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電動化大潮席卷的當下,越來越多車企正在或計劃 " 棄油從電 ",如此一來,國内消費者買車的預算似乎也随之被逐漸拉高。
且不說價格更貴的純電動車,即便是在如今賣得如火如荼的 PHEV(插混)市場裏,想要入手一台正兒八經的家用車,你兜裏起碼得備個 10 萬元以上。
但現實情況是,在全國擁有汽車的 4500 多萬個家庭裏,有超過 738 萬個家庭在選購不足 10 萬元的車輛,這從側面也說明一點,10 萬元以下的汽車市場依然非常龐大,這個價格區間的消費需求仍然需要被看到。
這種需求在長安汽車這裏得到了重視——售 8.39-10.39 萬元,今年 3 月剛上市的長安逸達,就是這麽一台能夠超越用戶期待的 10 萬級家轎。
01
酷似 UNI 系列的設計
長安的産品線中其實一直都不缺 10 萬元級别的家用車型,比如轎車中的逸動,SUV 中的 CS55 PLUS 等等,但如果要跟後來推出的 UNI 系列比設計,那确實還是後者更符合年輕一代的審美。
但問題是,UNI 系列中最入門的轎車 UNI-V 賣 10.89 萬元起,SUV 車型 UNI-T 則要 11.59 萬元起。
但自從逸達上市以後,消費者就可以以更少的預算,擁有如 UNI 系列般酷炫的造型。
狹長的前大燈組、接近于半封閉式造型的密集型中網設計元素、流暢銳利的車身線條輪廓。
個人認爲,逸達在設計上帶來的犀利感,相比 UNI-V 有過之而無不及。
02
家用車内飾也可以走 " 極簡風 "
逸達的内艙,卻延續了外觀造型上的前衛感。
車艙内采用極簡設計風格,高配車型上還可選 " 雲山綠 " 的内飾配色,給人以視覺上的清爽感覺。
前排有兩大亮點,其一是這個上下平切的運動方向盤,這種兩幅式的設計能非常直觀地看到 10.25 英寸全液晶儀表盤的全部信息,視線不會受到遮擋。
其二是中控台上這個尺寸達到 13.25 英寸的液晶觸控大屏。大部分物理按鍵都被集成到屏幕中,但高頻使用的按鍵會被放在主界面下方,這樣既不太影響操作,又能讓整個中控區看起來更簡潔。
高配車型上配備的 360 度全景影像,能清晰看清車輛四周情況,大大提升行車安全性。
過去,10 萬元級别的家用車隻能說中規中矩,乏善可陳。但逸達卻一反常态,成功地爲用戶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
03
坐得舒服,是一台家用車的應有之義
逸達車長接近 4.8 米,軸距達 2765mm,比不少同級标杆車型都更長。如此一來,無論是乘坐空間還是載物空間,都有了更充分的保證。
坐進後排,946mm 的頭部空間、70mm 的膝部空間,即使身高接近 1.8 米的成年男性坐在裏面也能擁有舒适的坐姿。
在較高配車型上,逸達配備了可開啓式全景天窗,後排乘客的視野也會更加開闊。全系标配的後排出風口,在此刻接近 40 度的炎炎夏日中也派上了大用場。
試駕的兩天時間裏,我們在廣佛兩地往返,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車上度過,但坐在車上,吹着空調聽着歌,欣賞着沿途風景,即便是較長時間的通勤也不會感到特别疲勞。
此外,逸達的後備廂容積爲 520-1250L,後排放倒後,後備廂縱深可達 1.9 米,完全能滿足日常載人載物需求。
在購車多以家庭爲單位的中國市場,後排坐人是極大概率會發生在一台家用車的場景。因此,把每一個座位的乘客照顧好,讓他們都能坐得舒服,無疑是一台優秀的家用車的應有之義。在這一點上,逸達的表現令人滿意。
04
搭 1.5T 藍鲸動力,WLTC 油耗不到 6L
當然,逸達也絕不隻是一台 " 面子車 ",在該讓用戶享受到的 " 裏子 " 上,它也絕不含糊。
逸達全系搭載一台藍鲸 NE 1.5T 發動機,最大功率 125kW,峰值扭矩 260Nm,動力比某德系 1.5T 同級車更強一些。配一台 7 擋濕式雙離合,官方 WLTC 百公裏油耗低至 5.99 升。
試駕的兩天時間裏,行駛在往返于廣州和順德之間的路上,經曆了城市擁堵路段,也經過了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得益于逸達能在 1500rpm 的轉速下就能達到最大扭矩,讓這台車的動力反饋更加積極、有力。
在大多數情況下,隻要油門往深踩一點,發動機就能傳來足夠的動力支持,讓人在加速超車時都更有信心,再配合緊緻精準的轉向,整體車身動作完成得也更加果斷幹脆。
駕駛的信心,除了來源于更強的動力,也來自于底盤充足的支撐,無論是在過彎還是行駛在一些坑窪路況,懸挂都能提供足夠的支撐,車輛在彎中不會發生明顯的側傾,經過颠簸路段也能起到一定的過濾效果。
寫在最後:在新能源領域,作爲中國品牌頭部梯隊一員的長安汽車,一直都在積極跟進,從插混的智電 iDD,到目前主推純電的阿維塔,再到覆蓋增程、純電、氫能的深藍,實現了全方位布局。
但盡管近年來加大了電動化技術上的投入,長安依然沒有無視燃油車市場需求,畢竟即使到今年上半年,國内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隻有 30% 不到。而正是在燃油車市場的持續發力,讓長安得以長期保持行業前五的地位。如果逸達的市場表現持續向好,這對于長安汽車來說無疑是在車市的激烈内卷中又多了一份保障和信心。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