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策科技創始人張金榮在 GET2024 分享
11 月 11 日至 12 日,芥末堆在北京舉辦以 " 新質學習力,通向更美好的教育未來 " 爲主題的 GET2024 教育科技大會。在 12 日的 " 多元升學發展規劃 " 主題論壇上,學策科技創始人張金榮以《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現狀與思考》爲主題進行了分享。
以下爲演講實錄,經編輯:
特别榮幸今天能夠和大家在這裏進行交流。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内,大家其實都有雙重身份:既是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同時也擁有,或将來會有 " 爲人父母 " 的身份。所以今天這個分享,一是從市場和教育産業的角度展開,第二則要從做父母的角度來談談,我們所做的事情,對孩子究竟有什麽幫助。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大勢所趨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将 " 教育、科技、人才 " 三大戰略一體規劃,強調 " 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提出 "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着力形成人才國際競争的比較優勢 "。
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爲國家重要戰略。關注人才早期發現和培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貫通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将是未來一段時間内,擺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多元升學時代背景
在座的各位幾乎都是通過高考這條路徑,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高考在當前這個階段或許不是最完美的,但它仍是中國整個基礎教育不可動搖的基石。所以在當前國情背景下,在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和培養方面更加有效做法是,在基石上增加更多的 " 通道 "。我們看到,當前高考升學的通道确實變得更加豐富,包括強基計劃、專項計劃等等,聯通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通道,從 " 獨木橋 " 變成了 " 立交橋 "。
圖片來源于現場演講 PPT
(二)從清北錄取數據看國家戰略支持
根據統計,北大、清華 2024 年大陸本科新生裏,通過裸分考入清北的學生占到 45%,而通過強基計劃等其他途徑考入清北的學生加起來已經占到 46.4%,與高考裸分考入清北的學生數基本持平。
所以未來,大家不能再擠高考裸分 " 獨木橋 " 了。當年我們是擠出來的,但是接下來一定不是這樣。
全國數據來看,北大清華每年大概招六千多人,其中包括強基計劃等幾項特殊的升學途徑進入清北的學生大約有 2700 人。而所有的升學途徑,大多與學科競賽有或多或少的關系。
五大學科競賽指的是數學競賽、物理競賽、化學競賽、生物競賽和信息學競賽這五項學科競賽,通過國内層層選拔,最後選出中國代表隊,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五大學科競賽中除數學競賽是 60 人外,其他四科均是各 50 人進國家集訓隊,加起來一共 260 人,可全部保送清北。獲得金銀牌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強基計劃破格入圍清華、北大,每年通過強基計劃進入清北兩校的學生加起來大概兩千人。
此外還有北大、清華的少年班。北大、清華少年班項目招生已經下探到初中學段,近幾年每年都有招到初三學生。初三被選中之後,即可免去中高考,初三一畢業直接入讀清北,甚至可以直接讀到博士學位。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每年大概 430 人左右通過少年班進入清北。理論上說,優秀的學生從初三開始,初三,高一,高二,有四次機會被北大清華選拔。
由此可見,國家在拔尖人才培養上确實給了非常多的支持和通道。
頂尖高校選拔拔尖創新人才的邏輯
要把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脈絡,就要理解頂尖高校選拔拔尖創新人才的邏輯。
(一)學科競賽:拔尖人才選拔風向标
2020 年,自主招生謝幕,強基計劃登場,學科競賽和升學政策的關系也随之産生變化。因爲強基計劃破格入圍門檻是競賽的金 / 銀牌,所以競賽金銀牌數量是逐年增加,且增加得極其明顯。2018 到 2019 年的自主招生時代,五大學科競賽金 / 銀牌數量是 1000 枚左右,總數比較穩定;從 2020 年開始競賽金銀牌的數量就明顯增加,到 2023 年金銀牌的數量已增加至 1987 枚,翻了快一倍,并且今年的數量還在繼續增加,趨勢還是非常明顯。
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習學科競賽,是爲了促進孩子的天賦發展、更好地适應多元升學政策,而不是在制造和增加焦慮。所以我們要去主動擁抱這些規則,隻有知道規則才知道怎麽規劃,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二)強基計劃:不拘一格選人才
我們把視角回歸到強基計劃。強基計劃定位非常明确,也就是爲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培養關鍵人才。所以強基計劃剛才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有些誤區,認爲強基計劃就是基礎學科,一說基礎學科就是指 "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而完全忽略了 " 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
什麽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主要是指 " 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國家安全 ",而這些都是當前最熱門的方向。
強基計劃的選拔方式,既簡單也複雜。
簡單來說,首先要審核入圍,入圍考生再參加校考,最後由校考成績和高考成績以一定權重比折算成爲綜合成績,最後按照綜合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錄取。
而難點在于,僅僅是入圍環節,就存在四條并行路徑:
