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鲸财經記者 張靜倫 何天驕
近年來,随着 " 國潮熱 " 的出現,北冰洋、大窯、冰峰等國貨老汽水品牌也随之卷土重來。
回望中國飲料賽道史,随着 1982 年國家把飲料納入 " 國家計劃管理産品 ",北京北冰洋、沈陽八王寺、武漢二廠、天津山海關、青島崂山、武漢濱江、重慶天府可樂、廣州亞洲等汽水風靡一時;1983 年," 八大汽水廠 " 銷量占全國總産量的 42%;1984 年," 中國魔水 " 健力寶在洛杉矶奧運會後一炮走紅。
然而,90 年代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下簡稱 " 兩樂 ")兩大國際汽水巨頭先後進入中國市場。面對外資企業的強力沖擊和整合浪潮,國産汽水市場也迎來了巨大的轉折和改變。曾幾何時,北冰洋與百事可樂合資後慘遭雪藏;武漢二廠在被可口可樂收購後被迫停産;天府可樂在與百事可樂合資後逐步停産,甚至一度傳出破産的消息 ……
随着這些昔日低調許久的本土汽水品牌紛紛翻紅,大有欲叫闆 " 可樂雙雄 " 之勢,很多人不禁提出疑問,爲何仍沒有一家本土汽水品牌上市?
本土汽水品牌強勢翻紅
近兩年 " 大汽水,喝大窯 " 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可謂深入人心,2022 年初,大窯官宣吳京爲代言人,當天沖上微博熱搜榜。今年春節前,大窯再次官宣與吳京續約,借住賀歲檔電影投放檔期,在一二線城市的各大影城進行了再度曝光。今年 6 月,吳京攜手大窯,以 " 大汽水,喝大窯 " 的廣告宣傳語強勢登陸央視、地鐵、電影院、高鐵、機場等廣告位,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迅速蹿紅。在此之前,國産汽水品牌幾乎沒有過一線大牌演員的代言。
除了大窯,北冰洋也正借力國潮強勢回歸。近兩年,北冰洋先後亮相湖南衛視和 CCTV-2 美食節目,與流量明星合作,強化産品在年輕人心中的國潮新形象;還開了一家冰飲店,憑借老字号名頭和可愛的北極熊形象,成爲新一代網紅打卡勝地。
據美團今年 6 月發布的數據,今年以來,山海關、八王寺、二廠汽水、北冰洋、亞洲汽水、崂山汽水、天府可樂、正廣和等國産八大汽水的即時零售銷量同比增長 35.6%。其中,冰峰增長 61.5%,亞洲汽水增長 59.4%,北冰洋增長 37.3%,崂山汽水增長 47.3%。
對于老牌汽水翻紅的原因,CIC 灼識咨詢合夥人朱悅對藍鲸财經記者分析稱,以大窯爲例,大窯汽水迅速翻紅主要憑借了品牌在産品、渠道及營銷三方面的同時發力。首先,大窯汽水打破了市場對玻璃瓶汽水容量的認知,率先推出了 520 毫升和 550 毫升的大容量玻璃瓶,而售價和很多品牌 240 毫升玻璃瓶裝一緻,從而形成了價格優勢以及開創了新的品類标杆,成功吸引了衆多消費者的注意力,提升了消費者飲用産品時的滿足感。
其次,大窯汽水采取了渠道終端化的策略,把重點放在了線下餐飲門店的布局,并通過較高的渠道利潤空間增強了品牌對經銷商的吸引力,加快了市場的覆蓋,驅動了品牌規模的增長。
在營銷上,大窯汽水采用了 " 大汽水,喝大窯 " 醒目的品牌口号,并通過和知名影星代言以及加大廣告投入力度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讓品牌更加快速地進入了消費者心智。
對于爲何能夠在競争激烈的汽水市場殺出重圍,大窯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羅雲提到很重要的一點:" 我們沒有錯誤地去估計自己能力和認知的邊際。我們就發現在 2014 年做全國化那個時間節點,流通渠道的江湖格局已基本确認了,都是國際化的競争對手,我們覺得在裏面沒有空間,然後包括毛利空間、周轉率都不是一個所謂的國民飲品,能夠再有機會去分一杯羹的。但是我們當時看到在餐飲渠道還是有一絲縫隙,那爲什麽會有這個縫隙呢?其實并不是國際這些巨頭不去做,是他們看不起,也看不上,餐飲渠道做的都是髒活、累活和苦活。所以大家現在可能知道一個數據,我們在全國有百萬家終端,但這百萬家終端都是我們的營銷人員,我們的經銷商,我們經銷商的團隊,一家一家店去開店鋪市陳列,拉動促銷,跟所有的終端店主交朋友,幫他們送快遞、擦玻璃、帶孩子,甚至幫他們去招攬生意、做促銷。"
爲何還沒有一家上市?
