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9 日,韓國濟州航空 7C2216 航班在韓國務安機場降落時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事故,導緻 179 人遇難。這起事故令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務安這座人口不足 10 萬的小城市,而韓國首家廉價航空公司濟州航空也開始進入人們視野。
進入 21 世紀以來,随着航空市場競争的加劇,韓國湧現出一批低成本航空公司,以滿足短途和經濟型旅行需求。2005 年成立的濟州航空,是韓國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專注于國内及東南亞航線。
濟州航空成立之後,2007 年釜山航空成立,主要運營從釜山出發的國内和國際航線。除此之外,韓國還有真航空、德威航空等低成本航空公司。
此次濟州航空務安空難後,也有人對低成本航空公司高頻次經營模式提出了 質疑。
濟州航空:工作量翻倍,檢修機械師人數銳減
據此次目擊者稱,飛機疑似被鳥撞到,導緻右機翼發動機爆炸并起火冒煙,不過濟州航空的運作模式此前也備受指摘。
實際上,此前就曾有濟州航空公司的檢修機械師在社交平台抱怨,他們在濟州航空的日常工作時間嚴重超過了負荷,經常在夜間工作 13-14 個小時,工作量是其他航空公司的 1.5 倍之多,機械師們在嚴重缺少休息時間的情況下檢修飛機,工作的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另外據《首爾經濟新聞》在 12 月 30 日的報道,濟州航空在近四年裏,檢修機械師人數減少了 73 名,在疫情結束後航班量猛增的情況下也沒有及時補充人力。一些濟州航空已離職或在職的工作人員也曾在非公開場合警告,技師們的過度疲勞作業有很大的安全風險。
雖然我們還不能把此作爲這次空難的直接原因來看待,但至少可以說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運作模式存在着一些安全漏洞。韓瑞大學航空學教授崔延哲(音譯)介紹稱:" 特别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福利和薪資條件相對較差,因此很難招募到滿足乘客需求快速增長的人力。" 崔延哲繼續說道:" 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的航空機械師缺口以及由此導緻的人力短缺是全球航空業正在面臨的問題,對于低成本航空公司來說,在經營過程中确保安全也非常重要。"
不過,也不能以偏概全,總體來看,在激烈的内卷中,以上廉價航空公司不斷提升了經營水平,還通過區域覆蓋,爲韓國民衆提供了多樣化的航線選擇和便捷的旅行體驗。
對于此次空難對濟州航空公司造成的影響,目前尚未有官方的量化評估數據,但帶來的整合不可避免。
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的合并:重塑韓國航空業格局
實際上,即便沒有此次的空難,韓國主流航空公司的整合也正在加速,大型航空公司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也面臨随之而來的合并。
2024 年 12 月 3 日,大韓航空收購韓亞航空的申請通過了美國方面的批準,有人會問,爲什麽韓國航空公司的收購需要美國來批準?因爲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都是大型國際航空公司,擁有衆多全球航線。如果這兩家進行合并,就會涉及到行業壟斷的問題,可能導緻某些國際航線的競争減少,影響服務質量和機票價格等。
因此,除非是相關航空公司主動放棄航線,否則不僅是美國,其他相關國家都有權對這樣的并購進行審查。此前,中國、日本、歐盟都已經批準了這個申請,美國方面的批準也代表着持續近四年的收購過程将正式完成。
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完成合并,标志着韓國航空業邁向新的階段。新的發展階段,大韓航空計劃将旗下的真航空與韓亞航空的兩家低成本子公司,釜山航空和首爾航空進行合并,統一以真航空品牌進行運營,屆時真航空也将成爲更強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機隊規模将顯著擴大,航線網絡也将擴展至更多國際與國内航點,并在東北亞低成本航空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雖然這次合并是由韓亞航空自身的經營不善導緻,但無論是韓國政府還是大韓航空有此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其背後,是有着提升韓國航空業全球競争力的考量。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擁有一億人口以上的國家才有兩家或更多載旗航空公司,比如 1.2 億人口的日本有日本航空和全日空。韓國作爲 5000 萬人口的中型人口國家,在 30 多年時間裏保持雙航空公司實屬不易。在經曆疫情,全球航空市場面臨諸多不确定性的環境下,通過合并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減少市場内耗,進一步增強國際競争力。
合并後的大韓航空,也将一躍上升到亞洲霸主地位,成爲全球航空市場的重要力量。 如果僅以機隊規模作比較,合并前的大韓航空機隊規模已經超過了國泰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在合并後甚至可以與航空界的霸主阿聯酋航空旗鼓相當。 此項雙赢的策略,也會讓韓國在全球航空市場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從國内市場到國際舞台:韓國航空業的發展曆程與全球地位
實際上,在一般人的刻闆印象中,韓國航空業實力與其國土面積成正比,在國際舞台上不值得一提。但實際上,韓國是與中國的開通航班數量最多的國家。作爲中國的鄰國,韓國的民用航空業高度發達,其發展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中後期,屬于後起之秀。
