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外灘教育 ,作者柯察金
文丨柯察金
授權自 " 外灘教育 "(ID:TBEducation)
前言:在育兒上頗具心得的父母,究竟為何會在教育之路上走得從容不迫?常言道,成功難以複制,原因或許正在于 " 畫皮畫虎難畫骨 " ——積極的教育觀追根溯源,是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文中的媽媽年過半百,仍在探索生命更多可能,不雞娃、零說教,身體力行給娃做榜樣……
在當下," 松弛感 " 顯得格外珍稀,一眼讓人羨慕。聽三個孩子的媽媽張玫女士侃侃而談,便輕易能嗅到一股松弛與平和——固然," 媽媽 " 隻是她衆多身份中的一個,重大但不唯一。
她還是哈佛商學院校友會董事,是榮登美國旅行雜志 A+ 榜單的 " 中國專家 ",是環遊世界的資深背包客,亦是擁有 15 塊國際馬拉松獎牌的長跑愛好者……
張玫
不久前,她又重返校園繼續念博士,就讀于加州伯克利分校。50 歲的年紀了,旁人好奇,圖什麼呢,上有老下有小又有事業的?
張玫笑着回應,能不能反過來想這個問題—— Why Not,為什麼不去做?
一句反問,濃縮了她的人生态度,也适時地提醒:一個人怎樣處理與周圍、與世界的關系,便也怎樣處理與孩子的關系,對教育的态度。
前幾天,外灘君聽張玫分享了她的求學經曆、作為家長的感悟,以及對教育的思考。好些話語知性而深刻,比如她說,教育是長線投資,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讓孩子看到,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從小鎮到哈佛
張玫是 90 年代的大學生,說起來,她自己的教育經曆便很有些傳奇。
生在雲南,普通家庭,父母是水電工人。小時候,張玫就住在西洱河邊山坡上的工棚裡。
在大理念完小學三年級,此後小學、中學到大學的 10 多年間,一直在昆明受教育。畢業于雲南大學英文和法律專業。用今天的話來講,起點是小鎮做題家。
于雲南大山
每每回憶,生命中最早的良師是父親——盡管他隻有小學文憑,13 歲便步入工作。
所謂言傳身教,并不一定來自書香豪門。父親一輩子以工人的身份驕傲,文化程度不高,求知欲卻非常強。鄉裡圖書館的書,幾乎被讀盡。而且那時候便有眼光,鼓勵女兒學好英文,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方向指得恰到好處。
父親雖然沒有能力輔導功課,但總是不吝啬支持與陪伴孩子。有次,張玫不小心弄丢自行車,那是父親一個月的工資,想不到如何回家面對他。然而父親不打不罵,隻說身外之物丢了就算了。這種自在和豁達,令她至今都覺得感動和受益。
1994 年,張玫被哈佛商學院錄取。這事也奇——哈佛 MBA 錄取的學生,往往在商界有過多年積澱,而她當年僅 23 歲,是同屆中最年輕之一。她說,那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契機,拿到錄取通知前,沒想過自己的命運能與哈佛交集。
張玫曾在一家泰國銀行兼職,為該行的行長做翻譯,工作表現不錯,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後來某日,這個行長石破天驚地說,要 " 贈雲南人民一個禮物 ",給這個小姑娘一筆獎學金出國深造。
張玫欣喜而難以置信,她表示想學人類學,但行長怕她 " 吃不飽飯 ",便更進一步地推薦了 MBA。于是,她申請了當時自己聽說過的為數不多的幾所美國大學,最終被哈佛錄取。
于秘魯安第斯山脈
至于錄取的原因,當時恍惚,現在回過頭看,申請文書中似乎透露着蛛絲馬迹。
給哈佛寫的申請信仍曆曆在目,因為實在難寫。題目是" 用親身經曆說明商業道德理念 "——張玫苦笑,當時一個小毛娃剛畢業,哪裡懂什麼商業,遑論什麼商業道德?搜腸刮肚,她最後寫了有限工作經曆中的一個數字、一件小事:
有次,公司要購入一台手提電腦,交由張玫負責。那時候電腦還是稀罕物。找到購買渠道後,她交付一萬多塊錢,買好電腦拿好收據準備回去,沒成想被塞了 1600 塊的回扣。
想還回去,但對方不收,說是賬已經走完了。當時張玫一個月的工資剛好 160 元,可以想見這打 " 回扣 " 的份量;而且錢來的容易,拿了也不會有人知道。就在這種情況下,她最後還是騎車把這筆錢送到公司的财務處,因為覺得沒法在心理上過得去。