2022 年,冰峰和北冰洋先後提交了上市申請,但過程并不順利,至今仍沒有一家國産汽水品牌成功挂牌上市。
據業内人士對藍鲸财經記者分析稱,一方面老牌汽水市場競争還很激烈,翻紅這兩年還在行業洗牌過程中,另一方面,各大品牌地域性較強,隻能在某個區域占有一席之地,整體銷售規模依舊較小。最後,兩樂市場統治地位太強,依舊占據八成以上市場份額,其他品牌雖然有本土化、國潮等優勢加持,目前依舊很難抗衡,所在的市場規模還比較小。
朱丹蓬也指出,當前汽水市場仍然以外資品牌爲主,國産汽水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短期難以體現,這是資本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汽水這一品類,其發展注定需要規模化,沒有規模化必将慢慢消失。而國産汽水老品牌的整體體量較小,利潤低。國産汽水老品牌的産業鏈不夠完整,基地距離市場太遠,運營成本高難度大,難以實現全國化和規模效應。
大窯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羅雲就向藍鲸财經記者感歎,雖然國内碳酸飲料市場規模近千億,但直到現在 85% 以上的份額都是在 " 兩樂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手裏,而且兩樂不管是從品牌力、渠道力還有經營能力,都是我們未來學習的方向,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其實也給我們一些機會,所以我們的機會就是在餐飲渠道。
而對于大窯至今爲何沒有上市,羅雲表示:" 現在飲品跟資本市場走得比較近,尤其前兩年資本很火熱的時候,像奈雪的茶、蜜雪冰城,還有茶百道等都跟資本有很深入的合作。但我覺得資本的運作,包括未來與資本市場的嫁接,它應該是結果,而不是目的。就如果哪一個企業它是奔着做資本運作而去做的,而忽略了企業最真實、最本質、最重要的經營的事項,那麽資本運作就是挂了牌也不會結果太好。其實我們這兩年最主要的還是要把自己的經營、信息化體系、渠道、産品力做深耕。"
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家本土汽水品牌做到上市,但從未來增長看,随着本土汽水市場擴大,行業整合洗牌加速,一批品牌會逐漸湧現,做大做強直至上市。
千億市場前景廣闊,機遇與挑戰并存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給出的數據,預計未來碳酸飲料市場規模将以 8.58% 的速度增長,到 2027 年,我國碳酸飲料市場規模将達到 1622 億元。由此可見,随着市場的複蘇以及消費者對碳酸飲料的需求越來越多樣,我國碳酸飲料市場潛力巨大。想要搶占這一藍海市場,就需要及早布局。
羅雲也指出:"2022 年中國軟飲料市場的存量有 6200 億,國内所有快消飲料品牌的年複合增長率在 5%~7%,匹配下來軟飲料每年可以有 300 億的增量市場空間。"
一些汽水品牌市場區域化、産業鏈不完整的狀況也在不斷改變,作爲内蒙古老牌飲品的代表,大窯汽水在過去幾十年裏一直屬于地域性品牌。但随着飲料行業大發展,不甘于偏安一隅的大窯開始規劃供應鏈體系、投建生産基地、邁向全國市場。官網信息顯示,大窯在全國擁有十大生産基地,爲布局全國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過,面對巨大的市場增量,本土汽水品牌要拿下仍有諸多挑戰。
CIC 灼識咨詢總監李鋒對藍鲸财經記者表示,對于飲料産品,包裝已經逐漸成爲消費者選擇産品的重要因素,設計特色外包裝配合新産品上市将進一步吸引消費者。針對銷售區域過于集中,老牌汽水企業需要積極拓展新區域,充分利用品牌價值,并與當地經銷商及分銷商建立緊密合作,實現生活綜超、便利店、無人機櫃等多業态覆蓋。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藍鲸記者表示,當前國産老汽水通過主打情懷牌,獲得了較好發展,但情懷牌并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除了情懷,品牌力、産品力、性價比等也需要跟上。
李建對藍鲸财經記者分析稱,北冰洋、武漢二廠等老牌汽水作爲典型的區域品牌,經過多年發展,在當地實現一定規模消費群體積累,但其發展同樣面臨産品單一、銷售區域集中等問題。針對産品單一,企業需要注重産品創新,充分了解不同地區、不同類型消費者喜好,開發多線産品以契合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在線下渠道建設過程中,企業需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借助大數據等平台,不斷對資源配置進行優化,并爲生産和渠道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及時做出營銷策略調整。企業還需積極利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創新線上推廣方式,促使消費者可以切實參與到活動中,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于品牌的接受度,推動企業線上銷售規模不斷增長。随着 90 後、00 後逐漸成爲消費主力,以及其對 " 國潮 " 概念的追捧,對促進老牌汽水行業的發展起到支撐作用。老牌汽水基于自身的品牌價值乃至曆史文化積澱,通過積極推進産品創新及品牌、渠道多維度建設,有望實現市場銷售規模進一步擴大。
朱丹蓬預判,未來三年仍将是汽水市場紅利期。在一衆競争者中,能否在深耕現有市場的前提之下做出打動消費者的創新産品,這是決定國産汽水競争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