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精準扶貧小額信貸的先驅,格萊珉銀行已經創立40多年,這個起源于孟加拉國的鄉村銀行,從誕生之日就宣稱隻為窮人服務,颠覆了我們對商業銀行、金融信貸的認知和實踐。
一直被質疑,一直在突破,格萊珉銀行是如何突破不可能,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效益最好、運作最成功的小額貸款金融機構?
在當下浮躁的商業社會環境裡,我們的決策邏輯到底是什麼?
如何構建社會資本,賦能用戶自我持續發展?
格萊珉的戰略和破局,對中國普惠金融、社區運營有什麼啟發?
"這是一個可盈利并且可複制的商業奇迹,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研究、思考并且遷移。"
混沌創新領教、北京小數點科技聯合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前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管理咨詢部副總監李傑老師做客混沌學園,立足自身多年銀行業從業經驗,為大家拆解格萊珉銀行成功的底層邏輯。
本直播系「一思維創新商業案例TALK」第13期,基于混沌核心理論"一"思維,解構企業發展,洞悉商業範式。
直播的回放在混沌App,進入"研值商城"即可兌換聽課權限!
直播嘉賓|李傑混沌創新領教、北京小數點科技聯合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
2006年,也就是聯合國提出普惠金融的第二年,孟加拉國金融企業家、格萊珉銀行創始人兼行長尤努斯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該獎項唯一一次頒發給企業家,因為尤努斯經營了一家不同尋常的企業。
格萊珉銀行被定義為窮人銀行。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創造了一種針對窮人的無抵押信貸模式。
正如格萊珉的宣傳,BankFor Unbanked,就是它專門去找那些沒有辦法從銀行得到貸款的客戶,将他們變成格萊珉銀行的會員。
在傳統的認知裡,哪些人在銀行無法得到貸款?可能是一些比較窮困的老百姓,或者是沒有收入、沒有工作的人,甚至還有可能是有違法記錄的人。
這些人為什麼可以在格萊珉得到貸款呢?是格萊珉的利息很高嗎?格萊珉有什麼辦法能保證這些人可以按時還貸?更重要的是,格萊珉如何去看待這些人?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我相信,正是因為格萊珉做到了這一點,它才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格萊珉的原體雛形誕生于1974年,作為創始人的尤努斯教授,在美國博士畢業後回到國内大學經濟學系教書,很快他發現這些學科很難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即改變窮人的生活。
于是尤努斯教授就到周圍村子進行鄉村田野實驗,通過調研發現:窮人無法獲得金融機構貸款,隻能去借利息極高的高利貸。尤努斯教授就考慮,是否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去做一些事情,于是他向本應借高利貸的42個村民提供了27美元借款。出乎意料的是,這些錢全部收了回來,并且在約定的期限之内。這也形成了格萊珉的初原體。
1976年,尤努斯教授發起了"格萊珉銀行項目",啟動針對農村地區貧困的男女老少提供銀行信貸服務,幫助窮人實現自我雇傭,并創建格萊珉信貸機制。
1983年,尤努斯教授拿到了銀行牌照,"格萊珉銀行項目"獨立成為"格萊珉銀行",并順利通過國家專項治理條例,成為獨立正式經營的銀行。尤努斯教授也在2004年被沃頓商學院評選為"25年來最有影響力商業人物"和2012年财富雜志"12名最偉大企業家"。
截至今年,格萊珉恰好成立40周年,它已經進入全球42個國家,擁有2568個分支,2萬餘雇員,2.54億會員,累計放款350億美元,其中女性成員貸款占比近90%。最神奇的是,格萊珉的還款率達到了97%。
還有一個很特别的地方,格萊珉銀行不僅努力減輕其借款人成員的貧困,而且還确保他們的後代不掉隊。為借款成員的子女提供教育貸款、新創業貸款和獎學金。近年來,格萊珉更是專門面向乞丐群體推出了無息貸款的服務,既不需要抵押,也沒有利息,這項業務已經覆蓋了2萬人。
很多人認為格萊珉似乎在從事公益活動,那它是如何實現盈利的?格萊珉的借款金額、還款率、淨利潤率等各項數據都表現良好,2019年格萊珉淨利潤約達3.6億人民币,它又是如何做到的?一個起源于窮困國家的商業模式,如何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成功落地?
