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确定中尋找确定。
來源|多知網
整理 |王上
圖片來源 |Pexels
課後三點半 ( 也稱 " 課後 330" ) 可謂是世界性難題,我國在 2021 年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開展課後服務,進而從學校内部到學校外部發生了諸多變化,這導緻涉足其中的企業或是有了更多維的嘗試,或是調整了經營模式。
在我國,課後三點半分爲校外課後托管和校内課後服務兩大領域,其中,校外課後托管存在已經超過 20 年了,校内課後服務也有超過 6 年時間了。從 2017 年起," 課後 " 分化爲校内課後服務 ( 爲校内提供解決方案 ) 和校外課後托管 ( 解決孩子的看管問題 ) 兩個領域,在全國學校全面引入 " 課後服務 " 之後,課後托管依然存在,因爲課後服務進展到下午 5 點左右,很多家長還是沒有辦法按時接孩子。不過,有了課後服務,課後托管的需求發生了變化。
鴻合三點伴 X" 洪偉聊課後 " 舉辦的《課後三點半如何破局系列直播》活動闡述了 " 課後 " 的變革與進展,且預判了未來的發展趨勢。該直播活動從 2022 年 12 月 1 日直播到今年 3 月 6 日一共舉辦了 10 期,行業從業者共 19 位,包括校外課後托管和校内課後服務兩大領域。該直播活動多知網作爲獨家媒體支持。
這 19 位行業從業者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内深紮多年,秋毫之末,視之可察。
以下爲 19 位從業者的核心觀點 ( 多知網整理 ) :
01
" 課後三點半 " 的發展簡史
鴻合科技教育 BG 首席戰略官張洪偉認爲," 課後三點半 " 在中國的發展大緻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17 年之前是小飯桌時期,這個階段誰來去解決課後的問題還沒有一個定性,也沒有主管的部門,可以稱爲草莽時代。
第二個階段,2017 年的 2 月到 2021 年 7 月之前,這個階段可以稱爲 2.0 的階段。教育部在 2017 年 2 月 24 日出台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從那會開始行業就出現了校内課後服務和校外托管機構,雙方共同解決課後 330 的難題。
第三個階段,2021 年 7 月 24 日之後,可以說是 3.0 階段。這個階段的典型的特征是" 以校内課後服務爲主體,以校外托管機構作爲輔助 "雙管齊下來解決課後 330 的問題。
02
課後服務與課後托管相輔相成
在校内課後服務全面鋪開之後,校外課後托管如何發展?二者是怎樣的關系?
在從業者看來,校内課後服務是普适化的,校外課後托管則是個性化的,更精細,更有針對性。
重慶摩天輪教育科技創始人胡仁聰提到,校内作爲主陣地,托管機構做校内課後服務最大的補充,兩者共存。
海利華科集團有課後服務、配餐服務、校車服務、教師培訓 / 派遣等業務,由不同的子公司承擔各個業務。海利華科集團曾在新三闆挂牌,于 2023 年 1 月 3 日起終止股票挂牌。
在海利華科課後服務事業群總經理高博看來,存在即合理。托管與課後服務是否可以融合是未來值得探索的方向,長此以往或許能更好解決三點半難題。
愛晚托聯合創始人許恩認爲,校内校外不沖突,把握政策趨勢和家長需求,還會有很多機會。包括:一是颠覆性轉型,打造特色、做成學校的高效補充;二是招聘老師層次要提高,打造教師素質;三是緊扣家長個性化需求,細緻培養學生能力。
台灣省教育專家陳斯傑有 20 多年的教育行業從業經驗,他提出了 " 精緻服務 " 運營理念,曾任樂思塾運營副總裁。在陳斯傑看來,托管是個民生需求,校内課後服務的完善程度、校外托管機構的差異程度、管理政策的嚴格程度将決定托管行業的發展。
