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異觀财經,作者 | 鬼神前鬼
近日,網約車兩巨頭 Uber 和 Lyft 先後公布了 2023 年第三季度财務業績報告。Uber 和 Lyft 雖說都是網約車出行的巨頭,但是目前兩者之間的戰略大不同,那麽,Uber 和 Lyft 誰的估值更有想象力呢?
接下來我們對兩家公司關鍵财務指标進行對比來看看。
營收方面:Uber 營收規模遠超 Lyft,三季度 Uber 營收同比增速創 2021 年來最低漲幅;Uber 營收不及市場預期,Lyft 營收超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Uber 第三季度營收 92.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4%,不及市場預期的 95.3 億美元。需要提醒注意的是,Uber 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創下 2021 年以來最低漲幅。
Lyft 第三季度營收 11.6 億美元,同比增長 9.9%,超出分析師平均預期的 11.4 億美元。
從營收規模來看,Uber 三季度營收規模是 Lyft 的 8 倍之多。二者營收規模相差如此懸殊,主要是因爲二者的營收結構、以及戰略定位大不同。
Uber 是一家全球化發展的公司,業務地區覆蓋北美、拉丁美洲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以及亞太等地區,其業務由共享出行、外賣和貨運業務構成,其中外賣業務和共享出行業務可以說是 Uber 的 " 兩條腿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外賣業務扛起了 Uber 營收大旗,成爲 Uber 最主要的業務收入來源。疫情結束後,人們出行需求持續恢複後,Uber 的共享出行業務和外賣業務成爲 Uber 營收增長的 " 雙輪驅動 "。
第三季度數據顯示,Uber 共享出行業務實現了 50.7 億美元的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55%,外賣業務實現了 29.4 億美元的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32%。
值得一提的是,财報中還顯示,該季度 Uber 正持續擴大其廣告業務的覆蓋範圍,其中包括在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地推出 Uber Eats 結賬後廣告資源,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邁阿密、費城和華盛頓特區等市場推出車載平闆電腦廣告資源等。據悉,該季度 Uber 廣告客戶基數同比增長超過 70%、已達 44.5 萬家企業。
相比之下,Lyft 是一家聚焦北美的美國本土公司,其業務主要是共享出行業務(網約車、自行車、踏闆車等),收入則主要依賴從司機處收取服務費和傭金,業務的單一性,讓 Lyft 難以應對宏觀經濟波動。三季度,Uber 共享出行業務的收入,幾乎是 Lyft 總收入的 4.4 倍。
業績展望方面,Uber 要比 Lyft 樂觀許多。
Uber 押注年底假日購物季,認爲叫車和送餐業務需求強勁,預計 2023 年第四季度總訂單額爲 365 億至 375 億美元,調整後 EBITDA 爲 11.8 億美元至 12.4 億美元。分析師預計該公司的總訂單額爲 363 億美元,調整後的 EBITDA 爲 11.5 億美元。
财報公布後,Uber 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一度跌超 8%,由于投資者關注該公司連續兩個季度盈利,且四季度業績展望超市場預期,收盤後股價上漲 1.8%。
業績展望方面,Lyft 預計,截至 12 月的第四季度,其總營收将以 " 中個位數 " 級别的環比增幅實現擴張,根據測算,這一數據有可能低于分析師普遍預期的約 11.9 億美元總營收預期。公布财報後,該股在紐約盤後交易中一度下跌近 7%。
盈利方面:Uber 連續 2 個季度實現盈利,Lyft 虧損持續收窄。
數據顯示,Uber 三季度運營利潤爲 3.94 億美元、上年同期爲運營虧損 4.95 億美元,歸屬于公司的淨利潤爲 2.21 億美元、上年同期爲淨虧損 12.06 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 0.10 美元、上年同期每股攤薄虧損 0.61 美元。
第三季度,Lyft 淨虧損爲 1210 萬美元,相比上年同期 4.222 億美元的淨虧損和上一季度 1.143 的淨虧損,均大幅收窄;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Lyft 第三季度調整後淨利潤爲 9230 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的調整後淨虧損爲 5610 萬美元,上一季度的調整後淨利潤爲 5950 萬美元。
二者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收窄,與控費都有直接關系。
Uber 營銷費用的縮減最爲明顯。數據顯示,Uber 三季度的營銷費用爲 9.41 億美元,同比減少 18.4%,環比減少 22.7%。
Lyft 則在研發費和管理費用進行了較大力度的壓縮。Lyft 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減少 52% 至 1.092 億美元,管理費用同比減少 33.3% 至 1.953 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不久前美國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方面發表聲明,宣布已與 Uber 和 Lyft 達成和解協議,要求這兩家網約車服務商支付總計 3.28 億美元的和解金(Uber 支付 2.9 億美元、Lyft 支付 3800 萬美元),以和解關于紐約州網約車公司非法克扣司機工資,以及未能提供強制帶薪病假的指控。
Lyft 今年用降價策略來提高市占率。根據 Bloomberg Second Measure 的數據,截至 9 月份,Uber 在美國叫車市場的份額爲 74%,而競争對手 Lyft 的份額爲 26%。
Lyft 在财報中披露,該公司的 " 女性 + 連接 " ( Women+ Connect ) 項目得到了市場積極回應,這是一項備受關注的新功能,目前已在美國 50 多個城市推出。該公司還受益于瞄準返校乘車業務,該業務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 25%,反映出新乘客和返校司機數量激增。同樣在第三季度,Lyft 推出了一項應用内廣告功能,将在乘客的 ETA 屏幕上顯示廣告。
未來,Lyft 在共享出行業務方面,依舊會是 Uber 最不容忽視的競争對手。
Lyft 當地時間周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還引入了新的報告指标,其中包括總預訂量。數據顯示,Lyft 第三季度總預訂量爲 35.5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總預訂量是指不包括小費在内的向乘客開具發票的交易總額。
Lyft 還更新了該公司的客戶覆蓋範圍,包括那些使用該應用程序騎自行車和踏闆車以及使用叫車服務的客戶。根據新的指标,Lyft 第三季度的乘車量同比增長 20% 至 1.87 億次,僅拼車服務乘車量一項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22%。第三季其平台上的活躍乘客數量較上年同期增長 10% 至 2240 萬,達到三年來最高水平。
Uber 與 Lyft 在北美地區在出行業務方面的競争還将持續,但是總體而言,Lyft 對 Uber 整體業務财務影響可能并不會太大,畢竟 Uber 除了共享出行業務之外,外賣業務也是非常強勁的,相比之下,投資者更偏好 Uber 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