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呷哺呷哺小火鍋開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它不僅價格接地氣,還解決了一個人吃火鍋的尴尬。但是日前,呷哺集團發布了 2022 業績公告,年報顯示關閉了 81 家呷哺呷哺餐廳。小火鍋不香了嗎?
△ 南京呷哺呷哺門店
呷哺呷哺業績下滑,2022 年關閉 81 家餐廳
作爲 1998 年就成立的老牌火鍋店,呷哺呷哺承載着不少人關于小火鍋的記憶。在當年,一人一鍋的小火鍋,不僅成了年輕人聚會的好去處,也是一人食的最優選擇。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呷哺集團旗下擁有呷哺呷哺、湊湊兩大知名火鍋品牌,爲集團的核心競争力。
日前,呷哺集團發布 2022 年度業績公告,數據顯示,呷哺集團在 2022 年實現收入 47.25 億元,同比下降 23.1%;歸屬于母公司的淨虧損爲 3.53 億元,虧損同比擴大 20.4%。其中,2022 年,呷哺呷哺業務收入 22.86 億元,同比下降 35.1%;湊湊業務收入 22.06 億元,同比下降 6.3%。業績公告還顯示,2022 年,呷哺集團關閉 81 家呷哺呷哺餐廳、3 間湊湊餐廳。
對此,呷哺集團解釋,這些餐廳關閉的原因是大多數産生虧損,多數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廣的 " 高性價比 " 模式的地區經營,且其模式不能夠恰當反映品牌形象。
南京呷哺呷哺門店正常營業,食客年輕人爲主
一年裏關閉了 81 家餐廳,那麽,南京的呷哺呷哺門店經營情況如何?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南京地區,共有 7 家呷哺呷哺門店。在雨花台區某大型綜合性商場内,就有一家呷哺呷哺門店。4 月 4 日,記者來到這裏進行了探訪,在工作日的中午飯點時間,門店裏三三兩兩的食客,顯得有些冷清。在探訪中記者發現,來到這裏的食客大多數爲二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點的餐食也是以單人套餐爲主。呷哺呷哺單人套餐的價格從 79-87 元不等,雙人套餐的價格也在 150 元左右。店員透露,他們店營業一切正常,中午的食客确實不多,如果到了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門店生意會好一些。
" 我高中時候就特别喜歡和同學來吃呷哺呷哺,現在我都工作五年了。" 消費者陳希坦言,呷哺呷哺小火鍋的超高性價比,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不過這幾年随着年齡的增長,她也不經常來呷哺呷哺了。有着和陳希一樣經曆的食客還有不少,王偉稱,之前自己想吃火鍋又找不到伴兒的時候,呷哺呷哺就成了最優選。" 但是現在速食小火鍋産品越來越多,超市裏就可以很方便買到,加上現在呷哺呷哺漲價了,所以去的機會自然也就少了。"
呷哺呷哺客單價連年走高,翻台率卻走低
高性價比曾是呷哺呷哺的标簽,但如今這個标簽卻保不住了。在 2016 年,呷哺呷哺推出 " 品牌升級計劃 ",試圖從快餐定位轉型爲 " 輕正餐 "。不僅在門店裝修和菜品上升級,客單價也随之上漲。
數據顯示,2017 年至 2019 年,呷哺呷哺客單價分别爲 48.4 元、53.3 元、55.8 元,到了 2020 年人均消費突破 60 元,2020 年達到 62.3 元,2021 年繼續升高至 62.5 元。呷哺呷哺在财報中稱,客單價微漲原因是推出更多新品令顧客産品選擇更爲多元。
在人均消費提高的同時,呷哺呷哺門店的翻台率卻在持續走低。年報數據顯示,從 2017 年到 2021 年,呷哺呷哺翻台率分别爲 3.3 次 / 天、2.8 次 / 天、2.6 次 / 天、2.3 次 / 天和 2.3 次 / 天。而 2022 年上半年該數據從上年同期的 2.3 次 / 天下跌至 1.9 次 / 天,其同店銷售額爲 5.63 億元,同比下降 45%。
專家建議:放慢拓店步伐、均衡規劃是必經之路
呷哺呷哺的業績下滑,是小火鍋不香了嗎?
商業及戰略管理專家盧步雲認爲,随着運營成本、食材、用工等成本的攀升,一向走親民化路線的呷哺呷哺集團,在盈利空間上被不斷壓縮。近年來,呷哺呷哺集團還增加了湊湊、趁燒等高端品牌,從低成本往高溢價的戰略轉型,并以東部沿海和大灣區做開店的重點布局。
" 在經營模式方面,把原來的大口鍋多人聚餐,優化爲滿足單人鍋和三兩知己小聚的精緻化場景,來實現收益和利潤疊加。" 盧步雲表示,除了呷哺呷哺之外,集團還布局了高端線,以 " 多品牌 + 差異化 " 的方式把客群盤子做大。但随着疫情的影響及 " 偷工減料、漲價 " 等不良口碑的發酵,呷哺呷哺漸漸陷入收益下降的狀況。
盧步雲建議," 放慢品牌的拓店步伐,整理和平衡旗下各品牌火鍋的占比和布局,應成爲呷哺呷哺集團及時止損和均衡規劃的必經之路。"
現代快報 + 記者 季雨 文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