課後服務行業聯盟趙曉林将 " 課後 " 的概念加以延伸,他認爲,校外課後托管可以說是 "5+2+2" 後面的 "2",5 是指一周 5 天,2 是校内課後服務 2 小時,最後的 "2" 一方面指的是校外課後托管,另一方面是素質類的教培機構,這兩大塊需要做個性化、品質化,在大浪淘沙當中,能存留下來的一定是高質量的。
03
校内課後服務有屬地特色
校内課後服務各地發展情況不一,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
張洪偉觀察到,廣東省走在了最前面,是課後服務市場成熟度最高的省份,已經從原來的增量市場逐漸的進入到存量市場,開始比拼産品力、性價比、解決方案的完整度以及服務的質量,已經進入深水區,目前可謂百家争鳴,已經逐漸進入到深耕的關鍵的環節。
" 從市場的前景、市場的寬度和這個廣度來講,廣東之外的市場未來具有更廣闊的空間。内地省份的課後服務方興未艾,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可以說是一個增量市場。" 張洪偉說道。
課後服務行業聯盟創始人趙曉林提到,上海的課後服務,比較人性化、精細化,具有上海城市烙印;江西課後服務市場規模大;而杭州,是數字之城,其學校數字化水平高、人性化管理有技術支撐。
04
課後服務将是上市公司新的成長曲線
在課後服務市場,科大訊飛、鴻合科技以及海利華科集團等上市公司均有布局,例如鴻合科技 2020 年就已經立項課後服務業務。經過近三年的叠代,鴻合科技課後服務産品 " 鴻合三點伴 "2.0+ 現已發展爲 " 平台 + 課程 + 運營 + 師訓 + 硬件 " 五位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
目前," 鴻合三點伴 " 已與全國 24 省 73 市 113 個區縣簽約,覆蓋地區學生總數約 500 萬人,示範學校 700 多所所,爲近百萬學生提供全流程課後服務。目标是在未來 2-3 年内,實現服務地區的學生人數超過 1000 萬人,推動課後服務業務成爲公司新的成長曲線。
鴻合科技 330 項目銷售總經理付翔介紹稱,鴻合科技涉足課後服務是基于對政策的研判,經曆一系列實驗調研,确定的戰略、轉型升級。在他看來,課後服務服務的對象是學生,對應的是家庭,員工可以獲得感染和激勵;此外,課後服務是解決民生難題,是剛需,是一件正确、有價值的事業。
不過,付翔強調,課後服務的本質是普惠公益,非營利。目前," 鴻合三點伴 " 正推進區域統籌項目,立足于四項監管,資金的監管、課程的監管、人員的監管和數據的監管。
在他看來,課後服務要讓家長滿意、學生喜歡、教師認可,在一個普惠公益的底色之下,把還能夠有人都受益,這需要大量的付出的,需要用标準化的流程和方式來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和質量。
05
廣東模式如何做到流水過億?
課後服務廣東是一個發展比較成熟的模式,采用家長付費制。從廣東模式可以看到課後服務領域的發展潛力。
在廣東省廣州市,學校會引入一兩家資源集合托管平台,體育類、藝術類、科技類培訓機構入駐平台,提供籃球、足球、街舞、拉丁舞、口琴、笛子、非遺、編程、人工智能、機器人等課程。學校按需挑選、組合,形成自己的課後服務課程清單。
智慧托管便是這樣的托管平台之一,其團隊規模很小,但流水可觀,從此前一學期 8700 萬流水做到了 1.2 億,而今又到 1.6 億。
智慧托管執行總裁韓玉瑕介紹,在流水裏面,38% 是配餐服務費用,62% 課後服務(其中,40% 課程,包含一二年級線上教學内容,22% 爲其他内容),結合當地區域政策,分析各群體不同需求針對性服務,例如校長需要做成标杆,家長對課程和教學質量的要求等。
06
課後服務未來核心的競争力在哪裏?
