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8 月 11 日電 ( 林琬斯 ) 醫藥反腐風暴也刮進了資本市場。
自 7 月 28 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來,截至 8 月 9 日,A 股共有 16 家藥企跌超 15%,有 5 家跌幅超 20%。其中一品紅股價跌幅最大,跌近 28%。7 月 28 日至 8 月 9 日,中信醫藥指數跌幅達到 3.04%,今年以來累計跌幅達 7.98%。
另外,在股價跌幅前 20 的企業中,銷售費用率超 50% 的企業有盟科藥業、澤璟制藥、榮昌生物、艾力斯、歐林生物、九典制藥。Wind 數據顯示,2022 年,上述上市企業的銷售費用率分别爲 171.18%、75.32%、57.08%、54.57%、52.68%、52.43%。
據了解,一品紅是一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主要聚焦于兒童藥、慢病藥及生物疫苗領域,産品類别涵蓋化學藥 ( 含原料藥和制劑 ) 、特色中成藥、生物疫苗等。
财報顯示,2023 年一季度,一品紅的銷售費用達到 3.90 億元,同比上漲 30.83%,一品紅解釋主要是與銷售增長同步增長所緻。2021 年一季度、2022 年一季度與 2023 年一季度,一品紅的銷售費用率分别達到 59.03%、57.75% 與 54.47%,近三年該指标逐年下降。
2020 年至 2022 年,一品紅的銷售費用達到 9.34 億元、12.82 億元、12.49 億元,而同期營收才 16.75 億元、21.99 億元、22.80 億元,銷售費用占比超一半。
2021 年銷售費用同期上漲,一品紅表示,主要是報告期公司醫藥制造産品銷售規模同比增加 43.97%,銷售費用随之同向增加。2022 年銷售費用的微降,一品紅表示,主要是報告期公司醫藥制造産品銷售規模同比略有增加,相關的學術推廣費略有下降所緻。
上述一品紅提及的學術推廣費用确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财報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在一品紅銷售費用所有類目中,市場及學術推廣費占比最大,且居高不下,分别占銷售費用的 95.40%、96.02%、95.36%。而在上述三年,一品紅同期銷售人員分别爲 157 人、205 人、217 人,三年的時間,人均花掉超 500 萬元。
同時,在上述企業中,有部分爲創新藥企。創新藥企銷售費用增長的原因之一在于,在藥品上市短期内,市場推廣和人員擴張費用的攀升。
盟科藥業是一家專注于抗感染領域的創新藥企業,目前尚未盈利。2022 年盟科藥業的銷售費用爲 8251.85 萬元,同比上漲 24.62%。2023 年一季度,盟科藥業的銷售費用爲 1538.81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 89.07%。
盟科藥業在 2022 年年報中表示,公司自設立以來即從事藥物研發活動,該類項目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目前公司産品除康替唑胺片于 2021 年 6 月獲批上市外,其他産品仍處于研發階段。同時,自核心産品康替唑胺片于 2021 年 7 月正式商業化以來,公司于報告期内進一步加大商業化銷售渠道布局,由此導緻報告期内所發生的銷售費用大幅增加。
在盟科藥業 2022 年的銷售費用中,職工薪酬福利費用占比最大,達到 42.81%,其次是市場及學術推廣費,占比達到 42.28%。
艾力斯于 2020 年 12 月上市,是一家專注于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2022 年年報顯示,艾力斯營業收入 7.91 億元,當期的銷售費用約 4.32 億元,同比增長 60.70%。艾力斯表示,銷售費用的增長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公司爲伏美替尼銷售所開展的系列市場活動、營銷團隊人員增加導緻的薪酬增加及學術會議及差旅費、業務宣傳費和咨詢及專業服務費增加。
據悉,伏美替尼是艾力斯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靶向抗腫瘤 1 類新藥。2022 年爲伏美替尼上市後國内銷售第二年。2022 年 1 月 1 日起,伏美替尼二線治療适應症正式被納入國家醫保報銷範圍;2023 年 3 月 1 日起,一線治療适應症正式被納入國家醫保報銷範圍。
相似的還有澤璟制藥。澤璟制藥是一家專注于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免疫炎症性疾病和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型制藥企業,市場策略是面向全球、聚焦中國,研發和生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安全、有效、患者可負擔的創新藥物。