這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麼?飛來之财也好," 天上掉 " 的機會也罷,可能人生真的有餡餅吧——但機遇,不會抛向毫無準備的人。
母校的 3 個根基
打開視野與格局
就在今年夏天,張玫重回了趟哈佛,參加商學院 25 周年的畢業紀念慶典。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母校仍能帶給她驚喜——沒有炫富侃大山,也沒有過多的儀式感,隻是讓學校裡最受歡迎的教授,來跟大家重新上課。兩天的行程雖說簡單樸素,卻被安排得很充實、很舒适。
重聽哈佛著名的 " 幸福課 "
" 真的佩服哈佛的教授,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仍有無限的增值能帶給你。" 而談起哈佛對于自己的影響,以張玫的話來說便是 " 烙印終生 "。
長久以來,藤校的吸引力大多被等同于名校光環,仿佛哈佛兩個字就是金字招牌。然而張玫覺得,這些外在的東西是其次的,甚至包括商學院所教授的知識本身也是其次的。
" 最重要的,是哈佛給了我一個完全不同的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僅對經商,對以後做人、做選擇都有着非常大的影響。" 在張玫看來,母校給了她三個根基:
其一,強調商業道德
如果隻是想讓學生獲得專門技術,那麼選擇職業學校即可。但哈佛反複明确地重申道德,甚至将之直接提示在選拔過程裡;
其二,強調利他精神
有人也許會感到奇怪,商學應該是從别人口袋拿錢,怎麼還重視利他?
其實很關鍵的在于:任何一門生意要存在,一定是要為人服務的,一定是要解決某個問題。也就是說,商人不是掙錢的人,而是解決問題的人。
" 而且得把這個問題解決得特别好,如果隻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往往掙的都是小錢,是暫時的,永遠不會做得很大。"
其三,強調長線思維
哈佛從理論到實踐,無時不刻都告訴學生:" 你們是要做大事的,要從長計議,考慮任何事情,都得從長線出發"。不要小打小鬧,不要想着賺快錢。
張玫笑道,來美國留學之前,自己哪裡會這樣思考問題,那時候覺得商學院不就是學習怎麼賺錢麼?可來到哈佛以後,眼界、格局一下子打開了。
從哈佛畢業後,她越來越能自如地遵循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并将這些理念轉化為行動,開啟不設限的人生。
先是就職麥肯錫公司,但似乎沒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辭職,又背上行囊做起背包客周遊世界,經曆過很多難忘的曆險,曾在岡仁波齊神山走到體力的極限,被尼泊爾人的帳篷所搭救……
旅行中遇摩梭族人 , 攝影 / 張老聰
最後兜兜轉轉,竟又回到故土。時隔多年,再次以客觀的眼光看家鄉,她突然意識到雲南資源的豐富程度,與世界最頂級的風景名勝相比毫不遜色,隻是在國際上知名度還不高。
沒有人來開發,哈佛的學生不會等着别人來做。2000 年,張玫創立 WildChina(碧山),以故鄉為起點,把中國的好山好水以她獨特的方式介紹給全世界。
聽上去是做旅行,但張玫從一開始就不打算按照 " 傳統 " 的路子走,創業的标簽也不是做旅行,而是做文化。
中國很美,但 " 打卡 " 式的旅遊永遠隻識冰山一角。消費主義所造就的景觀,正使得城市與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越來越形同複制、大同小異。一如德國哲學家韓炳哲所說:" 人們踏遍千山,卻未總結任何經驗;人們縱覽萬物,卻未形成任何洞見。"
在張玫看來,旅行與讀書類似。當她試以人類學的視角、環境學的關照,切身擁抱自然、貼近人文,在旅行中總會有難以忘懷的深度體驗。于是招導遊時,她告訴他們完全不必背什麼導遊詞,反而要講自己在當地長大的故事,奶奶是怎麼做飯,爺爺是如何收割。
比如雲南大理的梅子很出名,就讓導遊帶着去他家鄉看看,梅子怎麼采,蜜餞如何做,梅子酒又是怎樣釀成的……以及重要的,當地的日常生活、人間煙火是什麼樣的。
行走麗江 , 攝影 / 張老聰
右為《國家地理》探險家 Paul Salopek
如此建立旅行者和目的地間深層次的人文鍊接,開辟了中國品質旅行服務之先河。WildChina 後來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 " 全球最佳探險旅遊公司 " 之一。
