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李子柒或将複出 # 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起因是 10 月 7 日抖音發布的 " 美好奇妙夜 " 官方宣傳中,停更兩年之久的李子柒現身其中,網友紛紛猜測她即将在抖音正式複出。一起引起熱議的,還有 # 李子柒油管粉絲不降反升 #,有媒體在微博上發起了投票:你認爲李子柒消失兩年後複出還會被偏愛嗎?
有近 20 萬網友參與投票,其中 15 萬網友都投給了 " 會,李子柒是獨一無二的 ",在評論區也有數千名網友留言表達了對李子柒的偏愛。
雖然據《豹變》統計,兩年内李子柒在抖音、微博、快手三個平台總計掉粉 834 萬,僅抖音平台就掉粉近 600 萬,但她的粉絲忠誠度卻依然遠高于後來者。在他們心中,李子柒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網紅 IP,而是成爲一種文化符号與精神寄托,是心中 "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 的白月光。
自李子柒之後,農村題材的短視頻博主層出不窮,憑借各自的特色吸引了不同的受衆群體,但是再沒有人能夠企及李子柒的 " 江湖地位 "。在她即将重出江湖之際,我們試圖揭開 " 李子柒何以不可替代 " 的答案,她停更之後留下的長長陰影,她身後農村主播們各自的發展路徑,也折射出近兩年來短視頻創作生态的嬗變。解答了這個問題,我們就能夠判斷對于李子柒來說,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此次複出之後還能重回頂峰嗎?
爲什麽沒有出現第二個李子柒?
李子柒停更之後,試圖複制她的成功的短視頻博主猶如 " 過江之鲫 ",然而再也沒有人能夠達到她那樣的高度。有意思的是,在李子柒帶動的鄉村熱潮中,亦步亦趨模仿跟随的都歸于失敗,反而是走差異化路線的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構圖、運鏡、叙事節奏乃至于奶奶、狗子全部複刻李子柒的 " 越南版李子柒 " 被嘲 " 東施效颦 ",而 " 反差版李子柒 "@灰太狼的羊 則憑借着手起刀落的噶羊功夫紅極一時," 糙版李子柒 "@張同學 去掉了李子柒視頻中仙氣飄飄的濾鏡,讓觀衆窺見鄉村生活的天然野趣,從而創造了抖音上的又一漲粉神話。
最值得一提的,是乍看之下風格與李子柒最爲接近的 @滇西小哥,然而這種相似性僅僅停留在制作層面,内容層面來看,@滇西小哥則走向了李子柒的反面——不再是不染塵世的歲月靜好,而是團結友愛的家庭生活分享,仿佛鄉下親戚般充滿着人間煙火氣,傳遞出滿滿的人情氣息。這種氣質也讓 @滇西小哥收獲了一路追随至今的粉絲。
當然,也出現了很多繼續走田園詩意路線的 UP 主,如 @江尋千、@二米炊煙 等,然而對于很多觀衆而言,這些唯美派的鄉村 up 主總讓人感覺隔着一層,隻可欣賞而難以沉浸。同樣是在如詩如畫的環境之中,李子柒幹脆利落的身手與各樣農活的熟練程度,賦予了她的視頻以真實可信的質地,這又與她的出身密不可分,而這一點恰恰是試圖打造 " 第二個李子柒 " 的團隊最難複制的。
" 在她消失的這兩年,沒有出現過第二個爲奶奶做千層底棉鞋、筆墨紙硯、活字印刷、竹編、蠶絲被這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媒體博主了 ",不少李子柒的粉絲都在抒發這樣的感歎,實際上并不是沒有博主去做各種非遺文化,問題在于她們很難再像李子柒做的這般娴熟拿手,毫無違和感。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短視頻平台已經吸引了各路非遺傳人親自上場,再也不需要一位精通各種工藝的李子柒了。
李子柒爲何能成爲粉絲心中的 " 白月光 "?
