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沉浮多年,潘石屹似乎有些厭倦了。
在經過這幾年的出售未果之後,他選擇将自己隐入 " 塵煙 "。
現在 " 潘石屹 " 這個名字被外界提起的次數越來越少,SOHO 中國作爲地産公司被外界關注的也越來越少。
潘石屹夫婦這一 " 退 ",似乎也将 SOHO 中國從台前拉到了幕後。
作爲地産公司而言,如果站在 2019 年之前的視角,SOHO 中國表現并不算出色,隻能說經營還算穩健。如果以這兩年的視角來看,SOHO 中國則 " 因禍得福 ",躲過了各種危機。
站在當下,潘石屹的處境無疑是地産圈最舒服的一批,SOHO 中國作爲一家純收租的地産公司,盡管這兩年也相對比較艱難,但是總體可控。更爲重要是作爲控股股東,潘石屹似乎有意和公司保持一定的 " 距離 ",以減少相關的關聯。
8 月 18 日,SOHO 中國發布了 2023 年中期業績公告,财報顯示,截止 6 月 30 日,SOHO 中國的營業收入約 8.215 億元,2022 年同期爲 8.96 億元;上半年毛利爲 6.78 億元,2022 年同期爲 7.42 億元;公司經營利潤約 4.9 億元,同比下降約 32.99%;淨利潤約 1470 萬元,同比減少約 92.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淨利潤人民币 1361.3 萬元,同比下降 92.86%;毛利率爲 83%……
财報還顯示,今年上半年,SOHO 中國的租金收入約 8.19 億元,投資物業平均出租率已企穩并恢複至約 79%。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公告當中,SOHO 中國表示集團可能出現交叉違約。原因是,旗下的子公司北京望京搜候房地産有限公司未支付 19.86 億元的土地增值稅和相關滞納金。
至于未來如何繳納土地增值稅和相關滞納金,SOHO 中國給出的方案是:
繼續處置若幹商業物業。
有人曾說過說,一家公司的 " 性格 " 就是創始人的性格。
而 " 謹小慎微 " 就是潘石屹的标簽。
2010 年,SOHO 中國迎來了最意氣風發的時刻,銀河 SOHO 一年 146 億的銷售額,摘下了全國單體項目的銷售冠軍。
而這一年,SOHO 中國也喊出了 " 五年之内超越萬科 " 的口号。
也是這一年,潘石屹開始以網紅大 V 的身份走向台前,出書、做慈善、采訪、拍電影。那些看似 " 不務正業 " 的背後,則是公司實力的最佳體現。
但令潘石屹沒想到的是,挫折來的如此之快。在經曆了一次商業風波之後,潘石屹給 SOHO 中國踩下刹車。
2012 年,潘石屹決定将公司從銷售轉向 " 自持物業 " 模式,這就意味着 SOHO 告别了地産的擴張時代。
一位潘石屹身邊的人曾這樣評價過他," 潘石屹這個人整體還是居安思危,雖然有錢,做事還是比較謹慎,這可能跟他吃過苦有關。他吃的那個苦可大了,一般人都沒有經曆過。吃過苦的人不一樣,不像那些人有了錢,拿去賭輸十個億無所謂。他是口袋裏有現金,心裏就踏實。"
在做 " 包租公 " 的日子裏,潘石屹曾不止一次的算過賬,他向媒體表示," SOHO 中國的租金回報率不到 3%,但銀行貸款的資金成本超過了 4%。"
也可能是這時起,潘石屹就萌生了退意。
所以從 2014 年開始,潘石屹就走上了賣資産之路。
此後七八年間,潘石屹一路 " 賣賣賣 ",且再未拿過任何地塊。據不完全統計,自 2014 年開始,潘石屹陸續通過各種出售套現了約 300 億元,而這些資金大多以分紅的形式分給了自己。
因此,坊間開始流傳潘石屹 " 跑路 " 的傳聞。直至 2021 年潘石屹決定整體出售 SOHO 中國,他的聲望直線跌入 " 谷底 "," 别讓潘石屹跑了 " 的聲音也到了頂峰。
2021 年 8 月 6 日,SOHO 中國發布公告稱,與黑石集團交易,獲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立案審查。
随後,這一筆近 200 億元的交易正式告吹。
出售不成,SOHO 中國的股價開始一路走低,而潘石屹似乎再也無心經營公司。據統計顯示,如果從 2021 年 6 月高位至今,SOHO 中國的股價已經跌去了 70%,市值蒸發超過了 196 億港元(約合 182 億元),市值僅剩 52 億港元。
2022 年 9 月 7 日,SOHO 中國發布公告稱,潘石屹辭去本公司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和 ESG 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以專注于支持藝術和慈善事業;潘張欣辭去本公司 CEO 職務,以專注于支持藝術和慈善事業。
但是,潘石屹以及張欣仍然是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此後,徐晉被推向了台前,成爲 SOHO 中國執行董事和聯席 CEO。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 2023 年之後,潘石屹的 " 退出 " 速度仍在加快。
今年以來,潘石屹已接連卸任天津布萊吉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北京野力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千禧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職務,而這些公司均由徐晉接任。
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顯示,2023 年以來,潘石屹卸任企業職務達 14 次,涉及 8 家企業。
但是,股權結構上,潘石屹仍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有知情人士表示,卸任這些公司職務,一是方便潘石屹低調退出,二是并不影響他的實控人地位。
根據 SOHO 中國的财報顯示,截止 6 月 30 日,SOHO 中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 6.27 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貸款約 160.46 億元,總負債約 315.19 億元,總資産約 689.2 億元。
同時,SOHO 中國在财報中也提到了,土地增值稅的滞納導緻集團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合計人民币 42.32 億元的銀行借款本金有可能出現交叉違約。
但是相應的,其也給出了解決辦法。
SOHO 中國稱,公司已持續與當地稅務機關就尚未償付的土地增值稅和相關滞納金開展溝通,并就具體償付計劃達成一緻,将繼續處置若幹商業物業,用以償付部分土地增值稅。
如今,潘石屹已退出了集團管理,也已經和 SOHO 中國做了 " 隔離 ",至于 SOHO 中國未來,出售可能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