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閉幕,四季度的彈藥終于到位了,也拉開了中國經濟反擊的沖鋒号。
本次會議通過了 1 萬億的中央國債增發,也通過了地方 2.7 萬億的新增地方債提前下達。
從四個角度看一下這次經濟的沖鋒号。
一、萬億特别國債。
按照年初的财政與孫,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236740 億元,增長 5.2%,而實際今年前三季度的僅支出 171231 億元,同比僅增長 3.5%。
原本今年的财政預算就故意留到了四季度,讓四季度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同比增幅爲 10%。
此次萬億特别國債要求 5000 億花在今年的四季度,意味着四季度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同比增幅将爆漲至 18.3%,中國将迎來一個跟今年風格完全不同的四季度。
二、2.7 萬億地方債。
哪怕是全球疫情大流行的 2021 年,歐米克隆大爆發的 2022 年,中央提前下達的專項再限額都不足上一年的 50%,隻有疫情爆發之初的 2020 年,才将提前額度升至 60%。
時隔兩年,中央将 2023 年提前下達的專項債限額再次提升至 60%,也就是 2.7 萬億(一般債 0.43 億元、專項債 2.28 萬億元),标志着中國将再次以疫情爆發之初的财政力度來刺激經濟。
三、4% 的債務上限。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政府赤字率一般設置爲 3%,
中國曆來也是将赤字率控制在 3% 以内,即使 2020 年疫情爆發,也隻是按照 3.6% 安排。
本次萬億國債将 2023 年的全國财政赤字率從 3% 一次性逼近到 4%,超越了疫情的 2020 年,标志着中國本次是鐵了心的要刺激經濟了。
甚至不排除,明年也将把赤字率的上限從 3% 繼續調高至 4%。
四、四季度 3.2 萬億債務總額。
本次萬億特别國債中有 5 千億将在今年四季度使用,疊加 24 年的地方債 60% 提前下達,共計 2.7 萬億。
這意味着本輪會議爲四季度帶來了 3.2 萬億的新增資金,使得中國政府将在今年的四季度,瞬間成爲了全球最富裕的 " 地主老财 "。
而伴随本次全國人代會将着債務上限的打開,中國進口和出口的市場也在同步打開。
就在本次大會的期間,中國最主要的資源進口國,澳大利亞宣布,結束了對達爾文港項目安全審查,并稱與中方世貿争端案達成共識,總理阿爾巴尼斯将于 11 月 4 日至 7 日訪問中國。
這意味着,澳洲豐富的煤炭鐵礦石,将成爲中國新一輪基建的燃料,跟剛剛來訪一帶一路的新興資源國,一起競争中國的超級訂單。
搞定了原材料,自然還要爲強勁的中國制造開拓市場。
伴随着今天兩個國委的官宣,中國的對外戰略進入了新階段,外交部和财政部也官宣了兩個重磅的消息。
10 月 24 日,中美經濟工作組以視頻方式舉行第一次會議。雙方就兩國及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雙邊經濟關系、合作應對全球挑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溝通。
10 月 24 日,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宣布: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将于 10 月 26 日至 28 日訪問美國。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就像以色列大軍集結後,遲遲未能進軍加沙,背後是美國的國會遲遲未能批款,中國今年以來經濟與就業壓力驟增,也是因爲人大并沒有給予地方政府疫情期間那樣充裕的彈藥。
如今,随着人代會将 3.2 萬億的新增資金批複于四季度,中國的經濟刺激行動的帷幕也正式拉開。
中澳的會晤,爲中國的經濟刺激行動提供廉價的原材料,中美的會晤,爲中國的經濟刺激行動提供廣闊的市場。
國家将原材料和市場的問題先後解決,接下來就交給市場和全球最具競争能力的中國企業。
伴随着被特朗普打破的全球貿易循環被修複,政府調集資源全力刺激,國内的各項經濟數據也将迎來一波強勢的反彈,我巍巍中華也将在接下來一片昏暗的全球經濟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