接下來,我們用混沌的"一"思維工具進行深度分析。
1,好客戶vs壞客戶,窮人為什麼永遠貸不到款?
時至今日,傳統的銀行信貸模式依然會導緻一個結果,即越有錢越能得到更多貸款,沒錢的反而無法得到貸款。而格萊珉颠覆了世界對窮人貸款所有的傳統認知和實踐,它甚至将貸款發放給了乞丐。讨論這一問題,就必須回到銀行的貸款評估體系裡。
銀行的信貸評估體系是通過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來完成貸款審批,這就意味着你的收入越穩定、收入能力越好,你的還款能力越強。
如果你有抵押物、比如房産或者其他資産,或者有擔保人,這些條件都會增加銀行對借款人還款意願的從還款能力及意願上給予更積極的評分與評價。這是信貸體系裡面相對通行的信用評價方式。
假如借款人沒有相對穩定的收入,缺乏銀行認定的合理抵押物,也沒有有能力的擔保人,在傳統的銀行的信貸評估方法中,通常該借款人可能難以成為被銀行進行授信的借款人。
收入能力較高的人和大企業的各類信息,包括金融信息通常是溢出的,金融機構很容易獲得他們的資産情況、收支狀況、曆年的金融記錄等信用信息,由此做出清晰準确的信用評估和判斷。
相反,窮人和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是離散的、模糊的,遠離了金融體系的記錄體系。傳統金融機構很難甄别和判斷他們信用情況,隻能以更高的利率去填平系統風險。而高額利率增加了受貸人的風險,使得這一群體的信用基礎更為脆弱。
于是就導緻了一個我們不太願意看到的結果,在傳統金融體的信用評估機制下,相對低收入群體,收入能力高的人和大企業通常能得到更高的信用評價和銀行授信;沒有錢且信息匮乏的人通常很難得到相同條件的貸款,甚至無法被銀行授信。
在設計格萊珉銀行制度的時候,尤努斯教授說要看清傳統銀行的方式,然後反其道而行之。
他提出,"他們給富人錢,我給窮人錢;他們專門在城市裡面工作,我們就在農村裡面;他們專門去找企業家做客戶,我們就是去找最窮的人;傳統銀行說你要抵押,我們說不用抵押,我們就靠信任"。
尤努斯何以敢做出颠覆行業共識的變革?
回歸格萊珉的本質探索,在創始人尤努斯眼裡,小微金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激發了人類的創業潛能,人類都具有創業的潛能,但卻無法發揮,因為缺乏金融以及社群的支持。金融應該幫助窮人改善他們的生活,這是他對金融價值的看法。
尤努斯堅信,金融應該激發人類的潛能,而不是變為商業機構,變成盈利的工具。所以他打破了銀行的隐含假設,重新定義了"信用",重新定義了"好客戶"和"壞客戶"。
格萊珉銀行選擇了和傳統銀行相反的方式,去幫助那些走投無路的人。
企業業務的選擇是對底層價值觀、組織使命願景的折射,所有格萊珉式的項目都堅持一個共同的信貸信念和假設:窮人如果通過小額信貸獲得從事創收活動的機會,他們絕對有能力為自己、為家庭創造收入,擺脫貧困。這樣使得窮人能夠通過自己的獨創力和勤奮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
格萊珉改變了對窮人信用的定義,它認為"窮人不光有守信用,還有還款能力"。
基于此,格萊珉銀行與傳統金融業務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對于同樣一群人,他們的信用評價帶來了完全相反的結果,信用壁壘是窮人在銀行信貸的終點,但是在格萊珉信貸的起點。
但是,貧窮是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之一,光有信念和敢于相信肯定是不夠的,如何讓這個假設實現?格萊珉為何如此與衆不同?它是如何構建能力,實現商業化運營的?