2020 年至 2022 年,澤璟制藥銷售費用分别爲 3507 萬元、1.4 億元、2.28 億元,同比分别增長 347.9%、289.47%、62.93%。對于 2022 年銷售費用同期增加的原因,澤璟制藥表示,是一線銷售人員增加相應薪酬支出,以及新藥市場拓展及學術推廣活動開支增加所緻。
據悉,2022 年,澤璟制藥首個上市的創新小分子靶向藥多納非尼片新适應症獲批,商業化推廣持續推進。多納非尼片于 2021 年 6 月獲批上市,用于晚期肝癌一線治療,于 2022 年度納入國家醫保目錄。2022 年 8 月,多納非尼片新增治療甲狀腺癌适應症獲得上市批準。2022 年多納非尼片實現銷售收入 3.02 億元。
8 月 7 日,在投資者交流平台上,澤璟制藥被投資者問及 " 最近的股價走勢跌得有點離譜。公司是不是涉及醫藥領域反腐 "。對此,澤璟制藥回複稱," 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研發、生産和銷售等各項工作均在正常開展中,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後續如有需披露的信息,公司将及時披露。二級市場股票股價變化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公司團隊将持續努力,争取良好的業績。"
榮昌生物也是一家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專注于抗體藥物偶聯物 ( ADC ) 、抗體融合蛋白、單抗及雙抗等治療性抗體藥物領域。随着兩個核心産品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進入醫保目錄,2022 年銷售放量顯著。
2022 年,榮昌生物的銷售費用爲 4.41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 67.59%。榮昌生物表示,主要是由于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于 2021 年底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商業化銷售投入團隊建設費用和學術推廣活動等增加。其中,員工薪酬發生額占比最大,占銷售費用的 52.78%。
另外,榮昌生物也在 2022 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商業化能力尚處于前期建設階段,仍需投入較多的團隊建設費用和學術推廣費用。
不過,到了 2023 年一季度,榮昌生物的銷售費用率則飙升到 94.05%。
另外,歐林生物與九典制藥的推廣服務費均占銷售費用超八成。
歐林生物是聚焦人用疫苗研發、生産及銷售的生物制藥企業,于 2021 年登陸上交所科創闆。2021 年與 2022 年,歐林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别爲 2.46 億元與 2.88 億元,同比增長 17.47%。
歐林生物表示,疫苗主要通過委托推廣商提供疫苗推廣服務的方式銷售,由于報告期内各年疫苗銷售收入的大幅增長,導緻需支付給推廣商的推廣服務費亦大幅增加。
梳理年報可以發現,歐林生物的銷售費用中推廣服務費占比最大。2021 年與 2022 年,推廣服務費爲 2.13 億元與 2.49 億元,占銷售費用的 86.74% 與 86.25%。
歐林生物表示,2022 年度公司向疾控中心的銷售收入爲 4.94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9.69%,推廣服務費增長幅度爲 16.80%,疾控中心收入增長比例大于推廣服務費增長比例,且推廣服務費占疾控中心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 1.24%,公司推廣服務費增長幅度合理。
九典制藥的主營業務爲醫藥産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産品主要包括藥品制劑、原料藥、藥用輔料,還爲行業内相關企業提供 CXO 服務。2022 年,九典制藥的銷售費用爲 12.20 億元,同比增長 46.57%,九典制藥表示,主要是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所緻。
而在銷售費用中,學術推廣費占大頭,占比雖逐年遞減,但仍超八成。2020 年至 2022 年,九典制藥的銷售費用分别達到 5.09 億元、8.32 億元、12.20 億元,學術推廣費就達到 4.65 億元、7.43 億元、10.59 億元,占銷售費用的比重分别達到 91.36%、89.30%、86.80%。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林琬斯:[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作者:張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