對于課後服務未來,各個從業者也給出了預判。
在張洪偉看來,課後服務領域的核心競争力,短期在于渠道,中期在于内容,長期在于服務。
從行業展望上來看,張洪偉認爲,在行業從 0~1 的過程當中,還處于增量市場的階段,會有各種各樣的機構存在。長期看會逐漸向前幾名大型機構靠攏,性價比高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将在行業裏面具有長久的生存空間,未來前三名或者前四名可能會占據 60%~70% 的市場,但不會形成絕對的壟斷。
付翔認爲,第一,課後服務行業會越來越規範,越來越透明,政策會來越來越成熟,未來一定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第二,需要回歸到本質上去,機構應思考如何高效率、高質量地滿足學校的需求,比如,作業的減負增效等。
趙曉林認爲," 區域化的統籌 "+" 一校一案 ",這将是課後服務核心的解決方案。機構需要深入的調研和熟悉學校到底需要什麽,怎麽爲學校的課後服務。
廣東中啓未來 2017 年就進入到了校内課後服務領域,因爲當時廣東省是課後服務的試點城市,随着廣東省逐漸成熟,中啓未來又拓展到貴州省。
中啓未來 CEO、創始人陳巍才提到,課後服務正迎來新标準、高質量、新升級,機構需要從關注安全升級關注課程質量,課程品質、輸出效果都随新課标步伐做提升。
浙江省甯波采用的是家長付費模式,而在杭州、溫州、台州等其他城市,校方提供的課後拓展基本是免費服務,另外部分學校會聘用校外老師,讓學生自主選課,這個過程中幾乎不收費。
在課管中心創始人董永看來,課後服務成爲國家戰略,各地發展并不均衡,需要從業者抓住趨勢,瞄準差異化打造需要做到規範,從三張表格(機構、資質、課程登記表)、兩個要求(成果、測評督導)、五個維度(安全衛生、教學内容、成果、紀律、服務态度)下功夫。
作爲校内課後托管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華耀智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從 2005 年做教育信息化,而後開發出專門針對課後服務的 " 陽光智校 SaaS 系統 ",該系統包含課後服務系統、教育收費系統、校外機構監管系統三大産品。當前,陽光智校業務覆蓋全國北京、黑龍江、山東、河南等 16 個省市,服務數千所學校。
針對課後服務機構,華耀智慧創始人張偉的建議是,要充分幫助校内解決問題,與機構合作,解決學校的具體問題;建立特色,服務産品化,公益課程、擴大宣傳。在張偉看來,做課後服務有門檻,确定自己的優勢;這是長線服務,學校需要與機構共建。
同樣,起源于浙江甯波的課袋管家,最初也是以 " 系統 " 入局。針對課後服務未來的發展,課袋管家丁老師提到幾個關鍵字:規範、提升、做優、創新、落實,五個關鍵詞總結推動課後服務行業向好前景的關鍵要素。
07
校外課後托管個性化需求增加
在校内課後服務全面開展之後,校外課後托管發生了變化。有行業從業者認爲,課後服務與課後托管此消彼長,或許課後托管逐建式微。不過,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2006 年書香源成立,至今 17 年。前面 8 年一直在北京開托管直營校,直到 2014 年隻做了 8 個社區的直營托管中心。2014 年以後,主要在山東、鄭州和石家莊開直營校,從 2014 年到現在發展了 1000 多家的合作校。針對校外課後托管的變化,書香源創始人錢智勇提到,午托總量減少,服務品質要求提高;晚托需求總量減少、服務難度加大;個性化需求增加。
樹人托管創始人吳志鵬從事托管,于 2000 年注冊成立公司,至今已經創業 22 年。樹人托管創始人吳志鵬提到,課後托管整體上并沒有變弱,以樹人托管爲例,這些年包括疫情期間,樹人托管的校區不減反增,且效益比之前更好,信心更強了,此外,加大了直營的力度。
校外課後托管 20 年來根本沒有變,但有一些方式的改變:第一,從零散到規模化,比如樹人托管有 300 多人了;第二,從沒有品牌到有品牌;第三,從簡單的接送、午休、就餐到了個性化的指導,有了更高端的服務。總結而言,托管行業越來越标準化了,專業的打敗了業餘的。
08
更多機構入局課後托管,需要提供差異化服務
不僅沒有變弱,反而有更多機構入局。有一些上市公司也進入了課後托管,比如思考樂等。大機構入局,小機構何去何從?