2,理解窮人困境,格萊珉的模式創新
格萊珉的成功,依賴于進行設計的運營方法和運營運作體系,該方法和體系受到了嚴格的管理和約束。支撐格萊珉的信仰是理解窮人的困境,并堅信她們有能力通過自己的技能擺脫貧困。
通過分析格萊珉銀行的貸款體系,格萊珉擊穿了幾個模塊——窮人信貸作業模式、借款人賦能模式以及社群組織模式,重新構建了針對窮人的信貸模式。具體表現為:
第一,關于窮人的信貸作業模式,傳統銀行和格萊珉的獲客方式完全相反:傳統銀行要求職員都要到辦公室上班,而對窮人來說,辦公室讓他們畏懼,格萊珉銀行認為,真正窮人是沒有勇氣到銀行來的,相反,應該是銀行到民衆中去,銀行職員的工作不是坐辦公室,而是與民衆融為一體,出去找需要幫助的窮人。
第二,格萊珉銀行選擇了農村的婦女。
第三,格萊珉銀行從小額貸款開始,并且對還貸方式進行了重大調整和創新。傳統銀行通常額度更大,按月還款,到期還本付息;格萊珉銀行是超小額貸款,整借零還,按周還貸。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授信方式的創新:傳統銀行需要有收入能力或抵押物擔保人;格萊珉銀行貸款的對象是最窮的人,尤其是無法從銀行貸到款的人,并且無需抵押、無需擔保。
第五,組織機制創新,格萊珉要求貸款人按照格萊珉要求組建五人小組,通過五人小組會議組織開展培訓考核、每周會議等相關事項。所有格萊珉式項目堅信,巧妙、有紀律和有效率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組織機構是自身的責任,這樣它們才能夠更廣泛、可持續地為更多低收入家庭提供小額信貸服務。
看似簡單、可複制的方法,為什麼很多傳統銀行沒有學習成功,成為第二個"格萊珉"呢?如果我們由表及裡來看格萊珉實際的業務操作流程,你會發現它并不簡單。
格萊珉的信貸流程可以分為六個步驟:
第一步,叫小社群,即五人小組模式,一個有夢想的貸款人想要完成貸款業務,首先要去找到另外互相信任的四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同時這四個人都要去完成貸款業務,否則無法進入下一步。
第二步,叫培訓,培訓大概5-7天,小組成員一起學習了解貸款、儲蓄、信用建設等等。但是來貸款的婦女文化程度不高,真的可以聽得懂麼?這就是格萊珉在整個流程設計中非常巧妙的一點,它不光講産品,還會在其中嵌入很多紀律要求和觀察者要求等機制,讓五個人在培訓期間形成小組意識。
第三步,叫小額貸款,會員完成培訓後即可獲得小額貸款,以此來開辦或者建立小企業,從而增加收入。格萊珉五人小組由小組長發起,貸款發放後會進入到貸後管理階段,貸款機構會看這個小組經營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經營主體跑路,發現逾期情況及時幹預,這恰恰是格萊珉真正的社群服務。
第四步,叫每周學堂,五人小組不但要還款還要去開會,同時還要建立社交網絡和協同機制、分享機制、溝通機制、探讨機制,繼續教育,互幫互助以周為單位進行還款。
第五步,叫成功女性,有了這些工具,女性可以增加收入,建立信用記錄,并在她們的社區創造就業機會。
第六步,叫持續支持,女士們繼續參加該計劃并獲得更多貸款,以投資于她們的小企業。同時,這樣的行為還可以鼓勵更多膽怯的人、沒有地位、沒有錢的人等等,加入到格萊珉的信貸體系中。
基于資金、儲蓄、信用和商務訓練四大支柱,格萊珉把社會資本和社群資本應用到了極緻,對借貸人提供了有效對抗貧窮的方法。
尤努斯教授說過,"我們發現創建小群體(小組)是我們運作成功的關鍵:格萊珉貸款不單單是現金,它成了一張借款人進入自我發現、自我探索之門的入場券。借款人開始探索她的潛力,發現她内心深處的創造力。"
1,五人小組機制:"生-智-心"的賦能
格萊珉最大的一個破局點,就是"小組機制"。
格萊珉的操作手冊中,主要内容都在針對小組運營機制進行規範性描述:
