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2 月 18 日電 ( 張芷菡 ) 在證監會對認養一頭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下稱認養一頭牛 ) 提交的招股說明書提出了關于奶源問題、食品安全、巨額銷售費用等多個方面質疑後,認養一頭牛近日在更新的招股說明書中作出部分回應。不過,對 " 自有奶源 "" 認養模式 " 等方面解釋仍然比較含糊。
認養一頭牛到底是否具有 " 奶源優勢 "?宣傳活動與會員體系涉及哪些風險?
" 奶源優勢 " 是否存在?
長期以來,認養一頭牛被關注的重點一直在 " 認養模式 "" 奶源自給率 "。認養一頭牛向用戶宣傳 " 買牛奶,不如認養一頭牛 "" 奶牛養得好,牛奶才會好 " 等,而且宣稱它們的牛吃的是進口優質牧草,喝的是 380 米的深井水,一天夥食費将近 80 元,還要做 SPA 和藥浴。
在高調宣傳之下,認養一頭牛迅速崛起,先後拿到美團龍珠、德弘資本、KKR 等投資機構和鮮豐水果、古茗等産業資本的投資。2022 年 7 月,認養一頭牛首次沖擊上交所主闆 IPO。
不過,認養一頭牛的 IPO 之路并沒有像此前那麽順利。認養一頭牛的招股書顯示,對于奶制品生産所需的原材料生鮮乳,認養一頭牛除了自有奶源也需要采用第三方合作奶源的模式。2019 年 -2021 年,認養一頭牛均進行了外采,供應商包括光明乳業、君樂寶乳業、中墾華山牧乳業等企業,采購内容包括生牛乳、奶粉、飼料、包裝設備甚至外協加工等。
而且,2019 年其純牛奶和酸奶的自有産能均爲 0;2020 年,仍有 90% 以上的純牛奶和 95% 以上的酸奶都由第三方公司生産。直到 2020 年 10 月,其山東生産基地完工投産,局面才有所改善。
對于這些問題,證監會提出了 48 問,其中對備受關注的奶源問題,提出需補充說明自有牧場基本情況、具體位置、占地面積和養殖數量等情況;聯營牧場以及其他合作奶源具體情況、具體合作方式、合作穩定性等。
對于 " 自有奶源 " 引起的廣泛質疑,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中新經緯,認養一頭牛對 " 養牛 " 方面的宣傳,主要是一種與消費者拉近距離的營銷方式。目前在整體消費環境不太好的情況下,其業績表現也體現出消費者對産品的認可。
不過,宋亮也坦言,認養一頭牛當初在營銷與宣傳設計方面存在缺陷,難以自圓其說,自己不養牛,消費者怎麽認養一頭牛;牛少了不夠認養怎麽辦;自有奶源爲何還要外采…… " 認養模式 " 的宣傳很可能導緻消費者的誤解和質疑。
認養一頭牛更新的招股書對生牛乳來源補充說明,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公司在河北、黑龍江、山東等地共有 7 座奶牛牧場,其中 5 座屬于自有牧場,2 座屬于聯營參股牧場 ( 分别爲與君樂寶乳業合作經營的君宏牧業和君康牧業,公司持股比例均爲 49% ) ,自有牧場和聯營牧場合計奶牛存欄數超 6 萬頭。
從合作奶源信息看,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上半年,認養一頭牛從前五大供應商處采購的奶源占比分别爲 42.58%、26.52%、34.70%、11.84%。
認養一頭牛的自有奶源和外采情況,是否能支持其對奶源優勢的宣傳?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 雖然宣傳‘認養’,但認養一頭牛初創時期主要以代工爲主,這是産能不足的體現,而當前認養一頭牛逐漸開發直營牧場,産業鏈完整度已有所提升。"
" 認養一頭牛的牧場自有率在行業内是較高的,但這也并不支持認養一頭牛不靠外采等方式經營。" 宋亮表示,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爲乳業應該是全産業鏈體系、一體化的,但實際上正如國外乳業發展快、乳品便宜,正是受到高度專業化分工的影響,特别是對于認養一頭牛、簡愛等定位于做發展下遊的品牌商和産品創新的品牌,在自營牧場外使用外采應該是比較常見的方式。
會員系統、營銷活動惹傳銷質疑
在奶源問題之外,認養一頭牛的種種營銷活動也被質疑涉及 " 傳銷 " 等。
認養一頭牛在 2020 年推出會員機制,據其官方公衆号信息顯示,消費者購買 2000 元以下的産品,可以申請成爲初級分銷員,獲得 " 養牛紅人 " 稱号。推廣銷售累計超 2000 元,可升級爲 " 養牛達人 " 稱号。超 5000 元成爲 " 養牛合夥人 "。根據推廣效果,養牛合夥人可以從中獲得 5% 至 10% 的傭金。如果朋友接受邀請加入 " 養牛團隊 ",消費者還能獲得 3% 至 7% 的拉新獎勵。
如何判斷會員分銷體系是否涉及 " 傳銷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向中新經緯解釋稱,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爲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爲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爲。
事實上,認養一頭牛已删除了上述相關活動宣傳、修改了會員體系。不過,認養一頭牛舉辦的 " 牧場共建人 "" 聯合牧場主 " 等活動,也引起對會員分銷體系涉及 " 傳銷 " 等方面的質疑。
在證監會對認養一頭牛相關業務模式是否涉及傳銷、非法集資提出質疑後,認養一頭牛相關負責人在 1 月中旬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曾回應稱,公司正處在 IPO 階段,證監會依例對公司 IPO 文件提出反饋意見。反饋意見隻是常規性詢問公司 " 是否涉及非法集資 ",公司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不涉及該類問題。
同時,該負責人提到,目前市面上确實有部分非法 APP 利用 " 認養 1 頭牛 " 的品牌名進行非法集資行爲,認養一頭牛知曉後積極與網信部門進行舉報,并且已經通過 " 浙江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公開辟謠。
認養一頭牛也在更新的招股書中回應,公司曆史上與第三方電商平台合作開展的 " 牧場共建人 "" 聯合牧場主 " 等銷售推廣活動及公司業務模式,均系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爲前提,活動标的爲可兌取特定數量牛奶産品的奶卡,不涉及公開發行股票行爲,亦未承諾給付股權收益、牧場經營紅利等非商品權益。同時該類活動不存在公司爲參與人代養殖、租養殖、聯合養殖的情況或約定。此外,公司在合作開展 " 牧場共建人 "" 聯合牧場主 " 活動過程中,資金相對充足,不存在非法集資或向社會吸收資金的現實需求及主觀故意。
宋亮認爲,對于商業模式中的營銷活動、會員體系,在其創新的過程中,要關注相關利益方的錢吸納過來後,是進行具有欺騙行爲的活動,還是确實用于相關營銷活動和會員活動使用,同時也要關注活動所吸納的金額規模。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原創,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作者:陳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