即便如此,張玫猶覺學無止境,前一陣子,她又去追 20 多歲時的志趣,想繼續在人類學領域深耕,到加州伯克利分校研究茶馬古道。她覺得,自己還正年輕。
培養孩子
重在長線投資
和從小待在雲南的張玫相比,她 3 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已大為不同。跟着父母在中美之間搬過好多次家,上的學校也是類型五花八門,有公立有私立。身份上,一時半會兒說不清究竟屬于哪。
哪種成長經曆更好呢?張玫直言,時間線不夠長,還看不出來," 他們肯定有一部分的缺失,但另一方面,又得到了一種對于世界的自如——去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更輕松地融入進去。"
去讀博的第一天,張玫差不多是與孩子們一起開學。她說:" 我覺得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幫助,可能就是讓孩子看到,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加州伯克利分校讀博第一天
辯證看待中美教育
這決定做得似乎挺 " 美式 " ——不是将父母的角色,全然圍繞着孩子。但張玫也不覺得自己的教育觀全都是美式的。
" 一開始做父母的時候,總免不了将自己的成長經曆做參照物 ",在很長時間裡,她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踏踏實實方能前進,努力争取才有收獲——非常傳統的中國人的理念。
在努力這事兒上,直到今天張玫也覺得,中美教育須得辯證看待:
比方說中國孩子學中文,一筆一劃一撇一捺,字裡行間都是刻苦的功夫,沒有一定程度的堅持、對于細節的注重,很難學到很高的水平;
數學也是如此,美國人對數字的不敏感程度,常常讓她吓一跳。說白了,就是基礎教育不紮實。
一個單詞體現美國教育?
當然了,單純的強硬手段到了美國,也會水土不服。張玫注意到,美國的學校常會用到"Agency"這個詞,比如說孩子應該 "have agency"。
該 "agency",指的不是中介,而是主觀能動性。" 這個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國教育的特點。"
張玫在孩子的養育方面,贊同這一理念,也很重視 agency。比如,小朋友偶爾會特别想要一件東西,很常見——但這事兒在她家有講究,也很有意思:
有次,女兒想再養一條狗,張玫表示不行,因為家裡已經有一隻,養一隻的活兒已經很重了,怎麼還能再養(抛出理由)。這時候,小朋友要麼開始哭鬧,要麼就此打住。
但張玫的女兒琢磨琢磨,居然一口氣寫了份 9 頁的 PPT,詳細地闡述了再養條狗的好處,甚至是新狗如何與舊犬友好相處的可能性——簡直像一份迷你的企業方案。
孩子做的 PPT
一家人就這麼坐在一塊兒,正經八百開了個會。張玫也不生氣,隻是暗暗發笑:" 這孩子就是有 agency"。
親子間," 渠道 " 暢通是底線
中國語境裡的耳提面命,或許夠直接,但往往無效。随着孩子成長,張玫逐漸意識到,教育中最忌諱的,是做父母的,把跟孩子的溝通渠道完全堵住。親子間的信任,而且是長期達成的信任,太重要了!
" 如果當孩子第一次跟你透露一點消息,就立刻采取打壓的方式,那麼好,下次他什麼也不會再說了,交流徹底堵死——所以我把重點放在,讓溝通渠道保持通暢。"
這種通暢,還表現在家裡平等的氣氛上。張玫家經常會來往社會各界的很多朋友,隻要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不管來什麼樣的客人,孩子也都是坐在成人的桌上,想問什麼問題都可以問。這其實就是刻意地以對等的方式,給孩子跟成年人交流的機會。
在良好溝通的基礎上,張玫表示,她的教育其實就三個點:給孩子指清一個大緻的方向,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再就是陪伴和支持。
藤校不是必須品
為人父母固然有期待,但方向隻能是潛移默化地給,而不是下放指标。父母出身哈佛,孩子也一定要進藤校麼?張玫明确地跟孩子們說,沒有這個必要,按自己的想法走就好。
她覺得,當孩子對某些東西想明白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再去逼他。至于最後是去大家都崇拜的斯坦福、哈佛,還是國内比較少聽說的文理學院,區别其實不大。