第一,一個小組必須包括五個自主選擇和意向相投的同性會員。自主選擇意味着小組會員而不是員工能夠選擇誰加入到小組裡來。
第二,小組會員加入項目時應來自貧困家庭。
第三,小組會員需要居住在同一個社區,有相似的年齡、社會經濟和教育背景。
第四,小組内不能夠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會員來自同一個家庭。近親也不應該在同一個小組裡。
第五,小組會員應該互相認識,相互信任。
第六,一個小組應該有一個組長和一個秘書,都由小組民主選舉産生。形成小組後自行選擇組長,組長定期輪換,但需小組民主投票選定,格萊珉不做幹預。
第七,小組會員必須經曆最少5天的連線培訓,并通過小組認證測試,隻有這樣才能被指定的高層員工認可。
第八,小組會員必須在18歲以上,每個人都能夠各署自己的名字。
第九,小組共同債務,小組成員有強烈義務幫助組内每周還款出現困難的成員,強調團結一緻共渡難關,但沒有代償責任。
第十,小組會議嚴格規定座位順序,每次位置不變。
第十一,小組會議遲到将影響個人小組評價與小組評價。
格萊珉小組為何如此重要?小組機制傳遞了什麼?
第一,自建小組要嚴格考驗,充分授權,強調集體出謀劃策,集思廣益。
第二, 強化家庭,強調健康習慣,嚴格紀律,持續學習,培養才能給予責任,互幫互助。
第三,建立守時性與⼯作習慣,塑造⾏為模式,給予認可,樹立信念。
格萊珉運營指南中闡述到,"窮困人群缺少資金和組織,他們在社會中孤立生存,幾乎沒有朋友和近親,然而和貧困鬥争并不容易;她們需要資金、智慧、聯盟、勇氣、紀律和組織的支持。沒有這些支持就不可能扶貧。
在此基礎上,五人小組滿足了社群的需求,隻要窮人聯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五人小組,他們就有了共享好壞經曆,問題和挑戰的機會,他們可以交換信息和經營經驗,探索賺錢的想法和方法,這是小組共同利益所在。當一個會員拖欠貸款,整個小組可能會面臨困難。在形成小組前,每個會員(借款人)是一個個體,小組讓會員變成了中心整個大社群的一部分,當一個會員碰到困難,往往同一個中心的30到40人都會前來伸出援手。"
大家在這裡可以感受到一個強烈的字眼,社群或者叫社會資本的積極力量。社群是一群有相互關系的人形成的網絡,其中人和人要産生交叉的關系和深入的情感鍊接,才能稱之為社群。
比起相互承擔信貸逾期或壞賬的聯保機制,格萊珉的五人小組并不進行聯保,而且要複雜的多。格萊珉用運營的方式,為窮人構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過去從來沒有人關注的的社會網絡。它将個體和社會建立鍊接,從而完成了窮人和社會的鍊接,獲得集體的力量。
随着開會過程中的每一次交流、互幫互助,集體榮譽及其責任的建立,組織力會越來越強,這是格萊珉非常重要的一個底層邏輯。
我們将格萊珉的會員賦能方式進行梳理,發現其主要在生、智、心三個層面賦能借款人脫貧。
第一層是生,即生存貸款。
第二層是智,即經營能力。在會員遇到發展難題時,大家可以提出意見或者進行贊助,幫助渡過難關。
第三層是心,即心之信念。格萊珉的意義不僅在于窮人可以獲得一些貸款,他們是拿到了一張可以創造自己的門票,這個門票就是心之信念。窮人最缺的恰恰就是信念。
完成"扶貧+扶智+扶志",擊穿窮人銀行的信貸模式,這也是格萊珉成功的秘密所在。
格萊珉為借款人提供了哪些東西?它跟其他銀行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當五人小組成立後,隻要貸款的金額和理由符合格萊珉的貸款原則,不是很離譜,格萊珉一般都會通過。當格萊珉為小組賦予權力、榮辱觀、智慧和信念的時候,也為窮人賦予了連接社會的能力和方式方法。