李子柒之所以能夠成爲許多人心目中的 " 白月光 "。也是因爲她在最鼎盛的時候猝然消失,從而避免了過度商業化所帶來的 " 濾鏡破碎 "。試想一下,如果李子柒也不得不走上直播帶貨之路,在直播間裏奮力吆喝,她身上的 " 仙氣 " 一定早就蕩然無存。之所以沒有人能夠複刻李子柒,也是因爲這種 " 世外仙姝 " 的人設本身就是商業化的大敵。
不僅僅是人設,李子柒的内容制作方式也是 " 反商業化 " 的,一個視頻從春種到秋收,可能要跨越好幾個季節跟蹤拍攝,耗時耗力的程度不亞于電影《小森林》,如此的精工細作,更像 " 前短視頻時代 " 的紀錄片節奏。在這個碎片化程度日益加速的時代,已經顯得格外奢侈。
李子柒之所以在 YouTube 的粉絲量不降反增,是因爲以往的優質内容仍會有持續播放,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增關注。在更依賴推薦算法的短視頻平台,一旦沒有新内容發布,就很難再被更多人看到,掉粉也就成爲必然的宿命,更新率成了所有人都緊盯的一條生命線。
正是因爲在商業化路上行之不遠,李子柒才成了全民帶貨時代粉絲頻頻回望的一方 " 精神淨土 "。李子柒的 " 傳說 ",恰恰反襯出了 " 快錢時代 " 各路網紅的昙花一現。就以曾經被各路媒體追捧的 @張同學 爲例,如今再去搜索他的消息,就會發現最近的一條新聞已經是 7 個月之前,他留在公衆心目中的最後印象則是 " 直播帶貨翻車 "。
短視頻的流量機制決定了網紅擂台上 " 風水輪流轉 "," 網紅圈層化 ",很難再出現一直長紅的全網頂流,比如在抖音上粉絲過億的小楊哥,可能微博上很多人從來沒有聽說過。
李子柒的不可複制,也是因爲群體撕裂的時代,人們已經很難再去帶着一雙 " 純真之眼 " 去看待今天的世外桃源。B 站 UP 主 @峰哥亡命天涯 9 月初發布了一條視頻《男女生活在山林,種菜帶娃,享受低欲望生活》,在這條看似歲月靜好的内容下面,評論區卻爲男女主誰遷就誰,誰更吃虧吵得不可開交,一出田園牧歌被解讀成了一部細思極恐的懸疑驚悚片。
當然,觀衆的此種反應也是 UP 主在視頻中有意無意引導的結果,他深知當下什麽才是能引發滔天熱議的 " 流量密碼 "。
複出之後,李子柒下一步該怎麽走?
由此,我們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不僅他人無法複制李子柒的成功,就連她自己也很難再沿着老路走下去,因爲短視頻的流量生态已經今非昔比。
從之前傳出的各種消息來看,李子柒對于複出的時機、方式都異常謹慎。有媒體報道抖音、淘寶、快手等平台都曾竭力争取李子柒,希望邀請她入場直播。然而,李子柒先是以 " 中國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協會、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 的身份亮相官媒,此次又成爲抖音美好奇妙夜的封面人物,這意味着她精準把握住了自己文化符号的定位,先通過公開亮相釋放回歸的消息,再徐徐展開下一步的動作。
而李子柒這張獨一無二的文化名片,也讓她可以不用走尋常網紅的商業路線,畢竟損害 IP 調性的商業化注定得不償失。李子柒螺獅粉雖然可謂是最粗糙的 " 貼牌 " 模式,但至少并未幹擾到内容的創作。其實,李子柒這個 IP 完全可以爲更貼合的非遺、農業、傳統産品背書,隻要選對了不易翻車的優秀品牌,就不必爲品控、供應鏈、售後等事宜過度分心。
不僅如此,李子柒精心制作的内容完全可以成爲不少地區最好的風土、旅行宣傳片,與政府、文化部門的緊密合作,不僅可以讓個人品牌發揮最大的社會價值,也會進一步強化其 " 名片效應 ",可謂是一種雙赢。唯一需要擔心的是,李子柒自由創作的空間能否得到保證。
從文化輸出的角度出發,在當下浮躁的創作環境中,保護好李子柒這樣的 " 匠心創作者 ",也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李子柒過往的視頻被持續播放,也證明了優質内容跨越國界、語言的長久的生命力,希望國内未來能湧現出更多這樣被 " 偏愛 " 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