如果是在勉強的情況下,孩子得到一些東西,也必然會失去一些東西。張玫認為,孩子在生活方面失去的,與藤校所帶來的增值是不對等的——" 如果孩子最後身上的活力、激情、愛好、身體都給磨沒了,這才叫得不償失。"
她清醒意識到,不是每個孩子都适合藤校," 像我家三個,我就知道他們有的适合,有的不适合,沒有必要拿同一個模子去套 " ——雖說仨孩子都不算天才,但學業不落下、成績還不錯,又有體育和興趣方面的愛好,這就足夠。
比如女兒迷上裁裁剪剪,經常會在二手店裡買很多衣服回來重新做。張玫不覺得這是 " 不務正業 ",反倒很支持。現在,女兒甚至擁有自己的網站,銷售自己翻新和設計的衣服。" 環保 " 二字不必刻意再教。
女兒喜歡動手改造二手衣服
寬容不等同于放縱
話說回來,鼓勵支持與任由放縱是一回事兒麼?張玫繼續說了個故事:
有段時間,她帶孩子去練網球,開車來回要 5 個小時的車程。結果孩子總是在球場上打得漫不經心,很不認真。一兩個禮拜後,張玫跟孩子坐下開了個小會,平靜但認真地說:
" 不是想讓你感到内疚,但如果你繼續這麼吊兒郎當地練習,我覺得,我沒受到足夠的尊重,也沒有必要花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陪着你。"
然後她給孩子提供了兩個選擇:要麼,在練習場上打起精神來;要麼,在家附近找地方自己随便玩玩。
她強調,的确是要給孩子選擇的空間,但也一定教會他們什麼是尊重,美國的教育也并不是說 " 任爾東西南北風 "。
經過這次開會後,孩子選擇了繼續堅持,在球場上打得格外認真努力,跟大人也沒鬧别扭——道理說明白了,進退都在自己手上。
教育亦是長線投資
說到底,張玫覺得培養孩子,跟哈佛商學院的理念其實是一樣的,要做長線投資。做生意不要緊盯着賺小錢,做教育也不要緊盯着從 98 分到 100 分。
正因此,張玫不但自己愛旅行,也經常喜歡帶孩子出去。旅行是最好的長線投資之一:不但鍛煉身體、拓展見聞,也增進關系……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她便提出了遊學的概念,與國内的衆多學校合作,将遊與學緊密結合。
" 我最舍得投資的,就是帶孩子一起出行。"
不必坐大巴跟團,不必上豪華郵輪,有時甚至沒有什麼花費,隻是陪孩子在戶外徒步幾公裡。
在華盛頓的家附近徒步
家裡三個孩子,她最喜歡的方式是一個個單獨帶出門," 這樣,可以不把時間都花在管後勤、吵架或者趕飛機這些事情上。就是放慢腳步,媽媽和孩子兩個人一起走,可以有一些共同的記憶。"
旅行中,有時候是大人看着小朋友,有時候是小朋友 " 逼着 " 大人。四月的地中海,張玫覺得這個季節太冷了,但孩子堅持要下水。沒有辦法,她就陪着一起下去,遊了一會兒身體熱起來了,又覺得底下是個小天堂。就這樣,大人和孩子互相 " 逼 " 一把,張玫說,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一點點,收獲都很大。
另外,旅行經常能讓孩子書中的東西 " 活過來 "。" 孩子在課堂上研究過希臘的政治經濟,看到 olive oil、葡萄酒等,沒有多少體會 ",但當張玫真正帶着孩子到希臘,看到漫山遍野的橄榄樹,課本裡的東西一下子變得生動了。
遊學希臘
一邊遊,一邊學。她把朋友找來,做孩子的導遊,一邊登希臘的山坡,一邊講述荷馬筆下偉大的史詩。伴随着撲面而來的遠眺的風景,孩子聽得是意猶未盡,主動說:" 媽媽,回家以後我們再把《奧德賽》重新讀一遍。"
内驅力的魔力,可見一斑。偉大的經典常常讓人望而生畏,但一旦激發起孩子的興味,同他們的切身體驗融合,經典也便不再遙遠。
旅途中所見,也是最好的美學教育。徒步時見到的那些美景,跟看到畢加索的畫,莫奈的畫,聽到貝多芬的音樂,不遑多讓。
張玫會對孩子說:" 你記住現在的這個景色有多漂亮,以後生活裡頭遇到再大困難的時候,你也可以想一想,世界上還有其它更多的美好等着你……"
直播預約 | 1 月 31 日早八點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張華老師将在「少年商學院」視頻号連麥《講好你的故事》作者沈文才,與大家分享:如何好到你和孩子的核心競争力?,點擊下方「預約」按鈕,或者識别下方二維碼即可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