格萊珉做了跟其他銀行一樣的業務,就是提供給借款人銀行信貸資本。但更重要的一點,也恰恰是格萊珉自身非常核心的能力差距,就是給借款人提供了更重要、更長期甚至改變一生的社群資本。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講,我們把銀行的信貸資本叫财務賬戶,社群資本則可以看作是一種心理賬戶,一種非常潛意識的能量級賬戶。
當傳統的銀行隻關注信貸風險和回報的時候,或者說關注效率和财務收益的時候,格萊珉關注的是更底層的東西,即如何讓窮人能夠得到貸款,或者說如何讓窮人貸款後實現脫貧,兩者有着本質的區别。
就像尤努斯教授提出的,"為借款人注入生命力量,喚起他們的能量和信心"。從這個邏輯上來講,大家會發現格萊珉與傳統銀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2,如何進化?格萊珉的"變"與"不變"
曆經40多年發展,格萊珉在過程中也進行了調整。1998年孟加拉特大洪災發生後,貸款的老百姓無法還款,格萊珉遭遇還款信貸危機,至此,格萊珉進行了改造升級。格萊珉是如何實現進化的?
第一,将經營模式改造得更為靈活,更貼近窮人的需求,最終形成了第二代格萊珉銀行的新業務模式。
第二,開放儲蓄。面向更多人進行存款業務。
第三,開始分行經營考核。用更加科學的商業管理模式,對體系進行調整。
第四,進行利率調整。
第五,加入保險、養老金等業務。包括借款人孩子的教育貸款等。
此外,格萊珉又強化了很多細則,推動系統與機制升級,促進管理與效能提升,比如絕不起訴無法償還借款的借款人,這種保護借款人的行為,在其他信用機構中幾乎是不存在的。比如産品更加豐富,努力實現系統升級,更好的服務窮人;比如引入貸款保險機制,抵禦系統性風險,等等。
如果把格萊珉的第一階段稱為"傳統模式",通過信貸的投放、培訓選拔、會議機制開展,擊穿模式;那第二階段就可以稱為格萊珉的"通用模式",從過去關注窮人發展到關注窮人的家庭,通過擊穿效率,實現從面到更細的點的全面賦能。
在格萊珉發展的下個階段,可能會是格萊珉銀行的輸出模式,更好地去推動全世界銀行和金融機構落地格萊珉的理念和機制。
無論發展的體系如何變化,大家對格萊珉組織、價值以及能力的理解都是沒有變化的。對此,尤努斯教授在創立格萊珉的時候考慮得很清楚,"格萊珉就是要為窮人構建屬于窮人的社會網絡"。為窮人提供金融和社群服務,賦能窮人脫貧,始終是格萊珉不變的初心。
整個發展曆程,格萊珉都觸動了兩大人類底層需求。第一點,通過馬斯洛需求模型分析,格萊珉發放的貸款可以滿足階段性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都屬于社群資本。格萊珉通過五人小組、培訓和授權等運營機制,從下到上擊穿了這些需求,給借款人更多的心智支持和滋養呵護。
第二點,社群資本。格萊珉通過組織極大化激發了每一個個體,每個個體又進入團隊集體迸發更大的力量,力量不斷地形成正循環。這種組織力量甚至可以改變國家的生活狀态,這也是格萊珉能獲取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所在。
3,隐性價值:社群資本的運用
格萊珉銀行模式的五人小組每周見面會為什麼是可取的?原因是還款頻率和社會交往能創造積極的社會資本和信任,這是格萊珉一個非常重要的隐性的價值。
尤努斯教授也在講,"社群資本是人類成功的主要動力",對社會資本的理解和運用,會對個人和群體産生重大影響。
社群資本是會員之間的密切關系,格萊珉銀行通過"社群資本"保證還款率在97%以上,貸款通過群體向成員發放,并且群體由五名成員組成,大家有權決定是否允許新成員進入其群體,以及是否批準其中一名成員的新貸款。每個群體成員都有動力仔細評估拟議的貸款,因為其貸款取決于群體所有成員的償還和表現。群體是貸款審批的過濾器。同時,群體又提供支持和同伴壓力,以确保貸款發放後獲得償還。
