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客服解決問題,聊了半天卻發現對方是 AI 機器人 …… 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吐槽,如今想找一個真人客服," 比登天還難 "。
客服 " 雞同鴨講 "" 聽不懂話 "" 浪費時間 " 是被吐槽較多的問題。" 之前一鍵找客服,現在需要先聽 AI 念 800 字小作文。" 也有網友發問:AI 到底是智能還是智障?被消費者諸多诟病,爲何很多企業仍選擇 AI 客服?
智能客服還是智障客服?
雙 11 售後潮來臨,不少網友吐槽,在電商平台上遇到很多 AI 客服," 話也聽不明白,回答也是答非所問,影響心情。"
" 我問什麽時候發貨,它回答‘親,這個問題難倒我了’ "" 買的時候喊我小姐姐快下單,售後時候就用冰冷的 AI 敷衍我,一問三不知,莫得感情。"
還有網友稱,某電商平台用 AI 客服冒充人工客服," 前幾天有個 1800 元的優惠券總是領取失敗,于是聯系客服,頁面上寫的是人工客服還帶有編号,但實際上還是 AI,我問爲何優惠券領取失敗,它回答‘我們這次優惠力度真的很大’,根本聽不懂人話!"
除了電商平台外,部分網站、打車、甚至快遞行業的客服也廣泛使用 AI。
有網友稱,給蘋果客服打電話咨詢,接通之後跟 AI 周旋了三分鍾還被迫聽了一首歌才接通人工,十分浪費時間。
還有網友吐槽極兔速遞," 爲了打官方的人工服務,和他們的弱智 AI 客服智鬥了半天 "。
▲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還有網友稱打車軟件也是如此。" 有次打車,就 1 公裏的距離,等了司機 10 分鍾還沒到,就聯系平台客服,打了十幾個電話全是 AI。"
還有網友稱,社交平台客服也是 " 稀裏糊塗 "," 我問客服有沒有群内搶紅包提醒,AI 回我‘消息免打擾應該如何設置’ "。
此外,一些推銷電話也變成了 AI 機器人,金融房産、物流通訊、消費旅遊等行業尤其明顯。有網友稱 " 現在賣房的都是 AI 了,他們可以做到和真人聲音毫無差别,但是當你問問題的時候就開始雞同鴨講,你問你的,它自顧自說它的。"
早在 2019 年,央視 3 · 15 就曾報道 AI 推銷騷擾電話之泛濫,人工撥打電話一天隻能打兩三百個,機器人能打 5000 個,有公司甚至一年撥打了 40 多億個騷擾電話。
人工客服難尋
各行各業使用 AI 客服背後,是人工客服的缺失。用戶遇到什麽問題,想主動尋求客服幫助,無論通過在線平台還是打電話,AI 客服依舊 " 擋 " 在前面。在溝通過程中,它們要麽列出一連串回答,要麽慢條斯理開啓語音播報,如果想咨詢的内容不在其中,便開始雞同鴨講,讓不少消費者覺得溝通十分困難。
中新經緯近期咨詢了幾家電商平台客服發現,有部分粉絲量較多的店鋪會使用 AI 客服。這其中,像 " 發貨時間 "" 快遞 "" 尺寸 "" 色差 " 等大衆詢問比較多的問題,大多都是 AI 客服通過觸發關鍵詞回答,但詢問細節或者改變關鍵詞時,則會出現不同反應,有的會立刻轉爲人工,而有的則會 " 答非所問 "。
15 日,中新經緯在某運動品牌線上旗艦店,将一件搖粒絨外套鏈接發給客服,并詢問 " 北京能否穿這件過冬 "" 黑色是否掉色 "" 衣服是否會起球 "" 這款什麽材質 " 等問題,對方均以 AI 客服作答,且回答還較爲精準。
但當詢問 " 爲什麽看起來很薄 " 時,對方則從 AI 轉成了人工來回答。詢問其人工客服工作時間,對方表示 "9:00-24:00 都是人工客服 ",但當詢問爲何人工客服工作時間内也用 AI 回複,對方則表示 " 不清楚 "。
此外,中新經緯還咨詢了某羽絨服專賣店,詢問其一款羽絨服外套上的 " 字母是否是英文 "" 有什麽含義 " 時,對方 AI 客服卻回答 " 這款是三重鎖溫更保暖,防水防污防油防風,熾熱保暖抵禦寒冷的不錯選擇。"
此外,一些社交平台想要聯系上人工客服也是難上加難。
