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晏子被齊景公派去治理東阿,三年後,齊景公把晏子召回朝中,狠狠地罵了一頓:" 你太讓我失望了!"
齊景公話剛開頭,就定下來調子,今天老闆我要狠狠地削你!
" 我以為你能力很強,所以才放心把東阿交給你,沒想到你搞成這樣。我今天一定要給你點顔色看看!"
晏子聽了,卻并沒有慌張,趕忙向齊景公請罪:" 請君上再給我三年時間,相信我,我一定會改變治理方法,給您一個全新的東阿!如果到時候還不能讓您滿意,我願意把腦袋摘下來送給您。"
齊景公聽了,并沒有為難晏子,畢竟像晏子這樣的大臣還是不多的。
轉眼一年過去了,年底的時候,大臣們紛紛回臨淄述職。
齊景公聽說晏子回來了,親自到宮門口迎接,見了晏子,齊景公跟吃了蜂蜜一樣,笑着贊美晏子:" 真了不起啊,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僅僅一年的時間,就把東阿給治理得非常不錯了,大家都誇你呢!"
晏子聽了,卻有點不太高興,他對齊景公說:" 如果您認為我把東阿治理好了,那麼,請讓我辭職回家養老。"
齊景公聽了,很納悶啊,問晏子:" 你這不是把東阿治理的挺好嗎?我很滿意呀,你為什麼要辭職呢?我以前是對你嚴格了點,但是,沒有想過怎麼懲罰你,你不要放在心上!"
晏子搖搖頭說:" 上一次我治理東阿的時候,嚴懲貪腐,嚴格按照法律制度,征收稅利,把那些天然的漁鹽之利都開放給百姓,所以,東阿的百姓,沒有一個忍饑挨餓的,大家生活得很好,當地的經濟很不錯,百姓們生活很富足,但是我卻被您給臭罵了一頓。"
齊景公聽到這裡,已經懵了,心裡估計想:之前大家不是說晏子治理東阿很糟糕嘛!
晏子看齊景公不太明白的樣子,繼續說:" 這一年呢,我換了另一種方式。有人給我送錢送禮,我一律接受,我收了很多不幹淨的财寶,很快那些漁鹽之利全部被當地的權貴給壟斷了,為了增加稅收,我還向百姓加稅,收取重稅,把獲取的利益,拿出來一部分,用來結交您身邊的親信大臣。所以,大家都說我的好話,但是,您知道嗎?東阿的老百姓,現在已有一半的人都在忍饑挨餓,而我卻受到了您的獎賞和贊美。這簡直太可怕了,我幹這工作晚上睡不好覺,您這活我幹不了,你還是讓我提前退休吧,您換一個比我能力更強的人來治理東阿吧。"
齊景公聽了,頓時冒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趕忙向晏子行禮,道歉說:" 對不起,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前冤枉你了,請請你繼續幫我治理東阿吧,以後我再也不會随便輕信别人的話了,也不會再随便幹涉你對東阿的治理了。"
這就是晏子二治東阿的故事。
我覺得這個故事,對我們很多老闆和領導,都有啟發意義,包括我們為人處世也是一樣。
齊景公在晏子治理三年之後,回臨淄述職的時候,為什麼臭罵晏子一頓還想着要懲罰晏子?因為他聽信身邊的人,說晏子的壞話,所以,他以為他聽到的就是真的。
當然,我們并不能說齊景公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主,至少他還知道要了解齊國各地官員的治理情況,他的本心還是想把齊國給治理好的,但是,齊景公也有自己的問題,他沒有親自去東阿調查一下事實,身邊的這些人,說的那些關于晏子的話,是真是假,是有所隐瞞還是有所誇大?他不知道,隻是盲目地選擇相信。
所以說,事實勝于雄辯,但是呢,話又說回來,作為老闆,作為領導,咱們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事無巨細。君王也不可能走遍他的每一片土地,所以說,我們還是需要讓别人幫我們來做事,歸根到底還是要用人。
但是,用人一定要識人,識人的時候一定要聽取正反兩方面的評價,這樣才能相對認清一個人,對一個人有相對客觀的評價,千萬不要聽信一面之詞,正如咱們那句古話所說 "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
同時,晏子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我們不太通人情世故,那麼,領導身邊的人,估計不會說我們好話,如果碰上一個格局不夠、境界不高的領導,我們可能會混得不是那麼如意。
清者自清,不算太難,堅守本心就夠了,但是,讓别人覺得咱清,很難啊!敬畏人心,尊重潛規則,或許,我們會混得更好一些。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