這就是格萊珉銀行成功的底層邏輯,創建将成員團結在一起并确保回報的"社群資本"。
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美國政治學協會主席羅伯特·帕特南提出,"社群資本的好處主要表現為,社區的社會規範和網絡,有助于保證人們的行為與集體期望的相一緻,在一個關系緊密,成員穩定,并交互頻繁的社區,人們相互認識因此能夠互相監督;同時,社會資本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日常的商業和社會交往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并且有着活躍聯系并且相互信任的人們,會變得更加寬容,更少憤怒,這是一種對社會及他人非常有益的人格特征;同時,信息與資源交互更加高效,更容易抓住機會或抵抗威脅。對生理與精神,包括經濟繁榮帶來積極影響。"
格萊珉的"社群資本"形成,大緻可以歸納為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個要素是(社群)個體。通過相互推薦形成小組,保證背景相似、認知相近、圈層相同的人進入小組,共性越多,越保證建立彼此高度鍊接且同頻同圈層的社群。通過培訓與面試,識别并篩選掉改變人生意願不強,對規則秩序執行不夠的人,以及其他不符合窮人标準的申請人。
第二個要素是組織結構與機制流程。格萊珉更像一個去中心化的組織,通過設計科學且嚴密的操作流程與系統運營機制,以及不同的崗位職責與SOP,不斷為社群的構建和強化進行監督、引導、支持賦能,時刻培養借款人的各項能力。
第三個要素是組織心智與文化。不斷為社區注入信念與規則,培養成員的使命感和主人公責任意識,共建一個同頻共振,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激勵、相互點燃的社群。尤努斯講到,"從中心成立之初,組織就必須努力發展其意義與使命感,如果中心力量薄弱,必然會面臨很多困難。組織必須在成員之間建立一種集體責任和集體認知的文化,成員們應将中心視為‘自己的’,關心它并幫助它發展。"
這樣的格萊珉銀行,既像一個能夠賦予借貸人愛、關心和安全感的大家庭,又像是教我們知識、價值觀、方式方法的學校,還像一個機制規則極度嚴謹高效的軍隊。
本質上來看,格萊珉銀行是對局部社會體系的改造,是對人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從而改變窮人命運。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普惠金融是一種"輸血"的過程,今天格萊珉啟發我們其實"造血"是更重要的,輸血是一瞬間的、短平快的事情,是可以效率最大化的,但造血是需要陪伴的,也是最大的成本。
混沌領教李傑:高戰先生,您認為格萊珉最大的特點、最大的與衆不同之處在哪裡?
格萊珉中國總裁高戰:格萊珉模式最與衆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如何幫助弱勢女性創設"社群資本"的獨特的運營系統。格萊珉模式就像是一個高明的"社群架構師",它的服務對象是最底層的人尤其是貧困女性,甚至包含乞丐這樣的最弱勢的群體,他們常常表現為沒有自信和勇氣,社群(朋友圈)網絡脆弱。
格萊珉模式為最底層的窮人提供服務,它的做法表面上看實在太簡單了——隻要鼓勵一個處于弱勢的女性去尋找到她所熟悉的另外四個女性組成一個五人小組,然後經過幾天的培訓,經過考試(口試)合格就可以得到貸款。小組成員不用抵押和相互聯保,各做各的小生意,以後隻要準時參加每周一次的"中心會議"(6-10個小組構成一個中心)即可,所有的發放貸款和還款、儲蓄都要在每周一次的"中心會議"上公開進行,沒有私下的客戶和員工的一對一交易。
混沌領教李傑:為什麼要選女性作為格萊珉銀行的客戶?