北京的木女士近日對中新經緯稱,她在某社交平台有問題想咨詢客服,先是對話在線客服,發送問題後 AI 客服回複了 14 條内容," 有關于會員、賬号異常、抽獎等各種相關内容回答,但沒一條能解決我的問題,在線人工客服完全聯系不上。"
木女士後來又打客服電話,也是 AI 接聽,同樣的 14 條内容語音播報來回 " 套娃 ",想轉接人工,卻被回複 " 當前坐席繁忙,可以在線上預約人工客服回訪時間 "," 我一看人工的預約回訪都排到第二天下午了,最後隻能放棄咨詢。" 木女士這來來回回浪費了一小時最後也沒聯系到人工。
▲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在投訴平台上,AI 客服和客服機器人等相關投訴有近 10 萬條,其中大多數都在反映 " 人工客服不理人 "" 機器人冒充人工 "" 無法溝通,糊弄人 " 等問題。
有網友稱自己撥打了市面上 45 家包括通信服務商、電商平台、物流公司等客服電話,統計的用時顯示:轉接到人工客服平均需要 94 秒,最漫長的一次等待長達 380 秒。
AI 客服未來會完全代替人工嗎?
《2023 中國智能客服市場報告》顯示,中國智能客服行業以智能客服軟件爲主導,約占市場份額的 80%。2022 年中國智能客服市場規模達到 66.8 億元,預計到 2027 年,有望增長至 181.3 億元。
随着技術的發展,AI 應用于客服領域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和真人相比,AI 客服成本如何?其優劣勢又在哪裏?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對企業來說,智能客服的推廣,更多時候而是爲了減少成本。互聯網交易具有海量、瞬間交易等特點,有時确實需要投入大量的客服力量,适當推廣智能客服,服務效率可大大提升。但不少智能客服程序繁瑣、答非所問,很難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所以關鍵是要同時保留人工客服,讓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哪種客服方式。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也認爲,智能客服能做到 7×24 小時随時工作,大幅的降低人工成本,對經營者來說是有利的,但對消費者來說,可能就會存在售後服務質量不達标的情況。
此外,《2023 中國智能客服市場報告》也提到,現階段智能客服問題解決程度有限,受認可度略低于人工客服,距離真正智能尚存在較大差距,回答千篇一律、循環重複操作主要痛點。
那麽對于消費者反映部分平台人工客 " 失聯 " 的問題,經營方否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
陳音江認爲,企業不能隻考慮自己的成本和效率,而不顧消費者的時間。消費者找客服的時候,一般都是遇到問題,要解決問題。但有的企業把精力都放到搶占市場上,根本沒有客服人員,用智能客服當 " 擋箭牌 ",完全形同虛設,起不到任何作用。" 雖然很難界定具體會給消費者造成多少損失,但起碼會帶來不好的消費體驗。對經營者來說,減輕自己的經營成本有時就是增加了消費者的溝通成本。"
未來智能客服發展是否有可能完全代替人工?
胡鋼認爲,AI 客服未來很難做到完全替代人工。" 客服不僅要給用戶提供相關商品和服務的知識、情報、途徑等,很重要一點是要解決糾紛,不同問題要區别對待,相對比較複雜。客服很重要一點是需要安撫、平複消費者或者客戶的情緒,AI 很難做到。"
陳音江也認爲,AI 客服不太可能代替人工。他建議有關企業盡量采用 " 人工 + 智能 " 客服系統,對于一些常規性咨詢問題,可以通過智能回複,而對于一些消費者投訴等急需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涉及消費者人身、财産安全的問題,則應優先通過人工客服渠道解決。