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車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12 月 18 日,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産和本田宣布就業務整合展開磋商談判。報道指出,日産和本田正在考慮通過設立控股公司進行運營,并計劃簽署諒解備忘錄。
據悉,合并計劃還将三菱汽車納入控股公司旗下。目前關于這兩家公司的合并相關報道,日産和本田均給予不承認不否認态度,并表示如有新的消息,将在适當時間向利益相關方公布。對于日産和本田的合并,有機構預測,合并一旦成功日産本田三菱聯盟,市場終端銷量将超過 800 萬輛,這将是繼 Stellantis 集團之後,汽車行業興起的最大合并案。
當然相比日産和本田合并事件本身,外界更加關心的是,這兩家日系車企爲什麽要合并?相比于國内行業對于類似的民營大廠合并,日産和本田合并似乎顯得更加平穩不驚,這背後與日本的經濟特點是否有關系?合并之後,将對當事車企産生怎樣的影響?
日産本田合并實現抱團競争
報道顯示,目前日産和本田已計劃簽署諒解備忘錄,确定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等詳細内容。對于兩家車企的合并,内容提及這一聯盟旨在加強競争力,以抵禦特斯拉和中國企業等純電動汽車企業的威脅。外因是變化條件,内因是變化根據,兩家車企合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處境的艱難。

信息顯示,目前日産汽車市值約 90 億美元,與全球車企市值第二的豐田汽車相比,前者僅占到後者的 3.4%。業績方面,據日産汽車 2024 第二季度(2024 财年第一季度)财報顯示,其新車銷量爲 78.7 萬輛,同比減少 0.2%;營收爲 3 萬億日元,同比增長 2.8%;營業利潤爲 10 億日元,同比下降 99.2%,淨利潤爲 286 億日元,同比減少 73%。其中最關鍵的數據營業利潤,這能最直觀反映企業運營現狀,10 億日元的營業利潤,意味着營業利潤率幾乎爲零,也就說日産已處在虧損邊緣。
全球金融研究和分析服務商 Visible Alpha 預測,到 2026 年 3 月底,日産汽車部門營業利潤率或将隻有 0.4%。目前日産在本月宣布進行緊急調整,日産汽車首席執行官内田誠的扭虧轉盈計劃包括在全球裁減 9000 名員工及削減 20% 的産能。

另外本田汽車業績表現同樣欠佳,根據 2024 年上半财年報顯示,本田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19.7%。而且業務呈現分化狀态,其中本田汽車制造業務營業利潤率僅爲 3.6%,遠低于其摩托車部門的 18%。分析師估計,到 2026 年 3 月底,其汽車部門的營業利潤率可能隻會提高約一個百分點。
目前日産和本田已經開始進行合并談判,并表示将向股東通報任何最新消息,該項交易可能最早将于 2025 年 1 月完成,具體取決于談判過程。有消息稱,雙方最快将在 12 月 23 日發布有關可能合并的聲明。
日本财團制度讓日産本田合更具可能性
據了解,早在 2019 年日本政府曾向兩家車企施壓,要求他們考慮合并。消息人士稱,日産汽車正尋找新投資者,因爲日産的合作夥伴雷諾正在考慮出售日産汽車的股份。日産汽車對本田汽車購買其部分股份持開放态度。随着兩家車企合并引發關注,日産本田表示," 探索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性,充分利用彼此的優勢 "。
對于日産與本田的合并,在很多國人看來,這多多少少有些不可思議,其行業震驚性不亞于吉利和長城的合并。之所以将其與中國民營車企對比,是因爲日産、本田并不是日本的國有車企,而且兩者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

中國汽車行業中,民營車企之間的合并成立新聯盟的案例少之又少,而國有車企之間的兼并重組卻有很多,如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津汽車工業 ( 集團 ) 有限公司的聯合重組。國有車企因爲有着共同屬性,而且也有類似于國資委性質的機構統一進行管轄。
相比于國有車企之間的合并,民營車企之間的合并重組顯然有些困難需要克服。首先民營車企之間有着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而且各自擁有屬于各自性質的管理團隊和決策機制,如果進行合并多少會引發一些管理風格、權力分配的矛盾。
但日産與本田合并,在日本本國市場來看卻是十分熟悉。這跟日本經濟的抱團屬性密切相關,而所謂的抱團屬性主要體現在日本的财團體系上,這是日本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現象。這種現象最早起源于二戰前的财閥制度,當時一些如三菱财閥、三井财閥、住友财閥和安田财閥等,擁有巨大的經濟實力,控制了日本經濟的關鍵産業。

