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婦女節,我們想分享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的故事。她叫喬伊 · 亞當森("Joy" Adamson),她養大了一頭小獅子并放歸野外,這是世界上第一隻成功野放并繁殖的母獅子。
喬伊 · 亞當森和她的小獅子愛爾莎。她的原名是 Friederike Victoria,Joy 是第二任丈夫給她起的昵稱,亞當森是第三任丈夫的姓氏|《生而自由》
我們就是她的 " 獅群 "
喬伊 · 亞當森出生于 1910 年,她在維也納長大,擁有音樂學位,還學習了雕塑和醫學。爲了躲避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 年,她前往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肯尼亞,并從此愛上了非洲,留在那裏生活。
1944 年,她在遊獵時認識了喬治 · 亞當森,和他結了婚。喬治是東非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高級監察官,平常的工作是阻止偷獵,并防止野生動物騷擾周邊居民。
一天,喬治在巡查時被一頭母獅襲擊。出于自保,他開槍殺死了母獅,卻發現母獅身上乳汁豐沛——喬治這才意識到,母獅的攻擊行爲可能隻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幼崽。果然,他在岩石縫裏找到了 3 隻僅兩三天大的小獅子,把它們帶回了家。
喬伊和七周大的 3 隻小獅子 | 《生而自由》
就這樣,小獅子成了家中的新成員,喬伊用牛奶混合魚肝油、葡萄糖、骨粉和鹽喂給它們。老大和老二更強壯,被起名爲 " 大個子 "(Big One)和 " 魯斯提卡 " (Lustica);最小的獅子名叫 " 愛爾莎 "(Elsa),體型最弱小卻最愛冒險。
小獅子們逐漸長大,開始了獨屬于貓科動物的遊戲。它們把防潮布當成獵物一樣拖來拖去;對喬伊潛行跟蹤,從背後撲到她身上,喬伊則會假裝沒看見,讓小獅子得逞,哄它們開心;它們還熱衷爬香蕉樹,卻常常爬得太高不敢下來,等着喬伊去救它們。
小獅子試圖開門 | 《生而自由》
但喬伊意識到,他們沒法照顧 3 隻飛速長大的獅子。小獅子們 6 個月大時,她把老大和老二送去了荷蘭的動物園,留下了愛爾莎——因爲她是最小的孩子,在野外最容易被母親放棄,喬伊最憐愛她,而愛爾莎也最依賴喬伊。
留下的愛爾莎,成爲了喬伊夫婦最親密的家人。每天晚上,愛爾莎都會抱着喬伊的脖子睡覺,白天則會和喬治一起出門狩獵。喬伊連出門遠行都不會落下愛爾莎,允許她趴在最喜歡的越野車頂上——但車的頂棚顯然不是爲獅子設計的,喬伊夫婦特地另裝支架,避免車頂被愛爾莎壓垮。
愛爾莎趴在她的專屬座位上乘車旅行 | 《生而自由》
愛爾莎絕不允許其他動物或陌生人碰自己的食物,卻非常樂意讓喬伊拿着自己的獵物。愛爾莎跟着喬治出去釣魚時,還會把魚叼回來放在喬治的床上,表示把這個獵物分給喬治。喬伊後來在《生而自由》一書中寫道:"我們就是她的‘獅群’,她和我們分享一切。"
用盡所有愛的力量離開她
然而,人類始終不是愛爾莎的獅群。
愛爾莎發情後,經常跑到野外夜不歸宿。喬伊想,是時候讓她回到大自然中去了。但她面臨着兩個問題:第一,和人類一起長大的愛爾莎,能融入野外的獅群嗎?第二,愛爾莎天天吃着她準備好的碎肉,到了野外,她能不能獵食動物養活自己呢?