貝爾安親課後托育于 2013 年創立,采用連鎖加盟模式,至今已經在全國 160 個城市已經建立了 1000 多家課後托育校區。在貝爾安親創始人趙靜芳看來,優秀機構的出現印證了行業合規合法性和利潤回報,進一步堅定了從業者的信心。
河南學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注于 K12 領域的一站式素質教育平台服務商和教育大數據服務提供商,旗下課程之家爲一站式課程管理服務平台,包含學校社團管理 SAAS 系統、校本課管理系統、在線課程平台和課後服務四部分。在課程之家創始人趙兵看來,大機構的影響是正向的,其成熟的經驗和實力将助力行業發展,同時也爲各有所長的小機構帶來更多合作機遇。
深圳校外托管協會王棕毅提到,機構優勢和用戶需求都存在差異化、多樣性的特點,同行各有所長,不會成爲冤家。
09
課後托管有哪些發展趨勢?
今年以來,書香源錢總花 13 天的時間,到了甯夏銀川、陝西西安、陝西渭南和鹹陽這四個城市,走訪了書香源 42 家校區,他認爲課後托管目前 " 需求多、差異大、服務升級 ":
第一,需求非常多,比如陝西某縣,有一所 5000 人的小學,周邊的托管機構有一百多家,而校區的學員人數越來越多,以前一個校區托管人數在 50-60 人之間,現在 70% 所校區的人數在 100 人以上。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現象,在縣城裏的托管機構有很多全托學生,因爲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現在他們周一至周五晚上會在托管機構住宿,現在托管機構的責任越來越大。
第二,因爲校外課後托管依托于各地的政策,因此,托管時間也是 " 一校一策 "。比如北京小學有午餐,那麽就不需要在托管機構吃午餐,但其他地方就需要,不過現在有午餐的地方有所增多了,那麽托管機構也要随之調整。此外,還有放學時間,各地的差異非常大。這些都會影響托管機構的業務模型,因此,托管機構不同校區之間也是千差萬别。
第三,服務方面在不斷升級,比如接送學生、吃飯、睡覺等生活服務的方面越來越豐富,吃飯都要六菜一湯了。
吳志鵬提到,校外課後托管的趨勢第一是差異化,百花齊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二,品牌化依然在持續,現在行業越來越高層次化了,大機構也在入局了。
10
課後托管大有可爲?
張洪偉認爲,從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托管行業不會是一個大生意,很難成規模,不過,小而美的機構在未來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對此,吳志鵬并不完全贊同。
吳志鵬提到,這 20 年來,校外課後托管的比拼是全方位的,其中最關鍵的一是口碑,二是點位,然後是品控能力、營銷能力、信息化程度、教研。" 我不認爲,這個行業很小,我認爲還是能做強做大。課後托管門檻低,但是做好并不容易。總體來說,這個領域其實大有可爲,現在才剛剛開始。"吳志鵬說道。
作業不凡成立于 2018 年,創始團隊爲三個清華同學。作業不凡以學習過程管理爲理念、以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技術爲核心、以智能晚輔系統爲載體,賦能教培和托管機構。在作業不凡創始人王慶元看來,隻有小機構,沒有小行業。找到技術優勢的落地場景,市場呈現剛需,高知同行攜手使服務質量升級,今天的小機構,可能就是明天的大機構、成爲大行業。
溫州市盛才學生課後托管有限公司自 2011 年創辦,當前已經有 60 餘家校區。盛才課後創始人倪豐盛認爲,伴随雙職工父母、年輕父母的普遍趨勢,存在課後服務後仍需托管的剛需,所以課後托管領域不會消失。
那麽,課後托管機構未來如何提升自身實力?吳志鵬認爲,托管屬于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消費者觀念随時代越來越高,托管要 " 長得漂亮、說的漂亮、幹得漂亮 " 缺一不可才能适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