第一是憑借高考裸分入圍,比如北大在北京投放 50 個招生計劃,入圍比例爲 1:6,那麽報考北大的考生裏,高考成績排名前 300 人(50 人 *6 倍)入圍;
第二是憑借學科競賽金銀牌可以申請破格入圍,不過我們剛才也講到,目前金銀牌數量越變越多,銀牌已經不能保證拿到破格資格了;
第三是初試模式,當前有上交大、複旦等 10 所高校采取初試模式,這個模式既不看高考成績也不看競賽成績,而是單獨設置一個考試,考過了就可以入圍;
第四就是今年新出台的政策,滿足一定條件下,考生如果高考單科成績優異,也可以破格入圍。
新高考帶來了選科,選科衍生出了賦分制,賦分就導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高考成績拉不開差距。這就促使高校通過自主選拔、通過校考,來選拔其中的拔尖創新人才。
我們以北大、清華爲例,北大強基計劃數學考試内容裏,高中課内知識隻占 40%,剩下都是超綱的;清華不超綱内容隻占四分之一。清華的物理,高考内容隻占據 11%,也就是隻有一道題不超綱,剩下整張卷沒有一道題可以用高考知識可以解答的。
因此,可以說強基計劃的選拔,難度完全淩駕于高考之上。
而今年的高考也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沒有了考綱,考得特别靈活,甚至今年一些地方的壓軸題,已經考到競賽的思維方法。所以我一貫強調,如果不适合,硬逼着固然是不對的,但對于适合的學生來講,一定要積極擁抱多元升學,主動适應新高考。
專注基礎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從目前政策層面出發,或許能衍生展開非常多賽道,不過學策科技始終專注爲學校及教育局提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整體解決方案。
從公開招投标數據上也能看得到,我們做了非常多的學校及政府項目,相關課程和服務已惠及 20 餘個省份的數百所學校和教育局。而學校之所以選擇我們,其中關鍵,就是因爲我們有自己的全職教研團隊,團隊成員全部畢業于 985 高校,北大、清華兩校畢業占比 90% 以上,并自主研發了涵蓋五大學科競賽、自主選拔和課内培優等尖優生課程體系。
此外,我們通過多年在學校落地實踐,探索出一條科學選拔、貫通培養、完備體系與動态分流結合的綜合性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強調了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以及在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和針對性培養的重要性。當然,實踐這種模式也很考驗我們的項目落地能力。
(一)分層課程體系 + 成熟落地運營爲核心競争力
所有環節中,最重要還是分層課程體系設計。我們所有課程均在新課标及校内課程基礎上做研發,确保對校内教學體系實現有益補充,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提高、拓展知識的學習需求;通過與多元升學路徑精準對接,提升培養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減少升學帶給學生的壓力。
分層課程體系可以概括爲三級,最難的就是一級五大學科競賽,對學校、生源都有一定要求;其次是自主選拔課程,包含了強基計劃、清北高校專項計劃,因爲校考難度介于高考到競賽之間,所以總體要求相對低一些;最後是課内培優。
在這個垂直領域裏面,獨立研發是一項稀缺能力,而我們恰恰補齊了這塊的短闆。
與此同時,學策科技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落地運營體系,同樣是我們的核心競争力。和一般 To C 業務不一樣,To B 落地非常複雜:首先要跟主管領導談,但他們隻管決策不管具體項目落地,到了學校層級,校長把任務交給副校長,副校長發給主任,主任再發給某位老師,老師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又要向上逐級彙報。
所以說成熟的落地運營體系是有門檻的,門檻還比較高。我們建立了由數十位專職運營老師組成的服務型運營團隊,憑借多年學校項目服務經驗,能快速搭建校本項目組,依據學校實際需求提供全方位輔助運營服務,快速搭建完整運營體系。
所以說我們是一家賣課的公司嗎?
不,我們是賣 " 方案 " 的公司,我們是賣 " 服務 " 的公司。我們關注的是整個學校的全場景,人才培養的全路徑。
我們能幫學校做什麽呢?其實非常多,甚至可以從招生開始。
都知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好的生源怎麽出好的成績?有些學校因爲既往成績沒有那麽好,所以招不到好生源,那麽可以借助我們的培養體系和師資力量幫助學校招生。
招到生源後,我們還要幫助學校做選拔,識别哪些學生适合什麽樣的培養方案。同時,因爲一些家長不理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所以我們還要做宣講,從政策講到數據,幫助家長理解、接受,進而配合學校實現對拔尖人才的共同培養。
(二)揚長補短,開放融合
我們所希望的,不光是幫助學校取得一時的成績,更希望能幫學校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立起來。這對學校來說是很難的,因爲它對師資要求門檻很高。所以這也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幫助學校進行師資培訓。
當然,我們所說的師資培訓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培訓,而是基于我們擅長的,比如學科競賽領域、自主選拔領域的培訓,學校負責 " 揚長 ",我們來 " 補短 "。
最後還要講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現在沒有一所學校能說 " 我的優秀學生是我獨立培養的 "。越好的學校就會越開放,它會歡迎并聚攏優質的教育資源爲它服務。所以我們非常深刻地體會到越是封閉的地區越難推進。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現在我們和很多地市實現了區域統籌合作培養,在單校合作上也取得很好的成績,今年物理競賽的決賽裏,50 名國家集訓隊成員,有 37 人是我們的學員;但讓我更有成就感的是,我們幫一些縣級中學,實現了清北新突破,也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學生,包括我的母校,今年我們也培養出一位北大的學生。
未來,我們希望能再進一步探索加強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幫助地方教育局和學校實現拔尖創新人才全學段、全流程貫通培養,真正做到系統性提升區域教育水平。今天在 GET 大會看到教育産業重新回歸到熱鬧的景象,對所有教育從業者來說都是件好事,很高興能參與本次的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