愛爾莎喜歡大海,跟人類親近,沒人知道她能不能回到野外 | 《生而自由》
喬伊決定,先試着讓愛爾莎交朋友。
一次野外旅行時,喬伊看到了一隻年輕的公獅子,就鼓勵愛爾莎上去和對方交流,希望能 " 相親 " 成功。愛爾莎發出了低低的嗚嗚聲,但完全不敢從車頂上下來。于是,喬伊和丈夫拖來了一些獵物,想讓愛爾莎作爲見面禮和公獅子分享,讓公獅子對她産生好感。他們還偷偷避開了,讓獅子們獨處。
可惜,他們回去時,那裏沒有公獅子也沒有獵物,隻有心碎地等待着他們的愛爾莎——在愛爾莎眼裏,喬伊夫婦才是她最親密的夥伴。
愛爾莎和喬伊同睡一張床 | 《生而自由》
那愛爾莎能不能捕獵養活自己呢?喬伊試探性地把愛爾莎留在野外 2 天,希望饑餓可以激發她的捕食天性,但幾次嘗試都失敗了。
每次喬伊夫婦去接愛爾莎時,都隻能看到這頭小獅子饑腸辘辘地在原地守着。愛爾莎一等到他們就跳上車撒嬌,大快朵頤人類帶來的食物,還會吮吸喬伊的大拇指,确認他們一切都好。愛爾莎似乎從未意識到自己是被故意 " 遺棄 " 在野外的,這讓喬伊心疼得幾乎打算放棄野外計劃。
愛爾莎在緊張的時候,會吮吸喬伊的大拇指 | 《生而自由》
喬伊隻好先教愛爾莎捕獵,他們先鼓勵愛爾莎跟蹤和襲擊獵物,然後在恰當的時刻用槍殺死獵物,将愛爾莎和獵物留在野外。這是要讓愛爾莎學會保衛獵物——白天防秃鹫,晚上防鬣狗,還要防止其他獅子趁虛而入,對野外的獅子來說,這項技能和捕獵同等重要。
每次将愛爾莎留在野外 " 逼 " 她成長,對喬伊來說也是一次抓心撓肝的曆練。她像個對孩子牽腸挂肚的母親,整夜睡不好,怕愛爾莎餓肚子,還怕她被牛群、象群甚至其他獅子攻擊。
愛爾莎小時候拖防潮布,長大了用一樣的姿勢拖獵物|《生而自由》
好在這些訓練都有了回報,愛爾莎學會了捕獵,也越來越适應野外的生活。終于到了最終分别的時刻,那一天,愛爾莎和平常一樣輕車熟路地跳上越野車頂,以爲這是一次普通的野外旅行。望着渾然不覺的愛爾莎,喬伊寫道:
愛爾莎是這裏的一部分。她屬于大自然,不屬于人類。我們是 " 人 ",我們愛她,她也已經學會了愛我們。她會忘記今天早上之前熟悉的一切嗎?當她餓了的時候會去獵食嗎?還是會深信不疑地等我們回來,因爲到目前爲止我們從未讓她失望過?
我吻了她一下,向她保證我的愛,讓她有安全感,但這是背叛的吻嗎?她怎麽知道現在我要用盡所有愛的力量離開她,讓她回歸自然——讓她學習獨自生活,直到她找到自己的獅群——她真正的獅群?
第一隻成功放歸野外的母獅
經過幾個月的逐步野化,愛爾莎終于在大自然中過上了野生母獅的生活。
在忙碌的工作間隙,喬伊每過 3 周就會去野外看望愛爾莎。他們每次都會看到一隻又肥又健康的獅子,顯然她在野外過得不錯,不再需要依靠人類了。喬治寫道:"她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一頭野生的獅子了。"
唯一和野生獅子不同的是,愛爾莎對喬伊夫婦的感情依舊熱烈。聽到他們發射的信号彈,她就會在幾個小時内趕來營地和他們相聚,喵喵叫着蹭喬伊的膝蓋,把尖利的爪子縮起來,然後用 130 多公斤的身體把喬伊拱翻在地,和她友好地玩鬧。短暫的會面後,愛爾莎會回到野外,繼續她的自由生活。
愛爾莎和喬伊夫婦|《生而自由》
愛爾莎沒有融入某個特定的獅群,但在野外找到了伴侶——一頭年輕的公獅子。愛爾莎生下了 3 個孩子,被喬伊起名爲 Jespah、Gopa 和 Little Elsa。愛爾莎帶孩子時,喬伊夫婦盡量避免靠得太近,隻遠遠地給它們拍照。就這樣,愛爾莎成爲了第一隻被人類撫養長大後成功放歸野外的母獅,也是第一隻放歸後生下幼崽的獅子。
愛爾莎回到野外,對全世界的動物保護工作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裏程碑。在這之前,人們一直認爲被人類馴養長大的動物沒法學會捕獵,也無法被野外的同類族群接受,因此隻能一輩子生活在動物園裏。但愛爾莎的經曆,讓珍稀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和野外放歸成爲可能,這種做法開始在世界各地實施,到今天已經相當普遍。
愛爾莎帶着她的三個孩子 Jespah、Gopa 和 Little Elsa | fatheroflions
令人惋惜的是,1961 年,愛爾莎因爲感染巴貝斯蟲病去世,死時隻有 5 歲。埋葬她後,喬治在她的墓碑上開了 20 槍,希望愛爾莎的伴侶能聽到槍聲後不要靠近。
愛爾莎去世後,她的孩子們開始攻擊附近農民的牲畜。喬伊夫婦擔心它們被殺害,将它們送往了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最後,他們失去了這幾隻小獅子的音訊。
艾爾莎的孩子 Jespah,他最友善和信任人類,會像媽媽一樣坐在越野車上,但他最終很可能被人類殺害 | fatheroflions