格萊珉中國總裁高戰:格萊珉模式的核心是"創設社群",女性更容易形成小社群(閨蜜圈)。當然尤努斯教授有他獨特的解釋——在格萊珉銀行,我們很快發現,在現實世界中,不應該簡單地把男人、女性和孩子歸結為"勞動力",而應該視為能力和需求有差異的人。在觀察借款人的行為後很快發現,貸款給貧困母親所獲得的收益比借款給男人的收益要大。男人掙錢後,更傾向于自己消費,而母親掙錢後,會使整個家庭,尤其是孩子受益。因此,向母親貸款能夠産生連鎖效應,給整個家庭甚至整個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格萊珉銀行的經驗首先發現了母親,随後注意到孩子——并不是出于情感或者道德意識,而是合理的社會經濟考慮。如果要緩解或消除貧困,下一代必須是我們的重點,我們應該除掉他們身上貧困的烙印,幫助他們樹立人應有的尊嚴和對未來的希望。因此,任何針對孩子的計劃不應該簡單地視為一個"人道主義"或者"慈善"項目,實際上,這應該被當成優先發展項目,絲毫不亞于(我甚至認為高于)修建機場、工廠或者高速公路。
混沌領教李傑:在格萊珉模式落地中國的時候,有何種感觸?
格萊珉中國總裁高戰:我在江蘇農村我的老家村裡的首次實驗給我帶來巨大的驚喜,格萊珉模式是尤努斯教授基于對窮人的理解和實驗形成的,具有普适性,完全适合在中國開展。事實上,格萊珉模式早已在衆多國家包含美國、澳大利亞這樣的發達國家,也一樣獲得了成功。目前格萊珉中國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的項目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項目正在進行适應性創新,我相信很快能得到大的發展。
格萊珉銀行創始人尤努斯教授說過,當世界上的窮人都可以在銀行得到金融服務的時候,或許我們的使命就該結束了。
當我們講使命願景的時候,如果組織的使命願景越宏大,越高維,假設用一個打引号的詞,叫"越高越虛",在落地時候,越要虛事實做,我們拿格萊珉為例。格萊珉緻力于幫助窮人,這個使命是非常宏大的,但是它通過産品創新、流程創新、機制創新、社群創新,将自身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通過每一次會議傳達了下去,這就是虛事實做的能力。
在當下浮躁的商業社會環境裡,我們的決策邏輯到底是什麼?我們要建立什麼樣的組織?建立什麼樣的商業生态?當我今天站在一個商業主義功利、短期投入産出比視角的時候,感覺這件事做起來很難,因為它不符合投資産出比,同樣的時間精力去做一筆信用貸款,可以覆蓋更多的客戶,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從長期主義視角看,商業正确還是倫理正确?我相信,在不同層面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能夠去自洽。但也正因為我們站在不同層面,選擇了站位的不同視角、不同使命、不同願景,就會産生不同的組織形态,不同的"一"帶領我們去了不同的地方,可能近、可能遠,可能高、可能低。
格萊珉用40多年的時間和經驗,在做一件實實在在的、難做而正确的事情。很多人質疑格萊珉的商業模式,認為它是在做我們不可理解的事情。當我們想當然的去從表象關注效率的時候,不要忘了它做這件事情的本身原因是什麼,它其實并不是為了做而做,它是要去觸達更底層的陪伴、更底層的培養、更底層的學習、更底層的教育、更底層紀律的傳遞、更底層規則的傳遞,以及更多的交互融入到社群以後的社群價值。
泰戈爾曾經說過,"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尤努斯教授和格萊珉就像一隻鳥,它在唱歌給黑暗中看不到希望的窮人,給他們注入信念,讓他們感到光明。同樣,把這句話送給所有的夥伴,讓我們每個人都發現美好信念,讓我們的信念可以在黑暗之際仍然幫助我們看到光明,唱出我們自己最美妙的歌。
掃碼下方二維碼,回顧精彩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