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出站就被驚豔了的寶藏地鐵口 " 話題沖上熱搜。其實南京也有這麽一個地鐵站,一出站仿佛走進一幅春意盎然的水彩畫。這,便是地鐵三号線上元門站。
△ 上元門地鐵站
上元門站的出口正是幕府山所在的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今天的幕府山,林深木秀,色彩斑斓,道路兩旁花團錦簇,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誰能想到,這裏曾是一片荒蕪的礦區,生态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這裏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侯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當時附近的人都知道一句順口溜 "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而現在,侯文說自己就像是在景區裏工作。
上元門,南京明城牆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門之一,位于幕府山西側。曾經的上元門雖已不複存在,但上元門地區的發展從未止步。
△ 上元門
生态環境破壞嚴重,一到中午大小石子亂飛
一提到上元門的過去,今年 72 歲的劉學美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剛搬來的時候,這裏馬路坑坑窪窪的,路上跑的全是貨車。車子呼啦啦開過去,人走在路上一身灰。" 劉學美是 1999 年搬來上元門地區的,這裏曾經的灰頭土臉和現在的綠水青山,她都看在眼裏。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幕府山
提到上元門,不得不提幕府山。幕府山蘊藏着豐富的岩層,是很多采礦企業的選址地。很多年來,這裏的人們見得最多的就是來來往往的大貨車。糟糕的環境,讓南京城裏的人不願意來,也不敢來。
但還是有人來了。2003 年 6 月,劉懷銀因爲拆遷,從四平路搬到了上元門。他對上元門倒不陌生,有親戚在上元門工作,他時不時會走親戚。談起采石場關停前的環境,劉懷銀還有點後怕," 以前采石場每天一到中午 11 點半就放炮,大小石子被炸得亂飛,附近的居民一到那個時候就不敢出門。" 劉懷銀搬來的時候,情況已經好多了。
除了石礦開采帶來的巨大噪音和對生态環境的破壞,上元門複雜的路況甚至威脅到在附近工作、生活的人的生命安全。劉學美回憶說,2003 年這裏曾發生過一次特大交通事故,一輛滿載陶制瓦片的卡車途經此處時突然失控,造成多人死傷。
" 那時想去城裏一趟,要麽騎自行車,不會騎車的隻能靠兩條腿,當時隻有一班 15 路公交。" 劉懷銀說。
不僅公交車少,而且還堵。2008 年起,在城裏工作的楊先生曾在上元門父母的家住過 3 年," 我在新街口上班,每天早上進城的路總是堵得很厲害。" 楊先生在上元門生活的那段時間,幕府山經過初步整治,已經走上生态發展的道路,但他對上元門的印象仍不太好。" 每到冬天,北風一吹,空氣中就彌漫着一股化工的味道。天天聞着這種氣味,感覺很壓抑。"
△ 五馬渡
礦山變景區,私家車、電動車數量變多
現在的上元門是什麽樣的?" 肯定是越變越好了。" 受訪者幾乎都這麽說。
" 你現在讓我住到鼓樓,我倒不一定願意,因爲這裏真的很方便。學校、菜場,一條街上什麽都有。" 劉學美說。
劉懷銀也說:" 現在配套設施跟上了,交通也方便多了。以前騎自行車到上元門,一路上磕磕絆絆的,現在坐公交有 1 路、2 路、117 路、95 路、69 路,再加上地鐵,四通八達的。"
劉學美說剛搬到現在的小區,看不到一輛車,現在小區裏停滿了電動車和私家車,想停車都沒地方停。" 公交車多起來後,沒以前擠了。" 劉學美說。
△花團錦簇,春意盎然的五馬渡
幕府山複綠是促成上元門變化最大的因素。現在到了上元門,肯定忍不住想多做幾次深呼吸。楊先生的父母仍住在上元門,如今他帶着孩子去爺爺奶奶家明顯感受到,貨車少了,環境美了,人氣旺了,曾經自己 " 讨厭 " 的上元門變得惹人喜愛。
這些都離不開環境綜合整治的功勞。自 1998 年起,幕府山先後關停 9 家采石場、4 個垃圾場。2007 年,又組織開展幕燕濱江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對濱江不符合長江生态保護要求的建築、工地等進行拆遷,修建了永濟大道景觀道路,俨然成了南京代表性的風景名勝區。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幕府山
幕燕濱江風貌區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由于幕府山山體破壞嚴重,栽植複綠不得不采用多種形式。" 以輪胎織網法爲例,在近 60 度的山坡上,工人們用鋤頭一點點開鑿,将 6 萬多隻廢舊汽車輪胎編織成一張‘橡膠網’,覆蓋在裸露的山體上,再将 6000 立方土填入‘橡膠網’中,爲灌木提供了紮根生長的空間。"
幕府山的生态複綠不僅改變了周圍居民的生态環境,也爲南京主城區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從前 " 晴天一身灰 ", 如今是 " 在景區裏上班 "
從地鐵上元門站出來,有一個重要的設施,它肩負着爲城北部分地區市政供水的重要責任,這便是上元門水廠。
△ 上元門水廠
1990 年,侯文被分配到上元門水廠,他坦言對水廠的最初印象與想象中的有不少差距。" 那時候來廠裏報到,才走到中央北路就大失所望,越走越發現這裏的路根本不能叫路。水廠布局老舊,自動化程度也不高,和自己想象中的模樣大相徑庭。"
劉璐和侯文一樣,都是水廠目前資曆最老的一批員工,她說那時候這裏除了幕府山,其他地方連個植物都看不到。地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坑,交通條件非常糟糕。" 來這裏上班都不敢穿得太漂亮,大晴天隻要稍微走走就一身灰,更别說雨天濺一身泥了。"
二十多年前,南京主城大氣中有三分之一的粉塵來自幕府山,成爲影響城市大氣環境的一大公害。"2018 年我們開工建設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實現了從‘合格水’到‘優質水’的轉變。" 水廠管理人員劉振東告訴記者。水廠在變,水廠周邊的面貌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上元門往上元門水廠方向
現在的上元門水廠已經成爲 " 花園式水廠 ",廠裏不僅種了大量綠植,廠房也重新改擴建,變得整齊劃一。水廠附近的交通也便利了,出門就有公交站和地鐵站。" 我們現在就像在景區裏工作,不僅廠裏的環境好了,對面的幕府山也複綠了,山水城林在這裏相得益彰,如詩如畫。" 侯文和劉璐感慨地說。
上元門的故事仍在被繼續書寫。濱江 " 九大城市客廳 " 之一的上元門城市客廳正在建設中,可以預見南京濱江岸線将再添一座打卡地标建築。北接南京北站、南連南京站的南京上元門過江通道也将于年底開工,未來将成爲南京樞紐實現其規劃功能的重要過江基礎設施。
現代快報 + 記者 龍秋利 / 文 吉星 / 攝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