韓國的航空業雖然整體規模比不上中國,但得益于韓國的外向型經濟,航空産業發展迅速且高度集中。自 1969 年大韓航空成立以來,韓國的航空市場逐漸擴大。大韓航空最初由韓國政府創立,由于在上世紀 80 年代經營不善和事故頻發,後來被韓進集團收購并私有化。同時,韓國政府希望通過競争改善航空市場服務質量,提升韓國航空業的整體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國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并邀請錦湖集團于 1988 年創立了韓亞航空,形成兩強競争格局。
顯然,韓國政府的這一策略是成功的。韓亞航空的加入不僅打破了市場壟斷,也促使兩家航空公司在競争中共同成長。航線增多,服務變好,這兩家韓國的航空公司在進入 21 世紀後常年入選世界最佳航空公司名錄,獲得五星級航空公司等殊榮,成爲亞洲乃至全球領先的航空公司。韓國民航業的聲譽從此開始得到世界認可。
目前,韓國共有 11 家航空公司,在國際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是最有代表性的兩家企業。
仁川國際機場作爲亞洲的重要航空樞紐,由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兩大航空巨頭牽頭,國際航線遍布全球五大洲,覆蓋超過 45 個國家和 120 多個城市。常年以來,都是中國旅客前往北美地區的重要轉機機場,比起從北京上海等地直飛美國或加拿大,在仁川機場轉機不僅價格便宜很多,仁川機場的便捷和優質服務也使中轉旅客感受到順暢的旅行體驗。
比起其他亞洲樞紐機場,仁川機場的區位條件不及伊斯坦布爾或香港,也不像迪拜擁有低廉的油價優勢。因此仁川機場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深思和參考。
高密度的機場與航班:韓國空中交通網絡的關鍵節點
韓國的民用機場數量之多,會讓人感到驚訝。目前,韓國擁有 15 個民航機場,分别是仁川國際機場、金浦國際機場、釜山金海國際機場、濟州國際機場、大邱國際機場、清州國際機場、務安國際機場、襄陽國際機場、光州機場、蔚山機場、麗水機場、浦項機場、群山機場、泗川機場和原州機場。在國土面積僅約 10 萬平方公裏、人口約 5000 萬的背景下,這樣的機場規模顯得尤爲密集。與之對比,中國浙江省面積接近 10 萬平方公裏,人口約 5700 萬,隻擁有 6 座民用機場,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韓國航空業的成熟度。其中,發生這次空難的務安國際機場所在的全羅南道務安郡,人口僅 10 萬人,算上周邊服務的地區約爲 190 萬人。雖然規模較小,但近年來也得到了發展,逐步開通了一些國際航班,連接東南亞及日本部分城市。
中韓航線的快速崛起:建立起兩國空中橋梁
1992 年中韓建交後,雙邊民航合作逐漸起步。當時僅有少量航班連接北京與漢城,這些航班由大韓航空與中國國航運營。随着貿易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航線數量和頻率迅速增加。直至今日,中韓之間的航線數量已超過 60 條,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中國主要城市,以及首爾、釜山、大邱和濟州等韓國主要城市。其中,北京至首爾、上海至首爾的航線是最爲繁忙的國際航線之一,每天往返航班頻繁。中韓之間的航線數量持續增長,爲兩國人民的往來和交流搭建了重要的空中橋梁。
韓國人酷愛旅遊,中韓航線也深入到中國的熱門旅遊城市。例如,張家界、桂林等地。張家界作爲著名的自然風景區,每年吸引大量韓國遊客,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定期開通往返首爾和濟州島的航班。這也是網絡上大家笑稱 " 張家界到處都是韓國人 " 的真實寫照。
值得一提的是,濟州島航線近年來逐漸成爲中國遊客的熱門選擇。韓國政府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簽政策,大量中國遊客前往濟州島觀光,除了一線城市外,許多二三線城市也陸續開通了直飛濟州島航線,滿足不同地區旅客的出行需求。這些航線不僅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也加深了中韓兩國的文化和經濟交流。
中韓是搬不走的緊鄰,也是分不開的合作夥伴。據統計,2019 年往返中韓兩國的航班每周超過 1200 架次,就算到了疫情後的今天,中韓線路也是恢複得最早最快的國際航線,沒有之一。近期,中國宣布對韓國實行短期免簽政策,使得韓國人利用周末前往上海等地旅遊逐漸成爲一種潮流。同時,有消息稱,作爲對中方開放免簽的回應,韓國正在考慮對中國的團體遊客實行免簽政策,進一步促進兩國人員往來。這些政策的推出無疑将進一步推動雙邊旅遊市場的繁榮,拉動航線的持續增長。
結束語:從韓國航空看全球航空合作與發展
韓國的航空業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競争中展現出強大的活力與韌性。不過韓國航空界對未來的雄心遠不止于此,他們的航空版圖将進一步擴大。
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四期擴建工程于近日順利完工,這一工程的竣工标志着仁川機場即将邁入全球三大超級樞紐行列。四期擴建工程自 2017 年啓動,總投資達 4.8 萬億韓元。項目内容包括擴建第二航站樓、新建第四跑道以及 75 個停機坪。此次擴建使仁川機場的旅客年接待能力由目前的 7700 萬人次增加至 1.06 億人次,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航空樞紐中的重要地位。除仁川機場外,韓國政府還計劃建設濟州新機場。
韓國航空業的快速發展爲全球航空市場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無論是在機場建設、航空公司運營,還是航線布局方面,韓國航空業展現出的務實與創新精神都值得我們關注。
當然,在發展航空業的同時,安全問題始終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務安空難也爲行業敲響了警鍾。這起事故提醒人們,航空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飛行員培訓、設備維護、應急管理、機場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持續改進。隻有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确保航空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