動物生而自由
把愛爾莎養大,并把她放歸自然,隻是喬伊動物保護工作的開始。
愛爾莎獨自生活後,喬伊開始寫下她和愛爾莎的故事。她的第一本書《生而自由》引起全球轟動,被翻譯成了 35 種語言。這個故事還被拍成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其中《生而自由》的同名電影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
喬伊和艾爾莎的故事總共被寫成了 3 本書,分别是《生而自由》(Born Free)、《自由生活》(Living Free)和《永遠自由》(Forever Free);《生而自由》出版了中文版
人類學家德斯蒙德 · 莫裏斯(Desmond Morris)認爲,喬伊的書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對動物的态度。
喬伊用寫書的收入作爲建立動物保護區的資金,并資助了幾個動物保護組織;她還是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和愛爾莎野生動物協會(Elsa Wild Animal Appeal)的創始人。受到她的影響,《生而自由》同名電視劇的主演弗吉尼亞 · 麥克納和丈夫比爾 · 特拉弗斯建立了生而自由基金會,也一生緻力于動物保護工作。
從左到右:弗吉尼亞 · 麥克納(Virginia McKenna),喬治 · 亞當森,比爾 · 特拉弗斯(Bill Travers),喬伊 · 亞當森;弗吉尼亞和比爾在電視劇中扮演了喬伊和喬治夫婦 | fatheroflions
盡管享譽國際,喬伊依然選擇留在非洲,在最艱苦的環境中繼續她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在她的争取下,幾十隻原本将被送進動物園的獅子得以在野外生活。她的動物放歸試驗也仍在繼續——她領養了原本作爲寵物飼養的獵豹皮芭(Pippa),将她撫養長大并成功放歸到野外,再一次證明被圈養長大的動物也能适應野外生活。她和皮芭的故事也被寫成了書,再次震撼了世界。
喬伊和獵豹皮芭 | Safari center
1980 年 1 月 3 日,助手在保護區中發現了喬伊的屍體,原本再過半個月,喬伊就将迎來 70 歲生日。最初人們都以爲喬伊是被獅子咬死的,但警方的屍檢發現,她身上的傷口很尖銳,而且沒有血迹——這不是動物造成的,更可能是被人用利器所傷。
最終被捉拿歸案的兇手,是喬伊的前雇員,他出于私人恩怨殺死了她。兇手在案發時還未成年,因此逃脫了死刑,在内羅畢監獄被判無期徒刑。
喬伊畫的愛爾莎|Joy Adamson / The National Museums Kenya
遵照喬伊的遺囑,她的骨灰被分成兩半,一半撒在愛爾莎墓中,另一半撒在皮芭墓中,從此她将永遠和她們相伴。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喬伊夫婦一生都與看似危險的野生動物爲伴,最終卻都死于人類的手中—— 1989 年,喬治被偷獵者殺死,當時他正在解救一名遭到盜獵者襲擊的遊客。
雖然生命猝然結束,喬伊寫的書和創立的組織,卻依然延續着她的理念,每年都讓數以萬計的動物重新回到它們真正的家園。從 1960 年代到今天,無數緻力于反對動物表演、讓動物回到栖息地的動物保護工作者們,都堅信着這句話:
動物生而自由。
愛爾莎的墓|fatheroflions
參考文獻
[ 1 ] 《生而自由 : 野生母獅愛爾莎傳奇》作者 : 喬伊 · 亞當森;譯者 : 張雪蘭。
[ 2 ] https://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Joy_Adamson
[ 3 ] https://www.safari-center.com/life-of-joy-adamson-in-kenya/
[ 4 ] https://www.nytimes.com/1989/08/22/world/george-adamson-lions-protector-is-shot-dead-by-bandits-in-kenya.html
[ 5 ] https://www.fatheroflions.org/ElsasCubs_JespahGopaLittleElsa.html
[ 6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y_Adamson
作者:貓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