兒、電視劇味兒,但說不定,未來電影、電視劇幾乎沒什麽分别。
從全球市場來看,經過流媒體對影視行業的洗牌,電影、電視劇有加速融合的趨勢。以漫威宇宙爲例,迪士尼在流媒體上線的劇集和電影院上映的電影,使用的是差不多的制作班底和後期特效。甚至說,從故事上來講,劇集的質量還整體優于院線。
國内三大長視頻平台也一直在推 " 精品短劇 ",參照的就是國外流媒體的大片式做網劇思路,這類 " 精品短劇 " 也确實越來越有電影味兒。同時,這些年長視頻也重金吸納不少電影導演拍劇。嗅到 " 電影化 " 商機的影視公司則積極推進 " 劇影聯動 ",拍一個故事能吃兩頭,既能吃到劇集市場,又能吃到電影市場,反正現在兩者拍攝手法趨近。
近期上映的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三大隊》就算是成功的劇影聯動。前者是靠劇集 IP 效應帶動了同名電影的票房,後者是靠電影的高口碑給同期播出的電視劇帶來一定熱度。" 劇影聯動 " 方面,目前最受關注的是王家衛的《繁花》,電視劇播得超出預期,電影版自然不缺票房。
雖然電影、電視劇形式與風格融合已然大勢所趨,但對電影人來說,還需抱以審慎的态度。流媒體加速推進的融合趨勢,其實是站在傳統電影行業的對立面。電影創作如果失去大銀幕的特性,也就失去了電影院觀看的必要。
那麽,電影院這種娛樂方式終将被時代抛棄,變成一種非常小衆的藝術形式而存在了。就像前兩年,甯浩、賈樟柯擁抱流媒體,聯手去拍了徐磊導演的短片《地球最後的導演》,寓言将來電影會成爲 " 非物質保護遺産 ",電影設備與資料陳列在博物館裏供人參觀。
貓眼發布的 2023 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2023 年的人均觀影數量較之疫情前呈下降趨勢,甚至不如 2021 年的數據。一年看三部以上電影的觀衆正在減少,意味着電影院正在失去它的深度影迷們。
硬糖君詢問過身邊的影迷朋友,去電影院觀影次數下降,主要是因爲兩點:一是現在的窗口期變短,不用等很久就能網上看;二是全球院線電影的制作數量與質量都在下降,可選擇的影片不多。
電影确實是打入了下沉市場,三四線城市節日、社交觀影已成消費習慣,老影迷的複購率則在下降。擺在電影人面前的選擇無非是:要麽主動擁抱新風格、吸納新受衆,要麽精琢電影味兒、讨好影迷級受衆。就是還喜歡傳統電影風格的觀衆們,隻能且看且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