随着二戰結束,在美國的主導下對日本的财閥體系進行拆分,許多資産被收歸國有,然而這種财閥下的抱團意識并沒有消失,反而以新的财團形式出現。如三菱财團、三井财團、富士财團、住友财團、第一勸銀财團和三和财團等,依然控制着日本的經濟命脈。這些财團以銀行爲核心,通過互相持股和緊密合作,形成了複雜的商業生态鏈。具體體現在,這些公司之間相互持股,領導層也經常聚會交流,甚至高端人員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間流動。這種機制使得财團内部的公司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相互支持,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和經濟波動。

此前豐田與馬自達于 2015 年 5 月宣布雙方将成爲長期互惠的合作夥伴,到後來 2017 年 8 月,豐田與馬自達采取交叉持股的方式成立了合資公司術。同樣,豐田和鈴木之間的合作始于 2016 年 10 月,雙方考慮建立商業合作夥伴關系。此後豐田和鈴木之間的合作不斷加強。2019 年,兩家企業宣布擴大合作範圍,涵蓋了從産品開發到全球市場的銷售等多個領域。從這些案例來看,此次日産和本田之間的合作形式更多的是一種财團體系互助的外在表現。
超 800 萬輛新車企聯盟誕生 降本增效與批評并存
按照日産和本田的合作計劃,雙方将計劃成立控股公司,并将兩家企業納入旗下,而且考慮将三菱汽車納入進來。按照日産、本田、三菱三家企業的整合,預計銷量将超過 800 萬輛,如果成功,這将是自 Stellantis 集團之後,汽車行業興起的最大合并案。

由于日産和本田這兩家公司在關鍵市場上基本一緻,兩者的合并也可以實現經營資源的集結,如從管理、研發、采購到生産等環節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财務人士預估,日産本田可以通過合并汽車金融部門來削減更多成本,通過節省營收 4% 的開支,有可能将營業利潤率提高到 7%。
正如報道所言,日産和本田之間合并可以很好的與特斯拉以及中國新能源車企展開競争。在這方面,日産在電動車領域有經驗,如 Leaf(聆風)車型的成功,可以與本田正在推進的大規模電動化戰略相結合。兩者共享電池技術和充電解決方案的研究成果,加速新産品開發。而且針對當下消費者對混動車型需求旺盛,本田以其高效的混合動力技術著稱,日産也在努力提升其混動車型的表現。
通過合作,日本和本田可實現提升研發效率并降低成本。據報道,日産開發的新模塊化動力系統,将簡化混合動力車型生産,使其制造成本降低至多達 30%,這将對雙方合并産生積極影響。
當然對于日産與本田的合并,也有日本批評人士指出,兩家汽車巨頭合并由于業務重疊,可能會出現大規模裁員。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汽車十三行采訪時表示,日産與本田的合并所帶來的直接效應将是市場規模的擴大,但對于後續發展持謹慎态度。作爲對比,此前雷諾日産聯盟以及 Stellantis 集團,這兩大聯盟之間屬于跨國性質,可以爲原先的企業雙方注入新的發展模式,而目前日産和本田的合并更多的是同性質相加,因此對于兩者合并後産生怎樣化學反應還有待觀察。
不過崔東樹也表示,日産與本田能實現合并,這也與日本的經濟抱團屬性密切相關。在經濟環境下行,汽車行業内卷加劇的情況下,日本車企的這種表現對于我國汽車行業還是有一定的積極借鑒意義。
—— END ——
目前已入駐平台
新浪财經|富途牛牛|同花順|東方财富|雪球
鳳凰|騰訊|搜狐|網易|易車|知乎|百家号
商務合作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汽車十三行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